柿子的快速脱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616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柿子的快速脱涩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柿树的果实即柿子,它美味多汁、含有丰富的蔗糖、果糖、葡萄糖、纤维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磷、铁等矿物质。柿子,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品种,其中涩柿必须在采摘后先经过人工脱涩方可食用。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引起柿子涩味的物质基础是单宁,(又称鞣酸)。现有柿子的脱涩方法有温水脱涩、鲜果脱涩、刺伤脱涩、植物叶脱涩、酒精脱涩、乙烯利脱涩等。这些脱涩方法,操作费时费工、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更不易进行深加工;酒精及乙烯利等化合物脱涩,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残留,有害人体健康。我国是世界上柿子产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多为涩柿,主要是成熟后生食,传统加工产品是柿饼,深加

工产品较少,产业规模小。长期以来因涩柿子很难加工生产,熟柿子又不便运输,影响了柿子的产业发展。

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学名:glycinemax(l.)merr)的黑色种子。也是黑加仑的原名。黑豆又名橹豆、黑大豆等。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外皮黑,里面黄色或绿色。黑豆性喜温暖,耐高温,生育适温18~30度,播种法繁殖以颗粒大而饱满、色泽乌黑发亮者为佳。根据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黑豆皮提取物能够提高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带皮食用黑豆能够改善贫血症状。黑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黑豆色素、黑豆多糖和异黄酮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柿子的快速脱涩方法,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开发出更好的柿子食品,丰富人们的生活和食用,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型食品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黄皮涩柿子和炒熟的黑豆混合粉碎后,柿子的涩味很快消失。在此基础上发明人又经过多次如下实验,都获得了成功:

(1)将黄皮涩柿子和炒熟的黑豆混合粉碎,成浆状,柿子的涩味消失;

(2)将黄皮涩柿子和烘熟的黑豆混合粉碎,成浆状,柿子的涩味消失;

(3)将黑豆面粉炒熟,然后和黄皮涩柿子混合粉碎,成浆状,柿子的涩味消失;

(4)将黑豆面粉烘熟,然后和黄皮涩柿子混合粉碎,成浆状,柿子的涩味消失;

(5)将榨过油的黄豆饼和黄皮涩柿子混合粉碎,成浆状,柿子的涩味消失;

本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还发现柿子和黑豆的最佳比例为1:1,柿子和黑豆的最小比例为1: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柿子和黑豆为纯天然食物,脱涩过程中没有使用添加剂,因此安全健康并且营养丰富。有加工设备简单、省时省工、适合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选择无病虫害的黄皮涩柿子1kg,黑豆1kg;

(2)将黑豆水洗、烘干、炒熟;

(3)将柿子去蒂、去皮、水洗;

(4)然后混合,用机器加工成浆状后柿子的涩味消失。

实施例2

(1)选择无病虫害的黄皮涩柿子1kg,黑豆面粉1kg;

(2)将黑豆面粉烘熟;

(3)将柿子去蒂、去皮、水洗;

(4)然后混合,用机器加工成浆状后柿子的涩味消失。

实施例3

(1)选择无病虫害的黄皮涩柿子1kg,榨过油的黑豆饼2kg;

(2)将柿子去蒂、去皮、水洗;

(3)然后混合,用机器加工成浆状后柿子的涩味消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柿子的快速脱涩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柿子和黑豆混合粉粹来完成脱涩,脱涩过程中没有使用添加剂,因此安全健康并且营养丰富。有加工设备简单、省时省工、适合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有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开发出更好的柿子食品,丰富人们的生活和食用,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型食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海山
技术研发日:2016.03.26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