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1820阅读:1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饮品,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之种,主要以绿茶、白茶、黄茶、红茶和黑茶六大茶系,在此基础上还开发有花茶、速溶茶、药茶等。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健康和文化两大引擎的带动下,我国国内茶叶消费多元化、品牌化、多优化发展,各类以含特别营养和其特别治疗效果的植物叶子为原料制成的非茶树叶饮品逐渐被大众青睐。

桑叶是养蚕的副产物,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营养保健食品资源之一,富含有人体18种氨基酸,矿物质含量也极为丰富,其以钙、钾含量为多,据测定,桑叶中粗蛋白约为29%,粗脂肪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0%左右,灰分占12%,其中钾(9875mg/kg)、钙(17200mg/kg)、铁(306mg/kg)。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不仅含有黄酮化合物、桑苷、生物碱、挥发油等功能性因子,对预防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很大效用,而且桑叶含有一种脱氧霉素的“生物碱”,它是其它动、植物所没有的,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a-葡萄糖甘糖、a-淀粉酶的分解,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抑制血糖上升的功能,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另外,桑叶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成分,如槲皮素、芦丁、谷胱甘肽等,具有预防心血管病等作用。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目前,以桑叶泡水当茶喝,桑叶内含有一种叫做1-脱氧野霉素,这是一种仅存在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而且富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和植物醇,其含量是绿茶的三倍,具有减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由于桑叶突出的保健功能,为充分利用桑叶的营养药效价值,人们将桑叶采用制茶工艺制成桑叶茶来直接饮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桑叶茶在制备的过程中,由于对桑叶进行长时间的高温杀青和烘烤,从而导致桑叶中的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流失,从而使制得的桑叶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较为有限,故如何完整的保留桑叶中营养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使其加工出来的桑叶不仅茶清香浓郁、口感好、不易变质,而且不含有任何的添加剂,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鲜桑叶的采收及处理:手工摘取桑树中上部无病害、无污染、未干枯的鲜桑叶,除去叶柄和主叶脉,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干其水分;

②杀青:将晾干水分的鲜桑叶于当天置于杀青锅内,利用水蒸汽进行杀青,其中杀青时间为20~30min,杀青温度控制在80~100℃,杀青时要翻、扬、撒和捞,杀青至鲜桑叶叶质柔软、失去光泽,青气散失、涩味消除;

③第一次摊凉:将经杀青后的鲜桑叶薄层摊凉6~7天,每隔3天翻动一次;

④烘焙脱水:将经步骤③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烤锅内进行烘干脱水,烘干脱水的温度控制在40~50℃,时间控制在20~30min,每隔1~2min翻一次,烘干至其含水率为20~30%;

⑤第二次摊凉:烘焙脱水完毕后,将鲜桑叶置入-2~-4℃的环境中再次进行薄层摊凉,摊凉30~50min;

⑥烘焙提香:将经步骤⑤处理后的鲜桑叶再次放入烤锅内烘焙提香,均匀摊薄后,每隔1~2min对鲜桑叶轻翻一次,烘焙提香的温度控制在40~60℃,时间控制在25~30min;

⑦第三次摊凉:烘焙提香完毕后,再次将鲜桑叶置入常温下再次进行薄层摊凉,使温度降至20~25℃;

⑧揉捻:将经步骤⑦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所述揉捻机的转速控制在50~60转/min,揉捻的时间控制在20~30min;

⑨风干:将揉捻后的鲜桑叶置于风干机内,采用100~120℃的热气流,对其进行20~30min的风干处理,使其含水率在2~5%;

⑩分级包装:对风干后的鲜桑叶进行分级筛选,然后在按照桑叶颗粒的大小进行密封包装即可制得成品桑叶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十个工艺步骤对桑叶茶进行加工,一方面能够快速的除去鲜桑叶中的生青味和苦涩味,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长时间的高温杀青和脱水烘干,用摊凉、杀青、摊凉来替代长时间的高温杀青,彻底的避免的避免了桑叶中有限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流失。同时,由于本发明采用特殊的杀青、烘焙、揉捻的加工工艺,其工艺稳定、制作工序简单、易操作,制作出来的桑叶茶不仅色、香、味俱全,其口感好、品质好,不会有苦涩感,而且制作的过程不含有任何的添加剂,完全符合健康饮品的要求,既适合家庭作坊生产,也适合工厂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鲜桑叶的采收及处理:手工摘取桑树中上部无病害、无污染、未干枯的鲜桑叶,除去叶柄和主叶脉,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干其水分;

②杀青:将晾干水分的鲜桑叶于当天置于杀青锅内,杀青锅内为淡盐水,其中淡盐水的质量浓度为0.01%,再利用水蒸汽进行杀青,其中杀青时间为20min,杀青温度控制在80℃,杀青时要翻、扬、撒和捞,杀青至鲜桑叶叶质柔软、失去光泽,青气散失、涩味消除,然后再将鲜桑叶放入10℃的水中进行冷水定色;

③第一次摊凉:将经杀青后的鲜桑叶薄层摊凉6天,每隔3天翻动一次利用,并热风机对鲜桑叶进行吹风,所述热风机的温度为30℃;

④烘焙脱水:将经步骤③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烤锅内进行烘干脱水,烘干脱水的温度控制在40℃,时间控制在20min,每隔1~2min翻一次,烘干至其含水率为20%;

⑤第二次摊凉:烘焙脱水完毕后,将鲜桑叶置入-2℃的环境中再次进行薄层摊凉,摊凉30min;

⑥烘焙提香:将经步骤⑤处理后的鲜桑叶再次放入烤锅内烘焙提香,均匀摊薄后,每隔1~2min对鲜桑叶轻翻一次,烘焙提香的温度控制在40℃,时间控制在30min,鲜桑叶在烤锅内的摊薄厚度为1~2mm;

⑦第三次摊凉:烘焙提香完毕后,再次将鲜桑叶置入常温下再次进行薄层摊凉,使温度降至20℃;

⑧揉捻:将经步骤⑦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所述揉捻机的转速控制在50转/min,揉捻的时间控制在20min;

⑨风干:将揉捻后的鲜桑叶置于风干机内,采用100℃的热气流,对其进行20min的风干处理,使其含水率在2%;

⑩分级包装:对风干后的鲜桑叶进行分级筛选,然后在按照桑叶颗粒的大小进行密封包装即可制得成品桑叶茶。

实施例2: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鲜桑叶的采收及处理:手工摘取桑树中上部无病害、无污染、未干枯的鲜桑叶,除去叶柄和主叶脉,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干其水分;

②杀青:将晾干水分的鲜桑叶于当天置于杀青锅内,杀青锅内为淡盐水,淡盐水的质量浓度为0.04%,再利用水蒸汽进行杀青,其中杀青时间为25min,杀青温度控制在90℃,杀青时要翻、扬、撒和捞,杀青至鲜桑叶叶质柔软、失去光泽,青气散失、涩味消除,然后将鲜桑叶放入10~20℃的水中进行冷水定色后;

③第一次摊凉:将经杀青后的鲜桑叶薄层摊凉7天,每隔3天翻动一次,利用热风机对鲜桑叶进行吹风,所述热风机的温度为25℃;

④烘焙脱水:将经步骤③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烤锅内进行烘干脱水,烘干脱水的温度控制在45℃,时间控制在25min,每隔1~2min翻一次,烘干至其含水率为25%;

⑤第二次摊凉:烘焙脱水完毕后,将鲜桑叶置入-3℃的环境中再次进行薄层摊凉,摊凉40min;

⑥烘焙提香:将经步骤⑤处理后的鲜桑叶再次放入烤锅内烘焙提香,均匀摊薄后,每隔1~2min对鲜桑叶轻翻一次,烘焙提香的温度控制在50℃,时间控制在30min;

⑦第三次摊凉:烘焙提香完毕后,再次将鲜桑叶置入常温下再次进行薄层摊凉,使温度降至25℃;

⑧揉捻:将经步骤⑦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所述揉捻机的转速控制在55转/min,揉捻的时间控制在25min;

⑨风干:将揉捻后的鲜桑叶置于风干机内,采用110℃的热气流,对其进行25min的风干处理,使其含水率在4%;

⑩分级包装:对风干后的鲜桑叶进行分级筛选,然后在按照桑叶颗粒的大小进行密封包装即可制得成品桑叶茶。

实施例3: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鲜桑叶的采收及处理:手工摘取桑树中上部无病害、无污染、未干枯的鲜桑叶,除去叶柄和主叶脉,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干其水分;

②杀青:将晾干水分的鲜桑叶于当天置于杀青锅内,杀青锅内为淡盐水,淡盐水的质量浓度为0.05%,再利用水蒸汽进行杀青,其中杀青时间为30min,杀青温度控制在100℃,杀青时要翻、扬、撒和捞,杀青至鲜桑叶叶质柔软、失去光泽,青气散失、涩味消除,然后鲜桑叶放入20℃的水中进行冷水定色;

③第一次摊凉:将经杀青后的鲜桑叶薄层摊凉6天,每隔3天翻动一次,并用热风机对鲜桑叶进行吹风,所述热风机的温度为40℃;

④烘焙脱水:将经步骤③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烤锅内进行烘干脱水,烘干脱水的温度控制在50℃,时间控制在30min,每隔1~2min翻一次,烘干至其含水率为30%;

⑤第二次摊凉:烘焙脱水完毕后,将鲜桑叶置入-4℃的环境中再次进行薄层摊凉,摊凉50min;

⑥烘焙提香:将经步骤⑤处理后的鲜桑叶再次放入烤锅内烘焙提香,均匀摊薄后,每隔1~2min对鲜桑叶轻翻一次,烘焙提香的温度控制在60℃,时间控制在30min;

⑦第三次摊凉:烘焙提香完毕后,再次将鲜桑叶置入常温下再次进行薄层摊凉,使温度降至25℃;

⑧揉捻:将经步骤⑦处理后的鲜桑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所述揉捻机的转速控制在60转/min,揉捻的时间控制在30min;

⑨风干:将揉捻后的鲜桑叶置于风干机内,采用120℃的热气流,对其进行30min的风干处理,使其含水率在5%;

⑩分级包装:对风干后的鲜桑叶进行分级筛选,然后在按照桑叶颗粒的大小进行密封包装即可制得成品桑叶茶。

上述实施例1~3的加工工艺稳定、选料考究,制作精良,制备得到的桑叶茶用沸水冲泡后其气味清香、无涩味、口感好、品质好,适合人们的口味,同时,该制作方法较好的保留了桑叶中的营养成分,避免了营养成分的流失,长期饮用具有降低血糖、消热凉血、清肠排毒、平肝明目、利尿通便、降低血粘、防治糖尿病等功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