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鸡用桑叶粉‑槲皮素复合的玉米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79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鸡用桑叶粉-槲皮素复合的玉米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高,大部分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直接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其进行处理加工后,可以制备饲料,得到合理充分的运用,缓解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张晓谦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一种新型秸秆生物饲料的制备》一文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秸秆饲料预处理,结果表明用1%稀氢氧化钠、120℃时进行处理的效果最好;对预处理后的秸秆进行酶解试验,利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复合酶对秸秆进行转化,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7,酶加入量25u/g,固液比1:10,摇床转速140rpm,酶解效率最优,此时还原糖产量为0.33g(1g秸秆原料)。但是存在转化率低、营养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高温蒸煮的预处理方法破坏了玉米秸秆的细胞壁结构,明显提高了玉米秸秆的酶解效果;再用稀naoh溶液对其进行浸泡处理,改变了玉米秸秆组分含量及晶体结构,有利于后续的酶解试验。利用纤维素酶对秸秆进行转化,转化后得还原糖、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采用先酶解后发酵的方法,提高了蛋白含量,制备了复合秸秆饲料。用柠檬酸对凹土进行改性后,将其与桑叶粉、槲皮素添加到蛋鸡饲料中,可有效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黄的黄度,增加鸡蛋中微量元素铁、锌、镁的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蛋鸡用桑叶粉-槲皮素复合的玉米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依照该工艺制备的饲料蛋白含量高、且能提高蛋黄的黄度,增加鸡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玉米秸秆35-45,桑叶粉10-20,槲皮素5-10,硫酸铵3-7,尿素2-5,产肌假丝酵母6-12,凹土3-6,柠檬酸4-9,纤维素酶、naoh溶液、柠檬酸缓冲液、蒸馏水适量。

一种蛋鸡用桑叶粉-槲皮素复合的玉米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玉米秸秆切断,投入粉碎机中粉碎,过40-100目筛后,在170-190℃的

高温蒸煮罐中蒸煮1-2h,再按固液比1:10-15加入naoh溶液,于90-130℃下浸泡处理1-2h后,用蒸馏水洗涤3-5次,所得样品在60-80℃烘干,待用;

b.将a中所得物料与硫酸铵、尿素混合球磨1-2h后,1:15-20加入到ph为4-5的柠檬酸缓冲液中,在120-130℃灭菌处理20-40min,冷却后1:10-15加入纤维素酶,调ph为中性、在50-60℃下酶解反应10-15h后,加入产肌假丝酵母,常温下发酵5-10h,得降解玉米秸秆;

c.向凹土中1:20-30加入柠檬酸、蒸馏水,搅拌混合均匀,浸泡处理2-3h后,水洗至中性,70-90℃干燥完全,研磨粉碎过40-80目筛,待用;

d.将桑叶粉、槲皮素混合研磨粉碎,过60-80目筛,通过螺杆膨化机制成膨化料,将其与b、c中所得物料混匀后,喷晒适量蒸馏水,送入颗粒饲料机经调质、造粒,再干燥、冷却,制成颗粒饲料。

其中,步骤a中naoh溶液的浓度为1-2%;步骤d中当水分添加量为15-25%时,玉米秸秆颗粒饲料成型率较好。

本发明的反应机理如下:

(1)通过高温蒸煮的预处理方法破坏了玉米秸秆的细胞壁结构,明显提高了玉米秸秆的酶解效果;再用稀naoh溶液对其进行浸泡处理,改变了玉米秸秆的组分含量及晶体结构,有利于后续酶解试验的进行。

(2)利用纤维素酶对秸秆进行转化,转化后得还原糖、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采用先酶解后发酵的方法,提高了蛋白含量,制备了复合秸秆饲料。

(3)用柠檬酸对凹土进行改性后,将其与桑叶粉、槲皮素添加到蛋鸡饲料中,可有效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黄的黄度,增加鸡蛋中微量元素铁、锌、镁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蛋鸡用桑叶粉-槲皮素复合的玉米秸秆饲料,由下述重量份(g)的原料制得:

玉米秸秆45,桑叶粉20,槲皮素10,硫酸铵7,尿素5,产肌假丝酵母12,凹土6,柠檬酸9,纤维素酶、naoh溶液、柠檬酸缓冲液、蒸馏水适量。

一种蛋鸡用桑叶粉-槲皮素复合的玉米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玉米秸秆切断,投入粉碎机中粉碎,过60目筛后,在170-180℃的高温蒸煮罐中蒸煮2h,再按固液比1:15加入naoh溶液,于110-120℃下浸泡处理2h后,用蒸馏水洗涤3次,所得样品在60-70℃烘干,待用;

b.将a中所得物料与硫酸铵、尿素混合球磨1h后,1:20加入到ph为4-5的柠檬酸缓冲液中,在120-130℃灭菌处理30min,冷却后1:15加入纤维素酶,调ph为中性、在50-60℃下酶解反应10h后,加入产肌假丝酵母,常温下发酵10h,得降解玉米秸秆;

c.向凹土中1:30加入柠檬酸、蒸馏水,搅拌混合均匀,浸泡处理3h后,水洗至中性,80-90℃干燥完全,研磨粉碎过40目筛,待用;

d.将桑叶粉、槲皮素混合研磨粉碎,过60目筛,通过螺杆膨化机制成膨化料,将其与b、c中所得物料混匀后,喷晒适量蒸馏水,送入颗粒饲料机经调质、造粒,再干燥、冷却,制成颗粒饲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鸡用桑叶粉‑槲皮素复合的玉米秸秆饲料,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玉米秸秆、桑叶粉、槲皮素、硫酸铵、尿素、产肌假丝酵母、凹土、柠檬酸、纤维素酶、柠檬酸缓冲液等为原料。本发明通过高温蒸煮的预处理方法破坏了玉米秸秆的细胞壁结构,明显提高了玉米秸秆的酶解效果;再用稀NaOH溶液对其进行浸泡处理,改变了玉米秸秆组分含量及晶体结构,有利于后续的酶解试验。利用纤维素酶对秸秆进行转化,转化后得还原糖、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采用先酶解后发酵的方法,提高了蛋白含量。用柠檬酸对凹土进行改性后,将其与桑叶粉、槲皮素添加到蛋鸡饲料中,可有效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黄的黄度,增加鸡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邵爱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邵爱珍
技术研发日:2017.03.22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