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熊猫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9913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大熊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熊猫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特征。在大熊猫的消化道内膜上,分布着丰富的粘液腺。从饮食结构上讲,大熊猫主要以竹类如竹茎、竹叶以及竹笋等为食,这些食物进入消化道时,其中的粗纤维对消化道造成伤害,此时,粘液腺通过分泌粘液包裹食物避免高纤维食物对消化道的伤害;同时,有了粘液的润滑,也使大熊猫排便顺畅。

野生大熊猫的粘液随食物残渣排除,对其日常活动基本无与影响。但是圈养条件下,大熊猫的食竹量相对较少,被精饲料代替,分泌的粘液不能完全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在体内积累到一定量后成团排出,被称为大熊猫的“排粘”。

排粘现象不同程度地干扰了大熊猫的日常生命活动。绝大部分大熊猫在排粘前后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差、活动少、腹痛蜷缩等现象。一般情况下,排粘频繁的大熊猫体质都较弱,毛色焦黄无光泽,繁殖力低下。即排粘降低了大熊猫的体质,容易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引发疾病。因此,降低圈养大熊猫的排粘频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熊猫饲料,该饲料通过调整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比例,为大熊猫提供均衡的营养,从而降低圈养大熊猫的排粘频率,改善圈养大熊猫的生存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大熊猫饲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各种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并且风味好,成形后的饲料不容易发生物料分级,大熊猫的接受度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熊猫饲料,其由按重量计的如下组份制备而成:竹类50-60%;平衡组份10%-20%;蛋白质组份20-30%;食盐0.2%-0.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5%,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为1%-2%。

上述大熊猫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按重量计称取原料:竹类50-60%,平衡组份20%-30%分别粉碎成粉体;

按重量计称取原料:蛋白质组份10%-20%;食盐0.3%-0.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5%,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为1%-2%,与上述粉体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所述混合粉体经膨化成型后得到大熊猫饲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大熊猫独特的生理特征,改良配方,制备得到一种新的大熊猫饲料,该大熊猫饲料中营养成分均衡,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并且提高b族维生素的含量,能有效地降低圈养大熊猫的排粘频率。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大熊猫饲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大熊猫饲料经过膨化使饲料熟化和无菌化,营养物质被最大限度地保留并易于消化吸收,同时风味好,成型后的饲料不容易发生物料分级,大熊猫易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熊猫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大熊猫饲料,其由按重量计的如下组份制备而成:竹类50-60%;平衡组份20%-30%;蛋白质组份10%-20%;食盐0.3%-0.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5%,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为1%-2%。

竹类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能提供大熊猫所需的基础营养,其中,竹类中的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进入消化道后,由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对其进行包裹落后排出,即包裹粗纤维后随其排出体外是粘液的主要排泄方式。所以,提高饲料中竹类的含量是降低排粘频率的有效手段。

优选地,上述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和叶酸。

优选地,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叶酸的质量之比为:1:(0.8-1.2):(4-6):(0.8-1.2):(8-10)。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大熊猫在排粘期间,血液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明显降低,发明人由此想到提高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以降低大熊猫的排粘频率。

优选地,平衡组份选自玉米粉、小麦粉、大米粉、大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蛋白质组份选自奶粉、骨粉、鱼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大熊猫饲料中添加平衡组份和蛋白质组份是为了保证为大熊猫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上述大熊猫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按重量计称取原料:竹类50%-60%,平衡组份20%-30%分别粉碎成粉体;

按重量计称取原料:蛋白质组份10%-20%;食盐0.3%-0.5%;维生素和微量元素3%-5%,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为1%-2%,与上述粉体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混合粉体经膨化成型后得到大熊猫饲料。

优选地,混合之前,粉体的粒径为400-1000微米。

粉体的粒度过细,一方面增加加工成本,另一方面会增加消化道的发病率。粉体的粒度过粗,会引起组织角质化和溃疡;在膨化处理过程中降低与蒸汽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熟化程度,引起消化效率低,营养物质不易溶解吸收,颗粒出现裂纹,容易破碎断裂。

优选地,上述粉体是由二次粉碎工艺粉碎而成。

一次粉碎将粒料一次粉碎成配合用的粉料,工艺简单,设备少。但是成品粒度不均,造成物料的分级,并且电耗较高。二次粉碎工艺弥补了一次粉碎工艺的不足,在第一次粉碎后,将粉碎物料进行筛分,对粗粒再进行一次粉碎的工艺流程,该工艺成品粒度一致,产量高,能耗也省,最重要的是,产品容易成形,并且成形后的产品不容易物料分级。

优选地,上述混合粉体的含水量为15%-20%。

在预调质过程中,适量的水分以增强产品风味和最终产品的组织化。水分在配料颗粒中完全而均匀的渗透使得糊化的热传递增加,而且水分对挤压物料的部分水合作用和粘弹性的特性是有作用的,所以挤压中水分促进了饲料的蒸煮度。但是,水分含量过高导致淀粉的糊化度下降;物料在机筒内所受的剪切力和摩擦作用减弱,在模口处的压力减小,成形效果差。

优选地,上述膨化过程的膨化温度为110-130℃。

优选地,上述膨化过程的膨化时间为10s-20s。

膨化过程使物料熟化并且无菌化,从而降低大熊猫患病的风险,改善大熊猫的生产性能。膨化的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物料焦化,从而导致营养物质的分解。膨化温度过低或时间果断,达不到熟化以及无菌化的目的。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按重量计称取原料:竹类50kg;玉米30kg。分别粉碎过筛,取1000微米左右的粉体。

s2:按重量称取原料:猪骨粉15kg;食盐0.5kg;b族维生素1.5kg,其中维生素b10.1kg、维生素b20.085kg、烟酸0.4kg、维生素b60.085kg、叶酸0.83kg;其它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1.5kg与微量元素(铁、硅、锌、铜、碘、溴、硒、锰)1.5kg,与上述粉体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s3:将混合粉体加入膨化机进行膨化成形,得到大熊猫饲料。其中膨化温度为110℃,膨化时间为20s。

实施例2

s1:按重量计称取原料:竹类55kg;玉米10kg、大米10kg,分别经过二次粉碎成800微米左右的粉体。

s2:按重量称取原料:猪骨粉15kg;鱼粉5kg;食盐0.3kg;b族维生素2kg,其中维生素b10.103kg、维生素b20.124kg、烟酸0.619kg、维生素b60.124kg、叶酸1.03kg;其它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1.5kg与微量元素(铁、硅、锌、铜、碘、溴、硒、锰)1.2kg,与上述粉体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s3:对上述混合粉体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含水量为15%。

s4:将烘干后的混合粉体加入膨化机进行膨化成形,得到大熊猫饲料。其中膨化温度为113℃,膨化时间为17s。

实施例3

s1:按重量计称取原料:竹类60kg;玉米10kg、大豆10kg、大米5kg,分别经过二次粉碎工艺粉碎成600微米左右的粉体。

s2:按重量称取原料:猪骨粉3.5kg、鱼粉3.5kg、奶粉4.5kg;食盐0.5kg;b族维生素1kg,其中维生素b10.058kg、维生素b20.058kg、烟酸0.295kg、维生素b60.058kg、叶酸0.531kg;其它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1kg与微量元素(铁、硅、锌、铜、碘、溴、硒、锰)1kg,共与上述粉体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s3:对上述混合粉体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含水量为17%。

s4:将烘干后的混合粉体加入膨化机进行膨化成形,得到大熊猫饲料。其中膨化温度为115℃,膨化时间为15s。

实施例4

s1:按重量计称取原料:竹类55.6kg;玉米7.5kg,小麦7.5kg,大米7.5kg,大豆7.5kg,分别经过二次粉碎工艺粉碎成400微米左右的粉体.

s2:按重量称取原料:鱼粉15kg、奶粉15kg;食盐0.4kg;b族维生素2kg,其中维生素b10.11kg、维生素b20.12kg、烟酸0.57kg、维生素b60.1kg、叶酸1.1kg;其它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1.5kg与微量元素(铁、硅、锌、铜、碘、溴、硒、锰)1.5kg,共与上述粉体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s3:对上述混合粉体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至含水量为20%。

s4:将混合粉体加入膨化机进行膨化成形,得到大熊猫饲料。其中膨化温度为120℃,膨化时间为10s。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3中提供的大熊猫饲料降低大熊猫排粘频率的验证,为该大熊猫该饲料的推广应用提供根据。

实验对象: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养殖基地的四只大熊猫,分别标记为1-4号。

实验方法:分别跟踪记录1-4号大熊猫的排粘现象,为期一年(以下简称第一年),这一年中,按照基地的正常养殖方式进行喂养;一年后,将4只大熊猫分为两组,1、2号为第一组,3、4号为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依然按照基地的正常养殖方式进行喂养一年(以下简称第二年),第二组除了将大熊猫食用的精饲料换成本发明提供的大熊猫饲料外,其他条件完全与第一组平行,记录两组大熊猫的排粘现象。

实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第一年大熊猫排粘情况记录表

表2第二年大熊猫排粘情况记录表

注:表1和表2中的季度表示3个月,而非时节上的一个季度。

由表1可知,4只大熊猫滴第一年的排粘次数相差不大,在13-15次,但是在同一个时间断的排粘频率相差较大。平均每次排出粘液的质量大约为30-70g。由表2可知,食用本发明提供的大熊猫饲料的大熊猫与第一年的自身相比,排粘频率有所降低;并且第二年中,第二组大熊猫的排粘频率、全年排粘次数以及全年排出粘液的质量均明显降低。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大熊猫饲料能够有效降低圈养大熊猫的排粘频率。但是对每次排出粘液的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