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9904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用营养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各类物资的需求越来高,加速了各类养殖业的发展。在养殖业中,为了得到不同的物资,如,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所饲养的动物种类也不同,但是,不管何种动物,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的动物的生命周期均较短,如果不注意动物的营养均衡,会影响产出的质量,如,牲畜类的肉质、禽类的蛋产品的质量,貂的皮草质量等等。

目前,针对此情况,普遍的应对措施是,让动物食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提高其免疫力,降低病死率,保证养殖的经济收益。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动物的副作用大,而且容易将药物带入肉、蛋、奶等食用的食品中,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物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动物营养剂添加至动物的日常饮食中,为动物提供全面的营养,提高免疫力,降低病死率,从而提高动物的产出的产品质量。解决了目前对动物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达到提高免疫力来降低病死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物营养剂,以葡萄糖溶液作为基础液,每升基础液中,包括维生素a5×106~10×106iu、维生素d31.5×106~3×106iu、维生素e0.5×104~1×104mg、乳酸锌0.6×104~1.2×104mg、l-乳酸钙3.2×104~6.4×104mg、螯合铁1×104~2×104mg、肌苷1×103~5×103mg和复合氨基酸2×103~6×103mg。

优选地,一种动物营养剂,以葡萄糖溶液作为基础液,每升基础液中,包括维生素a8×106iu、维生素d32.5×106iu、维生素e0.8×104mg、乳酸锌0.9×104mg、l-乳酸钙5×104mg、螯合铁1.5×104mg、肌苷3×103mg和复合氨基酸4×103mg。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氨基酸为混合的l-异亮氨酸、l-缬氨酸、l-亮氨酸、l-脯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酸、l-苯丙氨酸、l-丝氨酸、l-精氨酸盐酸盐、l-精氨酸、l-醋酸赖氨酸、l-色氨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l-酪氨酸、l-谷氨酰胺、l-组氨酸、l-鸟氨酸、l-瓜氨酸、l-蛋氨酸、l-丙氨酸、l-胱氨酸和l-天门冬酰胺。优选按照等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复合氨基酸。

进一步地,所述动物营养剂,以葡萄糖溶液作为基础液,每升基础液中,还包括100μg~200μg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两者的质量比为2~5:1。

优选地,每升基础液中,还包括120μg~180μg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两者的质量比为2.5~4:1。

更佳地,每升基础液中,还包括160μg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两者的质量比为3:1。

进一步地,所述葡萄糖溶液为在质量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加入葡萄糖溶解制备得到的,其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5%~15%。

优选地,所述葡萄糖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10%。

本发明的一种动物营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前述的用量准备各原料;并将葡萄糖基础液分为两份,备用;

步骤二、将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混合均匀得混合维生素,加入乳化剂,进行乳化,然后加入一份葡萄糖基础液,搅拌,得到维生素水乳溶液;

步骤三、依次向另一份葡萄糖基础液中加入肌苷、复合氨基酸、乳酸锌、l-乳酸钙和螯合铁,溶解混匀,得到氨基酸水溶液;

步骤四、搅拌步骤三的氨基酸水溶液,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步骤二得到的维生素水乳溶液,混匀得混合液体,即得动物营养剂。

其中,当复合氨基酸中含有酪氨酸时,将酪氨酸加入步骤二的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的混合维生素中,然后再加入乳化剂,进行乳化;其余的氨基酸按照步骤三的操作溶解即可。

本发明步骤二是对脂溶性维生素进行乳化,得到水乳溶液的步骤,其中,在乳化过程中,乳化剂的选择尤为重要,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对水乳溶液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中给出了一种优选的乳化剂配方,即,按重量份,所述乳化剂为包括卵磷脂8~10份,吐温8~10份,没食子酸丙酯3~6份、山梨醇3~6份、辅酶q102~5份和白黎芦醇2~5份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与混合维生素的质量比为0.5~1﹕1。

优选地,按重量份,所述乳化剂为包括卵磷脂9份,吐温9份,没食子酸丙酯9份、山梨醇5份、辅酶q103份和白黎芦醇3份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与混合维生素的质量比为0.8﹕1。

本发明步骤二的乳化过程中,温度、搅拌速率及搅拌时间是影响乳化后小液滴粒径的关键因素,步骤二中限定了三者的相互协同作用下的选择参数,采用该参数配合,能够得到液滴粒径在纳米级别的水乳液。其中,优选地,加热至55℃,在转速为2500rpm的条件下进行高速剪切分散乳化25min。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向混合液体中再加入复合菌剂,并在40~50℃的温度下保温搅拌30~60min,冷却,即得动物营养剂。

优选地,步骤四中,向混合液体中再加入复合菌剂,并在45℃的温度下保温搅拌40min,冷却,即得动物营养剂。

本发明的动物营养剂为棕色澄清透明液体,为纳米级液体维生素氨基酸,全面补充宠物营养,提高免疫力,降低病死率,同时

其中,每种组分均采用现有市售产品,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采用相应的液态油脂类产品。如,维生素a采用维生素a醋酸酯油。而且,本发明的动物营养剂各成分之间相互配合,达到最佳的稳定状态,有效成分稳定,不流失,产品质量稳定,保质期内无外观变化,不变色,无沉淀,无气味改变。

本发明的动物营养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补钙,加快动物的各种骨折康复,以及关节炎康复。

2、补铁,加速恢复动物术后损失的红细胞,达到补血左右。

3、补锌,美毛,帮助消化,增强食欲,提高免疫力。

4、补维生素a,防止视力减退,减少眼线。

5、补维生素d,防治佝偻病和软骨病,强壮骨骼。

6、补维生素e,改善性功能,改善动物虚弱体质,修复肝损伤,解毒排毒。

本发明的动物营养剂适用于能够饲养的包括禽类、牲畜和宠物等动物。如,鸡、鸭、鸽子等禽类,马、牛、羊、猪等牲畜,犬、猫、鱼、鸟等宠物。食用方法:动物每公斤体重每日饮用1.5mg;康复期,动物每公斤体重每日饮用10m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动物营养剂,以葡萄糖溶液作为基础液,向其中加入了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以及乳酸锌、l-乳酸钙和螯合铁的微量元素,以及肌苷和复合氨基酸等营养元素,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效果验证,确定了各组分的用量,得到棕色澄清透明液体,且通过乳化剂的选择得到含有纳米级液滴的纳米级液体维生素氨基酸,全面补充动物营养,提高免疫力。

并在上述基础组分上,增加了复合菌剂,提高动物的胃肠消化功能,进而促进各组分的消化吸收,增加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6种动物营养剂,如下表1所示。

表1

上表1中,每种组分均采用现有市售产品,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采用相应的液态油脂类产品。如,维生素a采用维生素a醋酸酯油。

所述复合氨基酸混合的l-异亮氨酸、l-缬氨酸、l-亮氨酸、l-脯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酸、l-苯丙氨酸、l-丝氨酸、l-精氨酸盐酸盐、l-精氨酸、l-醋酸赖氨酸、l-色氨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l-酪氨酸、l-谷氨酰胺、l-组氨酸、l-鸟氨酸、l-瓜氨酸、l-蛋氨酸、l-丙氨酸、l-胱氨酸和l-天门冬酰胺。各氨基酸的混合比例没有限定,按任意比例混合即可。其中优选采用等质量比例混合。

所述葡萄糖溶液为在质量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加入葡萄糖溶解制备得到的,其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15%。

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两者的质量比为3:1。

上表1中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动物营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每个实施例中的用量分别准备各原料;并将葡萄糖基础液分为两份,备用。其中两份葡萄糖基础液中,一份为总体积的四分之一,另一份为总体积的四分之三。

步骤二、将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混合均匀得混合维生素,然后加入酪氨酸,混匀后,再加入乳化剂,加热,进行乳化,冷却,得到乳化液;然后将乳化液加入为总体积的四分之一的其中一份葡萄糖基础液,搅拌,得到维生素水乳溶液;其中,乳化过程中,采用剪切分散乳化机,加热至55℃,转速为2500rpm,剪切搅拌25min。

步骤三、依次向另一份葡萄糖基础液中加入肌苷、复合氨基酸(除去酪氨酸)、乳酸锌、l-乳酸钙和螯合铁,溶解混匀,得到氨基酸水溶液。

步骤四、在搅拌速率为500~800rpm的条件下,边搅拌边向步骤三的氨基酸水溶液(控制该氨基酸水溶液的温度为20~25℃)中加入步骤二得到的维生素水乳溶液,混匀得混合液体,即得动物营养剂。

针对增加复合菌剂的动物营养剂的实施例4至实施例6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四制备得到的混合液体中再加入复合菌剂,并在40~50℃的温度下保温搅拌30~60min,冷却,即得动物营养剂。

其中,步骤二中,乳化剂为包括卵磷脂9份,吐温9份,没食子酸丙酯9份、山梨醇5份、辅酶q103份和白黎芦醇3份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与混合维生素的质量比为0.8﹕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