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花菜烤房干燥前的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262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花菜干燥的预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黄花菜烤房干燥前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花菜(hemerocallisfulvs)又名金针菜,俗名金针花,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为花蕾,是我国的特色蔬菜。黄花菜营养价值高,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味道鲜美,有蔬菜之王的美誉,深受消费者喜爱。

湖南省祁东县黄花菜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鲜菜24万吨,总产值8亿多元,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的28.9%,40多万菜农从事黄花菜产业,菜农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成为祁东县的支柱产业,2016年祁东黄花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予以保护,黄花菜已成为祁东县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高温季节,黄花菜采后极易开花、腐烂变质,很难保鲜,因此,祁东县黄花菜主要以加工销售干菜为主。采摘量较少的情况下,农户用蒸锅漂烫杀青黄花菜抑制开花,然后日光下摊晒加工干菜,这种方法每户每天只能加工50~100kg鲜菜。目前,采收季节的鲜菜量平均每天达4千吨,高峰期达3万吨,公司机器烘干及农户加工能力均有限,因此,当天采收的大量鲜黄花菜如不能及时干燥,损失巨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烤房或干燥设备对黄花菜进行大规模干制。但是,鲜黄花菜蒸汽杀青后表面绿色在烤房或干燥设备对黄花菜进行干燥过程中不能完全褪去,干菜表面呈暗绿色,影响美观,失去商品价值。因而,黄花菜干燥前的预处理褪绿方法对干燥品质的提升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烤房烘干黄花菜的色泽不美观问题而提供一种黄花菜烤房干燥前的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1)第一步,真空包装,室温贮存,抑制开花。

取沸水冷却后,向其中加入那他霉素和曲酸配制成生物保鲜液,那他霉素和曲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0.02%~0.03%、0.5%~0.6%。将采摘的新鲜黄花菜在配制的生物保鲜液中浸泡20~30分钟,捞出、真空密封包装在室温条件下贮存1~2天,抑制开花。

(2)第二步,配制褪绿剂。

取沸水冷却后,向其中加入那他霉素、曲酸、40%乙烯利水剂和茉莉酸酮甲酯配制褪绿剂,那他霉素、曲酸、40%乙烯利水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0.02%~0.03%、0.5%~0.6%、0.05%~0.06%,茉莉酸酮甲酯的浓度为10mg/l~15mg/l。

(3)第三步,浸泡。

室温条件下,将经步骤(1)处理的黄花菜浸泡在褪绿剂中1~2小时。

(4)第四步,褪绿。

经步骤(3)浸泡后的黄花菜在室温条件下密封,贮藏4~5天,即可褪去绿色,呈现黄色。

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步骤(1)中真空密封包装在pvc塑料袋中贮存。

由于黄花菜采摘后在高温下极易开花,因而本发明首先采取措施抑制开花,采用在真空条件下密封储存,减少氧气浓度,降低呼吸强度达到抑制开花的目的。另外,由于常温条件下新鲜黄花菜极易腐烂变质,采用生物保鲜方法可达到抑制黄花菜腐烂变质的目的。那他霉素可以抑制霉菌等真菌生长,曲酸可以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引起的褐变,乙烯利和茉莉酸酮甲酯可以促进黄花菜成熟,加快叶绿素的降解,因而本发明在将黄花菜抑制开花后采用外源激素处理黄花菜可达到褪去绿色,呈现黄色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主要有:(1)低温条件下,采用生物类食品添加剂,避免了化学添加剂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符合安全食品加工的要求;(2)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加工成本低,适合农村农户及小微企业应用。(3)采用本发明方法将黄花菜在干燥前进行预处理,使干制黄花菜的颜色美观,商品价值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00kg沸水冷却后,向其中加入27g那他霉素和550g曲酸配制生物保鲜液。将25kg采摘的新鲜黄花菜在生物保鲜液中浸泡20~30分钟,捞出、密封包装在pvc塑料袋中,室温条件下贮存1~2天。再将另外的100kg沸水冷却后,向其中加入25g那他霉素、550g曲酸、40%乙烯利水剂150g和1.5g茉莉酸酮甲酯配制成褪绿剂。室温条件下,将经前述处理的失去开花能力的黄花菜浸泡在褪绿剂中1~2小时,然后捞出,密封在pvc塑料袋中,贮藏2~3天,褪去绿色,呈现黄色。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花菜烤房干燥前的预处理方法,其包括:先用冷却后的沸水、那他霉素和曲酸配制成生物保鲜液,并将采摘的黄花菜在生物保鲜液中浸泡20~30分钟,捞出、密封包装在室温下贮存1~2天,抑制开花。然后用那他霉素、曲酸、40%乙烯利水剂和茉莉酸酮甲酯配制成褪绿剂。室温条件下,将经前述处理失去开花能力的黄花菜浸泡在褪绿剂中1~2小时,捞出,密封贮藏2~3天,褪去绿色,呈现黄色即可。本发明在低温条件下,采用生物类食品添加剂,避免了化学添加剂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本发明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适合农村农户、小微企业以及规模企业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伟;钟菊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4.12
技术公布日:2017.08.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