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海产品冲调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2615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食海产品冲调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速食食品深受上班族、旅行者的喜爱。市场上即食冲调粉包装简易且卫生,可直接食用,另外也方便保存且时间长、携带食用非常方便,因而市场需求度大。但现有市场上即食冲调粉的加工原料单一,所含的营养元素少,营养不全面,长期食用影响“速食族”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食海产品冲调粉,其味道多层次,营养丰富,不存在健康隐患,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即食海产品冲调粉,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下列组分制成:鲈鱼5-8份、辫子鱼5-8份、黄翅鱼2-3份、海蛎2-3份、扇贝2-4份、文蛤3-5份、鱼籽6-8份、南瓜3-5份、酸枣肉6-7份、蕨菜粉6-8份、锥栗粉3-4份、乳酮糖0.2-0.3份、麦芽糊精30-35份;

所述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为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所得。

优选地,所述鱼籽为多春鱼鱼籽、鲫鱼鱼籽或黄鱼鱼籽。

上述即食海产品冲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清洗,去除不可食用部分;酸枣投入沸水中,煮5-7min至果皮开裂,采用人工去皮,放入搅拌机中低速搅拌至果核分离,去除果核,得到酸枣肉;将鱼籽人工揉捻去膜,使其形成颗粒状,将揉捻得到的鱼籽进行清洗沥干;南瓜去皮去籽;

(2)将步骤(1)处理过的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酸枣肉、鱼籽、南瓜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水按1:2的重量比,投入制浆机中进行打浆3-5min,得到混合物浆;

(3)将混合物浆置于60-65℃烘箱中烘烤40-45min,得到混合物粉;

(4)选取新鲜蕨菜,保留茎秆部分,切段,投入温度为75-80℃的水中漂烫60-70s;漂烫后的蕨菜与水按1:4-1:6重量比,投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浆液;然后进入胶体磨细化,再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干燥,得到含水率为15-20%的蕨菜粉;

(5)混合物粉和蕨菜粉混合均匀,加入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膨化后的物料于40-60℃烘干3-4h,粉碎机粉碎至80-100目,得到膨化粉;

(6)新鲜锥栗,去壳去衣,在温度为50-70℃水中浸泡4-5h,再放入蒸锅内蒸制50-70min;然后置于烘箱中在45-5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10wt%;再用粉碎机粉碎至75-90目,得到锥栗粉;

(7)膨化粉和锥栗粉混合,添加乳酮糖、麦芽糊精进行调配;

(8)通过超微粉碎机粉碎至150-180目;

(9)采用微波杀菌,最后真空包装即可。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挤压膨化的挤压温度100-120℃,螺杆转速400-500r/min。

优选地,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35-40℃,时间为1-1.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冲调粉以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鱼籽为肉类原料,并配合南瓜、酸枣肉、蕨菜粉、锥栗粉,制得的冲调粉营养丰富,味道多层次,可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全面消化吸收,方便食用、冲调性能好,不存在健康隐患,适合大众长期食用。

(2)添加乳酮糖,乳酮糖作为一种理想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可改善肠道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即食海产品冲调粉,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下列组分制成:鲈鱼6份、辫子鱼5份、黄翅鱼3份、海蛎2份、扇贝3份、文蛤5份、多春鱼鱼籽7份、南瓜3份、酸枣肉6份、蕨菜粉7份、锥栗粉3份、乳酮糖0.2份、麦芽糊精30份;

所述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为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所得。

上述即食海产品冲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清洗,去除不可食用部分;酸枣投入沸水中,煮6min至果皮开裂,采用人工去皮,放入搅拌机中低速搅拌至果核分离,去除果核,得到酸枣肉;将多春鱼鱼籽人工揉捻去膜,使其形成颗粒状,将揉捻得到的多春鱼鱼籽进行清洗沥干;南瓜去皮去籽;

(2)将步骤(1)处理过的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酸枣肉、多春鱼鱼籽、南瓜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水按1:2的重量比,投入制浆机中进行打浆3min,得到混合物浆;

(3)将混合物浆置于65℃烘箱中烘烤42min,得到混合物粉;

(4)选取新鲜蕨菜,保留茎秆部分,切段,投入温度为80℃的水中漂烫65s;漂烫后的蕨菜与水按1:4重量比,投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浆液;然后进入胶体磨细化,再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干燥,得到含水率为15-20%的蕨菜粉;

(5)混合物粉和蕨菜粉混合均匀,加入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挤压膨化的挤压温度110℃,螺杆转速500r/min;膨化后的物料于50℃烘干3h,粉碎机粉碎至80目,得到膨化粉;

(6)新鲜锥栗,去壳去衣,在温度为60℃水中浸泡4h,再放入蒸锅内蒸制60min;然后置于烘箱中在45℃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10wt%;再用粉碎机粉碎至75目,得到锥栗粉;

(7)膨化粉和锥栗粉混合,添加乳酮糖、麦芽糊精进行调配;

(8)通过超微粉碎机粉碎至150目;

(9)采用微波杀菌,微波杀菌的温度为35℃,时间为1.5h,最后真空包装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即食海产品冲调粉,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下列组分制成:鲈鱼8份、辫子鱼7份、黄翅鱼3份、海蛎2份、扇贝2份、文蛤4份、鲫鱼鱼籽6份、南瓜4份、酸枣肉6份、蕨菜粉6份、锥栗粉3份、乳酮糖0.2份、麦芽糊精32份;

所述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为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所得。

上述即食海产品冲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清洗,去除不可食用部分;酸枣投入沸水中,煮7min至果皮开裂,采用人工去皮,放入搅拌机中低速搅拌至果核分离,去除果核,得到酸枣肉;将鲫鱼鱼籽人工揉捻去膜,使其形成颗粒状,将揉捻得到的鲫鱼鱼籽进行清洗沥干;南瓜去皮去籽;

(2)将步骤(1)处理过的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酸枣肉、鲫鱼鱼籽、南瓜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水按1:2的重量比,投入制浆机中进行打浆4min,得到混合物浆;

(3)将混合物浆置于62℃烘箱中烘烤45min,得到混合物粉;

(4)选取新鲜蕨菜,保留茎秆部分,切段,投入温度为75℃的水中漂烫60s;漂烫后的蕨菜与水按1:6重量比,投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浆液;然后进入胶体磨细化,再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干燥,得到含水率为15-20%的蕨菜粉;

(5)混合物粉和蕨菜粉混合均匀,加入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挤压膨化的挤压温度120℃,螺杆转速450r/min;膨化后的物料于40℃烘干4h,粉碎机粉碎至90目,得到膨化粉;

(6)新鲜锥栗,去壳去衣,在温度为70℃水中浸泡5h,再放入蒸锅内蒸制70min;然后置于烘箱中在5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10wt%;再用粉碎机粉碎至80目,得到锥栗粉;

(7)膨化粉和锥栗粉混合,添加乳酮糖、麦芽糊精进行调配;

(8)通过超微粉碎机粉碎至160目;

(9)采用微波杀菌,微波杀菌的温度为35℃,时间为1.5h,最后真空包装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即食海产品冲调粉,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下列组分制成:鲈鱼5份、辫子鱼8份、黄翅鱼2份、海蛎3份、扇贝4份、文蛤3份、黄鱼鱼籽8份、南瓜5份、酸枣肉7份、蕨菜粉8份、锥栗粉4份、乳酮糖0.3份、麦芽糊精35份;

所述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为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所得。

上述即食海产品冲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清洗,去除不可食用部分;酸枣投入沸水中,煮5min至果皮开裂,采用人工去皮,放入搅拌机中低速搅拌至果核分离,去除果核,得到酸枣肉;将黄鱼鱼籽人工揉捻去膜,使其形成颗粒状,将揉捻得到的黄鱼鱼籽进行清洗沥干;南瓜去皮去籽;

(2)将步骤(1)处理过的鲈鱼、辫子鱼、黄翅鱼、海蛎、扇贝、文蛤、酸枣肉、黄鱼鱼籽、南瓜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水按1:2的重量比,投入制浆机中进行打浆5min,得到混合物浆;

(3)将混合物浆置于60℃烘箱中烘烤40min,得到混合物粉;

(4)选取新鲜蕨菜,保留茎秆部分,切段,投入温度为75℃的水中漂烫70s;漂烫后的蕨菜与水按1:5重量比,投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得到浆液;然后进入胶体磨细化,再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干燥,得到含水率为15-20%的蕨菜粉;

(5)混合物粉和蕨菜粉混合均匀,加入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挤压膨化的挤压温度100℃,螺杆转速400r/min;膨化后的物料于60℃烘干3h,粉碎机粉碎至100目,得到膨化粉;

(6)新鲜锥栗,去壳去衣,在温度为50℃水中浸泡4h,再放入蒸锅内蒸制50min;然后置于烘箱中在5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10wt%;再用粉碎机粉碎至90目,得到锥栗粉;

(7)膨化粉和锥栗粉混合,添加乳酮糖、麦芽糊精进行调配;

(8)通过超微粉碎机粉碎至180目;

(9)采用微波杀菌,微波杀菌的温度为40℃,时间为1h,最后真空包装即可。

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