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蕨菜干发泡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26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蕨菜干发泡工艺。



背景技术:

蕨菜在晾晒脱水成蕨菜干后,需要对其进行发泡工艺处理,发泡后的蕨菜肉质更为鲜美,口感更加饱满;蕨菜干在发泡时,其发泡温度的高低与发泡时间的长短都影响蕨菜发泡品质,发泡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蕨菜干发泡时表皮破损、营养和肉质流失,发泡温度过低或发泡时间不充裕将导致蕨菜干发泡不充分、口感较硬,发泡时间过长蕨菜干吸水过多,成型后水分含量过高导致蕨菜食用口感较差,同时不同产区、不同季节的蕨菜干所对应的最佳发泡时间和最佳发泡温度各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适用各种产区和季节的蕨菜干的发泡工艺,对蕨菜干的最佳发泡时间、最佳发泡温度确定更加准确,同时发泡后的成品率较高、肉质饱满、口感鲜美。

一种蕨菜发泡工艺,其步骤包括,

s1.从原料中抽取三份1千克蕨菜干样品。

s2.将三份蕨菜干样品分别放置于20-25℃的净水中浸泡55-65分钟,蕨菜干与净水质量比例为1:10-13并且蕨菜干处于净水液面以下;

s3.将浸泡后的三份蕨菜干分别设置于80-85℃、85-90℃、90-95℃的热水液面以下,当蕨菜干放入液面以下后开始计时并观察每组样品的表皮状态,当样品蕨菜干的表皮褶皱完全消失并且未出现表皮破损时停止计时,分别记录三组蕨菜干处于不同温度段净水时,蕨菜干的表皮褶皱完全消失并且未出现表皮破损的时间,选取最短时间作为最佳时间、选取最短时间所在温度区间作为最佳温度区间;

s4.清洁用于发泡的工作槽内的灰尘、毛发、表皮沉淀,所述的工作槽包括储水槽,储水槽底部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的注水孔,储水槽侧壁上安装有夹体,夹体夹持有轴线垂直于储水槽底部的温度计并且温度计的感应端靠近储水槽的底部,储水槽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用于堵塞出水口的活塞,储水槽内部空腔设置有网箱;

s5.由所述的s4步骤中的注水孔向储水槽内供20-25℃净水至储水槽槽口处,将蕨菜干与储水槽的储水量按照1:10-13的质量配比放置于网箱内并将网箱放置于储水槽内腔浸泡60分钟;

s6.浸泡后通过拔出活塞将冷水排出后,由注水孔向储水槽内注入热水并且通过观察温度计使储水槽内热水的温度区间为s3中记录的最佳温度区间;

s7.当网箱处于储水热水液面以下时,开始计时并在发泡时间到达最佳发泡时间前1小时,每隔12-16分钟观察一次表皮褶皱的消失情况和表皮破损情况,直到网箱内发泡的蕨菜干表皮褶皱的完全消失情况并且表皮尚未破损停止观察并拔出活塞排出储水槽内热水;

s8.通过注水孔向储水槽内供满20-25℃冷却用净水,用净水冷却发泡后的蕨菜10-15分钟并拔出活塞排出冷却用净水,净水排出后堵塞出水口再次由注水孔供满20-25℃净水,观察温度计示数,当温度计的示数为室温时捞起网箱,蕨菜干的发泡完成。

步骤s2中蕨菜干的浸泡时间为60分钟。

步骤s5中蕨菜干与储水槽1的储水量按照1:10的质量配比放置于网箱3内。

步骤s7中每隔12分钟观察一次表皮褶皱的消失情况和表皮破损情况。

将网箱放置于储水槽过程中轻微晃动网箱;晃动网箱使网箱内空气排出,网箱迅速处于储水槽内液面以下,防止网箱内不同位置的蕨菜干浸泡时间不均,影响浸泡品质。

注水孔在30秒内可完成储水槽最大储水量的注入;减小了网箱底部蕨菜与顶部蕨菜的发泡时间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发明对蕨菜干先通过实验得出最佳发泡时间和最佳发泡温度区间并按照实验得出的最佳发泡温度区间发泡蕨菜干,并在最佳发泡时间前后观察蕨菜干的发泡程度,使发泡后的蕨菜干成品率较高、肉质饱满、口感鲜美;在发泡结束后采用常温净水对发泡后的蕨菜进行冷却提升其纤维强度,防止后续加工步骤中表皮容易破裂,导致蕨菜品质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工作槽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储水槽,2.注水孔,3.网箱,4.活塞,5.夹体,6.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参见附图1,本发明的一种蕨菜干发泡工艺的步骤包括,

s1.从原料中抽取三份1千克蕨菜干样品。

s2.将三份蕨菜干样品分别放置于20-25℃的净水中浸泡55-65分钟,蕨菜干与净水质量比例为1:10-13并且蕨菜干处于净水液面以下;采用净水浸泡蕨菜的目的在于软化蕨菜干表面的纤维组织,便于蕨菜干的纤维组织苏醒,防止纤维组织在热水浸泡时无法承受较大摄水量带来的形变进而引起纤维组织破裂、表皮破损。

s3.将浸泡后的三份蕨菜干分别设置于80-85℃、85-90℃、90-95℃的热水液面以下,当蕨菜干放入液面以下后开始计时并观察每组样品的表皮状态,当样品蕨菜干的表皮褶皱完全消失并且未出现表皮破损时停止计时,分别记录三组蕨菜干处于不同温度段净水时,蕨菜干的表皮褶皱完全消失并且未出现表皮破损的时间,选取最短时间作为最佳时间、选取最短时间所在温度区间作为最佳温度区间;通过对样品的试验得到最佳温度区间,以及最佳温度区间对应的最佳时间,为下一步的工业化批量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s4.清洁用于发泡的工作槽内的灰尘、毛发、表皮沉淀,所述的工作槽包括储水槽1,储水槽1底部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的注水孔2,储水槽1侧壁上安装有夹体5,夹体5夹持有轴线垂直于储水槽1底部的温度计6并且温度计6的感应端靠近储水槽1的底部,储水槽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用于堵塞出水口的活塞4,储水槽1内部空腔设置有网箱3。

s5.由所述的s4步骤中的注水孔2向储水槽1内供20-25℃净水至储水槽1槽口处,将蕨菜干与储水槽1的储水量按照1:10-13的质量配比放置于网箱3内并将网箱3放置于储水槽1内腔浸泡60分钟。

s6.浸泡后通过拔出活塞4将冷水排出后,由注水孔2向储水槽1内注入热水并且通过观察温度计6使储水槽1内热水的温度区间为s3中记录的最佳温度区间,

更为完善的,注水孔2在30秒内可完成储水槽1最大储水量的注入;减小了网箱3底部蕨菜与顶部蕨菜的发泡时间差。

s7.当网箱3处于储水槽1热水液面以下时,开始计时并在发泡时间到达最佳发泡时间前1小时,每隔12-16分钟观察一次表皮褶皱的消失情况和表皮破损情况,直到网箱3内发泡的蕨菜干表皮褶皱的完全消失情况并且表皮尚未破损停止观察并拔出活塞4排出储水槽1内热水。

s8.通过注水孔2向储水槽1内供满20-25℃冷却用净水,用净水冷却发泡后的蕨菜10-15分钟并拔出活塞4排出冷却用净水,净水排出后堵塞出水口再次由注水孔2供满20-25℃净水,观察温度计6示数,当温度计6的示数为室温时捞起网箱3,蕨菜干的发泡完成。

在上述步骤s1、s2、s3中,通过选取样品测试最佳温度区间的意义在于,由于企业收购的蕨菜来自不同的产区,不同产区的蕨菜干的发泡时间不同,需要灵活的掌握发泡的时间以及温度,为此,先进行样品的测试,对于提高大批量蕨菜干发泡的成品率尤为关键。

更优的,步骤s2中蕨菜干的浸泡时间为60分钟。

更为完善的,步骤s5中蕨菜干与储水槽1的储水量按照1:10的质量配比放置于网箱3内。

更优的,步骤s7中每隔12分钟观察一次表皮褶皱的消失情况和表皮破损情况。

更为完善的,将网箱3放置于储水槽1过程中轻微晃动网箱3;晃动网箱3使网箱3内空气排出,并使得蕨菜干在储水槽内扩散均匀,网箱3迅速处于储水槽1内液面以下,防止网箱3内不同位置的蕨菜干浸泡时间不均,影响浸泡品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