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汤包子馅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5442阅读:38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涉及一种灌汤包子馅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灌汤包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东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楼”,制售的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第一”。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开封流传下来。20世纪20年代,名厨黄继善创办“第一点心馆”,主营灌汤包子。30年代,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包子的制作方式加以革新,将原来用半发面皮和瘦皮和瘦肉掺猪皮冻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面酱、小磨香油等制馅,改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精为馅提鲜。通过“三硬三软”和面,使面皮盘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还改大笼为小笼蒸制,就笼上桌,旋吃旋蒸,保持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热度和形状的完美,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此即为灌汤小笼包子。建国后,灌汤小笼包子得以发扬光大。尤其是黄继善开创的“第一楼包子馆”所经营的灌汤小笼包子,经过名师的不断改进,更具特色。其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远近闻名,吸引了大批开封市民和中外游客,多以品尝此名食为乐事。想制作可口的包子,包子皮固然重要,但馅料更重中之重,所以好的包子馅配方是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灌汤包子馅,并提供了其制作方法,包子馅原料易得,馅料原料配伍合理,味道鲜美,食用安全;制作方法简单,工艺步骤易于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灌汤包子馅,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带皮猪五花肉400份、大豆油450份、动物油400份、精瘦肉500份、干黄酱200份、油渣200份、盐7份、花椒2份、八角4份、酵母5份、水200份。

与常见的作料不同,本发明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干黄酱,取替了通常使用的酱油。干黄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烹饪时不仅增加酱香味又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子馅的制作方法,它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依次进行:

步骤一:肉汤的配制

将带皮五花肉洗干净,混合花椒、八角在高压锅中加水炖熟后,将肉汤倒至碗里,用保鲜膜密封后,放入-5℃冰柜冷冻1h,肉汤变成固态,将固态肉捣碎;

步骤二:调料油的配制

将油渣粉碎后与大豆油、动物油混合熬制10min,放入干黄酱并继续熬制5min;

步骤三:包子馅的制作

在精瘦肉中依次加入酵母、盐与花椒、八角,混合搅拌5min,将步骤一中所调制的肉汤块放入肉馅中充分搅拌,待搅拌10min后加入步骤二中所配制的调料油,混合搅拌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传统包子馅料的基础上,加入了固态的肉汤,在蒸熟过程中,固态的肉汤融化到包子馅中,使味道更加鲜美,熬制的肉汤产生的特殊的香味,生肉馅里打入汤汁不往外流,形成即粘稠又有弹性成糊状,易包,包子馅原料易得,馅料原料配伍合理,食用安全;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过程易于控制,成本低。

本发明适用于制作包子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灌汤包子馅及其制作方法

本实施例为一种灌汤包子馅,其组成原料为:

带皮猪五花肉400g、大豆油450g、动物油400g、精瘦肉500g、干黄酱200g、油渣200g、盐7g、花椒2g、八角4g、酵母5g、水200g。

包子馅的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一:肉汤的配制

将带皮五花肉洗干净,混合花椒、八角在高压锅中加水炖熟后,将肉汤倒至碗里,用保鲜膜密封后,放入-5℃冰柜冷冻1h,肉汤变成固态,将固态肉捣碎;

步骤二:调料油的配制

将油渣粉碎后与大豆油、动物油混合熬制10min,放入干黄酱并继续熬制5min;

步骤三:包子馅的制作

在精瘦肉中依次加入酵母、盐与花椒、八角,混合搅拌5min,将步骤一中所调制的肉汤块放入肉馅中充分搅拌,待搅拌10min后加入步骤二中所配制的调料油,混合搅拌即可。

本实施例的灌汤包子馅,原料易得,馅料原料配伍合理,味道鲜美,食用安全;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简单,工艺步骤易于控制。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所作的其它形式的限定,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作为启示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汤包子馅,包子馅由一下原料组成:带皮猪五花肉、大豆油、动物油、精瘦肉、干黄酱、油渣、盐、花椒、八角、酵母、水,包子馅通过肉汤配置、调和油配置以及混合馅料等步骤制成,本发明包子馅原料易得,馅料原料配伍合理,味道鲜美,食用安全;制作方法简单,工艺步骤易于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制作灌汤包子馅。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佳佳
技术研发日:2017.06.23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