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脆皮鸡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8948阅读:2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休闲食品,具体是一种脆皮鸡皮。
背景技术
:油炸薯片、脆角等是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但这些休闲食品淀粉的含量较高,而且营养成分较少,吃多了不仅会增肥,还会导致营养失衡。鸡皮有很好的美容功效,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能使皮肤光滑,祛皱效果是其它东西没法比的;此外,中医认为,鸡皮入脾、胃经,鸡皮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生精填髓之功,鸡皮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在人体皮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良好的支撑力,就像撑起皮肤组织的钢筋架构一样,能让皮肤看起来非常丰润。现在鸡皮的吃法主要有烹饪炒菜、烧烤鸡皮、鸡皮串等,还没有被制作成休闲食品工人们食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脆皮鸡皮,是一种营养丰富额休闲食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脆皮鸡皮,由鸡皮外裹浆料制作而成,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鸡皮50~60份,浆料则由变性马铃薯淀粉10~12份、蛋清液3~4份、冰水20~25份、复合磷酸盐0.1~0.5份、盐2~3份、味精0.1~1.0份、葡萄糖0.1~1.0份、木糖0.1~1.0份、香辛料0.1~1.0份。上述脆皮鸡皮,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鸡皮预处理将冰冻状态的鸡皮解冻并清洗干净,撒上复合磷酸盐和1/2重量份的盐,真空滚揉30分钟以上,然后用烘烤箱70~80℃,烘烤8~10分钟,烘烤完以后取出,再经通风冷却备用,冷却温度≤12℃;步骤二、制备浆料称取2/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加入冰水、蛋清液,200~300r/min斩拌3~4分钟,再加入1/2重量份的盐、味精、葡萄糖、木糖、香辛料,200~300r/min斩拌10~15分钟,制成浆料;步骤三、裹浆覆粉将烘烤后的鸡皮倒入浆料中,200~300r/min搅拌3~4分钟,然后用筷子一次夹取一块鸡皮,放入剩余1/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中,在裹浆的鸡皮表面再覆上一层粉;步骤四、烘烤将鸡皮展开,确保表面的浆料不掉落,排盘后送入烤箱,烤箱设定温度175℃,且内部循环热风,烘烤5~6分钟,然后再取出将每块鸡皮翻转过来,再次送入烤箱,烤箱设定温度150℃,且内部循环热风,烘烤3~4分钟;步骤五、冷却包装将烘烤后的鸡皮通风冷却,冷却风的温度≤12℃,且冷却风的湿度控制在10%以内,将冷却后的产品采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每500克装一袋,通过金属探测器后进行装箱,最后将包装好产品置于-18℃以下速冻库中进行速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将鸡皮这种富含胶原蛋白丰富的食材加工成类似于炸薯片、脆角之类的休闲食品,不仅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养颜的功能,而且外脆里嫩,口味独特,更符合大众口味,营养丰富香味醇厚,食用方便,为现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脆皮鸡皮,由鸡皮外裹浆料制作而成,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鸡皮50份,浆料则由变性马铃薯淀粉10份、蛋清液3份、冰水20份、复合磷酸盐0.1份、盐2份、味精0.1份、葡萄糖0.1份、木糖0.1份、香辛料0.1份。上述脆皮鸡皮,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鸡皮预处理将冰冻状态的鸡皮解冻并清洗干净,且鸡皮选用鸡脖部位的鸡皮,并去掉鸡皮上的黄色脂肪,鸡皮切开成片状,在鸡皮撒上复合磷酸盐和1/2重量份的盐,真空滚揉30分钟以上,然后用烘烤箱70~80℃,烘烤8~10分钟,烘烤完以后取出,再经通风冷却备用,冷却温度≤12℃;步骤二、制备浆料称取2/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加入冰水、蛋清液,200~300r/min斩拌3~4分钟,再加入1/2重量份的盐、味精、葡萄糖、木糖、香辛料,200~300r/min斩拌10~15分钟,制成浆料;步骤三、裹浆覆粉将烘烤后的鸡皮倒入浆料中,200~300r/min搅拌3~4分钟,然后用筷子一次夹取一块鸡皮,放入剩余1/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中,在裹浆的鸡皮表面再覆上一层粉;步骤四、烘烤将鸡皮展开,确保表面的浆料不掉落,排盘后送入烤箱,烤箱设定温度175℃,且内部循环热风,烘烤5~6分钟,然后再取出将每块鸡皮翻转过来,再次送入烤箱,烤箱设定温度150℃,且内部循环热风,烘烤3~4分钟;步骤五、冷却包装将烘烤后的鸡皮通风冷却,冷却风的温度≤12℃,且冷却风的湿度控制在10%以内,将冷却后的产品采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每500克装一袋,通过金属探测器后进行装箱,最后将包装好产品置于-18℃以下速冻库中进行速冻。实施例2一种脆皮鸡皮,由鸡皮外裹浆料制作而成,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鸡皮60份,浆料则由变性马铃薯淀粉12份、蛋清液4份、冰水25份、复合磷酸盐0.5份、盐3份、味精1.0份、葡萄糖1.0份、木糖1.0份、香辛料1.0份。上述脆皮鸡皮,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鸡皮预处理将冰冻状态的鸡皮解冻并清洗干净,且鸡皮选用鸡脖部位的鸡皮,并去掉鸡皮上的黄色脂肪,鸡皮切开成片状,在鸡皮撒上复合磷酸盐和1/2重量份的盐,真空滚揉30分钟以上,然后用烘烤箱70~80℃,烘烤8~10分钟,烘烤完以后取出,再经通风冷却备用,冷却温度≤12℃;步骤二、制备浆料称取2/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加入冰水、蛋清液,200~300r/min斩拌3~4分钟,再加入1/2重量份的盐、味精、葡萄糖、木糖、香辛料,200~300r/min斩拌10~15分钟,制成浆料;步骤三、裹浆覆粉将烘烤后的鸡皮倒入浆料中,200~300r/min搅拌3~4分钟,然后用筷子一次夹取一块鸡皮,放入剩余1/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中,在裹浆的鸡皮表面再覆上一层粉;步骤四、烘烤将鸡皮展开,确保表面的浆料不掉落,排盘后送入烤箱,烤箱设定温度175℃,且内部循环热风,烘烤5~6分钟,然后再取出将每块鸡皮翻转过来,再次送入烤箱,烤箱设定温度150℃,且内部循环热风,烘烤3~4分钟;步骤五、冷却包装将烘烤后的鸡皮通风冷却,冷却风的温度≤12℃,且冷却风的湿度控制在10%以内,将冷却后的产品采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每500克装一袋,通过金属探测器后进行装箱,最后将包装好产品置于-18℃以下速冻库中进行速冻。实施例3一种脆皮鸡皮,由鸡皮外裹浆料制作而成,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鸡皮55份,浆料则由变性马铃薯淀粉10份、蛋清液4份、冰水22、复合磷酸盐0.3、盐3份、味精0.6份、葡萄糖0.6份、木糖0.6份、香辛料0.6份。上述脆皮鸡皮,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鸡皮预处理将冰冻状态的鸡皮解冻并清洗干净,且鸡皮选用鸡脖部位的鸡皮,并去掉鸡皮上的黄色脂肪,鸡皮切开成片状,在鸡皮撒上复合磷酸盐和1/2重量份的盐,真空滚揉30分钟以上,然后用烘烤箱70~80℃,烘烤8~10分钟,烘烤完以后取出,再经通风冷却备用,冷却温度≤12℃;步骤二、制备浆料称取2/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加入冰水、蛋清液,200~300r/min斩拌3~4分钟,再加入1/2重量份的盐、味精、葡萄糖、木糖、香辛料,200~300r/min斩拌10~15分钟,制成浆料;步骤三、裹浆覆粉将烘烤后的鸡皮倒入浆料中,200~300r/min搅拌3~4分钟,然后用筷子一次夹取一块鸡皮,放入剩余1/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中,在裹浆的鸡皮表面再覆上一层粉;步骤四、烘烤将鸡皮展开,确保表面的浆料不掉落,排盘后送入烤箱,烤箱设定温度175℃,且内部循环热风,烘烤5~6分钟,然后再取出将每块鸡皮翻转过来,再次送入烤箱,烤箱设定温度150℃,且内部循环热风,烘烤3~4分钟;步骤五、冷却包装将烘烤后的鸡皮通风冷却,冷却风的温度≤12℃,且冷却风的湿度控制在10%以内,将冷却后的产品采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每500克装一袋,通过金属探测器后进行装箱,最后将包装好产品置于-18℃以下速冻库中进行速冻。实施例4一种脆皮鸡皮,由鸡皮外裹浆料制作而成,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鸡皮55份,浆料则由变性马铃薯淀粉10份、蛋清液4份、冰水22、复合磷酸盐0.3、盐3份、味精0.6份、葡萄糖0.6份、木糖0.6份、香辛料0.6份。上述脆皮鸡皮,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鸡皮预处理将冰冻状态的鸡皮解冻并清洗干净,且鸡皮选用鸡脖部位的鸡皮,并去掉鸡皮上的黄色脂肪,鸡皮切开成片状,在鸡皮撒上复合磷酸盐和1/2重量份的盐,真空滚揉30分钟以上;步骤二、制备浆料称取2/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加入冰水、蛋清液,200~300r/min斩拌3~4分钟,再加入1/2重量份的盐、味精、葡萄糖、木糖、香辛料,200~300r/min斩拌10~15分钟,制成浆料;步骤三、裹浆覆粉将鸡皮倒入浆料中,200~300r/min搅拌3~4分钟,然后用筷子一次夹取一块鸡皮,放入剩余1/3重量份的变性马铃薯淀粉中,在裹浆的鸡皮表面再覆上一层粉;步骤四、油炸将覆粉的鸡皮伸展开,确保表面的浆料不掉落,然后送入油炸机炸熟;步骤五、冷却包装将油炸后的鸡皮通风冷却,冷却风的温度≤12℃,且冷却风的湿度控制在10%以内,将冷却后的产品采用真空包装机包装,每500克装一袋,通过金属探测器后进行装箱,最后将包装好产品置于-18℃以下速冻库中进行速冻。30位有经验的感官评定人员随机进行试吃,记录各组油泼里脊肉片口感、外观等各项口感指标(各项评分满分为10分,其中1~3为测试项目感官较差,4~7为测试项目感官较一般,8~10为测试测项目感官较好),同时还对含油率进行了检测,如下表:检测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酥脆度9996外观整体完整度8888油腻程度(主要体现为不油腻)9995含油率检测5%5%5%25%由上表可看出,经过30位有经验的感官评定人员评定,本发明制作的脆皮鸡皮不仅酥脆度更好,而且相对于采用传统油炸薯片加工方法得到的鸡皮,本发明方法制作的鸡皮含油量非常低,是一种健康营养的休闲食品。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