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豆腐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6419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黄豆是植物中的果仁食品,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粗纤维、淀粉、维生素群、钙、铁、锌、硒、铬等多种微量元素;绿色天然,健康营养。可用来制作豆腐,豆腐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是以经过制浆、点浆和装模定型后的豆腐直接销售,豆腐多不易长时间内保质保鲜。

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大家习惯称其为徽州毛豆腐。顾名思义,系以徽州的歙县、屯溪、休宁、黟县、祁门、婺源一带特产的毛豆腐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为徽州地区特殊风味菜。除此之外,简单地烤制或炸制后,做出的菜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毛豆腐是黄山市一带的传统名菜,它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上好的毛豆腐生有一层浓密纯净的白毛,上面均匀分布有一些黑色颗粒,这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

毛豆腐的加工流程一般为:1)将黄豆浸泡至豆瓣充分膨胀,然后加水混合磨碎得到豆浆和豆渣;2)加热豆浆至沸腾为止,冷却,加入凝固剂搅拌凝固;3)将凝固的浆料注入模盒内加压成型,出模,切块;4)将切好的豆腐块间隔放在竹条上人工或者自然发酵,3~5天后,豆腐表面长出均匀细密的绒毛,即得。豆腐通过发酵后其中的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因此经烹饪后不仅口感好、味特鲜,而且营养丰富,可以长时间保质保鲜,同时,制成的毛豆腐还具有帮助消化、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便秘、中风、冠心病等功能,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现有的毛豆腐制作方法中产品质量不可控,发酵效率低下,口味单一,且口感也不稳定,不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豆腐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毛豆腐通过特定配方以及秘制的制作工艺,使得制得的毛豆腐富含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吃起来芳香滑嫩,鲜醇爽口,还具有开胃消食、清热解毒的作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毛豆腐,所述毛豆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60-90份、茶叶5-10份、酒曲5-10份、凝固剂3-5份和水适量;所述茶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树芽叶25-40份、玉米须6-8份、丹皮6-8份、莲子2-4份、啤酒花2-4份、秦艽2-4份、玄参2-4份、地骨皮2-4份、板蓝根2-4份和水适量。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毛豆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75份、茶叶7份、酒曲7份、凝固剂4份和水适量;所述茶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树芽叶32份、玉米须7份、丹皮7份、莲子3份、啤酒花3份、秦艽3份、玄参3份、地骨皮3份、板蓝根3份和水适量。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和板蓝根均为干料。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茶叶通过以下方法得到:1)采摘晾干:采摘新鲜茶树芽叶,洗净后于室温摊放晾干至叶片含水量达到60-70%即可,室温控制在20-25℃;2)揉捻:在15-20℃下初揉15-30分钟,然后在20-25℃下静置3-5小时,最后在15-22℃下复揉15-30分钟;3)发酵:将步骤2)所得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簸箕内,厚度为10-18cm,将簸箕表面覆盖上一层桑叶,然后在桑叶上覆盖湿毛巾,放置在发酵架上发酵2-3小时,待叶色变黄,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4)提取营养液:a.一次提取:将所述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板蓝根混合放入纱布袋,投入到中药提取罐内,往提取罐内注入混合中草药重量10-15倍的水,提取2-3小时,提取温度为70-80℃,提取完后,将罐内的混合物料固液分离,并将所得液体进行浓缩,得到营养液;5)烘干:将完成发酵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8-12分钟,将营养液均匀喷洒于烘干后的物料上,静置10-15分钟,然后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所述茶叶。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凝固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氯化镁4-6份、酒石酸0.1-0.5份、硫酸钙0.5-1份、可溶性淀粉2-3份和葡萄糖酸内酯1-3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一种毛豆腐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将茶叶中加入其重量份5-10倍的开水,泡4-8分钟,搅拌后继续浸泡3-5分钟,然后将固液分离,得到茶水;将茶水温度调节至65-75℃后,在茶水中加入黄豆至水面比豆面高出20-25cm,浸泡至黄豆膨胀到两瓣劈开成平板,然后将浸泡后的黄豆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2)制浆:将步骤(1)得到的黄豆放入磨浆机中磨碎至用手指捻摸无颗粒感,磨碎得到的浆状物呈乳白色,加入浆状物重量5-6倍,温度为85-95℃的开水混合均匀,然后用200-300目过滤筛过滤除去豆渣,得到黄豆浆备用;

(3)煮浆:将步骤(2)得到的黄豆浆送至煮锅内煮浆,大火煮沸后除去黄豆浆表面凝结的皮,得到熟豆浆,接着将熟豆浆放入点浆桶内,使豆浆温度下降至80-90℃;

(4)点浆:向步骤(3)点浆桶中的豆浆中加入凝固剂,搅拌均匀,除去泡沫,然后静置凝固7-15min,得豆腐花;

(5)加压成型、切块:将步骤(4)得到的豆腐花倒入铺好300-450目过滤布的豆腐模盒内,出模,加压5-6小时成型,成型后将豆腐花分为小块;

(6)乳化:将步骤(5)得到的小块豆腐花等间距均匀铺设于竹帘上,然后接入酒曲,在自然空气环境下放置6-10天乳化发酵,待豆腐表面长出均匀细密白色的绒毛,即可得到成品。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所述乳化发酵的温度为22-28℃、湿度为76-92%。

上述组成茶叶的原料包括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和板蓝根8味中药,其中,玉米须能够利尿消肿,降低血糖血压;丹皮抗炎杀菌,增强机体免疫;莲子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健脾补胃;啤酒花清热解毒、利尿健胃,并且能够促进发酵;秦艽祛风除湿、和血舒筋;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地骨皮凉血止咳、清肺降火;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喉利咽;上述8味中草药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通过将黄豆浸泡于上述中药组成的茶水中,赋予了黄豆保健功效,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毛豆腐更具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毛豆腐首先采用茶水浸泡黄豆,茶水中的中草药赋予黄豆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加入氯化镁、酒石酸、硫酸钙、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酸内酯组成的凝固剂进行点浆,该凝固剂可以改善豆腐的口味,使豆腐变得口感嫩滑;而酒石酸和可溶性淀粉可以有效地包裹氯化镁中的镁离子,有效地减轻传统豆腐的苦涩味。这样就达到了即能保证传统卤水豆腐的营养,又具有内酯豆腐嫩滑的口感的目的;本发明的特殊原料配合秘制的制法,使得制备得到的毛豆腐富含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吃起来芳香滑嫩,鲜醇爽口,还具有一定的开胃作用,老少皆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豆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60份、茶叶5份、酒曲5份、凝固剂3份和水适量;其中,茶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树芽叶25份、玉米须6份、丹皮6份、莲子2份、啤酒花2份、秦艽2份、玄参2份、地骨皮2份、板蓝根2份和水适量;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和板蓝根均为干料;凝固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氯化镁4份、酒石酸0.1份、硫酸钙0.5份、可溶性淀粉2份和葡萄糖酸内酯1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一种毛豆腐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茶叶

1)采摘晾干:采摘新鲜茶树芽叶,洗净后于室温摊放晾干至叶片含水量达到60%即可,室温控制在20℃;

2)揉捻:在15℃下初揉15分钟,然后在20℃下静置3小时,最后在15℃下复揉15分钟;

3)发酵:将步骤2)所得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簸箕内,厚度为10cm,将簸箕表面覆盖上一层桑叶,然后在桑叶上覆盖湿毛巾,放置在发酵架上发酵2小时,待叶色变黄,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4)提取营养液:a.一次提取:将所述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板蓝根混合放入纱布袋,投入到中药提取罐内,往提取罐内注入混合中草药重量10倍的水,提取2小时,提取温度为70℃,提取完后,将罐内的混合物料固液分离,并将所得液体进行浓缩,得到营养液;

5)烘干:将完成发酵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8分钟,将营养液均匀喷洒于烘干后的物料上,静置10分钟,然后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所述茶叶。

(二)制作毛豆腐

(1)浸泡:将茶叶中加入其重量份5倍的开水,泡4分钟,搅拌后继续浸泡3分钟,然后将固液分离,得到茶水;将茶水温度调节至65℃后,在茶水中加入黄豆至水面比豆面高出20cm,浸泡至黄豆膨胀到两瓣劈开成平板,然后将浸泡后的黄豆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2)制浆:将步骤(1)得到的黄豆放入磨浆机中磨碎至用手指捻摸无颗粒感,磨碎得到的浆状物呈乳白色,加入浆状物重量5倍,温度为85℃的开水混合均匀,然后用200目过滤筛过滤除去豆渣,得到黄豆浆备用;

(3)煮浆:将步骤(2)得到的黄豆浆送至煮锅内煮浆,大火煮沸后除去黄豆浆表面凝结的皮,得到熟豆浆,接着将熟豆浆放入点浆桶内,使豆浆温度下降至80℃;

(4)点浆:向步骤(3)点浆桶中的豆浆中加入凝固剂,搅拌均匀,除去泡沫,然后静置凝固7min,得豆腐花;

(5)加压成型、切块:将步骤(4)得到的豆腐花倒入铺好300目过滤布的豆腐模盒内,出模,加压5小时成型,成型后将豆腐花分为小块;

(6)乳化:将步骤(5)得到的小块豆腐花等间距均匀铺设于竹帘上,然后接入酒曲,在自然空气环境下放置6天乳化发酵,待豆腐表面长出均匀细密白色的绒毛,即可得到成品;其中,所述乳化发酵的温度为22℃、湿度为7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豆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75份、茶叶7份、酒曲7份、凝固剂4份和水适量;其中,茶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树芽叶32份、玉米须7份、丹皮7份、莲子3份、啤酒花3份、秦艽3份、玄参3份、地骨皮3份、板蓝根3份和水适量;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和板蓝根均为干料;凝固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氯化镁5份、酒石酸0.3份、硫酸钙0.8份、可溶性淀粉3份和葡萄糖酸内酯2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一种毛豆腐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茶叶

1)采摘晾干:采摘新鲜茶树芽叶,洗净后于室温摊放晾干至叶片含水量达到65%即可,室温控制在22℃;

2)揉捻:在17℃下初揉22分钟,然后在22℃下静置4小时,最后在19℃下复揉22分钟;

3)发酵:将步骤2)所得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簸箕内,厚度为14cm,将簸箕表面覆盖上一层桑叶,然后在桑叶上覆盖湿毛巾,放置在发酵架上发酵2小时,待叶色变黄,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4)提取营养液:a.一次提取:将所述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板蓝根混合放入纱布袋,投入到中药提取罐内,往提取罐内注入混合中草药重量12倍的水,提取2小时,提取温度为75℃,提取完后,将罐内的混合物料固液分离,并将所得液体进行浓缩,得到营养液;

5)烘干:将完成发酵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0分钟,将营养液均匀喷洒于烘干后的物料上,静置12分钟,然后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所述茶叶。

(二)制作毛豆腐

(1)浸泡:将茶叶中加入其重量份7倍的开水,泡6分钟,搅拌后继续浸泡4分钟,然后将固液分离,得到茶水;将茶水温度调节至70℃后,在茶水中加入黄豆至水面比豆面高出22cm,浸泡至黄豆膨胀到两瓣劈开成平板,然后将浸泡后的黄豆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2)制浆:将步骤(1)得到的黄豆放入磨浆机中磨碎至用手指捻摸无颗粒感,磨碎得到的浆状物呈乳白色,加入浆状物重量5倍,温度为90℃的开水混合均匀,然后用250目过滤筛过滤除去豆渣,得到黄豆浆备用;

(3)煮浆:将步骤(2)得到的黄豆浆送至煮锅内煮浆,大火煮沸后除去黄豆浆表面凝结的皮,得到熟豆浆,接着将熟豆浆放入点浆桶内,使豆浆温度下降至85℃;

(4)点浆:向步骤(3)点浆桶中的豆浆中加入凝固剂,搅拌均匀,除去泡沫,然后静置凝固11min,得豆腐花;

(5)加压成型、切块:将步骤(4)得到的豆腐花倒入铺好380目过滤布的豆腐模盒内,出模,加压5小时成型,成型后将豆腐花分为小块;

(6)乳化:将步骤(5)得到的小块豆腐花等间距均匀铺设于竹帘上,然后接入酒曲,在自然空气环境下放置8天乳化发酵,待豆腐表面长出均匀细密白色的绒毛,即可得到成品;其中,所述乳化发酵的温度为25℃、湿度为8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毛豆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豆90份、茶叶10份、酒曲10份、凝固剂5份和水适量;其中,茶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树芽叶40份、玉米须8份、丹皮8份、莲子4份、啤酒花4份、秦艽4份、玄参4份、地骨皮4份、板蓝根4份和水适量;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和板蓝根均为干料;凝固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氯化镁6份、酒石酸0.5份、硫酸钙1份、可溶性淀粉3份和葡萄糖酸内酯3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一种毛豆腐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茶叶

1)采摘晾干:采摘新鲜茶树芽叶,洗净后于室温摊放晾干至叶片含水量达到70%即可,室温控制在25℃;

2)揉捻:在20℃下初揉30分钟,然后在25℃下静置5小时,最后在22℃下复揉15-30分钟;

3)发酵:将步骤2)所得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簸箕内,厚度为18cm,将簸箕表面覆盖上一层桑叶,然后在桑叶上覆盖湿毛巾,放置在发酵架上发酵3小时,待叶色变黄,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4)提取营养液:a.一次提取:将所述玉米须、丹皮、莲子、啤酒花、秦艽、玄参、地骨皮、板蓝根混合放入纱布袋,投入到中药提取罐内,往提取罐内注入混合中草药重量15倍的水,提取3小时,提取温度为80℃,提取完后,将罐内的混合物料固液分离,并将所得液体进行浓缩,得到营养液;

5)烘干:将完成发酵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8-12分钟,将营养液均匀喷洒于烘干后的物料上,静置15分钟,然后进行干燥,即可得到所述茶叶。

(二)制作毛豆腐

(1)浸泡:将茶叶中加入其重量份10倍的开水,泡8分钟,搅拌后继续浸泡5分钟,然后将固液分离,得到茶水;将茶水温度调节至75℃后,在茶水中加入黄豆至水面比豆面高出25cm,浸泡至黄豆膨胀到两瓣劈开成平板,然后将浸泡后的黄豆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2)制浆:将步骤(1)得到的黄豆放入磨浆机中磨碎至用手指捻摸无颗粒感,磨碎得到的浆状物呈乳白色,加入浆状物重量6倍,温度为95℃的开水混合均匀,然后用300目过滤筛过滤除去豆渣,得到黄豆浆备用;

(3)煮浆:将步骤(2)得到的黄豆浆送至煮锅内煮浆,大火煮沸后除去黄豆浆表面凝结的皮,得到熟豆浆,接着将熟豆浆放入点浆桶内,使豆浆温度下降至90℃;

(4)点浆:向步骤(3)点浆桶中的豆浆中加入凝固剂,搅拌均匀,除去泡沫,然后静置凝固7-15min,得豆腐花;

(5)加压成型、切块:将步骤(4)得到的豆腐花倒入铺好450目过滤布的豆腐模盒内,出模,加压6小时成型,成型后将豆腐花分为小块;

(6)乳化:将步骤(5)得到的小块豆腐花等间距均匀铺设于竹帘上,然后接入酒曲,在自然空气环境下放置10天乳化发酵,待豆腐表面长出均匀细密白色的绒毛,即可得到成品;其中,所述乳化发酵的温度为28℃、湿度为9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