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349871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将新鲜的豆腐柴叶和打浆剂混合打浆;(2)将豆腐柴浆离心沉淀或过滤残渣和提取剂混合,离心或过滤,合并上清液或滤液得到叶绿素提取液,同时得到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3)将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经洗涤、干燥即得豆腐柴粗果胶;(4)叶绿素提取液经皂化、萃取和铜离子取代,即制得叶绿素铜钠盐。本发明方法不仅能提高粗果胶得率30%以上,更主要的是能耗下降90%以上,同时还能得到叶绿素及叶绿素铜钠盐产品,可极大地提高豆腐柴利用水平。
【专利说明】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 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涉及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及叶 绿素铜钠盐的加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果胶是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果、根、叶等组织中的多糖类化合物, 对组织起软化胶粘等作用。利用果胶在钙离子或高浓度糖低PH下能生成很好的胶冻这一 性质,可将其作为胶凝齐IJ、增稠齐IJ、乳化齐IJ、稳定齐IJ、脱水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工 业。目前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工业蓬勃发展,对果胶需求大,每年需求量约1500吨,其中 大部分要从国外进口,国内产品供不应求,亟需开发高产新品种,有关产品开发市场潜力很 大。
[0003] 叶绿素铜钠盐又名绿菲林,是一种蓝黑色粉末,无臭或略带特殊气味,由叶绿素通 过皂化、铜代、酸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叶绿素铜钠盐是我国规定的几种天然色素之 一,是我国食品工业中唯一允许使用的天然绿色色素,以其鲜亮的绿色及杀菌、除臭等功能 应用于食品、罐头、酒类的着色剂及医药等方面。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安 全性越来越重视,而与人工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具有较大的安全性,因此其发展将有广 阔的前景。
[0004]豆腐柴系马鞭草科木本小灌木,其叶含半乳糖醒酸类果胶, 含量达干叶重的35. 5%,鲜叶含果胶7. (T16. 5%,鲜叶含叶绿素1. 5~3. 0%。,用以生产果胶、 叶绿素及叶绿素铜钠盐,成本低廉,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5]目前豆腐柴果胶虽然已有提取方法报道,但其应用的是烘干后提取,由于豆腐柴 含水率高,烘干后提取不仅能耗高,同时叶绿素在烘干过程中被破坏,不能实现同时得到果 胶和叶绿素加工产品,另外,干燥后果胶的得率也大大下降。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进一步提高豆腐柴利用水平、降低能耗,本发明提供一种从豆腐柴中同时制 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方法。
[0007]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 将新鲜的豆腐柴和打浆剂混合打浆,得到豆腐柴浆; (2) 将豆腐柴浆离心或过滤,将离心沉淀或过滤残渣和叶绿素提取剂混合,然后再次离 心或过滤,合并两次离心上清液或滤液即为叶绿素提取液,同时还得到离心沉淀物或过滤 残渣; (3) 将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经果胶洗涤剂洗涤、干燥即得豆腐柴果胶,所述豆腐柴果 胶为白色或白中带少许绿色的粉末,无异臭,对石蕊试剂呈酸性,为低甲氧基果胶,主要成 分为多糖类物质,多糖结构单元主要为果胶酸; (4)叶绿素提取液经浓缩、皂化、铜离子取代和去杂等工序,即制得叶绿素铜钠盐,所述 叶绿素铜钠盐为墨绿色,色价>568 (Ewlem405nm),pH值范围为8. 5?11. 0。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本发明利用豆腐柴生产豆腐柴果胶和叶绿素铜钠盐开拓了豆腐柴应用领域; 2、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是从新鲜豆腐柴中提取得到豆腐柴果胶和叶绿素并制备叶绿素 铜钠盐,不需要常规果胶制备方法中将新鲜豆腐柴干燥及对大量水提液进行浓缩干燥,其 能耗远远小于常规果胶的制备方法,能耗下降90%以上,并且能同时得到叶绿素并进一步 加工叶绿素铜钠盐。本发明提高粗果胶得率30%以上,可极大地提高豆腐柴利用水平;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与常规工艺方法(水提工艺)具体区别见下表:

【权利要求】
1. 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 体工艺步骤如下: (1) 将新鲜的豆腐柴叶和打浆剂混合打浆,得到豆腐柴浆; (2) 将豆腐柴浆离心或过滤,将离心沉淀或过滤残渣和叶绿素提取剂混合,然后再次离 心或过滤,合并两次离心上清液或滤液即为叶绿素提取液,同时还得到离心沉淀物或过滤 残渣; (3) 将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经果胶洗涤剂洗涤、干燥即得豆腐柴果胶,所述果胶为白 色或白中带少许绿色的粉末,无异臭,对石蕊试剂呈酸性,为低甲氧基果胶,主要成分为多 糖类物质,多糖结构单元主要为果胶酸; (4) 叶绿素提取液经浓缩、皂化、铜离子取代和去杂工序,即制得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 所述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为墨绿色,色价>568 E1%lem405nm, pH值范围为8. 5?11. 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 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豆腐柴打浆 将新鲜的豆腐柴叶和打浆剂按重量体积比1. 〇 :〇. 2?1. 0混合,打浆,过20?100目 筛,去除难以过筛的纤维组织,得到豆腐柴浆; (2)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 将豆腐柴浆离心或过滤后,将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和叶绿素提取剂按重量体积比 1. 0 1?0. 6混合,混合1?30分钟后进行离心或过滤,合并两次离心上清液或滤液,即 得到叶绿素提取液,同时还得到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 (3) 制得豆腐柴果胶 将豆腐柴浆的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按1:0. 1?〇. 5重量体积比加果胶洗涤剂洗涤 1?3次,将固体部分在30?120°C干燥到含水率8%以下,即得豆腐柴果胶;所述豆腐柴果 胶的色泽为白色或白中带少许绿色的粉末,无异臭,对石蕊试剂呈酸性,为低甲氧基果胶, 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多糖结构单元主要为果胶酸; (4) 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制备 按如下工艺流程制备: (4. 1)粗叶绿素去杂:将叶绿素提取液在20?100°C条件下浓缩成叶绿素含量在10? 50%的液体,按体积比1:0. 5?2加入石油醚萃取去除去蜡、胡萝卜素和油脂,得到初步纯化 的叶绿素溶液; (4. 2)叶绿素皂化:在初步纯化的叶绿素提取液中,加浓度1?10%氢氧化钠的甲醇或 乙醇溶液至pH值为10?13,于50?80°C皂化20?40min,然后按体积比1:0. 5?2加石 油醚萃取去除不皂化物,得到叶绿素皂化液; (4. 3)铜离子取代:将叶绿素皂化液用盐酸或硫酸调pH值至6?8,按体积比为1 : 0. 1?1加入浓度10%?30%的硫酸铜溶液,接着用盐酸或硫酸调pH值至1?3,然后在温 度50?70°C保温30?120min,用1?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到4以上,离心或过滤分 出沉淀,即得粗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 (4. 4)粗叶绿素铜钠盐去杂:将粗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按1:1?2 (重量体积比)加水 洗涤1?2次,按粗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与溶剂的重量体积比1 :1?3,在粗豆腐柴叶绿素 铜钠盐中加入溶剂;所述溶剂由丙酮和乙醇按体积比0. 1 :〇. 1?1混合而成;过滤或离心 去除不溶物,用浓度1?10%的氢氧化钠甲醇或氢氧化钠乙醇液调pH值到11?13,收集沉 淀,按1:1?3重量体积比加乙醇洗涤1?3次,干燥后即得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 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为墨绿色,色价>568 Ewlem405nm,pH值8. 5?11. 0,质量符合叶 绿素铜钠盐国家标准GB 26406-20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 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浆剂由水、乙醇或甲醇、丙酮,按体积比〇. 1?1 :〇. 1? 2 :0. 1?1混合均匀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 盐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绿素提取剂由乙醇、丙酮和石油醚,按体积比〇. 1? 2 :0? 1?1 :0? 05?0? 5混合均匀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 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胶洗涤剂由水、乙醇或甲醇、丙酮,按体积比〇. 1?〇. 5 : 0. 1?2 :0. 1?1混合均匀组成。
【文档编号】C07D487/22GK104387498SQ201410614891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5日
【发明者】胡丰林, 陆瑞利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