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杀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63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杀青是茶叶初制的工序之一。传统的杀青过程为先通过炉灶将炒锅烧热,然后将茶叶投入炒锅中,人工裸手急拨茶叶进行杀青,手势为闷、抛结合;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直至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虽然通过传统手工杀青后的茶叶香味更浓,但是人工劳动强度大,容易烫伤手,而且效率也较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对茶叶进行搅动的同时对茶叶进行杀青。通过这种机械自动化杀青,提高了茶叶的杀青速度,降低了人工强度;但是茶叶杀青需要闷、抛结合,才能保留茶叶的香味,现有的茶叶杀青装置不能实现该功能,对茶叶的品质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闷、抛结合对茶叶进行杀青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炉灶、炒锅和机架,所述炒锅倾斜固定于炉灶上;还包括伺服电机、支撑杆、搅拌杆、齿条、抛茶杆和撞击板;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输出轴自由端;所述搅拌杆两端固定有铲压块,搅拌杆中部沿径向开有通孔,所述支撑杆与通孔过盈配合;所述齿条水平布置且与机架滑动连接,支撑杆键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抛茶杆中部与机架铰接,抛茶杆靠近炒锅一端固定有铲块;所述齿条靠近抛茶杆一端铰接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自由端与抛茶杆远离炒锅一端铰接;所述撞击板固定于机架上且位于炒锅上方。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进行茶叶杀青前,通过炉灶对炒锅进行预热,然后将茶叶倒入炒锅内。随后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杆转动。由于支撑杆键接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以支撑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齿条移动;齿条移动的过程中,与齿条一端铰接的连接杆会带动抛茶杆远离炒锅一端上扬,因为抛茶杆与机架铰接,所以抛茶杆靠近炒锅一端的铲块会贴紧炒锅内壁。同时由于搅拌杆中部与支撑杆过盈配合,所以支撑杆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两端的铲压块将茶叶铲到铲块所在的位置。当伺服电机反方向转动时,支撑杆周壁上的齿轮会带动齿条反向移动,与齿条铰接的连接杆会向下压抛茶杆远离炒锅的一端,抛茶杆靠近炒锅一端就会上扬,这样铲块就可以将茶叶抛出去,实现茶叶杀青过程中的“抛”;当成团的茶叶撞击到撞击板上时会被分散,然后落入炒锅内。伺服电机输出轴反向转动的同时支撑杆会带动搅拌杆反向转动,搅拌杆两端的铲压块会挤压茶叶,使茶叶贴紧锅底受热,实现茶叶杀青过程中的“闷”。然后伺服电机再次反方向转动,如此循环。当茶叶杀青完成后即可关闭伺服电机;然后将茶叶起锅,进行下一道工序。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伺服电机、支撑杆、齿轮、齿条、连接杆、抛茶杆、铲块和撞击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茶叶杀青过程中抛茶的功能,在抛的过程中茶叶中的水蒸气可以更好的挥发,同时茶叶可以与更多的空气接触,加工后的茶叶味道会更加浓厚;为了避免杀青过程中茶叶成团的情况出现,当茶叶撞击到撞击板上时可以将茶叶进行分散,落到炒锅内后可以实现均匀受热,使茶叶的成色更好。通过伺服电机、支撑杆、搅拌杆和铲压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均匀搅拌,同时将茶叶送至铲块处,为铲块抛茶做好准备;同时铲压块可以对茶叶进行挤压,使闷茶效果更好。另外整个装置通过一个伺服电机进行联动,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完全代替手工对茶叶进行杀青,避免手上沾满茶叶色素和手被烫伤的情况发生,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杀青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抛茶杆靠近铲块一端的周壁下方固定有压簧,压簧下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压黃,当铲块抛茶时,压簧可以给抛茶杆一个推力,使茶叶抛得更远;当茶叶与撞击板接触时,茶叶被分得更散。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挡板位于撞击板上方且两者之间形成夹角。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避免茶叶抛出后不能落入炒锅内的情况发生,确保不会造成茶叶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炒锅底部厚度大于边缘厚度,炒锅底部设有空腔。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锅底厚度大于边缘厚度可以实现炒锅内茶叶受热均匀;通过在锅底设置空腔,可以将炉灶内的热量通过热空气传递至炒锅内,由于热空气的导热系数小于铁的导热系数,可以有效避免锅底火力太大将茶叶炒糊。

进一步的,所述撞击板工作面为弧面。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茶叶撞击到撞击板上时,弧面比平面的分散效果好,同时撞击后茶叶可以在弧面上缓慢下滑,增加茶叶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水分蒸发也更彻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可以通过茶叶杀青装置对茶叶进行杀青,茶叶受热更均匀,而且可以模拟人工炒茶的“抛”和“闷”,杀青后的茶叶质量高;同时茶叶杀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代替人工对茶叶进行杀青,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茶叶杀青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炉灶1、炒锅2、支撑杆3、搅拌杆4、齿条5、抛茶杆6、撞击板7、空腔8、铲压块9、齿轮10、铲块11、压簧12、连接杆13、挡板14。

如图1所示的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炉灶1、炒锅2、伺服电机、支撑杆3、搅拌杆4、齿条5、抛茶杆6和撞击板7。炒锅2倾斜固定于炉灶1上,以附图正对面为正面,炒锅2左低右高;炒锅2底部厚度大于炒锅2边缘厚度,底部设有空腔8。伺服电机固定于炒锅2上方的机架上,伺服电机输出轴水平向后,支撑杆3固定在伺服电机输出轴后端。搅拌杆4中部开有通孔,支撑杆3穿过通孔并于通孔过盈配合;搅拌杆4两端固定有呈三角形的铲压块9。机架上设有滑轨,齿条5与机架上的滑轨滑动连接,齿条5位于水平位置且与支撑杆3垂直;搅拌杆4后方的支撑杆3上通过键连接有一个齿轮10,齿轮10与齿条5啮合。抛茶杆6位于炒锅2左端且通过销钉与机架铰接,抛茶杆6右端固定有一个铲块11;抛茶杆6上设有压簧12,压簧12上端与抛茶杆6周壁固定连接,压簧12下端与机架固定连接;抛茶杆6左端铰接有一根连接杆13,连接杆13上端与齿条5左端铰接。撞击板7固定在炒锅2上方的机架上;机架上向左上方倾斜固定有一块挡板14,挡板14位于撞击板7上方,撞击板7左端面为弧面。

进行茶叶杀青前,通过炉灶1对炒锅2进行预热,然后将茶叶倒入炒锅2内。随后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支撑杆3顺时针转动。由于支撑杆3周壁上固定有与齿条5啮合的齿轮10,所以支撑杆3顺时针转动带动齿轮10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齿条5向右移动;齿条5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与齿条5左端铰接的连接杆13会带动抛茶杆6左端上扬,因为抛茶杆6与机架铰接,所以抛茶杆6右端的铲块11会贴紧炒锅2内壁。同时由于搅拌杆4中部与支撑杆3过盈配合,所以支撑杆3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搅拌杆4顺时针转动,搅拌杆4两端的铲压块9将茶叶铲到铲块11所在的位置。当伺服电机输出轴逆时针转动时,支撑杆3周壁上的齿轮10会带动齿条5向左移动,与齿条5铰接的连接杆13会向下压抛茶杆6左端,抛茶杆6右端就会上扬,同时在压簧12的作用下,铲块11将茶叶抛出去,实现茶叶杀青过程中的“抛”(“抛”的目的在于使得茶叶快速散热);当成团的茶叶撞击到撞击板7上时会被分散,然后落入炒锅2内。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的同时支撑杆3会带动搅拌杆4逆时针转动,搅拌杆4两端的铲压块9会挤压茶叶,使茶叶贴紧炒锅2受热,实现茶叶杀青过程中的“闷”(“闷”的目的在于提高茶叶的温度)。然后伺服电机再次顺时针转动,如此循环。当茶叶杀青完成后即可关闭伺服电机;然后将茶叶起锅,进行下一道工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