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8356阅读:20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及其加工方法,属于鱼类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黄鱼,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大黄鱼为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大黄鱼体形特征是:侧扁,尾柄长度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下颌稍突出;鳔较大,前端圆形,具有发达的粘液腔。大黄鱼通常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大黄鱼的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随着近海资源量的逐年减少,能够捕获的自然增殖的大黄鱼为数甚少。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黄鱼产成品,几乎都来源于人工养殖。

以大黄鱼为主的传统水产食品以腌、干制品为主,酒糟和酱制其次,也有少量熟食品,产品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尤以黄鱼鲞最为大宗,也最久负盛名。黄鱼鲞又名白鲞,经过精细加工的舟山黄鱼鲞,洁白、形圆、味鲜、咸淡适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有开胃、清火、生津、活血的作用,其中的岱山白鲞和无头鲞名闻全国。

黄鱼鲞的传统加工工艺是:选择新鲜体大的大黄鱼,用清水洗净鱼体上的泥污及粘液。从离开肛门6~7片鳞处倾斜入刀,弧形向上,刀口放平,沿脊骨背开;对准鱼嘴劈开头部,不要切断上下颚骨和劈碎头部;将背部剖割光滑,并在尾部肉厚处割一刀但不断开,除净内脏。把剖割好的大黄鱼用盐擦抹均匀,按层盐层鱼的方法将其平码在桶内,上面加顶盐,加轻压约48小时,然后撤去压石再腌10天左右即可出晒。用盐量一般为鱼重的20-30%。出桶时,用水洗掉鱼体上的粘液、盐粒和脱落的鳞片,并放入清洁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取出后用细竹片将两扇鱼体和鳃撑开,不使它们合拢,用绳或铁丝穿在鱼颚骨上吊挂起来或平铺在晒台上,通风干燥。中午遮荫,防止烈日曝晒,约经3天即可晒成黄鱼鲞。

黄鱼鲞的产品历史比较悠久,其成品的形状要求一般为开背去内脏后,摊平后的鱼腹部不断开,呈一整体,其加工手段仍然比较简单和原始,黄鱼鲞的制作过程,通常是“一把刀、一把盐,一只桶”,全凭手工操作,工具就是刀、桶(缸)等。加工者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目前,国内大黄鱼的加工仍然是以手工作业居多,针对大黄鱼加工产品的开背机和内脏去除设备仍然是市场空白。国外类似功能的加工设备也是没有的,因为他们没有做鱼类开背加工的市场需求。

国外常见的是鱼体开片机,通常对鱼体进行两片或三片式的剖切加工。小型鱼体的开片加工,使用1对呈v形配置的旋转圆盘刀片将鱼体的脊骨和肋骨同时切除。大型鱼体的开片加工,需要配置几组旋转圆盘刀片分别将鱼体的脊骨、肋骨和肌间骨切除,以获取较高的出肉率。德国和日本等国发展至今,最先进的是切头、去脏和开片多功能的鱼体加工一体机,但是其进口价格很高,而且加工鱼类品种的专业性强和通用性差。

作为全国海水鱼养殖量最大的大黄鱼,目前的产量已经突破16万吨。除了原条鱼的销售以外,大黄鱼初加工以及深加工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

目前,人们对于大黄鱼加工前处理设备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但是具有针对性的大黄鱼加工开背机成熟产品仍然还是市场空白,因此研制和开发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强且性能稳定的大黄鱼开背加工开背机是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及其加工方法,提供了针对大黄鱼机械加工过程的进料、输送和夹持状态的精确调节技术,实现了批量生产大黄鱼的快速输送、精确对中和精准开背加工的功能效果。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包括机座1、进料装置2、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夹带式送料装置4、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开背圆盘刀装置7、机体平台8、出料装置9、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废弃物出料器11、喷淋水清洁系统12和防护罩壳13;所述进料装置2设置在所述夹带式送料装置4前端的一对夹料带之空档间,且固装于所述防护罩壳13的加强型墙板上;所述夹带式送料装置4包括两根夹料环状胶带、两组皮带轮传动机构、一台设置有调速器的电机减速机和一套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的两组皮带轮传动机构立式安装且使得所述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之间保持设定的间距,所述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外圈表面设置有高弹性的颗粒状凸出物,所述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内圈表面设置有匹配皮带轮的若干条深沟槽,其中一组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输入轴连接所述的电机减速机且同轴装配一个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啮合一个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装配在另一组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输入轴上;所述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共设四套且跨设于所述两根夹料环状胶带之间,其中两套对称安装于靠近所述的进料装置2处,另外两套对称安装于靠近所述的出料装置9处;所述开背圆盘刀装置7包括圆盘刀7.1、圆盘刀快速装夹机构、圆盘刀传动装置和圆盘刀轴高度升降机构,所述圆盘刀传动装置是由减速电机或液压马达驱动,所述圆盘刀轴高度升降机构是电动滑杆式或液压油缸式,所述圆盘刀7.1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料装置2一端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中间,所述圆盘刀7.1的后上方设置所述喷淋水清洁系统7的净水喷淋头;所述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夹带式送料装置4、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和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都立式安装于机体平台8上,所述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2和所述夹料环形胶带的下方,所述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设置于所述圆盘刀7.1的正前上方位置;所述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包括圆柱形尼龙辊筒10.1、辊筒固定轴、连杆、弹簧张紧机构和柱轴固定机构,所述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共4套对称安装于所述两根夹料环形胶带的最外侧,所述尼龙辊筒10.1与所述两根夹料环形胶带的外侧面接触,所述弹簧张紧机构的弹簧一端扣接于所述柱轴固定机构的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倾斜布置的进料器2.1和进料器倾角调节机构,所述进料器倾角调节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绕轴支撑机构2.2、手动调节件2.3、螺杆结构件2.4、球铰连接件2.5和调节机构固定件2.6,所述进料器倾角调节机构设置在进料器2.1的下方;所述的进料器倾角调节机构还可以是微电机驱动,使用一个手持式遥控器实施其进料器的小角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包括高度基准板3.1、高度升降滑动副3.2、螺杆结构件3.3和手动调节件3.4;所述高度基准板3.1下部与高度升降滑动副组件一3.21固定连接,所述高度升降滑动副3.2与螺杆结构件3.3螺纹连接,所述手动调节件3.4和螺杆结构件3.3的转动可使所述高度基准板3.1上下位移。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由无线遥控与微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包括尼龙辊筒5.1、辊筒固定轴5.2、连杆与齿轮联接件5.3、弹簧张紧机构5.4和齿轮轴固定装置5.5,所述连杆与齿轮联接件5.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辊筒固定轴5.2和尼龙辊筒5.1,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齿轮轴固定装置5.5,所述尼龙辊筒5.1与所述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的内侧面接触且贴合滚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尼龙辊筒5.1设置有两种结构外形,其一为模仿鱼体横截面的上下两端粗直径与中间细直径的束腰形尼龙辊筒5.1a,其二为上半段束腰下半段直圆柱形的半束腰形尼龙辊筒5.1b,所述束腰形尼龙辊筒5.1a和半束腰形尼龙辊筒5.1b的组合使用能够增加贴合面和夹持力以致防止鱼体滑落现象的发生。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的尼龙辊筒10.1呈圆筒状,与夹料带的外侧面接触且贴合滚动。

进一步的,所述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包括手动调节件6.1、导向装置固定构件6.2、压缩弹簧升降机构6.3、导向轮连接件6.4和v形导向滑轮6.5,所述v形导向滑轮6.5自由转动且随着所述压缩弹簧升降机构6.3的上下移动始终与鱼体的腹部保持贴合,以致于体厚尺寸变小的鱼尾总是能够置于v形槽内,从而使得开背加工的鱼尾部相对于所述圆盘刀7.1的刀刃居中不偏斜。

一种上述的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之加工方法,将待加工的大黄鱼以鱼头在前尾巴在后和背部朝下腹部朝上的形态送入所述进料装置2的进料器2.1,当鱼体滑入到所述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的高度基准板3.1以后,被所述夹带式送料装置4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夹裹前行,所述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能够依据鱼体的体型变化适度调整松紧状态,当鱼体经过所述开背圆盘刀装置7的圆盘刀7.1时,所述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的v形导向滑轮6.5辅助鱼尾对中刀刃不偏斜,使得鱼体的背部从头到尾被对中剖切至工艺要求的尺寸位置,剖切加工后的背开鱼体在两根环状胶带的夹裹下继续前行,直至通过所述的出料装置9落入周转箱,同时所述圆盘刀7.1得到其后上方设置的所述喷淋水清洁系统7喷淋头的水洗,加工过程中的废物和污水通过所述废弃物出料器11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为大黄鱼的批量生产提供了高效的机械化设备和加工技术方法。

2)进料角度可以方便的调节,被夹送的鱼体定位高度也能够方便调节;

3)采用鱼尾对中导向装置,能够做到鱼尾部也是对称剖切,其剖切面居中不偏斜。

4)束腰形尼龙辊筒5.1a和半束腰形尼龙辊筒5.1b的组合使用,能够增加贴合面和夹持力,防止鱼体滑落现象的发生。

5)能够大幅度提高大黄鱼加工产品的质量。

6)加工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7)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的俯视图。

图3是进料装置和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鱼尾对中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尼龙辊筒的三种结构外形示意图。

图中:1、机座,2、进料装置,2.1、进料器,2.2、绕轴支撑机构,2.3、手动调节件,2.4、螺杆结构件,2.5、球铰连接件,2.6、调节机构固定件,3、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1、高度基准板,3.2、高度升降滑动副,3.21.高度升降滑动副组件一,3.22.高度升降滑动副组件二,3.3、螺杆结构件,3.4、手动调节件,4、夹带式送料装置,5、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1、尼龙辊筒,5.1a、束腰形尼龙辊筒,5.1b、半束腰形尼龙辊筒,5.2、辊筒固定轴,5.3、连杆与齿轮联接件,5.4、弹簧张紧机构,5.5、齿轮轴固定装置,6、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1、手动调节件,6.2、导向装置固定构件,6.3、压缩弹簧升降机构,6.4、导向轮连接件,6.5、v形导向滑轮,7、开背圆盘刀装置,7.1、圆盘刀,8、机体平台,9、出料装置,10、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1、圆柱形尼龙辊筒,11、废弃物出料器,12、喷淋水清洁系统,13、防护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5,一种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包括机座1、进料装置2、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夹带式送料装置4、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开背圆盘刀装置7、机体平台8、出料装置9、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废弃物出料器11、喷淋水清洁系统12和防护罩壳13;所述进料装置2设置在所述夹带式送料装置4前端的一对夹料带之空档间,且固装于所述防护罩壳13的加强型墙板上;所述夹带式送料装置4包括两根夹料环状胶带、两组皮带轮传动机构、一台设置有调速器的电机减速机和一套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的两组皮带轮传动机构立式安装且使得所述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之间保持设定的间距,所述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外圈表面设置有高弹性的颗粒状凸出物,所述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内圈表面设置有匹配皮带轮的若干条深沟槽,其中一组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输入轴连接所述的电机减速机且同轴装配一个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啮合一个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装配在另一组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输入轴上;所述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共设四套且跨设于所述两根夹料环状胶带之间,其中两套对称安装于靠近所述的进料装置2处,另外两套对称安装于靠近所述的出料装置9处;所述开背圆盘刀装置7包括圆盘刀7.1、圆盘刀快速装夹机构、圆盘刀传动装置和圆盘刀轴高度升降机构,所述圆盘刀传动装置是由减速电机或液压马达驱动,所述圆盘刀轴高度升降机构是电动滑杆式或液压油缸式,所述圆盘刀7.1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料装置2一端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中间,所述圆盘刀7.1的后上方设置所述喷淋水清洁系统7的净水喷淋头;所述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夹带式送料装置4、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和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都立式安装于机体平台8上,所述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2和所述夹料环形胶带的下方,所述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设置于所述圆盘刀7.1的正前上方位置;所述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包括圆柱形尼龙辊筒10.1、辊筒固定轴、连杆、弹簧张紧机构和柱轴固定机构,所述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共4套对称安装于所述两根夹料环形胶带的最外侧,所述尼龙辊筒10.1与所述两根夹料环形胶带的外侧面接触,所述弹簧张紧机构的弹簧一端扣接于所述柱轴固定机构的立柱上。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倾斜布置的进料器2.1和进料器倾角调节机构,所述进料器倾角调节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绕轴支撑机构2.2、手动调节件2.3、螺杆结构件2.4、球铰连接件2.5和调节机构固定件2.6,所述进料器倾角调节机构设置在进料器2.1的下方;所述的进料器倾角调节机构还可以是微电机驱动,使用一个手持式遥控器实施其进料器的小角度调节。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包括高度基准板3.1、高度升降滑动副3.2、螺杆结构件3.3和手动调节件3.4;所述高度基准板3.1下部与高度升降滑动副组件一3.21固定连接,所述高度升降滑动副3.2与螺杆结构件3.3螺纹连接,所述手动调节件3.4和螺杆结构件3.3的转动可使所述高度基准板3.1上下位移。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由无线遥控与微电机驱动。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包括尼龙辊筒5.1、辊筒固定轴5.2、连杆与齿轮联接件5.3、弹簧张紧机构5.4和齿轮轴固定装置5.5,所述连杆与齿轮联接件5.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辊筒固定轴5.2和尼龙辊筒5.1,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齿轮轴固定装置5.5,所述尼龙辊筒5.1与所述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的内侧面接触且贴合滚动。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尼龙辊筒5.1设置有两种结构外形,其一为模仿鱼体横截面的上下两端粗直径与中间细直径的束腰形尼龙辊筒5.1a,其二为上半段束腰下半段直圆柱形的半束腰形尼龙辊筒5.1b,所述束腰形尼龙辊筒5.1a和半束腰形尼龙辊筒5.1b的组合使用能够增加贴合面和夹持力以致防止鱼体滑落现象的发生。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夹料带张紧轮装置10的尼龙辊筒10.1呈圆筒状,与夹料带的外侧面接触且贴合滚动。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包括手动调节件6.1、导向装置固定构件6.2、压缩弹簧升降机构6.3、导向轮连接件6.4和v形导向滑轮6.5,所述v形导向滑轮6.5自由转动且随着所述压缩弹簧升降机构6.3的上下移动始终与鱼体的腹部保持贴合,以致于体厚尺寸变小的鱼尾总是能够置于v形槽内,从而使得开背加工的鱼尾部相对于所述圆盘刀7.1的刀刃居中不偏斜。

本加工大黄鱼的开背机具体工作时:将待加工的大黄鱼以鱼头在前尾巴在后和背部朝下腹部朝上的形态送入所述进料装置2的进料器2.1,当鱼体滑入到所述高度基准与调节装置3的高度基准板3.1以后,被所述夹带式送料装置4的两根夹料环状胶带夹裹前行,所述鱼体夹紧对中装置5能够依据鱼体的体型变化适度调整松紧状态,当鱼体经过所述开背圆盘刀装置7的圆盘刀7.1时,所述鱼尾对中导向装置6的v形导向滑轮6.5辅助鱼尾对中刀刃不偏斜,使得鱼体的背部从头到尾被对中剖切至工艺要求的尺寸位置,剖切加工后的背开鱼体在两根环状胶带的夹裹下继续前行,直至通过所述的出料装置9落入周转箱,同时所述圆盘刀7.1得到其后上方设置的所述喷淋水清洁系统7喷淋头的水洗,加工过程中的废物和污水通过所述废弃物出料器11排出。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