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花茶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1833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花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是中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饮料,饮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树花相比于茶叶,具有茶叶的香气且茶树花内含成分具有解毒、抑菌、降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其蛋白质、茶多糖、茶多酚、活性抗氧化物质超出茶叶中同类物质含量,可以说茶树花是一种优质蛋白营养源,可与世界公认的抗氧化植物迷迭香媲美。所以一种茶树花茶的保健效果优于普通的茶,更有利于身体健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树花茶及其加工方法,解决普通茶叶中有益成分含量较低且不易溶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树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拼配、萎凋、杀青和干燥。作为优选的,采摘茶树花和大叶种茶树的一芽二叶,并按重量比1:3-5拼配。优选的大叶种茶树为黔湄系列大叶种茶树。作为优选的,所述萎凋是将拼配后的茶置于25-30℃下萎凋15-20h,至用手揉原料叶子不断。作为优选的,所述杀青是保持温度为180-200℃的条件下杀青30-60s。作为优选的,杀青结束后将产物转移至室内摊凉,使产物温度降至18-25℃。作为优选的,所述干燥包括依次进行的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作为优选的,所述低温干燥是将杀青后的茶在40-45℃下烘干5-6h后;所述高温干燥是在85-90℃下烘干10-30min,至茶叶含水率小于10%。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微波处理,所述微波处理在萎凋步骤之后、杀青之前,微波处理的时间为20-30s。一种茶树花茶,由上述茶树花茶的加工方法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将茶树花和茶叶拼配加工成绿茶,相比于单一的茶叶制备而成的绿茶,其中的茶多酚、抗氧化成分等的含量有明显提高。本申请中的茶树花茶使用微波对物料进行了处理,可以破坏植物的细胞壁,在冲泡过程中,有利于茶叶中的有益成分的溶出,使得本申请的茶树花茶口味更加浓郁。本申请得到的茶树花茶冲泡后汤色清亮、花香浓郁、滋味香醇。本申请的方法工艺简单,最大限度的保留茶叶和茶树花中的有效成分,且使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溶出。杀青结束后将物料转移到室内摊凉,在物料降温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物料内部的水分均匀分散,另一方面空气中会有少量水分凝结在茶叶表面,渗透到茶叶内部,有效解决了茶叶加工过程中水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树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拼配、萎凋、杀青和干燥,其中,拼配:采摘茶树花和黔湄系列大叶种茶树的一芽二叶,并按重量比1:3拼配;萎凋:将拼配后的茶置于25℃下萎凋15h,至用手揉原料叶子不断;微波处理:将萎凋后的茶叶微波处理的20s;杀青:保持温度为180℃的条件下杀青30s,然后将产物转移至恒温室内摊凉,使产物温度降至18℃;干燥:包括依次进行的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低温干燥是将杀青后的茶在40℃下烘干5h后;高温干燥是在85℃下烘干10min,至茶叶含水率小于10%,得到茶树花茶。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树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拼配、萎凋、杀青和干燥,其中,拼配:采摘茶树花和黔湄系列大叶种茶树的一芽二叶,并按重量比1:5拼配;萎凋:将拼配后的茶置于30℃下萎凋20h,至用手揉原料叶子不断;微波处理:将萎凋后的茶叶微波处理的30s;杀青:保持温度为180-200℃的条件下杀青60s,然后将产物转移至恒温室内摊凉,使产物温度降至25℃;干燥:包括依次进行的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低温干燥是将杀青后的茶在45℃下烘干6h后;高温干燥是在90℃下烘干30min,至茶叶含水率小于10%,得到茶树花茶。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树花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拼配、萎凋、杀青和干燥,其中,拼配:采摘茶树花和黔湄系列大叶种茶树的一芽二叶,并按重量比1:4拼配;萎凋:将拼配后的茶置于27℃下萎凋18h,至用手揉原料叶子不断;微波处理:将萎凋后的茶叶微波处理的25s;杀青:保持温度为190℃的条件下杀青45s,然后将产物转移至恒温室内摊凉,使产物温度降至22℃;干燥:包括依次进行的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低温干燥是将杀青后的茶在43℃下烘干5.5h后;高温干燥是在88℃下烘干20min,至茶叶含水率小于10%,得到茶树花茶。对实施例1-3中拼配后的原料和最终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茶色素、可溶性糖和茶多酚的保留量如下表所示,其中保留量是指产品中成分的含量与原料中对应成分含量的比值:表1实施例1-3中主要成分的保留量实施例茶色素%可溶性糖%茶多酚%188.691.493.1292.589.390.5393.794.295.3由上表可以看出,本申请的加工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保留原料中的茶色素、可溶性糖和茶多酚等主要成分,并且通过三个实施例的对比可以看出,实施例3的效果是最好的,且通过对消费者饮用体验的调查,本申请得到的产品的滋味香醇、汤色清亮,无论是从色、香、味还是营养成分的方面考虑,都是茶中上品。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