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5596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这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物质的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而且食用菌的脂肪含量很低,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人们非常喜爱。新鲜的食用菌保质期短,为了方便运输和销售,使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能够吃上各种食用菌,可将食用菌进行干制和包装,传统的干制过程一般采用自然晾干,效率低下,申请号为201510517122.2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效率高,能够实现工业化,但由于现有的食用菌在批量种植过程中会食用大量的农药和肥料,干制后的食用菌会有不少的农药残留,不利于食用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既能够提高效率,实现工业化生产,又能够降低食用菌的农药残留,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人工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食用菌作为原料,不得混入非食用菌;

b、初步清洗:利用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杂质;

c、去农药残留:

c1、将食用菌转入浸泡桶,向浸泡桶中倒入臭氧水,使臭氧水淹没全部的食用菌,浸泡10~20分钟,在浸泡的过程中,从浸泡桶的底部通入臭氧,使臭氧水中的臭氧含量维持在0.3~0.4mg/l;

c2、将食用菌转入浓度为3~10g/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5~10分钟;

d、二次清洗:利用流动的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碳酸钠溶液、臭氧水和农药分解物;

e、脱水: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12~18%;

f、杀菌:将脱水后的食用菌放置于筛网上,向食用菌喷吹温度为85~95℃的热气流,喷吹的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热气流杀菌的同时还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5~8%;

g、冷却后真空包装。

进一步地,步骤c1中,所采用的浸泡桶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主轴连接有竖直的转轴,转轴伸入浸泡桶内部,且转轴的外壁设置有搅拌片,在浸泡时,电机带动转轴和搅拌片转动,对食用菌进行搅拌,转轴的转动速度为10~20r/min。

进一步地,浸泡桶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与浸泡桶底部的内腔相通,在浸泡时,通入臭氧水中但没有溶解的臭氧通过排气管重新进入臭氧水,实现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步骤f中,对经过食用菌后的热气流进行回收、脱水、增温,然后再次利用。

进一步地,步骤e中,先将食用菌放在冰箱中预冷3~4h,再立即取出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真空冷冻干燥机内的压强为1~10pa,温度为-50~-40℃,脱水持续时间为6~1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臭氧水浸泡食用菌时,臭氧分解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氧原子,将食用菌表面的农药残留分解,生成小分子无害物质,此外,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快速分解有机磷农药,进一步地降低农药残留,经过两次浸泡处理,农药残留量大幅度降低,避免食用者的健康受到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浸泡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浸泡桶;2—电机;3—转轴;4—搅拌片;5—顶盖;6—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人工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食用菌作为原料,可选择一种食用菌进行干制,也可以选择多种食用菌进行混合干制,混合干制时要进行仔细辨认,不得混入非食用菌,避免食用者中毒,详细要求可参考gb7096-2014的规定。

b、初步清洗:利用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泥土等杂质。

c、去农药残留:

c1、将食用菌转入浸泡桶1,向浸泡桶1中倒入臭氧水,使臭氧水淹没全部的食用菌,浸泡10~20分钟,在浸泡的过程中,从浸泡桶1的底部通入臭氧,使臭氧水中的臭氧含量维持在0.3~0.4mg/l。臭氧水即溶解有臭氧的水,臭氧不稳定,在浸泡的过程中会分解为氧气和氧原子,氧原子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将食用菌表面的农药残留氧化分解并生成水、无机酸、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物质,同时,氧原子还能够杀死食用菌表面的细菌,起到消毒的作用。浸泡桶1采用不锈钢桶体,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浸泡桶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主轴连接有竖直的转轴3,转轴3伸入浸泡桶内部,且转轴的外壁设置有搅拌片4,在浸泡时,电机2带动转轴3和搅拌片4转动,对食用菌进行缓慢地搅拌,保证了食用菌表面的农药残留被充分分解,有利于降低农药残留量。转轴3的转动速度为10~20r/min。浸泡桶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5,顶盖5上设置有排气管6,排气管6与浸泡桶1底部的内腔相通,在浸泡时,通入臭氧水中但没有溶解的臭氧通过排气管6重新进入臭氧水,实现循环利用,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同时避免大量的臭氧进入空气中危害工人的健康。

c2、将食用菌转入浓度为3~10g/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5~10分钟,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快速分解有机磷农药,进一步地降低农药残留,经过两次浸泡处理,农药残留量大幅度降低,避免食用者的健康受到危害。

d、二次清洗:利用流动的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碳酸钠溶液、臭氧水和农药分解物。初步清洗和二次清洗的用水要满足gb5749-2006的规定。

e、脱水: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12~18%,具体过程为:先将食用菌放在冰箱中预冷3~4h,再立即取出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真空冷冻干燥机内的压强为1~10pa,温度为-50~-40℃,脱水持续时间为6~10h,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机脱水时,食用菌内的水分蒸发速度从开始到第6个小时逐渐增加,在第6个小时达到最大值,然后水分蒸发逐渐降低,如果要一次性将食用菌脱水到位,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电能,性价比不高,因此,本发明对食用菌进行两次脱水处理,先在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第一次脱水,再在后续工序中利用热气流进行第二次脱水。

f、杀菌:将脱水后的食用菌放置于筛网上,向食用菌喷吹温度为85~95℃的热气流,喷吹的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利用热气流的高温杀死细菌。热气流可采用氮气、二氧化碳等化学性质稳定、无污染的气体。热气流杀菌的同时还带走食用菌内的水分,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5~8%,可长时间保存。为了降低能耗,对经过食用菌后的热气流进行回收、脱水、增温,然后再次利用。

g、冷却后真空包装,包装时可加入符合规定的防腐剂。

实施例一

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人工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食用菌作为原料,不得混入非食用菌。

b、初步清洗:利用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杂质。

c、去农药残留:

c1、将食用菌转入浸泡桶1,向浸泡桶1中倒入臭氧水,使臭氧水淹没全部的食用菌,浸泡10分钟,在浸泡的过程中,从浸泡桶1的底部通入臭氧,使臭氧水中的臭氧含量维持在0.3~0.4mg/l;所采用的浸泡桶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主轴连接有竖直的转轴3,转轴3伸入浸泡桶1内部,且转轴3的外壁设置有搅拌片4,在浸泡时,电机2带动转轴3和搅拌片4转动,对食用菌进行搅拌,转轴3的转动速度为10r/min。浸泡桶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5,顶盖5上设置有排气管6,排气管6与浸泡桶1底部的内腔相通,在浸泡时,通入臭氧水中但没有溶解的臭氧通过排气管6重新进入臭氧水,实现循环利用。

c2、将食用菌转入浓度为3g/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5分钟。

d、二次清洗:利用流动的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碳酸钠溶液、臭氧水和农药分解物。

e、脱水:先将食用菌放在冰箱中预冷3h,再立即取出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真空冷冻干燥机内的压强为1~10pa,温度为-50~-40℃,脱水持续时间为6h,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18%。

f、杀菌:将脱水后的食用菌放置于筛网上,向食用菌喷吹温度为85~95℃的热气流,喷吹的持续时间为10分钟,热气流杀菌的同时还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8%;对经过食用菌后的热气流进行回收、脱水、增温,然后再次利用。

g、冷却后真空包装。

实施例二

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人工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食用菌作为原料,不得混入非食用菌。

b、初步清洗:利用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杂质。

c、去农药残留:

c1、将食用菌转入浸泡桶1,向浸泡桶1中倒入臭氧水,使臭氧水淹没全部的食用菌,浸泡15分钟,在浸泡的过程中,从浸泡桶1的底部通入臭氧,使臭氧水中的臭氧含量维持在0.4mg/l;所采用的浸泡桶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主轴连接有竖直的转轴3,转轴3伸入浸泡桶1内部,且转轴3的外壁设置有搅拌片4,在浸泡时,电机2带动转轴3和搅拌片4转动,对食用菌进行搅拌,转轴3的转动速度为15r/min。浸泡桶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5,顶盖5上设置有排气管6,排气管6与浸泡桶1底部的内腔相通,在浸泡时,通入臭氧水中但没有溶解的臭氧通过排气管6重新进入臭氧水,实现循环利用。

c2、将食用菌转入浓度为6g/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8分钟。

d、二次清洗:利用流动的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碳酸钠溶液、臭氧水和农药分解物。

e、脱水:先将食用菌放在冰箱中预冷3.5h,再立即取出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真空冷冻干燥机内的压强为1~10pa,温度为-50~-40℃,脱水持续时间为8h,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15%。

f、杀菌:将脱水后的食用菌放置于筛网上,向食用菌喷吹温度为85~95℃的热气流,喷吹的持续时间为12分钟,热气流杀菌的同时还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7%;对经过食用菌后的热气流进行回收、脱水、增温,然后再次利用。

g、冷却后真空包装。

实施例三

一种干制食用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人工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食用菌作为原料,不得混入非食用菌。

b、初步清洗:利用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杂质。

c、去农药残留:

c1、将食用菌转入浸泡桶1,向浸泡桶1中倒入臭氧水,使臭氧水淹没全部的食用菌,浸泡20分钟,在浸泡的过程中,从浸泡桶1的底部通入臭氧,使臭氧水中的臭氧含量维持在0.4mg/l;所采用的浸泡桶1的下表面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主轴连接有竖直的转轴3,转轴3伸入浸泡桶1内部,且转轴3的外壁设置有搅拌片4,在浸泡时,电机2带动转轴3和搅拌片4转动,对食用菌进行搅拌,转轴3的转动速度为20r/min。浸泡桶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5,顶盖5上设置有排气管6,排气管6与浸泡桶1底部的内腔相通,在浸泡时,通入臭氧水中但没有溶解的臭氧通过排气管6重新进入臭氧水,实现循环利用。

c2、将食用菌转入浓度为10g/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10分钟。

d、二次清洗:利用流动的清水洗去食用菌表面的碳酸钠溶液、臭氧水和农药分解物。

e、脱水:先将食用菌放在冰箱中预冷4h,再立即取出并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真空冷冻干燥机内的压强为1~10pa,温度为-50~-40℃,脱水持续时间为10h,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12%。

f、杀菌:将脱水后的食用菌放置于筛网上,向食用菌喷吹温度为85~95℃的热气流,喷吹的持续时间为15分钟,热气流杀菌的同时还使食用菌的含水率降低至5%;对经过食用菌后的热气流进行回收、脱水、增温,然后再次利用。

g、冷却后真空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