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秧苗栽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596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牡丹秧苗栽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栽培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秧苗栽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秧苗移栽技术主要存在于农产品的种植,缺少对于花卉秧苗栽种机械。传统的牡丹秧苗移栽主要通过人力进行,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漏栽,影响产量。另外,现有的培育设备多采用平铺式,这种结构的培育装置不仅占地面积较大,且不易管理,生产劳动效率低下,从而导致牡丹种植户不得不投入较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牡丹种植存在人力资源投入量大和种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牡丹秧苗栽种装置,以达到大规模快速种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牡丹秧苗栽种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倾斜的盘轴,盘轴上安装有能够转动的盘体,所述盘体的周边均布设置有卡槽,同时在所述盘体的下方或上方沿径向设置有弹性压杆,弹性压杆的伸出端位于卡槽内地中部;并在位于盘体上侧位置设置有进苗挡杆和在位于盘体下侧位置设置有放苗挡杆,所述进苗挡杆和放苗挡杆能够阻挡所述弹性压杆使其延迟进入相应卡槽内;在机架上设置有与盘体上侧位置卡槽对应的进苗滑斗;所述地轮与盘体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是在地轮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在机架上安装有从动链轮和主动锥齿轮,从动链轮和主动锥齿轮同轴,在所述盘轴上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

所述弹性压杆的内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盘体根部,通过拉簧连接弹性压杆和盘体使弹性压杆能够像卡槽内侧摆动,但设置有放置弹性压杆过度摆动的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秧苗均匀地转移至地沟,采用了地轮作为驱动力,使盘体跟随运行距离转动,达到均匀栽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开沟与栽种同步进行的方式,提高了种植效率。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盘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41为盘轴,42为盘体,43为卡槽,44为弹性压杆,45为放苗挡杆,46为进苗挡杆,6为地轮,61为地轮轴,62为主动链轮,63为从动链轮,64为链条,65为主动锥齿轮,66为从动锥齿轮,7为牡丹秧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牡丹秧苗栽种装置,在机架上固定有一个倾斜的盘轴41,其倾斜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倾斜角度可以调节并被约束。

如图2所示,在盘轴41上安装有能够转动的盘体42,盘体42的周边均布设置有卡槽43。同时在所述盘体42的下方或上方沿径向设置有弹性压杆44,弹性压杆44的伸出端位于卡槽43内地中部。

并在位于盘体42上侧位置设置有进苗挡杆46和在位于盘体42下侧位置设置有放苗挡杆45,进苗挡杆46和放苗挡杆45能够阻挡所述弹性压杆44使其延迟进入相应卡槽43内。

在机架上设置有与盘体42上侧位置卡槽43对应的进苗滑斗。

地轮6与盘体42传动连接。使盘体42跟随运行距离转动,达到均匀栽种的目的。

如图1所示,传动机构是在地轮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在机架上安装有从动链轮和主动锥齿轮,从动链轮和主动锥齿轮同轴,在所述盘轴41上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

另外,弹性压杆44的内端可以通过销轴铰接在盘体42根部,通过拉簧连接弹性压杆44和盘体42使弹性压杆44能够像卡槽43内侧摆动,但设置有放置弹性压杆44过度摆动的挡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