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杂菌污染茯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725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茯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是一种无杂菌污染茯茶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茯茶主要依靠冠突散囊菌在茶叶中生长繁殖,将其适度发酵、干燥及陈化后制得。目前,茯茶生产以手工作坊居多,虽有规模化工业生产,但其工艺条件仍不能有效防止原料茶叶自身携带的杂菌污染,导致成品质量不稳定。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传统工艺是先对原料茶叶除杂,窝堆处理后再进行压饼,自然发酵;部分工业化生产中虽然加入了闪蒸工艺,但该处理方式并不能有效去除原料茶叶中的黑曲霉、青霉和芽孢细菌等杂菌;传统茯茶生产主要依靠环境中的冠突散囊菌自然发酵,如果原料茶叶中的杂菌未被杀灭,发酵过程中杂菌将会和冠突散囊菌共生长,成品茯茶中存在大量杂菌,导致产品质量差或发酵失败;自然发酵受生产环境和发花室中冠突散囊菌的孢子浓度、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影响较大,发酵条件无法有效控制,导致茯茶中冠突散囊菌分布不均,检出率低或发酵失败,杂菌污染比较严重,且受季节限制,产品质量极不稳定;传统的自然发酵时间一般需要30-35天,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茯茶制作方法所存在的缺陷,而公开一种无杂菌污染的茯茶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活化培养纯种冠突散囊菌:将冠突散囊菌划线接种到pda琼脂平板表面,于25-28℃培养4-6d,待冠突散囊菌长出金黄色孢子后结束培养,制成纯种冠突散囊菌;

b.制备茶叶水:称取一定量的原料茶叶,加入到其重量25-30倍的饮用水中搅拌均匀,煮沸10-15min,滤掉茶叶,滤液置121-126℃灭菌10-15min,无菌条件下凉至室温,制成茶叶水备用;

c.制备茶叶粉:将一定量原料茶叶置121-126℃灭菌20-30min,然后在60-80℃干燥3-5h,粉碎后过60-100目筛,制成茶叶粉;

d.制备菌悬液:将适量灭菌茶叶水在无菌条件下加入纯种冠突散囊菌内,用无菌棉签或接种环轻刮菌苔,将菌丝及孢子取下,制成菌悬液;

e.制备菌母茶:将菌悬液加入到其重量3-5倍的灭菌茶叶粉中,搅拌均匀,25-28℃培养4-6d,待茶叶粉表面及内部长出分布均匀、肉眼可见的金黄色孢子即可;

f.接种菌母茶:将菌母茶与原料茶叶按1:8-1:10的比例混匀,60-80℃灭菌2-3h;

g.压制成型:将接种菌母茶填入压块磨具无菌茯茶包装袋内,压制成茯茶砖,茯茶砖大小由压块磨具内腔大小决定;

h.发酵培养:将茯茶砖置于25-28℃、相对湿度70%-80%的培养室发酵培养5-7d,发酵期间温度与湿度保持恒定,待茯茶砖表面和内部布满肉眼可见、均匀分布的金黄色冠突散囊菌孢子即发酵完成;

i.干燥陈化:将发酵完成的茯茶砖在60-65℃无菌条件下干燥48-72h,充分干燥后置于室温条件下陈化,陈化过程茯茶砖可呈现茶叶清香及特殊菌花香气。

本发明将现有茯茶生产工艺的周期由30-35d缩短至9-10d,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原料茶叶中杂菌的污染问题,成品茯茶中冠突散囊菌生长旺盛,富有浓郁的茶香味,孢子数量得到极大提高,可切实有效的控制茯茶品质,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实现茯茶制作的自动控制及标准化,并且便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a.活化培养纯种冠突散囊菌:将冠突散囊菌划线接种到pda琼脂平板表面,于25-28℃培养5-6d,待冠突散囊菌长出金黄色孢子后结束培养,制成纯种冠突散囊菌;

b.制备茶叶水:称取一定量的原料茶叶,加入到其重量30倍的饮用水中搅拌均匀,煮沸12min,滤掉茶叶,滤液置121℃灭菌10min,无菌条件下凉至室温,制成茶叶水备用;

c.制备茶叶粉:将一定量原料茶叶置121℃灭菌20min,然后在80℃干燥3h,粉碎后过60目筛,制成茶叶粉;

d.制备菌悬液:将适量灭菌茶叶水在无菌条件下加入纯种冠突散囊菌内,用无菌棉签或接种环轻刮菌苔,将菌丝及孢子取下,制成菌悬液;

e.制备菌母茶:将菌悬液加入到其重量3倍的灭菌茶叶粉中,搅拌均匀,28℃培养5-6d,待茶叶粉表面及内部长出分布均匀、肉眼可见的金黄色孢子即可;

f.接种菌母茶:将菌母茶与原料茶叶按1:10的比例混匀,80℃灭菌2h;

g.压制成型:将接种菌母茶填入压块磨具无菌茯茶包装袋内,压制成茯茶砖,茯茶砖大小由压块磨具内腔大小决定;

h.发酵培养:将茯茶砖置于28℃、相对湿度80%的培养室发酵培养6-7d,发酵期间温度和湿度保持恒定,待茯茶砖表面与内部布满肉眼可见、均匀分布的金黄色冠突散囊菌孢子即发酵完成;

i.干燥陈化:将发酵完成的茯茶砖在65℃无菌条件下干燥72h,充分干燥后置于室温条件下陈化,陈化过程茯茶砖可呈现茶叶清香及特殊菌花香气。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无杂菌污染的茯茶制作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活化培养纯种冠突散囊菌;制备茶叶水;制备茶叶粉;制备菌悬液;制备菌母茶;接种菌母茶;压制成型;发酵培养;干燥陈化。茯茶砖可呈现茶叶清香及特殊菌花香气。本发明将现有茯茶生产工艺的周期由30‑35d缩短至9‑10d,解决了原料茶叶中杂菌的污染问题,成品茯茶中冠突散囊菌生长旺盛,富有浓郁的茶香味,孢子数量得到极大提高,可切实有效的控制茯茶品质,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实现茯茶制作的自动控制及标准化,并且便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伟;孟令缘;盛敏;葛武鹏;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