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式茶叶加工用基于风喷的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785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式茶叶加工用基于风喷的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筒式茶叶加工用基于风喷的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茶在制备过程中,具有很多工序和步骤,因此需要用到很多的设备,其中就需要用到烘干机,烘干机的种类很多,其中的一种为圆筒式烘干机,现有的圆筒式烘干机的烘干特点是滚动烘干,但本人家处产茶之地,每采茶制备烘干时,发现在圆筒式的烘干桶内,由于为了增大烘干效率,一次性烘干量较多,每每转动时,茶叶的翻滚变换效果低下,翻滚时上层茶叶下滑,而下层茶叶不动,但滚动一周时,下层茶叶才会滚动到上层,周而复始,导致烘干时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降低了烘干的效率,减少茶叶量同样降低了烘干的效率,增大了茶叶制作的成本,因此设计出该技术方案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式茶叶加工用基于风喷的烘干机,解决了现有圆筒式烘干机烘干时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小而导致烘干效率低下和增大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式茶叶加工用基于风喷的烘干机,包括筒体和支架,所述筒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筒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盖板,筒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盖板,上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下盖板的底部设置有热风机,热风机的出风口贯穿下盖板并裸露在筒体的内部,热风机内设置有喷速调节电路,并且筒体的顶部左侧连通有出气管道,且位于筒体右侧的支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筒体的内部设有转抛机构。

所述转抛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支柱、轴承、矩形金属网架、曲形连杆和环形槽,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并且支柱通过轴承活连接接在筒体的右侧内壁上,支柱上套接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并且支柱远离轴承的一端通过三组曲形连杆固定连接有三组矩形金属网架,三组矩形金属网架通过滑块与开设在筒体左侧内壁上的环形槽活动连接,在进行烘干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从而带动支柱转动,进一步的带动三组矩形金属网架沿环形槽转动,使得三组矩形金属网架能够旋转,相互之间将下落的茶叶接住,使得茶叶扩散的更广,从而增大了茶叶的烘干效率,并且相应的降低了茶叶制备的成本,解决了现有圆筒式烘干机烘干时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小而导致烘干效率低下和增大成本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喷速调节电路包括电源、双键开关、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和电阻四,其中电源、双键开关、电阻三和电阻四相互串联并形成第一调节电路并接地,电阻一和电阻二并联后与电源和双键开关串联并形成第二调节电路并接地,根据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原理:r串联=r1+r2,可知,在串联和并联的情况下,热风机具有两种风速,风速的大时间短,风速小时间长,避免茶叶长时间的受热风吹力而损伤叶片,而且能够保证茶叶的散乱程度,保证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持续增大,进一步的增大了茶叶的烘干效率,降低了茶叶制备的成本。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均通过插销与筒体固定,便于打开和关闭,倒入和倒出茶叶都方便。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道与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连接的三组矩形金属网架呈环形阵列的形式排布。

工作原理:在进行茶叶烘干时,首先打开上盖板,将茶叶从其开口处倒入,在进行烘干,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加热器和热风机工作,对茶叶进行加热并进行风喷分散茶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从而带动支柱转动,进一步的带动三组矩形金属网架沿环形槽转动,使得三组矩形金属网架能够旋转,相互之间将下落的茶叶接住,使得茶叶扩散的更广,烘干更快,烘干后打开下盖板,将茶叶倒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式茶叶加工用基于风喷的烘干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联立的转抛机构和热风机进行配合,在烘干茶叶时取代了原有技术的翻滚式烘干,利用气体喷发抛弃茶叶和三组联立的矩形金属网架来将茶叶在桶内分散的打乱,增大了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茶叶的烘干效率,并且相应的降低了茶叶制备的成本,解决了现有圆筒式烘干机烘干时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小而导致烘干效率低下和增大成本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简单的调节电路,来进行调节热风机的风速,风速的大时间短,风速小时间长,避免茶叶长时间的受热风吹力而损伤叶片,而且能够保证茶叶的散乱程度,保证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持续增大,进一步的增大了茶叶的烘干效率,降低了茶叶制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筒体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筒体右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喷速调节电路图。

图中:1筒体、2支架、3上盖板、4下盖板、5热风机、6出气管道、7支撑板、8控制面板、9转抛机构、91伺服电机、92主动轮、93皮带、94从动轮、95支柱、96轴承、97矩形金属网架、98曲形连杆、99环形槽、10加热器、11喷速调节电路、111电源、112双键开关、113电阻一、114电阻二、115电阻三、116电阻四、12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筒式茶叶加工用基于风喷的烘干机,包括筒体1和支架2,筒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筒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盖板3,筒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盖板4,上盖板3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器10,下盖板4的底部设置有热风机5,热风机5的出风口贯穿下盖板4并裸露在筒体1的内部,热风机5内设置有喷速调节电路11,并且筒体1的顶部左侧连通有出气管道6,出气管道6与筒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避免茶叶堵塞管道,且位于筒体1右侧的支架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8,筒体1的内部设有转抛机构9。

转抛机构9包括伺服电机91、主动轮92、皮带93、从动轮94、支柱95、轴承96、矩形金属网架97、曲形连杆98和环形槽99,伺服电机91安装在支撑板7上,伺服电机91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轮92,并且支柱95通过轴承96活连接接在筒体1的右侧内壁上,支柱95上套接有从动轮94,主动轮92和从动轮94之间连接有皮带93,并且支柱95远离轴承96的一端通过三组曲形连杆98固定连接有三组矩形金属网架97,三组矩形金属网架97通过滑块与开设在筒体1左侧内壁上的环形槽99活动连接,支柱95上连接的三组矩形金属网架97呈环形阵列的形式排布,三组矩形金属网架97相互之间的角度能够最大限度的将下落的茶叶接住,使得茶叶扩散的更广,在进行烘干时,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伺服电机91带动主动轮92转动,主动轮92通过皮带93带动从动轮94,从而带动支柱95转动,进一步的带动三组矩形金属网架97沿环形槽99转动,使得三组矩形金属网架97能够旋转,相互之间将下落的茶叶接住,使得茶叶扩散的更广,从而增大了茶叶的烘干效率,并且相应的降低了茶叶制备的成本,解决了现有圆筒式烘干机烘干时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小而导致烘干效率低下和增大成本的问题。

如图4所示,喷速调节电路11包括电源111、双键开关112、电阻一113、电阻二114、电阻三115和电阻四116,其中电源111、双键开关112、电阻三115和电阻四116相互串联并形成第一调节电路并接地,电阻一113和电阻二114并联后与电源111和双键开关112串联并形成第二调节电路并接地,根据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原理:r串联=r1+r2,可知,在串联和并联的情况下,热风机5具有两种风速,风速的大时间短,风速小时间长,避免茶叶长时间的受热风吹力而损伤叶片,而且能够保证茶叶的散乱程度,保证茶叶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持续增大,进一步的增大了茶叶的烘干效率,降低了茶叶制备的成本。

上盖板3和下盖板4均通过插销12与筒体1固定,便于打开和关闭,倒入和倒出茶叶都方便。

工作原理:在进行茶叶烘干时,首先打开上盖板3,将茶叶从其开口处倒入,在进行烘干,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加热器10和热风机5工作,对茶叶进行加热并进行风喷分散茶叶,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伺服电机91带动主动轮92转动,主动轮92通过皮带93带动从动轮94,从而带动支柱95转动,进一步的带动三组矩形金属网架97沿环形槽99转动,使得三组矩形金属网架97能够旋转,相互之间将下落的茶叶接住,使得茶叶扩散的更广,烘干更快,烘干后打开下盖板4,将茶叶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