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净化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731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净化水槽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净化水槽。



背景技术:

净化水槽可对水槽内的果蔬进行净化杀菌以及去农药残留,现有净化水槽的净化结构采用后置固定式安装方式置于水槽上,拆卸维修不方便,清洗也不便,还存在橡胶老化漏水、控制器采用固定式结构等情况,进一步增加维护难度。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可拆卸、维修方便、防漏效果理想的净化水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拆卸维修方便、防漏效果理想的可拆卸的净化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拆卸的净化水槽,包括:

槽体,具有清洗槽;

净化发生器,前置设置在清洗槽内并采用半固定式可拆卸方式置于清洗槽内壁上,所述净化发生器的主体部分抵靠于清洗槽内壁上,所述净化发生器的安装部分穿过清洗槽;

防漏装置,外置在清洗槽外壁并包裹净化发生器穿出清洗槽的安装部分;

控制器,与净化发生器电气连接且设置为可移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发生器的安装部分采用螺纹固定方式可拆卸安装于清洗槽内壁上,所述净化发生器的主体部分紧密抵靠于清洗槽内壁上,旋动净化发生器的主体部分可直接旋开净化发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清洗槽内壁上插设有中空的固定件,所述净化发生器的安装部分设置为螺纹头,且螺纹头插入固定件中空部分并与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防漏装置包裹在固定件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设置为横截面呈T形的中空结构,其较宽一端置于清洗槽内并扣压在清洗槽内壁上,其较窄一端置于清洗槽外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于槽体上,在净化发生器的主体部分设有与固定件较宽一端紧密配合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底部与固定件较宽一端的对应端面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垫密封,所述清洗槽内壁与固定件较宽一端的对应端面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垫密封,所述螺纹头远离净化发生器本体部分的端部通过密封圈与固定件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头远离净化发生器本体部分的端部设置为横截面呈T形的中空结构,且该T形设置为相对固定件倒置的T形,所述密封圈紧密包裹该螺纹头端部,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方式与净化发生器电气连接,且电气连接的线依次穿过防漏装置、密封圈和该螺纹头端部的中空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漏装置采用密封胶密封连接于清洗槽外壁上,且防漏装置设有收纳腔,所述固定件较窄一端露出清洗槽外的部分置于该收纳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槽设有下水口和与下水口相连的下水管,所述收纳腔设有落水口,且落水口通过软管连接到下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在槽体面部设有触摸玻璃面板,在触摸玻璃面板下方连接有触摸开关按键板,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方式与触摸开关按键板电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摸玻璃面板设置在槽体面部靠后侧位置,所述净化发生器设置在靠近槽体后侧位置的清洗槽内壁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各部件紧密配合,净化发生器前置在水槽内壁,并设计为半固定式可拆卸结构,拆卸方便,清洗维修方便;在水槽后侧(外侧)装有防漏装置,不仅可以防止用户误操作,还可以防止内部结构(例如密封圈老化)导致的渗水情况出现,防漏效果理想;区别于现有固定式的控制器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设置为可移动式结构,其可灵活置于橱柜壁等环境中,使用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槽体;11、清洗槽;20、净化发生器;21、螺纹头;22、凹槽;30、防漏装置;40、控制器;50、固定件;60、固定螺母;71、第一密封垫;72、第二密封垫;73、密封圈;80、触摸玻璃面板;90、触摸开关按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可拆卸的净化水槽,解决了原后置固定式水净化结构,拆卸维修不方便,清洗不便,橡胶老化漏水等情况,以及原固定式控制器,导致维修不方便等情况。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可拆卸的净化水槽包括:

槽体10,具有清洗槽11;

净化发生器20,前置设置在清洗槽11内并采用半固定式可拆卸方式置于清洗槽11内壁上,所述净化发生器20的主体部分抵靠于清洗槽11内壁上,所述净化发生器20的安装部分穿过清洗槽11;

防漏装置30,外置在清洗槽11外壁并包裹净化发生器20穿出清洗槽11的安装部分;

控制器40,与净化发生器20电气连接且设置为可移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净化水槽可以为单槽或者多槽结构,优选为双槽结构,即清洗槽11设置为两个,而净化发生器20(水净化结构)可与清洗槽11一一对应,也可设置其中一个清洗槽11 具有净化发生器20,适用性广;净化发生器20的半固定可拆卸方式也就是活动设置且可拆卸安装于清洗槽11内壁上,其前置可拆卸安装于水槽内壁上,而不是类似于现有的后置固定式水净化结构;防漏装置30优选采用密封胶密封于水槽后壁上,进一步提升防漏效果。

本可拆卸的净化水槽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各部件紧密配合,净化发生器20前置在水槽内壁,并设计为半固定式可拆卸结构,拆卸方便,清洗维修方便;在水槽后侧(外侧)装有防漏装置30,不仅可以防止用户误操作,还可以防止内部结构(例如密封圈73 老化)导致的渗水情况出现,防漏效果理想;区别于现有固定式的控制器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40设置为可移动式结构,其可灵活置于橱柜壁等环境中,使用维修方便。

进一步的,本案中的净化发生器20优选采用螺纹固定方式装于水槽内壁上,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可直接用手旋开,维护也方便。具体的,净化发生器20的安装部分采用螺纹固定方式可拆卸安装于清洗槽11内壁上,所述净化发生器20的主体部分紧密抵靠于清洗槽11内壁上,旋动净化发生器20的主体部分可直接旋开净化发生器20。

优选地,在清洗槽11内壁上插设有中空的固定件50,所述净化发生器20的安装部分设置为螺纹头21,且螺纹头21插入固定件50中空部分并与固定件50螺纹连接,所述防漏装置30包裹在固定件50外,上述螺纹头21可露出固定件50外也可内置于固定件50内,其也置于防漏装置30内。

这样的螺纹固定方式和防漏结构布局,使得净化发生器20 与水槽的连接更加紧密,拆卸和安装、维护都更加便捷,防漏效果理想,进一步还可优选固定件50设置为金属固定件50结构,保证抓紧力和固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为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和固定安装的可靠,固定件 50设置为横截面呈T形的中空结构,其较宽一端置于清洗槽11 内并扣压在清洗槽11内壁上,其较窄一端置于清洗槽11外并通过固定螺母60固定于槽体10上,清洗槽11的槽壁被固定螺母 60和固定件50较宽一端夹紧,在净化发生器20的主体部分设有与固定件50较宽一端紧密配合的凹槽22,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提升防漏效果;为进一步防止渗水现象,还优选固定螺母60也置于防漏装置30内。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凹槽22底部与固定件50 较宽一端的对应端面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垫71密封,所述清洗槽 11内壁与固定件50较宽一端的对应端面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垫72 密封,所述螺纹头21远离净化发生器20本体部分的端部通过密封圈73与固定件50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密封圈73配合密封垫螺纹密封固定,可达到由内至外的三层密封,且密封结构的设置也使得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更加可靠,三层密封,三重保护,在外还有防漏装置30,防止漏水效果理想。

进一步的,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保证整体结构布局的拆卸维修便捷,螺纹头21远离净化发生器20本体部分的端部设置为横截面呈T形的中空结构,且该T形设置为相对固定件 50倒置的T形,即固定件50较宽一端在朝向清洗槽11内,而螺纹头21端部较宽一端朝向清洗槽11外;所述密封圈73紧密包裹该螺纹头21端部,所述控制器40通过有线方式与净化发生器20 电气连接,且电气连接的线依次穿过防漏装置30、密封圈73和该螺纹头21端部的中空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防漏装置30采用密封胶密封连接于清洗槽11外壁上,且防漏装置30设有收纳腔,收纳腔用于收集溢出或者由于密封老化漏出的水,所述固定件50较窄一端露出清洗槽11外的部分置于该收纳腔内。

进一步的,为方便导出积水,保证整体结构连接的紧密型,可直接将防漏装置30的水导到水槽的下水装置中,优选清洗槽设有下水口和与下水口相连的下水管,所述收纳腔设有落水口,且落水口通过软管连接到下水管。

优选地,在槽体10面部设有触摸玻璃面板80,在触摸玻璃面板80下方连接有触摸开关按键板90,所述控制器40通过有线方式与触摸开关按键板90电气连接,进一步保证控制的准确性和信号及时到位。

触摸玻璃面板80可与水槽的水过滤机构相连,具有显示和操作等功能,其优选为嵌设于槽体10面部,且置于清洗槽11侧部,整体结构造型美观、流线型平整。

进一步优选地,触摸玻璃面板80设置在槽体10面部靠后侧位置,所述净化发生器20设置在靠近槽体10后侧位置的清洗槽11内壁上;更进一步,优选触摸开关按键板90的连接线和净化发生器20的连接线从槽体10后侧(水槽后侧)连接到可移动的控制器40上,避免连接线外露,也保证维修的便捷。

综上所述,本可拆卸的净化水槽将金属固定件50配合密封垫通过固定螺母60固定在水槽壁上;将防漏装置30固定在水槽后壁上,通过密封胶密封,防漏装置30落水口通过软管接到水槽下水管中;将密封圈73套在净化发生器20顶端并配合密封垫,通过净化发生器20螺纹头21固定在金属固定件50上;触摸开关按键板90连接线和净化发生器20连接线从水槽后侧连接到可移动控制器40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