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网带式鱼片急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73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封闭网带式鱼片急冻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封闭网带式鱼片急冻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产品产量、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贸易第一大国。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8%,养殖水产品产量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70%,水产品产量连续二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我国水产品总量5373万吨,其中,海水产品2797.53万吨,淡水产品产量2574.47万吨。在海水产品中,鱼类906.3万吨,虾蟹301.4万吨,贝类1170.4万吨,藻类156.5万吨,其他142.2万吨;在淡水产品中,鱼类2225.6万吨,虾蟹248.1万吨,贝类53.8万吨,其他47.9万吨。2010年全国淡水鱼总产量2225.6万吨,其中草鱼422.2万吨,鲢鱼360.8万吨,鳙鱼255.1万吨,鲤鱼253.9万吨,鲫鱼221.6万吨,鳊鱼65.2万吨。

由于我国的水产品丰富,同时,我国水产品加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需求量也随之提高。2012全国规模以上的水产品企业已经达1936家,水产品加工行业资产合计2178.67亿元;2013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812.9万吨,水产品进出口额289亿美元,其中出口量395.9万吨,出口额202.6亿美元,首次突破了200亿美元。虽然我国是一个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水产品加工技术的落后,水产品加工比例与经济发达国家水产品加工比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水产加工行业为保证如鱼片等水产品在不丧失其营养成分与品相不变的前提下,多采用急冻机对鱼片进行速冻保存。但现有急冻机普遍采用单传输网带结构,也就是食品自急冻机入口进入,另一端直接成品输出,由于传输网带始终保持匀速运行,因此当传输网带上的食品易产生沟流、粘结及夹带现象,不仅影响食品速冻品质,且加工效率低,此外,在上料时,需要人工将需要冷冻的食品均匀摆放至传输线上,摆放过程中难免会破坏食品的外观,影响其销售,而且摆放不均匀,食品堆放在一起,影响食品的冷冻效果,需要重新速冻,浪费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传输网带上的食品产生沟流、粘结及夹带现象,食品摆放均匀、避免影响冷冻效果的全封闭网带式鱼片急冻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封闭网带式鱼片急冻机,包括送料装置和速冻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设置在速冻装置左端,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挡板、转动电机、筒体、盛料桶和振动器,所述筒体固定设置在挡板上端,所述盛料桶设置在筒体内,所述振动器固定设置在筒体左端,所述转动电机上端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端与盛料桶下端面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速冻装置包括箱体、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右端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挡板沿水平方向倾斜45°,方便盛料桶中物料沿挡板落至第一输送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一网带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网带下端,所述第一主动辊设置在第一从动辊左端,所述第一网带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一从动辊上,所述第一网带一端与第一主动辊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从动辊转动连接,方便第一输送装置的运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二网带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二网带下端,所述第二主动辊设置在第二从动辊左端,所述第二网带一端与第二主动辊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从动辊转动连接,方便第二输送装置的运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动辊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盖板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主动辊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与凹槽扣合,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盖板下端,方便压力传感器检测第一主动辊上食品的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正上方,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正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左端,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右端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转动电机、振动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方便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传回的第一输送装置上鱼片的重量信息,调节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根据需要控制转动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转动速度,以及振动器的振动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电机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右端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下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为转动电机提供支撑,避免转动电机在带动主轴转动过程中发生下滑,同时降低转动电机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盛料桶右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筒体右端设置有与出料口相对应的缺口,排料方便。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即可分段控制网带的传输速度,从而可有效避免食品的粘结现象,提高食品速冻品质和生产效率;设置的转动电机,称料筒转动一圈,出料口与缺口重合一次,称料筒中的食品从缺口落至挡板上,沿挡板投放至第一输送装置上,可以保证上料食品的均匀投放,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提升食品速冻质量;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方便使用者根据压力传感器传回第一输送装置上的重量信号,控制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冷却温度,避免电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用新型一种全封闭网带式鱼片急冻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用新型一种全封闭网带式鱼片急冻机送料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全封闭网带式鱼片急冻机,包括送料装置1和速冻装置2,所述送料装置1设置在速冻装置2左端,送料装置1的作用是将待速冻产品输送到速冻装置2中进行速冻,速冻装置2的作用是对产品进行冷冻,所述送料装置1包括挡板3、转动电机4、筒体5、盛料桶6和振动器7,所述转动电机4、振动器7与外置电源连接,所述转动电机4为Y100l2-4电机,所述振动器7为ZF1振动器7,所述筒体5固定设置在挡板3上端,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所述盛料桶6设置在筒体5内,所述盛料桶6与筒体5滑动连接,滑动连接方式通过设置在盛料桶6外圆周面上的滑轨与筒体5内圆周面上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振动器7固定设置在筒体5左端,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挡板3的作用是用于固定筒体5,筒体5的作用是用于容纳盛料桶6,盛料桶6的作用是用于盛放待加工食品,振动器7的作用是在电力的作用下对筒体5与盛料桶6进行振动,使盛料桶6中待加工产品移动,所述转动电机4上端设置有主轴8,所述转动电机4与主轴8转动连接,所述主轴8上端与盛料桶6下端面圆心处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转动电机4的作用是在电力的作用下带动主轴8转动,主轴8的作用是在转动电机4的带动下带动盛料桶6转动,所述速冻装置2包括箱体9、第一输送装置10、第二输送装置11、第一蒸发器12和第二蒸发器13,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0、第二输送装置11、第一蒸发器12和第二蒸发器13设置在箱体9内,所述第一蒸发器12和第二蒸发器13固定设置在箱体9上端,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第一输送装置10、第二输送装置11的作用是用于输送产品,箱体9的作用是用于容纳第一输送装置10、第二输送装置11、第一蒸发器12和第二蒸发器13,所述第一蒸发器12和第二蒸发器13与外置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12和第二蒸发器13为JY-17第二蒸发器。

所述挡板3右端与箱体9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挡板3沿水平方向倾斜45°,方便盛料桶6中物料沿挡板3落至第一输送装置10上。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0包括第一主动辊14、第一从动辊15、第一网带16和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主动辊14、第一从动辊15与箱体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7设置在第一主动辊14、第一从动辊15和第一网16带下端,所述第一主动辊14通过同步带与设置在第一电机17前端的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7与外置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7为Y80M1-2电机,所述第一主动辊14设置在第一从动辊15左端,所述第一网带16设置在第一主动辊14与第一从动辊15上,所述第一网带16一端与第一主动辊1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从动辊15转动连接,方便第一输送装置10的运作。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1包括第二主动辊18、第二从动辊19、第二网带20和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主动辊18、第二从动辊19与箱体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1设置在第二主动辊18、第二从动辊19和第二网带20下端,所述第二主动辊18通过同步带与设置在第二电机21的前端的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18设置在第二从动辊19左端,所述第二网带20一端与第二主动辊18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从动辊19转动连接,方便第二输送装置11的运作。

所述第一主动辊14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设置有盖板23和压力传感器24,所述压力传感器24与外置电源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4为PLD204L-13A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24与第一主动辊14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所述盖板23与凹槽22扣合,所述压力传感器24设置在盖板23下端,方便压力传感器24检测第一主动辊14上食品的重量。

所述第一蒸发器12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0正上方,所述第二蒸发器13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11正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0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11左端,冷却效果好。

所述箱体9右端固定设置有控制器25,所述控制器25与外置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器25为SLS多功能控制器,所述转动电机4、振动器7、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21、第一蒸发器12、第二蒸发器13、压力传感器24与控制器25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方式为转动电机4、振动器7、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21、第一蒸发器12与第二蒸发器13的输入端通过电线与控制器25的输出端连接,压力传感器24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5的输出端通过电线连接,方便控制器25根据压力传感器24传回的第一输送装置10上鱼片的重量信息,调节第一蒸发器12与第二蒸发器13,根据需要控制转动电机4、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21的转动速度,以及振动器7的振动频率。

所述转动电机4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26,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杆26下端固定设置有弹簧27,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所述弹簧27下端设置有固定座28,所述固定座28右端与箱体9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所述弹簧27下端与固定座28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焊接固定,为转动电机4提供支撑,避免转动电机4在带动主轴8转动过程中发生下滑,同时降低转动电机4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所述盛料桶6右端设置有出料口29,所述筒体5右端设置有与出料口29相对应的缺口30,排料方便。

工作原理:启动转动电机4、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21、振动器7、第一蒸发器12和第二蒸发器13,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控制器25控制转动电机4、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21的转动速度以及振动器7的振动频率,工作时,转动电机4带动主轴8旋转进而带动盛料桶6转动,当盛料桶6上出料口29与缺口30一致时,盛料桶6中食品从缺口30排出落到挡板3上,沿挡板3落至第一输送装置10上,压力传感器24检测第一输送装置10上食品重量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25中,使用者根据压力传感器24传回信息控制第一蒸发器12和第二蒸发器13的温度避免能源浪费,第一输送装置10将食品传输到第二输送装置11上,由第二输送装置11从设置在箱体9左端的出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置的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即可分段控制网带的传输速度,从而可有效避免食品的粘结现象,提高食品速冻品质和生产效率;设置的转动电机,称料筒转动一圈,出料口与缺口重合一次,称料筒中的食品从缺口落至挡板上,沿挡板投放至第一输送装置上,可以保证上料食品的均匀投放,节约人力成本,同时提升食品速冻质量;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方便使用者根据压力传感器传回第一输送装置上的重量信号,控制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冷却温度,避免电力的浪费。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