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调味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467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新型调味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味料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调味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调味料,也称佐料,是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常见的调味料包括胡椒、花椒、干姜、辣椒、八角、丁香、月桂叶、肉桂、桂皮、陈皮、小茴香、大茴香、柠檬叶、薄荷、香草、豆蔻、九层塔、百里香、茶叶、迷迭香、薰衣草、鼠尾草、番红花、甘草、豆蔻、紫苏、芝麻、罂粟籽、芥末、兴渠、食茱萸、罗望子等。

以上调味料很多时候需要粉碎后再使用,生产粉状调味料的生产线包括烘干机构、粉碎机构、混料机构包装机构和传输机构。现有技术粉状调味料的生产线中的粉碎机构大部分将调味料粉碎的颗粒过于小,使用时放入食物,一般都被食入体内,调味料大部分性热,食用后容易引起上火。

而调味料加工过程中的混料机构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为了适应公司生产需求,开发新型混料机构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新型调味料生产线将调味料粉碎后颗粒过小且混料机构不能适应公司生产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调味料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调味料生产线,包括烘干机构A、粉碎机构B、混料机构C、包装机构D和传输机构E;

所述粉碎机构B包括压碎电机B-1,所述压碎电机B-1的主轴通过联轴器同轴连接转轴B-2,竖直连杆B-3与转轴B-2轴承连接,且竖直连杆B-3与转轴B-2垂直设置;所述竖直连杆B-3的末端铰接吊杆B-5,所述吊杆B-5的末端铰接横板B-6,所述横板B-6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压料锤B-7;所述横板B-6以及压料锤B-7位于压料箱体B-8内,所述横板B-6与压料箱体B-8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料箱体B-8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滤网B-21,所述第一滤网B-21下方设有底板B-19,所述底板B-19与机架上的滑板B-10滑动连接;所述底板B-19与气缸轴B-9固定连接;所述压料箱体B-8连通碎料箱体B-17,所述碎料箱体B-17底部设有出料口B-15,所述出料口B-15上设有第二滤网B-14;所述碎料箱体B-17内部设有碎料锤B-13,所述碎料锤B-13底部固定有若干碎料钉B-16,所述碎料锤B-13通过联轴器B-12同轴连接碎料电机B-11的主轴;

所述混料机构C包括混料仓C-18,所述混料仓C-18上方竖直设置安装板C-21,所述安装板C-21上设有第一竖向直滑轨C-1和第二竖向直滑轨C-3,所述第一竖向直滑轨C-1和第二竖向直滑轨C-3分别滑动连接第一滑块C-20和第二滑块C-4,第一滑块C-20和第二滑块C-4下方分别固定设置第一滑块连杆C-19和第二滑块连杆C-5;所述安装板C-21上转动设有搅拌转轴C-2;所述搅拌转轴C-2位于所述第一滑块C-20和第二滑块C-4之间;所述搅拌转轴C-2下方轴承连接V形板C-6的一端,所述V形板C-6的另一端轴承连接带动轴C-8;所述混料仓C-18内设有第一竖向曲线滑轨C-16和第二竖向曲线滑轨C-9,所述第一竖向曲线滑轨C-16和第二竖向曲线滑轨C-9上分别滑动连接第三滑块C-17和第四滑块C-10;所述第三滑块C-17和第四滑块C-10均与搅拌盘C-7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盘C-7上固定有向上突出于所述搅拌盘C-7的V形连杆C-15,所述V形连杆C-15的内角处设有连接块C-11;所述带动轴C-8与V形连杆C-15的外部顶点处固定连接;所述V形连杆C-15的一边与第一滑块连杆C-19万向连接,所述V形连杆C-15的另一边与第二滑块连杆C-5万向连接;所述连接块C-11通过传动杆C-14与固定设置于所述混料仓C-18底部的立杆C-13万向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料箱体B-8通过漏斗状过渡箱B-18与碎料箱体B-17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吊杆5的末端通过万向头B-4铰接横板B-6。

作为优选方案,机架上设有用于承托底板B-19末端的托槽B-20。需要压料时,底板B-19整体置于压料箱体B-8的底部,以承载压料锤的压力;压料完毕,气缸轴B-9在气缸的带动下,带动底板向右滑动,至大部分或全部滑出压料箱体B-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碎料钉B-16底面为边长1-2mm的正方形。该设置可以保证碎料均匀且粉碎后颗粒不会过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带动轴C-8与传动杆C-14同轴设置。可以更好更稳定的带动搅拌盘摇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块连杆C-19和第二滑块连杆C-5等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盘C-7上设有若干搅拌板C-22。可实现更均匀的混料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盘C-7包括内搅拌盘C-24和外搅拌盘C-23,所述内搅拌盘C-24和外搅拌盘C-23通过支架C-25固定为一体。可实现更均匀的混料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料仓C-18固定于机架,所述混料仓C-18的底部设有出料口C-12,所述出料口C-12上设有阀门。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料机构压料时,压料电机B-1转动,带动转轴B-2转动,进而带动竖直连杆B-3周向转动,在竖直连杆B-3周向转动的过程中,竖直连杆B-3向上转动至最高点之前,竖直连杆B-3带动横板B-6和压料锤B-7向上移动;竖直连杆B-3从最高点转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竖直连杆B-3带动横板B-6和压料锤B-7向下移动,进而起到压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调味料生产线,其粉碎机构B包括压碎单元和粉碎单元,压碎后,采用较粗的碎料钉磨碎,既可以将调味料粉碎,又不会出现颗粒过小的情况,克服了颗粒过小,无法滤除,全部被食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为调味料领域一个新的突破,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混料机构通过搅拌转轴转动带动V形板周向转动;V形板的一边与搅拌转轴垂直,另一边倾斜;V形板的倾斜边连接带动轴,带动轴通过V形连杆连接搅拌盘;搅拌盘与两个曲线滑轨滑动连接并与混料仓底部万向连接;另外,搅拌盘还通过V形连杆与可上下滑动的滑块万向连接;这样V形板周向转动带动搅拌盘一上一下、一里一外晃动,实现混料。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混料均匀。

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生产的粉状调味料,各料粉碎不会过细,调味后需要滤除时可以滤除,避免吃入体内影响身体健康;且各种粉料可以均匀稳定的混匀,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调味料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调味料生产线中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味料生产线中混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味料生产线中混料机构的搅拌盘与V形连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味料生产线中混料机构的搅拌盘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味料生产线中混料机构的搅拌盘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调味料生产线,包括烘干机构A、粉碎机构B、混料机构C、包装机构D和传输机构E。

如图2所示,其中,粉碎机构B包括压碎电机B-1,压碎电机B-1的主轴通过联轴器同轴连接转轴B-2,竖直连杆B-3与转轴B-2轴承连接,且竖直连杆B-3与转轴B-2垂直设置。

竖直连杆B-3的末端铰接吊杆B-5,吊杆B-5的末端通过万向头B-4铰接横板B-6。横板B-6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棱台形的压料锤B-7;横板B-6以及压料锤B-7位于压料箱体B-8内(为了更清晰的表示出各部分结构,图1中将横板和压料锤B-7画在压料箱体B-8外部了,但实际产品是位于内部的),横板B-6与压料箱体B-8内壁滑动连接。横板B-6的宽度小于压料箱体B-8的宽度,以便于在没有横板B-6的位置设置进料口。当然,横板B-6的宽度小于压料箱体B-8的宽度不必过大,以便更均匀更全面的压碎。

压料箱体B-8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滤网B-21,第一滤网B-21下方设有底板B-19,底板B-19与机架上的滑板B-10滑动连接;底板B-19与气缸轴B-9固定连接;机架上设有用于承托底板B-19末端的托槽B-20。需要压料时,底板B-19整体置于压料箱体B-8的底部,以承载压料锤的压力,为了更好的承托,设置托槽B-20,底板B-19的左边搭在托槽B-20上;压料完毕,气缸轴B-9在气缸的带动下,带动底板B-19向右滑动,至大部分或全部滑出压料箱体B-8。另外,压料时,压料电机B-1转动,带动转轴B-2转动,进而带动竖直连杆B-3周向转动,在竖直连杆B-3周向转动的过程中,竖直连杆B-3向上转动至最高点之前,竖直连杆B-3带动横板B-6和压料锤B-7向上移动;竖直连杆B-3从最高点转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竖直连杆B-3带动横板B-6和压料锤B-7向下移动,进而起到压料的作用。

压料箱体B-8通过漏斗状过渡箱B-18与碎料箱体B-17连通,压料完毕,压好的料通过第一滤网B-21进入碎料箱体B-17。不能通过第一滤网B-21的料进行二次压碎。碎料箱体B-17底部设有出料口B-15,出料口B-15上设有第二滤网B-14;碎料箱体B-17内部设有碎料锤B-13,碎料锤B-13底部固定有若干碎料钉B-16,碎料钉B-16底面为边长1-2mm的正方形。压料箱体B-18下来的料在碎料锤B-13的转动下被碎料钉B-16进一步磨碎,磨碎完毕通过第二滤网B-14出料。该设置可以保证碎料均匀且粉碎后颗粒不会过小。碎料锤B-13通过联轴器B-12同轴连接碎料电机B-11的主轴。

如图3-6所示混料机构C包括混料仓C-18,混料仓C-18固定于机架,混料仓C-18的底部设有出料口C-12,出料口C-12上设有阀门。

混料仓C-18上方竖直设置安装板C-21,安装板C-21上设有第一竖向直滑轨C-1和第二竖向直滑轨C-3,第一竖向直滑轨C-1和第二竖向直滑轨C-3分别滑动连接第一滑块C-20和第二滑块C-4,第一滑块C-20和第二滑块C-4下方分别固定设置第一滑块连杆C-19和第二滑块连杆C-5;第一滑块连杆C-19和第二滑块连杆C-5等长。

安装板C-21上转动设有搅拌转轴C-2;搅拌转轴C-2位于第一滑块C-20和第二滑块C-4中间;搅拌转轴C-2下方轴承连接V形板C-6的一端,V形板C-6的另一端轴承连接带动轴C-8。V形板C-6的一边与搅拌转轴C-2垂直,另一边倾斜。带动轴C-8与V形板C-6的倾斜边垂直。

混料仓C-18内设有第一竖向曲线滑轨C-16和第二竖向曲线滑轨C-9,第一竖向曲线滑轨C-16和第二竖向曲线滑轨C-9上分别滑动连接第三滑块C-17和第四滑块C-10;第三滑块C-17和第四滑块C-10均与搅拌盘C-7转动连接。

搅拌盘C-7上固定有向上突出于搅拌盘C-7的V形连杆C-15,V形连杆C-15的内角处设有连接块C-11;带动轴C-8与V形连杆C-15的外部顶点处固定连接;V形连杆C-15的一边与第一滑块连杆C-19通过万向头连接,V形连杆C-15的另一边与第二滑块连杆C-5通过万向头连接;连接块C-11通过传动杆C-14与固定设置于混料仓C-18底部的立杆C-13通过万向头连接。带动轴C-8与传动杆C-14同轴设置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搅拌盘C-7上设有若干搅拌板C-22。可实现更均匀的混料效果。

如图6所示,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搅拌盘C-7包括内搅拌盘C-24和外搅拌盘C-23,内搅拌盘C-24和外搅拌盘C-23通过支架C-25固定为一体。可实现更均匀的混料效果。

混料机构C工作时,搅拌转轴C-2转动,带动V形板C-6转动,进而在带动轴C-8的带动下带动搅拌盘C-7一上一下、一里一外晃动;所说的一上一下是沿第一竖向曲线滑轨C-16和第二竖向曲线滑轨C-9上下晃动,所说的一里一外晃动是如图1所示,向纸面里或外的放向晃动。V形板C-6由图1中的位置向外转时,由于V形板C-6的倾斜边与搅拌盘C-7间接连接,V形板C-6的倾斜边的作用下,搅拌盘左端向下右端向上,同时向外动;当V形板C-6由图1中的位置向外转180度时,搅拌盘左端向上右端向下,同时往里动;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均匀混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