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简易剥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0610阅读:1753来源:国知局
家用简易剥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笋装置,具体涉及为一种家用简易剥笋机。



背景技术:

在中国南方,特别是江西等地,每逢春天来临,山上的竹笋比较多,竹笋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种很好的食材。特别是那种小鞭笋或者小尖笋,但这种笋剥起来很麻烦。一般采用用刀纵切的方法,然后用手剥,不仅效率很低,由于笋外面形状是锥形,一方面手容易被刀划伤,严重影响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剥笋后的外形不好看。与此同时,随着全国农村林业改革,很多家庭对原有的荒山进行竹林种植,实行林地责任进行承包,这样每家都有很多竹笋,如采用原来的纵切手剥方式进行剥笋,不利于笋的产业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用简易剥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简易剥笋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上座和上料装置,所述上座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内壁设有三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位于上部的齿轮连接有上轴,上轴连接右侧板;位于中部、下部的齿轮分别连接中轴和下轴,所述中轴、下轴分别穿过并伸出右侧板,所述中轴、下轴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对平行的旋转刀片;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呈L型,支架上端设有上料筒和导料筒,所述旋转刀片设在上料筒和导料筒之间,所述支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左侧板上设有控制上部齿轮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上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中部、下部齿轮转动,中轴和下轴在齿轮的带动下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齿轮外设有齿轮罩。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手柄或电机,所述手柄或电机设置左侧板上,与上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通过轴向弹簧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中部设有除料架,所述除料架端部设有V型部,所述中轴、下轴设在所述V型部的V型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筒为半圆形的筒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筒为半圆形的筒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筒的直径大于所述上料筒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上轴、中轴和下轴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设在所述右侧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板上设有供中轴穿透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中轴的直径,方便对于大小不同的竹笋的剥皮。

进一步地,为了节约成本,上轴、中轴和下轴均采用不锈钢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以提高剥笋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笋的外形完整性和剥笋效率,有利于产业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底座,2、上座,2.1、左侧板,2.2、右侧板,3、上料装置,3.1、支架, 3.2、上料筒,3.3、导料筒,3.4、除料架,4、齿轮,5、上轴,6、中轴,7、下轴,8、旋转刀片,9、齿轮罩,10、轴向弹簧,11、手柄,12、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家用简易剥笋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上座2和上料装置3,上座2包括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左侧板2.1的内壁设有三个相互啮合而且大小相同的齿轮4,位于上部的齿轮4连接有上轴5,上轴5连接右侧板2.2,上部齿轮 4外设有齿轮罩9;位于中部、下部的齿轮4分别连接中轴6和下轴7,中轴6、下轴7 分别穿过并伸出右侧板2.2,中轴6、下轴7的端部分别设有一对平行的旋转刀片8;上料装置3包括支架3.1,支架3.1呈L型,支架3.1上端设有上料筒3.2和导料筒3.3,上料筒3.2、导料筒3.3为半圆形的筒状体,导料筒3.3的直径大于上料筒3.2的直径,支架3.1中部设有除料架3.4,除料架3.4端部设有V型部,中轴6、下轴7设在V型部形成的V型空间内。旋转刀片8设在上料筒3.2和导料筒3.3之间,支架3.1与底座1 转动连接,支架3.1通过轴向弹簧10固定在底座1上;左侧板2.1上设有控制上部齿轮 4转动的手柄11,手柄11带动上部齿轮4转动,从而带动中部、下部齿轮4转动,中轴6和下轴7在齿轮4的带动下同步转动。

具体地,左侧板2.1上也可以设置控制上轴5转动的电机来替代手柄11。

具体地,上轴5、中轴6和下轴7之间设有支撑弹簧12,支撑弹簧12设在右侧板 2.2内。

具体地,右侧板2.2上设有供中轴6穿透的长圆孔,长圆孔的直径大于中轴6的直径,方便对于大小不同的竹笋的薄皮。

为了节约成本,上轴5、中轴6和下轴7均采用不锈钢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上料筒3.2、导料筒3.3之间放入需要剥皮的竹笋,竹笋细的一端放在上料筒3.2 上,竹笋另一端放在导料筒3.3上,一只手握住支架3.1,推动支架3.1,使得上料装置 3往旋转刀片8方向移动,使得旋转刀片8刺入笋皮里面,另外一只手转动手柄11,手柄11带动齿轮4转动,中轴6、下轴7在齿轮4的带动下同步异向转动,从而旋转刀片 8也同步异向转动,竹笋也会随之往前移动,由于竹笋的皮是一层连着一层,在旋转刀片8转动的过程中,先将其中的一层皮转出来,下面的皮顺带上一层皮转动出来,从而在竹笋往前移动的过程中,将笋的皮一层一层剥出来,利用导料筒3.3进行竹笋导向,最后剥完后,手推动支架3.1往旋转刀片8反方向移动,把缠绕在旋转刀片8上的笋外皮从刀片上清理掉,然后进行第二次操作上料。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采用手摇方式,这样在电源不方便的山区更合适,同时速度也容易控制,节省能源。方便控制速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