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373发布日期:2018-06-22 21:05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炒锅,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导热油式多层炒锅。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卯晓岚(1988)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

食用菌由于是一种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因此食用菌产品的生产行业也蓬勃发展。食用菌蘑菇,在生产时,经过切片漂洗蒸煮后,需要用炒锅将其炒制。而传统的单层蒸汽式夹层锅工作效率低,难以跟上日益加快的发展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炒制效果好的导热油式多层炒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热油式多层炒锅,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多层锅体、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油泵、设置于所述锅体上的进油口、导油通道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导油通道以及出油口相连通,且所述导油通道位于所述锅体的底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和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的搅拌铲,每层所述锅体内均设置有所述搅拌铲,且相邻所述搅拌铲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多层锅体、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的设置,加热机构由油泵将加热好的油从进油口进入导油通道给锅体进行加热,之后从出油口出油,形成循环油路,不仅加热效果好,也克服了传统蒸汽式夹层锅的具有危险性的缺点,使用更安全;同时,多层锅体和搅拌机构的配合,电机驱动搅拌铲搅拌运动,由于每层锅体内的搅拌铲均依次连接,因此电机带动所有锅体内的搅拌铲同时工作,进行搅拌,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炒制效果更佳;总的来说,导热油式多层炒锅,不仅改变了锅体的加热方式,设计为多层结构,节省了空间,具备更好的安全性能,同时提高了炒制效率和品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铲包括搅拌杆和设置于所述搅拌杆两侧的铲片,两侧所述铲片的角度错开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铲片的设置,使得炒制菌菇时接触面积大,能够将菌菇充分搅拌,同时将铲片的角度错开,进一步加大铲片的活动空间,提高菌菇的搅拌和炒制效果。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字凸台和“一”字凹槽,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凸台和凹槽均设置有连接孔。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一”字凹槽和“一”字凸台的设置,使得每层锅体内的搅拌铲能够通过凹槽、凸台和连接孔实现首尾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底层锅体内的搅拌铲就能依次向上带动各层搅拌铲进行炒制工作,不仅连接方便,而且连接更牢靠。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锅体的外侧设置有降压口。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降压口的设置,可以对锅体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用更灵活。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锅体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设置,方便向锅体内加料和出料,使用更便捷。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的底板上,且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搅拌杆。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由于电机设置于底板上,锅体设置于底座上,电机通过联轴器从底部由下而上带动所有的搅拌杆旋转,进而驱动每层锅体内的搅拌铲旋转搅拌,对锅体内的菌菇进行炒制,搅拌充分,生产质量更佳。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锅体的内层锅为平底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将锅体的内层锅设置成平底锅,使得锅底受热更均匀,同时便于出料。

作为优选的方案,导热油式多层炒锅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设置于顶层所述锅体的顶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锅盖的设置,使得锅体在炒制过程中处于密封状态,锅内的热量不会跑掉;炒制结束后,将锅盖拿掉,能够对锅体内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C-C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铲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底板,3、锅体,41、油泵,42、进油口,43、导油通道,44、出油口,51、电机,52、搅拌杆,53、铲片,54、凸台,55、凹槽,56、连接孔,57、联轴器,6、降压口,71、进料口,72、出料口,8、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多层锅体3、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加热机构包括油泵41、设置于锅体3上的进油口42、导油通道43和出油口44,进油口42、导油通道43以及出油口44相连通,且导油通道43位于锅体3的底部;搅拌机构包括电机51和连接电机51输出端的搅拌铲,每层锅体3内均设置有搅拌铲,且相邻搅拌铲传动连接。油泵41将热油从进油口42送入导油通道43之后从出油口44流出再次加热送入进油口,来回循环,给锅体3加热。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底板2,油泵41和电机51安装于底板2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多层锅体3、加热机构和搅拌机构的设置,加热机构由油泵41将加热好的油从进油口42进入导油通道43给锅体3进行加热,之后从出油口44出油,形成循环油路,不仅加热效果好,也克服了传统蒸汽式夹层锅的具有危险性的缺点,使用更安全;同时,多层锅体3和搅拌机构的配合,电机51驱动搅拌铲搅拌运动,由于每层锅体3内的搅拌铲均依次连接,因此电机51带动所有锅体3内的搅拌铲同时工作,进行搅拌,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炒制效果更佳;总的来说,导热油式多层炒锅,不仅改变了锅体3的加热方式,设计为多层结构,节省了空间,具备更好的安全性能,同时提高了炒制效率和品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搅拌铲包括搅拌杆52和设置于搅拌杆52两侧的铲片53,两侧铲片53的角度错开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铲片53的设置,使得炒制菌菇时接触面积大,能够将菌菇充分搅拌,同时将铲片53的角度错开,进一步加大铲片53的活动空间,提高菌菇的搅拌和炒制效果。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搅拌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字凸台54和“一”字凹槽55,凸台54和凹槽55相匹配,凸台54和凹槽55均设置有连接孔56。想领锅体3内的搅拌铲通过搅拌杆顶部和底部的凸台54和凹槽55卡接,之后再用螺栓插入连接孔56进行紧固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一”字凹槽55和“一”字凸台54的设置,使得每层锅体3内的搅拌铲能够通过凹槽55、凸台54和连接孔56实现首尾连接,通过电机41带动底层锅体3内的搅拌铲就能依次向上带动各层搅拌铲进行炒制工作,不仅连接方便,而且连接更牢靠。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锅体3的外侧设置有降压口6。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降压口6的设置,可以对锅体3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用更灵活。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锅体3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口71和出料口72。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进料口71和出料口72的设置,方便向锅体3内加料和出料,使用更便捷。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51设置于底座1一侧的底板2上,且电机51通过联轴器57连接搅拌杆52。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由于电机51设置于底板2上,锅体3设置于底座1上,电机51通过联轴器57从底部由下而上带动所有的搅拌杆52旋转,进而驱动每层锅体3内的搅拌铲旋转搅拌,对锅体3内的菌菇进行炒制,搅拌充分,生产质量更佳。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锅体3的内层锅为平底锅。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将锅体的内层锅设置成平底锅,使得锅底受热更均匀,同时便于出料。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导热油式多层炒锅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热油式多层炒锅还包括锅盖8,锅盖8设置于顶层锅体3的顶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锅盖8的设置,使得锅体在炒制过程中处于密封状态,锅内的热量不会跑掉;炒制结束后,将锅盖8拿掉,能够对锅体内进行清洗。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