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条晾晒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371发布日期:2018-06-22 21:05阅读:1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条晾晒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条晾晒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粉条在生产之后,需要经过晾晒,才便于储藏和运输,粉条晾晒需要在自然环境下晾干,通常是经过风干,切勿阳光直射,粉条不能直接放在太阳下暴晒,直接暴晒粉条收缩过快,容易发弯变脆,没筋道。传统的晾晒是将加工好的粉条挂在晾晒杆上,然后放置到室外进行晾晒,在阳光较为强烈的天气还要进行遮挡等操作,非常繁琐,而且在阴雨天气,也不能够进行晾晒,因此,传统的晾晒会导致生产效率较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条晾晒室。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粉条晾晒室,包括晾晒室和位于晾晒室内的晾晒架;晾晒室,其墙面上安装有风管、排风扇、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湿度传感器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排风扇,风管的一端位于晾晒室外部并连接有风源,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晾晒架;晾晒架,其包括底座、立柱、横梁和吹风管,底座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相对应的立柱,立柱具有中空的内腔,左右侧相对应的两根立柱的上端部通过横梁连接,在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和风管另一端连接的进风口,在立柱上还设置有出风口,左右侧相对应的两根立柱上的出风口通过吹风管连接,吹风管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开设有若干吹风孔。

进一步的,在立柱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横梁位于弧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在弧形凹槽出设置有弧形卡板,弧形卡板的一端与弧形凹槽的一侧铰接,弧形卡板的另一端与弧形凹槽的另一侧扣接。

进一步的,在横梁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竖直状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横梁的中心轴线垂直,螺纹通孔内配装有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自上而下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的,立柱下端设置有螺纹段,立柱通过所述的螺纹段旋接于底座上开设有的螺纹孔内。

进一步的,在底座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相平行的燕尾状滑槽,立柱下端设置有燕尾块,通过燕尾块配装在滑槽内实现立柱与底座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底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行走轮。

进一步的,横梁的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并且相邻环形凹槽间隔1-2mm。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单片机。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1、风管外接风源,通过立柱和吹风管能够对挂在横梁上的粉条进行风干,大大提高了晾晒效率;

2、通过在晾晒室内设置有排风扇、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使得能够实施监测晾晒室内的湿度并通过排风扇进行除湿;

3、横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使得粉条间不会挤压在一起而导致粘连,便于晾晒。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晾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出放大图;

图3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燕尾槽;2、立柱;3、进风口;4、横梁;41、螺纹通孔;42、环形凹槽;5、吹风管;6、吹风孔;7、螺纹孔;8、行走轮;9、弧形卡板;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粉条晾晒室,包括晾晒室和位于晾晒室内的晾晒架;晾晒室墙面上安装有风管、排风扇、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湿度传感器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排风扇,控制器采用PLC单片机,控制器连接有电源,风管的一端位于晾晒室外部并连接有风源,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晾晒架;晾晒架包括底座1、立柱2、横梁4和吹风管5,底座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相对应的立柱2,立柱2具有中空的内腔,左右侧相对应的两根立柱2的上端部通过横梁4连接,在立柱2上设置有用于和风管另一端连接的进风口3,在立柱2上还设置有出风口,左右侧相对应的两根立柱2上的出风口通过吹风管5连接,吹风管5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开设有若干吹风孔6。

为了防止横梁与立柱的脱离,在本实施例中,横梁4的具体连接结构为:在立柱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横梁4位于弧形凹槽内;在弧形凹槽出设置有弧形卡板9,弧形卡板9的一端与弧形凹槽的一侧铰接,弧形卡板9的另一端与弧形凹槽的另一侧扣接;在横梁4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竖直状的螺纹通孔41,螺纹通孔41的中心轴线与横梁4的中心轴线垂直,螺纹通孔41内配装有螺栓10。

在进行粉条晾晒时,粉条是挂在横梁上,由于粉条较长,因此所述出风口自上而下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相对应的立柱2上的出风口均连接一根吹风管,通过上下同时吹风,可以大大提高晾干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具体为,立柱下端设置有螺纹段,立柱2通过所述的螺纹段旋接于底座上开设有的螺纹孔7内。

为了便于移动晾晒架,在底座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行走轮8。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横梁4的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42,并且相邻环形凹槽42间隔1-2mm;通过横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使得粉条间不会挤压在一起而导致粘连,便于晾晒。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在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相平行的燕尾状滑槽11,立柱2下端设置有燕尾块,通过燕尾块配装在滑槽内实现立柱2与底座1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