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板栗切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443发布日期:2018-08-14 17:3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板栗切壳装置,属于坚果去壳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基本通过手工方式进行板栗加工前的切壳操作,用手工对板栗进行切壳操作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但是为了获得更加美味可口的板栗,板栗切壳又是炒板栗、煮板栗之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千家万户的板栗爱好者们想尽办法对板栗进行切壳,使用指甲规避不了手指甲抠劈,使用刀具容易把手划伤,使用剪子则会严重破坏板栗果肉的完整度。目前尚未见到理想的既能适应大小各异的板栗,又能保证板栗果肉完整度的板栗切壳机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板栗切壳装置,即采用三个簧件、四个滑块、三个转轴、两个摩擦轮达到对大小不同的板栗的自适应夹持、输送的功能,用簧件配合扇形刀片在切壳口位置实现对板栗的自适应切壳功能,在提高切壳效率的同时,较大程度的保证了板栗果肉的完整性,有利于板栗进一步处理,提高成品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板栗切壳装置,包括漏斗、容器、机架、壳体、盖板、滑道、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第四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电机、联轴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柔性传动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漏斗安装在盖板上;所述容器放置在机架上;所述壳体与机架固接;所述盖板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滑道安装在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滑槽和第四滑槽开设于一侧滑道上,第一滑槽和第四滑槽之间有固定间距;所述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开设于另一侧滑道上,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之间有固定间距;所述第一滑块滑动镶嵌在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镶嵌在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三滑块滑动镶嵌在第三滑槽中;所述第四滑块滑动镶嵌在第四滑槽中;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三滑块上;所述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三转轴;所述第一齿轮套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套固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两者配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第一传动轮套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轮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轮套固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轮套固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三者配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滑块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滑块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套设在第三滑块上,另一端套设在第四滑块上;其特征在于: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板栗切壳装置还包括刀具座、刀片轴、扇形刀片、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第一簧件、第二簧件、第三簧件、第四簧件、第四传动轮、张紧轮轴、张紧轮和第二柔性传动件;所述刀具座与机架固接;所述刀片轴套固在刀具座上;所述扇形刀片套接在刀片轴上;所述第一摩擦轮套固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摩擦轮套固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一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滑块与第四滑块;所述第二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三滑块;所述第三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扇形刀片与机架;所述第四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张紧轮轴与机架;所述第四传动轮套固在第三转轴上;所述张紧轮轴滑动镶嵌在机架上;所述张紧轮套接在张紧轮轴上;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缠绕经过第一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和张紧轮;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第一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张紧轮四者配合形成传动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的外圆周为具有一定弹性的防滑材料,如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簧件为板簧。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刀片只有与板栗相接触的地方开锋,与第三簧件的接触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与明显的特点:(1)该装置具有对大小不同的板栗自适应切壳的功能;(2)该装置切割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3)通过摩擦轮、扇形刀片及簧件的作用,对板栗具有较大抓持力且划线位置有序、统一;(4)通过摩擦轮、扇形刀片及簧件的作用,较大程度上保持了果肉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板栗切壳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三维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内部结构的三维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内部结构另一角度的三维图。

在图1至图4中:

1-漏斗, 2-容器, 31-扇形刀片, 2-刀片轴,

40-机架, 41-第一滑槽, 42-第二滑槽, 3-第三滑槽,

44-第四滑槽, 45-壳体, 46-盖板, 47-刀具座,

48-滑道, 51-第一滑块, 52-第二滑块, 53-第三滑块,

54-第四滑块, 61-第一齿轮, 62-第二齿轮, 71-第一传动轮,

72-第二传动轮, 73-第三传动轮, 74-第四传动轮, 81-第一柔性传动件,

82-第二柔性传动件, 91-第一转轴, 92-第二转轴, 93-第三转轴,

101-电机, 102-电机护罩, 111-第一摩擦轮, 112-第二摩擦轮,

121-第一簧件, 122-第二簧件, 123-第三簧件, 124-第四簧件,

131-张紧轮, 132-张紧轮轴, 141-螺钉, 142-轴承,

15-联轴器, 16-板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的内容。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板栗切壳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它包括漏斗1、容器2、机架40、壳体45、盖板46、滑道48、第一滑槽41、第二滑槽42、第三滑槽43、第四滑槽44、第三转轴93、第一滑块51、第二滑块52、第三滑块53、第四滑块54、电机101、联轴器15、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第一传动轮71、第二传动轮72、第三传动轮73、第一柔性传动件81、第一转轴91、第二转轴92;所述漏斗1安装在盖板46上;所述容器2放置在机架40上;所述壳体45与机架40固接;所述盖板46安装在壳体45上;所述滑道48安装在壳体45的两侧;所述第一滑槽41和第四滑槽44开始于一侧的滑道48,第一滑槽41和第四滑槽44之间有固定间距;所述第二滑槽42和第三滑槽43开设于另一侧的滑道48,第二滑槽42和第三滑槽43之间有固定间距;所述电机101固定安装在第三滑块53上;所述第一滑块51滑动镶嵌在第一滑槽41中;所述第二滑块52滑动镶嵌在第二滑槽42中;所述第三滑块53滑动镶嵌在第三滑槽43中;所述第四滑块54滑动镶嵌在第四滑槽44中;所述电机101的输出轴与联轴器1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传联轴器15的输出端与第三转轴93相连;所述第一齿轮61套接在第一转轴91上;所述第二齿轮62套固在第二转轴92上;所述第一齿轮61与第二齿轮62相互啮合,两者配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第一传动轮71套接在第一转轴91上;所述第一齿轮61与第一传动轮71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轮72套固在第二转轴92上;所述第三传动轮73套固在第一转轴91上;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8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传动轮71、第二传动轮72;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81、第二传动轮72、第三传动轮73三者配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第一转轴91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滑块51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滑块52上;所述第二转轴92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滑块51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滑块52上;所述第三转轴93的一端套设在第三滑块53上,另一端套设在第四滑块54上;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板栗切壳装置还包括刀具座47、刀片轴32、扇形刀片31、第一摩擦轮111、第二摩擦轮112、第一簧件121、第二簧件122、第三簧件123、第四簧件124、第四传动轮74、张紧轮轴132、张紧轮131和第二柔性传动件82;所述刀具座47与机架40固接;所述刀片轴32套固在刀具座47上;所述扇形刀片31套接在刀片轴32上;所述第一摩擦轮111套固在第一转轴91上;所述第二摩擦轮112套固在第三转轴93上;所述第一簧件12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滑块51与第四滑块54;所述第二簧件1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滑块52与第三滑块53;所述第三簧件123的两端分别连接扇形刀片31与机架40;所述第四簧件124的两端分别连接张紧轮轴132与机架40;所述第四传动轮74套固在第三转轴93上;所述张紧轮轴132滑动镶嵌在机架40上;所述张紧轮131套接在张紧轮轴132上;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82缠绕经过第一传动轮71、第四传动轮74和张紧轮131;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82、第一传动轮71、第四传动轮74、张紧轮131四者配合形成传动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合附图介绍如下:本实施例对板栗进行切壳时,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101转动,通过联轴器15带动第三转轴93转动,套固在第三转轴93上的第二摩擦轮112、第四传动轮74转动;第二柔性传动件82、第一传动轮71、第四传动轮74和张紧轮131四者配合形成传动关系,带动套接在第一转轴91上第一传动轮71转动,与第一传动轮71固接的第一齿轮6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带动套固在第二转轴92上的第二传动轮72转动;第一柔性传动件81、第二传动轮72、第三传动轮73三者配合形成传动关系,第三传动轮73转动;第三传动轮73套固在第一转轴91上,第一转轴91随第三传动轮73转动,套固在第一转轴91上的第一摩擦轮111被带动。

在上述传动过程中,电机101同时驱动第一摩擦轮111第二摩擦轮112转动,且第一摩擦轮111与第二摩擦轮112转向相反。

在装置进行板栗夹持传递过程中,如图3所示,漏斗1内的板栗在重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滑落至切壳口;第一滑槽41和第四滑槽44之间的固定间距、第二滑槽42和第三滑槽43之间的固定间距限定了第一转轴91和第三转轴93之间的极限位置,使得第一摩擦轮111和第二摩擦轮112在未夹持板栗时保持一定间距,保证了第一摩擦轮111和第二摩擦轮112夹持、输送板栗的持续性;第一滑块51和第四滑块54在第一簧件121的作用下、第二滑块52和第三滑块53在第二簧件122的作用下保证了第一摩擦轮111和第二摩擦轮112在夹持不同大小的板栗时具有自适应性。

在上述板栗夹持、输送过程中,张紧轮131、第四簧件124和张紧轮轴132相互配合,使得在第一转轴91和第三转轴93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第二柔性传动件82保持张紧,在摩擦轮自适应夹持、输送板栗时,第四传动轮74的动力仍能传递到第一传动轮71,从而使得两个摩擦轮同时反向转动,以便对不同大小板栗保持足够的夹持力。

在摩擦轮夹持、输送板栗的同时,如图4所示,切壳口两侧套接在刀片轴32上的扇形刀片31对板栗外壳进行切口,第三簧件123和刀片轴32的配合作用使得刀片在对不同大小的板栗进行切壳时可改变切割姿态,实现切壳过程的自适应性;同时,板栗在第一摩擦轮111和第二摩擦轮112的挤压作用下,板栗外壳与摩擦轮接触的部分及其周边部分向内凹陷,靠近扇形刀片31部位的板栗外壳向外凸出,使得扇形刀片31附近的板栗外壳与板栗果肉间的间距增大,大大避免了扇形刀片31对板栗果肉的划伤。

综上,该装置可以实现对大小不同的板栗进行自适应切壳操作;该装置切割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通过摩擦轮、扇形刀片及簧件的作用,对板栗具有较大抓持力且划线位置有序、统一;不仅可以实现自适应夹持、输送大小不同的板栗通过切壳口,且可以实现对大小不同的板栗进行自适应切壳操作,较大程度上保持了果肉的完整性。方便板栗的进一步加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