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油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3116发布日期:2018-08-04 11:0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油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食品行业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油炸食品的质量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总经常关注的话题。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33564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花生仁油炸机,由出料斗、油炸网锅、油锅、电热管、电机、变速机、出油口、保温层、配重铁、皮带轮、传动轴、大架组成,其特征在于:花生仁油炸锅注入植物油,经电热管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花生仁由传送带送入油炸网锅进行炸制,炸制完毕,由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变速机,通过皮带轮带动轴承及油炸网锅进行起落,将炸好的花生仁通过出料斗送入下一道工序。

目前的油炸设备虽然能实现油炸,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有油炸花生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升油炸花生的质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油炸装置,具有双油炸装置对油炸的物料油炸出更高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油炸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两个油炸箱、分别设于两个油炸箱上的两个翻转油炸装置和分别设于两个油炸箱内的两个加热装置,所述油炸箱包括箱体,两个所述油炸箱采用不同功率的加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加热,所述翻转油炸装置包括放置于箱体内的油炸锅,所述油炸锅侧壁上固设有翻料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前后的天然气燃烧器的不同功率分别两个油炸装置内的油液进行加热,能将油液加热到不同的热度,先在较低温翻转油炸装置中油炸,并除去水分,这样油炸的物料承受能力更强,然后物料再进入较高温油炸装置,让物料在正常温度下更高的温度进行油炸,这样品质更高,质量更好,翻料槽能够将油炸时油炸好的物料通过油炸锅的翻转倒入下一步的装置之中,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减少了人力操作时烫伤的危险。

较佳的,所述翻转油炸装置还包括固设在箱体侧壁上的传动电机和与传动电机连接并带动油炸锅进行翻转的传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油炸锅通过不停地进行起落运动,油炸锅内的物料会进行反复的油炸,这样油炸的物料炸制出的效果更好,并且物料的表面不会起泡。

较佳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设在箱体侧壁上换向器和固设在油炸锅侧壁上的传动杆,所述换向器内的结构为涡轮蜗杆传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对传动电机传动的力进行换向并进行力的传递,并且如果传动电机突然停止运动,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会自锁,让油炸锅不会因为突然失去动力落下,进而发生危险。

较佳的,所述换向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下链轮,所述传动杆的对应下链轮位置处固设有上链轮,所述上链轮的直径大于下链轮的直径,所述上链轮与下链轮上啮合有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链轮和下链轮通过链条传动,由于链条传动时下链轮的直径较小,因而会对传动杆的转动起到一个减速的效果,这样油炸锅就不会翻转过快而导致每次油炸都不够充分。

较佳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天然气燃烧器和减压阀,所述减压阀通过管道与天然气燃烧器的侧壁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压阀能够稳定地输入天然气燃烧器内的天然气,让天然气燃烧器在箱体内燃烧时可以稳定的燃烧,从而加热的速率比较平稳。

较佳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V形挡板,所述V形挡板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V形挡板能够抵挡油炸锅内物料油炸时一些碎渣飞溅进而落到加热装置上,避免加热装置发生损坏而难以工作。

较佳的,所述油炸箱还包括固设在箱体侧壁上的通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气管对箱体内加热装置燃烧时产生的烟气进行散热和排烟,让箱体内部的空气具有较好的质量从而不影响加热装置在箱体内的燃烧加热。

较佳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设有与加热装置位置对应的托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热装置在放进箱体内时会通过在托板上滑移进而实现对加热装置的安装,托板能够保证加热装置在安装时比较安全和轻松。

较佳的,所述油炸箱包括固设在箱体上部的排烟罩。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抽风机工作通过抽烟罩将油炸锅内油炸的物料油炸时产生的烟气进行吸收,避免烟气对周围的人吸入从而对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粗油炸箱上设有V形挡板,能够保证粗油炸箱中的热油以及热的碎粒不会掉落到天然气燃烧器上,造成仪器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粗油炸箱上的排热管能够及时地将天然气产生的热量与烟气排出,并使粗油炸箱内的气体与外界具有一定的气体交换;

3.本实用新型天然气燃烧器的侧向设有减压阀,能够保证天然器燃烧器燃烧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翻转油炸装置能够让油炸锅进行不停的起落运动,物料油炸时起泡很少;

5.本实用新型换向器内部的结构为涡轮蜗杆传动装置,在传动电机断电时能够进行自锁,让油炸锅固定在当前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双油炸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中去除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油炸箱整体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中凸显分隔板的结构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中翻转油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凸显换向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中翻转油炸装置去除保护板结构图;

图9是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中凸显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中凸显精密过滤器的结构图;

图12是实施例中凸显过滤箱的爆炸图;

图13是实施例中凸显固定架并且弹簧插销爆炸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B部放大图。

图中,1、油炸箱;11、箱体;111、分隔板;112、燃烧腔;113、油炸腔;114、支撑座;115、加热口;12、通气管;13、V形挡板;14、支撑板;15、托板;16、支撑杆;17、排烟罩;18、排烟管;2、翻转油炸装置;21、传动电机;211、下带轮;22、皮带;221、保护板;23、换向器;231、涡轮蜗杆传动装置;232、上带轮;233、下链轮;24、链条;25、传动杆;251、上链轮;26、油炸锅;261、固定框;262、滤孔;263、备用提手;264、翻料槽;3、加热装置;31、加热槽;32、天然气燃烧器;33、减压阀;34、进气管;4、过滤装置;41、过滤箱;411、架体;412、壳体;4121、滑动槽;4122、固定槽;413、固定架;4131、拉环;4132、螺钉;414、弹簧插销;415、支撑框;416、滤网;417、右回油泵;418、防尘盖;4181、把手;419、固连管;42、进回油管道系统;421、输油泵;422、左进油管;423、左回油管;424、右进油管;425、右回油管;426、多向连接管;43、精密过滤器;431、接油管;432、左回油泵;433、精密油管;434、送油管;435、凸台;44、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双油炸装置,结合图1,包括两个油炸箱1、两个翻转油炸装置2、两个加热装置3和过滤装置4。

结合图2和图3,两个油炸箱1并列设置,油炸箱1包括箱体11、通气管12、V形挡板13、支撑板14和排烟罩17,箱体11放置在地面上,箱体11的内部固设有分隔板111(参考图4),分隔板111将箱体11的内部分隔成下部的燃烧腔112和上部的油炸腔113,分隔板111由导热材料制成,箱体11的顶部固设有两个支撑座114,箱体11的侧壁上开设有加热口115。

通气管12固设于箱体11的侧壁上并与燃烧腔112连通,V形挡板13固定连接于箱体11的侧壁上,支撑板14固设于箱体11的侧壁上,箱体11内壁上固设有托板15并且托板15与加热口115的位置对应。

箱体11的四角处固设有四个支撑杆16,排烟罩17固定连接于四个支撑杆16上,排烟罩17的上方固设有排烟管18,排烟管18外端连接有抽风机。

结合图6和图7,两个翻转油炸装置2设于箱体11(参考图3)上,翻转油炸装置2包括传动电机21、换向器23、传动杆25和油炸锅26,传动电机21与换向器23固设在支撑板14上,传动电机21的转轴上固设有下带轮211(参考图8)。

换向器23的输入端固设有上带轮232,下带轮211与上带轮232上连接有皮带22,皮带22上设有保护板221,保护板221两端分别固设于传动电机21与换向器23上。

换向器23的内部为涡轮蜗杆传动装置231,换向器23的输出端固设有下链轮233(参考图8),传动杆25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14(参考图3)上,传动杆25靠近换向器23的一端固设有上链轮251,下链轮233与上链轮251上啮合有链条24,油炸锅26设于油炸腔113(参考图3)内,油炸锅26上开设有多个滤孔262。

油炸锅26的上部固设有固定框261,固定框261下端面与箱体11(参考图3)的上端面相接触,固定框261的上部固设有备用提手263,固定框261与传动杆25固定连接,固定框261的上部固设有翻料槽264。

结合图9,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槽31、天然气燃烧器32和减压阀33,加热槽31滑移连接于托板15上,天然气燃烧器32固设在加热槽31的侧壁上并且天然气燃烧器32的喷嘴设于加热槽31内,减压阀33设于天然气燃烧器32的侧方并且通过管道与天然气燃烧器32连接,减压阀33的外侧连接有进气管34。

结合图10和图11,过滤装置4(参考图1)包括过滤箱41、进回油管道系统42和精密过滤器43,过滤箱41包括架体411、壳体412、固定架413、弹簧插销414(参考图14)和右回油泵417。

结合图12和图14,架体411放置在地面上,壳体412固设在架体411上,壳体41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四个滑动槽4121,滑动槽4121位于壳体412的四角位置,滑动槽4121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4122。

固定架413设于壳体412内,弹簧插销414共有四个并且固设于固定架413的上部,弹簧插销414的插头插入固定槽4122内将固定架413水平固定,固定架413的两侧固设有两个拉环4131。

结合图13,固定架413的下部设有支撑框415,支撑框415与固定架413之间螺纹连接有将两者进行固定的螺钉4132,支撑框415上放置有滤网416(参考图12)。

结合图12,壳体412的上部扣合有防尘盖418,防尘盖418上固设有把手4181,右回油泵417固设在架体411上并位于壳体412的正下方,右回油泵417与壳体412的下部连接有固连管419(参考图11)。

结合图10和图11,进回油管道系统42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油炸箱1内的两个输油泵421(参考图4)、与左侧油炸箱1连接的左进油管422和左回油管423、与右侧油炸箱1连接的右进油管424和右回油管425、与左回油管423和右回油管425连接的多向连接管426,并且多向连接管426的球阀44设于靠近右回油泵417的一侧。

输油泵421(参考图5)固设在分隔板111(参考图4)上并且两个输油泵421分别与左进油管422与右进油管424相连,左进油管422与右进油管424均与壳体412(参考图12)的上部相连,多向连接管426远离左回油管423和右回油管425的一端与右回油泵417相连。

精密过滤器43放置在地面上,精密过滤器43的进口与壳体412(参考图12)的下部连接有接油管431,精密过滤器43的侧方设有放置在地面上的凸台435,凸台435上固设有左回油泵432,左回油泵432的进口与精密过滤器43的出口连接有精密油管433,左回油泵432的出口与多向连接管426之间连接有送油管434,固连管419、左进油管422、右进油管424、多向连接管426、接油管431、精密油管433与送油管434上均固设有球阀44。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油炸箱1的油炸腔113内倒入油,则油炸锅26通过滤孔262也同样浸满油,然后加热装置3工作,加热装置3通过加热槽31与托板15滑移连接并通过加热口115向箱体11的燃烧腔112内推入,直到加热槽31推入燃烧腔112内,此时加热槽31的侧壁与箱体11的侧壁仍相接触。

进气管34向天然气燃烧器32内输送天然气,然后天然气燃烧器32上的电机带动内部的装置向内送风,天然气燃烧器32将天然器点燃并通过喷嘴向燃烧腔112内喷火燃烧。

减压阀33能够对天然气进行调节,使得天然气在燃烧时比较平稳,油也能够持续并稳定地进行加热,否则天然气的燃烧不稳定,造成油炸的效果也不理想。

油加热好之后向左侧的油炸锅26内倒入物料,物料浸满油并进行油炸,同时传动电机21工作,传动电机21通过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换向器23,换向器23在通过链条24传动将动力传递给传动杆25,由于下链轮233的直径小于上链轮251的直径,这样在进行传动时会起到一个类似减速器的效果,防止传动杆25转速过快。

传动杆25带动油炸锅26进行翻转,通过控制传动电机21不停地进行正反转,则油炸锅26绕着传动杆25不停地进行起落运动。

油炸锅26向上翻转时,油炸锅26内的油会通过滤孔262进行不停地流入和流出,这样物料会不停地反复油炸,这样油炸的效果更好,并且物料的表面很少起泡。

油炸锅26在进行油炸的时候如果停电而传动电机21突然停止工作,由于换向器23内为涡轮蜗杆传动装置231来实现换向的功能,这样传动电机21停转时换向器23会进行自锁,油炸锅26会停留在当前的位置进而不会发生危险。

加热装置3加热过程中,由于上方的油炸锅26在翻转时会散落很多热的油珠和碎渣,这些东西会被V形挡板13所阻隔,防止加热装置3因其上滴落的热油珠而发生一定的损坏。

天然气在燃烧时会产生一定的烟,这些烟会通过通气管12向外排出,并且通气管12会将内外的气体发生一定的交换,防止内部因为烟气过多或者空气质量不好而导致燃烧质量不高。

油炸锅26在进行油炸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烟气,排烟管18可以设有将排烟管18内的空气进行抽出的抽风机,抽风机工作将烟气抽入排烟罩17后排出,油炸锅26在油炸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备用提手263拿出并进行清洗。

左侧的油炸箱1油炸之后的物料在传动电机21带动下通过翻料槽264将物料倒入右侧的油炸箱1内,由于右侧加热装置3内的天然气燃烧器32的功率更大,则右侧的油炸箱1内油的温度更高,物料进行更深程度的油炸,这样油炸的物料质量更好,油炸好之后的物料通过翻料槽264倒入到收料的装置之中。

两个油炸箱1在油炸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过滤,左侧的油炸箱1内的油通过输油泵421抽入左进油管422内,左进油管422内的油通过输油泵421继续工作进入到过滤箱41的上部,此时接油管431上的球阀44为关闭状态,然后通过其内的滤网416将油中的浮渣滤出。

过滤完之后将固连管419上的球阀44打开,油进入右回油泵417向外抽出,这时多向连接管426与左回油管423上的球阀44打开,此时送油管434与右回油管425上的球阀44是关闭的,油通过多向连接杆426进入到回油管423进而流入左侧的油炸腔113内。

右侧的油炸箱1内的油通过输油泵421送入右进油管424内进而流入过滤箱41,过滤完之后打开固连管419、多向连接管426与右回油管425上的球阀44,然后油通过右回油泵417通过右回油管425流回右侧的油炸腔113内,并且右侧的箱体11中的油过滤过程中接油管431、送油管434与左回油管423上的球阀44为关闭状态。

如果需要对油进行高精度的过滤,在油流入过滤箱41之后打开接油管431上的球阀44,油在过滤箱41过滤完浮渣之后流入精密过滤器43内,精密过滤器43能将油过滤的更加精纯,过滤完之后打开精密油管433与送油管434上的球阀44,此时多向连接管426上的球阀44关闭,左回油管423与右回油管425有一个打开或者两个均打开,然后通过左回油泵432将油送回所需的油炸箱1内。

防尘盖418扣合在过滤箱41上时起到防尘的效果,防尘盖418通过把手4181将防尘盖418拿开,然后将四个弹簧插销414的插头均从固定槽4122内拨出,并通过两个拉环4131将固定架413拿出,此时固设在支撑框415上的滤网416同时拿出,拿出的过程中弹簧插销414的插头会沿着滑动槽4121滑出,这样滤网416能够水平地出来,其上的浮渣不会洒出。

拿出滤网416之后对滤网416进行清洗再放回过滤箱41内,将弹簧插销414的插头插入固定槽4122内进行固定,能够进行再次的过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