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作坊用元宵芯球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1905发布日期:2018-08-04 10:4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小型作坊用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作坊用元宵芯球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尽管大型的食品生产厂商使用机器设备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元宵,但是仍然可以看到集市上有人手工制作元宵,一般是现做现卖,并且仍有很多人喜欢购买这种手工元宵。很多人认为现做现卖的比较新鲜,里面没有防腐剂,也没有必要添加防腐剂。

手工制作元宵芯球,一般是先准备好元宵陷料。元宵陷料是塑性很好、具有半流动性的膏状体,然后用手掐成小块,再把小块放在双手的手心中团成球形。很难把握掐成的小块的大小,大小不均匀,最后做成的元宵成品大小也不均匀,影响外观质量。团成的球形也不规则,最后做成的元宵成品很难保证都是正球形,最后做成的元宵成品也很难保证是正球形,影响外观质量。手工制做的效率也非常低,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做出的元宵芯球大小均匀、是正球形、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的小型作坊用元宵芯球制造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小型作坊用元宵芯球制造设备,包括机架组件、曲面板组件、上模组件、推板组件和下模组件;

机架组件包括左右两个侧架、升降直线导轨、中模板、导向板和上铰链通轴;两个侧架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的左右两侧,上铰链通轴左右方向且水平方向布置固定连接在机架组件的前上部,侧架的下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底连杆铰轴,两个侧架之间的空间是侧架的内侧,侧架另外的一侧是侧架的外侧;下竖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在侧架的内侧壁上、底连杆铰轴的正上方;斜后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在侧架的内侧壁上,斜后直线导轨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斜后直线导轨的上端靠前且离下竖直线导轨所在的直线较近,斜后直线导轨的下端靠后且离下竖直线导轨所在的直线较远;斜前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在侧架的内侧壁上,斜前直线导轨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斜前直线导轨的上端靠后且离下竖直线导轨所在的直线较近,斜前直线导轨的下端靠前且离下竖直线导轨所在的直线较远;以上所述的前方和后方,是指工人坐在坐凳上且面向本发明操作,工人的面部的朝向是前方,背向的方向是后方,左手边是左向,右手边是右向;限位螺钉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在侧架的内侧壁上,且位于下竖直线导轨的下后侧;下模导向孔沿前后方向设置在侧架的内侧壁上,且位于下竖直线导轨的下前侧;升降簧上挂杆固定连接在侧架的外侧壁上;升降直线导轨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侧架的外侧壁上;中模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中模板的中部排列有1至10个中模板孔;中模板孔排列区域的左右两边各设置有一个介齿轮,介齿轮与中模板通过转动副相连;中模板的后方下表面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前后方向的后推板导向孔,中模板的前方下表面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前后方向的前推板导向孔;中模板的上部设置有四个竖直方向的料箱围板,料箱围板围在中模板孔排列区域的四周,料箱围板和中模板共同围成料箱空腔,料箱空腔内可以容纳元宵陷料;料箱围板的上边沿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的导向板,导向板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上模导向孔,上模导向孔的数量和中模板孔数量相等,上模导向孔的中心线分别和中模板孔的中心线重合;

曲面板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相互固定连接的曲面板一、曲面板二、曲面板三、脚蹬、升降簧下挂杆和曲面板滑块,还包括升降拉簧;曲面板一上有朝向前方的竖直方向的高曲面一和低曲面一,高曲面一在低曲面一的上部,高曲面一比低曲面一靠前,高曲面一和低曲面一之间通过光滑的曲面连接;曲面板二上有朝向后方的竖直方向的高曲面二和低曲面二,低曲面二在高曲面二的上部,低曲面二比高曲面二靠前,高曲面二和低曲面二之间通过光滑的曲面连接;曲面板三上有朝向前方的竖直方向的高曲面三和低曲面三,低曲面三在高曲面三的上部,高曲面三比低曲面三靠前,高曲面三和低曲面三之间通过光滑的曲面连接;脚蹬固定连接曲面板组件的下部;曲面板组件上固定连接有升降簧下挂杆和曲面板滑块;曲面板滑块和升降直线导轨组成直线导轨副,升降拉簧的上端挂在升降簧上挂杆上,升降拉簧的下端挂在升降簧下挂杆上;

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上冲模、上模压簧、上模连杆、上拐臂和上滚轮;上冲模的数量和中模板孔数量相等;上模板水平设置,上冲模是圆柱形,上冲模的上端和上模板固定连接,上冲模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内半球形表面;上冲模的外圆柱形表面和上模导向孔导向配合,上冲模沿上模导向孔在竖直方向上平移;上拐臂由成90度角的两个边组成,上拐臂上有三个铰链孔,三个铰链孔的中心排列成直角三角形,位于直角顶点处且位于上拐臂的两个边的连接处的第一铰链孔和上铰链通轴组合成上拐臂-机架铰链;上拐臂的第二铰链孔位于向后伸展的上拐臂的第一边的末端;上模连杆的上端和上拐臂的第二铰链孔组合成上拐臂-连杆铰链,上模连杆的下端和上模板组成上模-连杆铰链,上拐臂的第三铰链孔位于向下伸展的上拐臂的第二边的末端,上滚轮与上拐臂的第三铰链孔组合成转动副,上模压簧套在上冲模的外围,上模压簧的上端压紧上模板的下表面,上模压簧的下端压紧导向板的上表面,上滚轮在高曲面一和低曲面一及连接两个曲面的光滑曲面上滚动;

推板组件包括后推板组件、前推板组件、后推板压簧和前推板压簧;后推板组件包括后推板、后推导杆和后推齿条,后推导杆固定连接在后推板的后面,后推导杆沿前后方向和水平方向设置,后推板上设有后推弧槽,后推弧槽的数量和中模板孔数量相等,后推弧槽是朝向前方的圆弧形槽,后推导杆与后推板导向孔配合组成移动副;后推齿条与后推板固定连接,后推齿条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后推齿条与介齿轮啮合;后推板压簧一端压紧后推板导向孔的端面,另一端压紧后推板;前推板组件包括前推板、前推导杆、前推齿条和中滚轮,前推导杆固定连接在前推板的前面,前推导杆沿前后方向和水平方向设置,前推板上设有前推弧槽,前推弧槽的数量和中模板孔数量相等,前推弧槽是朝向后方的圆弧形槽,前推导杆与前推板导向孔配合组成移动副;前推齿条与前推板固定连接,前推齿条沿前后方向和水平方向设置,前推齿条与介齿轮啮合;与同一个介齿轮啮合的前推齿条和后推齿条分布在该介齿轮的左右两侧;前推板压簧一端压紧前推板导向孔的端面,另一端压紧前推板;中滚轮与前推板通过转动副相连,中滚轮在高曲面三和低曲面三及连接两个曲面的光滑曲面上滚动;

下模组件包括两个下模板、下模板滑块、连杆二、下模推板、连杆四、连杆五、连杆六、下滚轮、下模压簧、下导杆和下推板滑块;下模板两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板侧板,下模板侧板上固定连接下模板销轴,下模板有相邻的两个平面,一个竖直,一个水平朝上,两个平面的楞边上设有四分之一下球面,四分之一下球面的数量和中模板孔数量相等;下模板侧板上固定连接下模板滑块,其中一个下模板的下模板滑块和斜后直线导轨组合成直线导轨副,另一个下模板的下模板滑块和斜前直线导轨组合成直线导轨副;两个下模板分别沿着斜后直线导轨和斜前直线导轨移动到较高位置时,两个下模板的竖直平面重合在一起,两个下模板的水平平面和中模板的下表面重合在一起,两个下模板上的四分之一下球面两两对在一起形成开口朝上的内半球面,开口朝上的内半球面和中模板孔的轴心线重合;下模推板和下推板滑块固定连接,下推板滑块和下竖直线导轨组合成直线导轨副;下模推板的前上角和后上角分别和两个连杆二的下端通过连杆二推板铰链相连,两个连杆二的上端分别和两个下模板上的下模板销轴组成模板连杆二铰链;下模推板的下部中间位置和连杆四的一端组合成推板连杆四铰链;连杆五的一端和底连杆铰轴配合组成机架连杆五铰链;连杆六的一端、连杆四的另一端和连杆五的另一端组成复合铰链;下导杆和下模导向孔配合组成移动副,连杆六的另一端和下导杆的后端通过下导杆连杆五铰链相连;下导杆的前端与下滚轮通过转动副相连;下导杆的前端设有朝向后方的台面,下模压簧的一端压紧下导杆前端的朝向后方的台面,另一端压紧下模导向孔的朝前的端面;下滚轮沿着高曲面二和低曲面二以及连接两个曲面的光滑曲面上滚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1)工人坐在坐凳上,面向本发明。本发明在初始状态时曲面板组件在升降拉簧的拉力下处于最高位。

2)在料箱空腔内,特别是中模板孔的正上面,要覆盖一层厚度尺寸不小于元宵芯球直径的元宵陷料。

3)脚踩脚蹬至行程的最下面,整个曲面板组件克服升降拉簧的拉力沿着升降直线导轨向下平移。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4)上滚轮在初始状态与低曲面一接触,到第一阶段的末期滚动至与高曲面一接触,上滚轮朝前方移动,上拐臂绕上拐臂-机架铰链摆动,上拐臂-连杆铰链朝下摆动,通过上模连杆驱动上模板克服上模压簧的压力沿上模导向孔朝正下方平移,上冲模的下端插入元宵陷料,下端的内半球形表面挤压元宵陷料后里面充满元宵陷料,元宵陷料受挤压进入并充满由两个四分之一下球面形成的内半球面内、中模板孔内,上冲模继续下降,多余的元宵陷料从上冲模和中模板孔之间的缝隙流回到料箱空腔内,直到上冲模下端的内半球形表面与两个四分之一下球面形成的内半球面对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内球面,包围在里面的元宵陷料随着形成了球形的元宵芯球。

5)脚踩脚蹬继续向下移动进入第二阶段,上滚轮保持沿高曲面一滚动,下滚轮在下模压簧的推动下由原来的沿着高曲面二滚动过渡为沿着低曲面二滚动,下导杆沿着下模导向孔向前方平移,通过下导杆连杆五铰链拖动连杆六移动,初始状态时推板连杆四铰链、复合铰链和机架连杆五铰链三个铰链的中心从上至下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由于连杆六拖动复合铰链向前移动,推板连杆四铰链、复合铰链和机架连杆五铰链三个铰链的中心不再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变成了三角形,机架连杆五铰链的位置不变,推板连杆四铰链下降,拖动着下模推板沿着下竖直线导轨下降,下模推板通过连杆二推板铰链、连杆二拖动两个下模板分别沿着斜后直线导轨和斜前直线导轨移动到较低位置,同时两个四分之一下球面也前后分开,元宵芯球在重力作用下,有可能直接从两个下模板分开的缝隙之间落到下面的导料槽上滚动到前面的周转箱内,也有可能粘在其中一个四分之一下球面上。

6)脚踩脚蹬继续向下移动进入第三阶段,下滚轮保持沿着低曲面二滚动,上滚轮保持沿着高曲面一滚动,中滚轮由初始状态沿着高曲面三滚动过渡为沿着低曲面三滚动,前推板压簧推动前推板组件向后方平移,前推导杆沿着前推板导向孔平移;前推齿条拨动介齿轮转动,介齿轮同时也拨动后推齿条朝前方平移,后推齿条拖动整个后推板组件朝前方平移,后推导杆沿着后推板导向孔平移,于是前推板组件和后推板组件同步相互靠近,后推弧槽或者前推弧槽推动元宵芯球离开四分之一下球面,从两个下模板分开的缝隙之间落到下面的导料槽上滚动到前面的周转箱内,确保所有的元宵芯球落下。

7)脚松开脚蹬,整个曲面板组件在升降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回到最高位置,各零部件顺着与步骤6)、5)、4)中相反的顺序回到初始着态。重复步骤2)和3)在中模板孔的正上面覆盖一层厚度尺寸不小于元宵芯球直径的元宵陷料后脚踩脚蹬至行程的最下面又生产出另外一批元宵芯球。不断重复以上步骤就能不断生产出元宵芯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做出的半成品是正球形,大小均匀,最后做成的元宵成品是正球形,大小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a向视图,初始状态的状况;

图5是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初始状态的状况;

图6是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第一阶段末期的状况;

图7是图3中a向视图,第二阶段末期的状况;

图8是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第二阶段末期的状况;

图9是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第三阶段末期的状况;

图10是机架组件1第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机架组件1第二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曲面板组件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推板组件4第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推板组件4第二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后推板组件4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前推板组件4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下模组件5的正视图;

图18是图17中沿c-c线的剖视图,第二阶段初期的状况;

图19是图17中沿c-c线的剖视图,第二阶段末期的状况;

图20是下模板5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架组件;11.侧架;111.底连杆铰轴;112.限位螺钉;113.下竖直线导轨;114.斜后直线导轨;115.斜前直线导轨;116.升降簧上挂杆;117.下模导向孔;12.升降直线导轨;13.中模板;131.中模板孔;132.介齿轮;133.后推板导向孔;134.前推板导向孔;135.料箱围板;136.料箱空腔;14.导向板;141.上模导向孔;15.上铰链通轴;16.导料槽;2.曲面板组件;21.曲面板一;211.高曲面一;212.低曲面一;22.曲面板二;221.高曲面二;222.低曲面二;23.曲面板三;231.高曲面三;232.低曲面三;24.升降拉簧;25.脚蹬;26.升降簧下挂杆;27.曲面板滑块;3.上模组件;31.上模板;32.上冲模;33.上模压簧;34.上模连杆;341.上模-连杆铰链;35.上拐臂;351.上拐臂-连杆铰链;352.上拐臂-机架铰链;36.上滚轮;4.推板组件;41.后推板组件;411.后推板;412.后推弧槽;413.后推导杆;414.后推齿条;42.前推板组件;421.前推板;422.前推弧槽;423.前推导杆;424.前推齿条;425.中滚轮;43.后推板压簧;44.前推板压簧;5.下模组件;51.下模板;511.四分之一下球面;512.下模板滑块;513.下模板销轴;514.下模板侧板;52.连杆二;53.下模推板;54.连杆四;55.连杆五;56.连杆六;57.下滚轮;58.下模压簧;581.下导杆;59.下推板滑块;5152.模板连杆二铰链;5253.连杆二推板铰链;5354.推板连杆四铰链;545556.复合铰链;5657.下导杆连杆五铰链;1155.机架连杆五铰链;6.元宵芯球;61.元宵陷料;7.坐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0。

一种小型作坊用元宵芯球制造设备,包括机架组件1、曲面板组件2、上模组件3、推板组件4和下模组件5;

机架组件1包括左右两个侧架11、升降直线导轨12、中模板13、导向板14和上铰链通轴15;两个侧架11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的左右两侧,上铰链通轴15左右方向且水平方向布置固定连接在机架组件1的前上部,侧架11的下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底连杆铰轴111,两个侧架11之间的空间是侧架11的内侧,侧架11另外的一侧是侧架11的外侧;下竖直线导轨113固定连接在侧架11的内侧壁上、底连杆铰轴111的正上方;斜后直线导轨114固定连接在侧架11的内侧壁上,斜后直线导轨114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斜后直线导轨114的上端靠前且离下竖直线导轨113所在的直线较近,下端靠后且离下竖直线导轨113所在的直线较远;斜前直线导轨115固定连接在侧架11的内侧壁上,斜前直线导轨115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斜前直线导轨115的上端靠后且离下竖直线导轨113所在的直线较近,下端靠前且离下竖直线导轨113所在的直线较远;以上所述的前方和后方,是指工人坐在坐凳7上且面向本实施例操作,工人的面部的朝向是前方,背向的方向是后方,左手边是左向,右手边是右向;限位螺钉112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在侧架11的内侧壁上,且位于下竖直线导轨113的下后侧;下模导向孔117沿前后方向设置在侧架11的内侧壁上,且位于下竖直线导轨113的下前侧;升降簧上挂杆116固定连接在侧架11的外侧壁上;升降直线导轨12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侧架11的外侧壁上;中模板13水平方向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架11之间,中模板13的中部排列有三个中模板孔131;中模板孔131排列区域的左右两边各设置有一个介齿轮132,介齿轮132与中模板13通过转动副相连;中模板13的后方下表面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前后方向的后推板导向孔133,中模板13的前方下表面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前后方向的前推板导向孔134;中模板13的上部设置有四个竖直方向的料箱围板135,料箱围板135围在中模板孔131排列区域的四周,料箱围板135和中模板13共同围成料箱空腔136,料箱空腔136内可以容纳元宵陷料61;料箱围板135的上边沿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的导向板14,导向板14上设置有三个竖直方向的上模导向孔141,三个上模导向孔141的中心线分别和三个中模板孔131的中心线重合;

曲面板组件2包括竖直设置的相互固定连接的曲面板一21、曲面板二22、曲面板三23、脚蹬25、升降簧下挂杆26和曲面板滑块27,还包括升降拉簧24;曲面板一21上有朝向前方的竖直方向的高曲面一211和低曲面一212,高曲面一211在低曲面一212的上部,高曲面一211比低曲面一212靠前,高曲面一211和低曲面一212之间通过光滑的曲面连接;曲面板二22上有朝向后方的竖直方向的高曲面二221和低曲面二222,低曲面二222在高曲面二221的上部,低曲面二222比高曲面二221靠前,高曲面二221和低曲面二222之间通过光滑的曲面连接;曲面板三23上有朝向前方的竖直方向的高曲面三231和低曲面三232,低曲面三232在高曲面三231的上部,高曲面三231比低曲面三232靠前,高曲面三231和低曲面三232之间通过光滑的曲面连接;脚蹬25固定连接曲面板组件2的下部;曲面板组件2上固定连接有升降簧下挂杆26和曲面板滑块27;曲面板滑块27和升降直线导轨12组成直线导轨副,升降拉簧24的上端挂在升降簧上挂杆116上,升降拉簧24的下端挂在升降簧下挂杆26上;

上模组件3包括上模板31、三个上冲模32、上模压簧33、上模连杆34、上拐臂35和上滚轮36;上模板31水平设置,上冲模32是圆柱形,上冲模32的上端和上模板31固定连接,上冲模32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内半球形表面;上冲模32的外圆柱形表面和上模导向孔141导向配合,上冲模32沿上模导向孔141在竖直方向上平移;上拐臂35由成90度角的两个边组成,上拐臂35上有三个铰链孔,三个铰链孔的中心排列成直角三角形,位于直角顶点处且位于上拐臂35的两个边的连接处的第一铰链孔和上铰链通轴15组合成上拐臂-机架铰链352;上拐臂35的第二铰链孔位于向后伸展的上拐臂35的第一边的末端;上模连杆34的上端和上拐臂35的第二铰链孔组合成上拐臂-连杆铰链351,上模连杆34的下端和上模板组成上模-连杆铰链341,上拐臂35的第三铰链孔位于向下伸展的上拐臂35的第二边的末端,上滚轮36与上拐臂35的第三铰链孔组合成转动副,上模压簧33套在上冲模32的外围,上模压簧33的上端压紧上模板31的下表面,上模压簧33的下端压紧导向板14的上表面,上滚轮36在高曲面一211和低曲面一212及连接两个曲面的光滑曲面上滚动;

推板组件4包括后推板组件41、前推板组件42、后推板压簧43和前推板压簧44;后推板组件41包括后推板411、后推导杆413和后推齿条414,后推导杆413固定连接在后推板411的后面,后推导杆413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后推板411上设有三个后推弧槽412,后推弧槽412是朝向前方的圆弧形槽,后推导杆413与后推板导向孔133配合组成移动副;后推齿条414与后推板411固定连接,后推齿条414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后推齿条414与介齿轮132啮合;后推板压簧43一端压紧后推板导向孔133的端面,另一端压紧后推板411;前推板组件42包括前推板421、前推导杆423、前推齿条424和中滚轮425,前推导杆423固定连接在前推板421的前面,前推导杆423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前推板421上设有三个前推弧槽422,前推弧槽422是朝向后方的圆弧形槽,前推导杆423与前推板导向孔134配合组成移动副;前推齿条424与前推板421固定连接,前推齿条424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前推齿条424与介齿轮132啮合;与同一个介齿轮132啮合的前推齿条424和后推齿条414分布在该介齿轮132的左右两侧;前推板压簧44一端压紧前推板导向孔134的端面,另一端压紧前推板421;中滚轮425与前推板421通过转动副相连,中滚轮425在高曲面三231和低曲面三232及连接两个曲面的光滑曲面上滚动;

下模组件5包括两个下模板51、下模板滑块512、连杆二52、下模推板53、连杆四54、连杆五55、连杆六56、下滚轮57、下模压簧58、下导杆581和下推板滑块59;下模板51两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板侧板514,下模板侧板514上固定连接下模板销轴513,下模板51有相邻的两个平面,一个竖直,一个水平朝上,两个平面的楞边上设有三个四分之一下球面511;下模板侧板514上固定连接下模板滑块512,其中一个下模板51的下模板滑块512和斜后直线导轨114组合成直线导轨副,另一个下模板51的下模板滑块512和斜前直线导轨115组合成直线导轨副;两个下模板51分别沿着斜后直线导轨114和斜前直线导轨115移动到较高位置时,两个下模板51的竖直平面重合在一起,两个下模板51的水平平面和中模板13的下表面重合在一起,两个下模板51上的四分之一下球面511两两对在一起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内半球面,开口朝上的内半球面和中模板孔131的轴心线重合;下模推板53和下推板滑块59固定连接,下推板滑块59和下竖直线导轨113组合成直线导轨副;下模推板53的前上角和后上角分别和两个连杆二52的下端通过连杆二推板铰链5253相连,两个连杆二52的上端分别和两个下模板51上的下模板销轴513组成模板连杆二铰链5152;下模推板53的下部中间位置和连杆四54的一端组合成推板连杆四铰链5354;连杆五55的一端和底连杆铰轴111配合组成机架连杆五铰链1155;连杆六56的一端、连杆四54的另一端和连杆五55的另一端组成复合铰链545556;下导杆581和下模导向孔117配合组成移动副,连杆六56的另一端和下导杆581的后端通过下导杆连杆五铰链5657相连;下导杆581的前端与下滚轮57通过转动副相连;下导杆581的前端设有朝向后方的台面,下模压簧58的一端压紧下导杆581前端的朝向后方的台面,另一端压紧下模导向孔117的朝前的端面;下滚轮57沿着高曲面二221和低曲面二222以及连接两个曲面的光滑曲面上滚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1)工人坐在坐凳7上,面向本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曲面板组件2在升降拉簧24的拉力下处于最高位。

2)如图5所示,在料箱空腔136内,特别是中模板孔131的正上面,要覆盖一层厚度尺寸不小于元宵芯球6直径的元宵陷料61。

3)脚踩脚蹬25至行程的最下面,整个曲面板组件2克服升降拉簧24的拉力沿着升降直线导轨12向下平移。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4)如图4所示,上滚轮36在初始状态与低曲面一212接触,到第一阶段的末期滚动至与高曲面一211接触,上滚轮36朝前方移动,上拐臂35绕上拐臂-机架铰链352摆动,上拐臂-连杆铰链351朝下摆动,通过上模连杆34驱动上模板31克服上模压簧33的压力沿上模导向孔141朝正下方平移,上冲模32的下端插入元宵陷料61,下端的内半球形表面挤压元宵陷料61后里面充满元宵陷料61,元宵陷料61受挤压进入并充满由两个四分之一下球面511形成的内半球面内、中模板孔131内,上冲模32继续下降,多余的元宵陷料61从上冲模32和中模板孔131之间的缝隙流回到料箱空腔136内,直到上冲模32下端的内半球形表面与两个四分之一下球面511形成的内半球面对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内球面,包围在里面的元宵陷料61随着形成了球形的元宵芯球6,如图6所示。

5)脚踩脚蹬25继续向下移动进入第二阶段,上滚轮36保持沿高曲面一211滚动,下滚轮57在下模压簧58的推动下由原来的沿着高曲面二221滚动过渡为沿着低曲面二222滚动,下导杆581沿着下模导向孔117向前方平移,通过下导杆连杆五铰链5657拖动连杆六56移动,初始状态时推板连杆四铰链5354、复合铰链545556和机架连杆五铰链1155三个铰链的中心从上至下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由于连杆六56拖动复合铰链545556向前移动,推板连杆四铰链5354、复合铰链545556和机架连杆五铰链1155三个铰链的中心不再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变成了三角形,机架连杆五铰链1155的位置不变,推板连杆四铰链5354下降,拖动着下模推板53沿着下竖直线导轨113下降,下模推板53通过连杆二推板铰链5253、连杆二52拖动两个下模板51分别沿着斜后直线导轨114和斜前直线导轨115移动到较低位置,同时两个四分之一下球面511也前后分开,元宵芯球6在重力作用下,有可能直接从两个下模板51分开的缝隙之间落到下面的导料槽16上滚动到前面的周转箱内,也有可能粘在其中一个四分之一下球面511上,如图8所示。

6)脚踩脚蹬25继续向下移动进入第三阶段,下滚轮57保持沿着低曲面二222滚动,上滚轮36保持沿着高曲面一211滚动,中滚轮425由初始状态沿着高曲面三231滚动过渡为沿着低曲面三232滚动,前推板压簧44推动前推板组件42向后方平移,前推导杆423沿着前推板导向孔134平移;前推齿条424拨动介齿轮132转动,介齿轮132同时也拨动后推齿条414朝前方平移,后推齿条414拖动整个后推板组件41朝前方平移,后推导杆413沿着后推板导向孔133平移,于是前推板组件42和后推板组件41同步相互靠近,后推弧槽412或者前推弧槽422推动元宵芯球6离开四分之一下球面511,从两个下模板51分开的缝隙之间落到下面的导料槽16上滚动到前面的周转箱内。

7)脚松开脚蹬25,整个曲面板组件2在升降拉簧24的拉力作用下回到最高位置,各零部件顺着与步骤6)、5)、4)中相反的顺序回到初始着态。重复步骤2)和3)在中模板孔131的正上面覆盖一层厚度尺寸不小于元宵芯球6直径的元宵陷料61后脚踩脚蹬25至行程的最下面又生产出另外三个元宵芯球6。不断重复以上步骤就能不断生产出元宵芯球6。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做出的半成品是正球形,大小均匀,最后做成的元宵成品是正球形,大小均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