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839发布日期:2018-09-18 19:5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茶生产线。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的日常饮品,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大有好处。茶叶的生产制作在我国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饮茶已成为一种体现民族情操,健体养性,丰富日常生活的有益活动。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不但产量高,而且品种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毛峰茶、珠茶、花茶等。特别是近年来开发的名茶更多,质量更上层,如绿剑茶、龙井茶、龙须茶、、红香螺茶、碧螺春茶、白云茶、状元笔茶、大毫茶、玉露茶等。所有这些茶叶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红茶色差,档底,乌龙茶苦味重,碧螺春带有青草味。传统的加工茶叶生产线,只是单纯的干燥炒制,而缺乏茶叶本身原料选择到制作再到成品的检查选择等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茶生产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茶生产线,包括进料清洁机、智能色选机、摊青机、杀青机、冷却机、揉捻机、解块机、烘干机、筛分机、提香机、粉碎机、包装机和若干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青机包括支撑架和设于支撑架上的出气机构,所述出气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旋转上盖,所述旋转上盖的上方设有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右侧设有第一进料斗,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连接有伸缩下盖,所述支撑架的下部右侧设有出料斗;

所述揉捻机包括支撑柱、揉捻盘、驱动装置、曲柄摇杆机构和揉捻桶,所述揉捻桶设于揉捻盘的上方,所述支撑柱设于揉捻盘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揉捻盘的下方并与曲柄摇杆机构连接,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压盖,所述揉捻盘的下方还设有出料槽;

所述烘干机包括烘干箱及设于烘干箱内的烘干桶,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设有储气筒,所述储气筒的上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与烘干箱的上部相连,所述烘干箱的下部通过循环管与储气筒相连,所述进气支管的出口下方设有匀风板,所述烘干桶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烘干桶的上方设有若干透气口,所述烘干桶内设有输送装置;

所述粉碎机包括第一搅拌箱、通料斗和第二搅拌箱,所述第一搅拌箱的上方设有第二进料斗,所述第一搅拌箱内设有搅拌轴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片和第二搅拌片,所述第二搅拌箱内第二转轴、搅拌叶轮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搅拌叶轮的下方设有过滤板,所述第二搅拌箱的一侧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料斗内设有散料辊。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盘的下方设有控制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压盖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装置的下方设有若干温度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搅拌箱内设有若干粉碎刀片。

生产线生产中,原料茶叶通过传送带传输,依次经过进料清洁机、智能色选机、摊青机、杀青机、冷却机、揉捻机、解块机、烘干机、筛分机、提香机、粉碎机和包装机进行生产加工。茶叶进入进料清洁机后,对茶叶进行除尘及清洁,通过传送带运输至智能色选机并进行色选,可有效将茶叶中的梗、片分离。茶叶进入摊青机中,可进行初步摊青,继而进入第一电机中。通过第一进料斗中的散料辊进行打散处理,茶叶掉落至伸缩下盖上,并通过调节伸缩装置将伸缩下盖移动至旋转上盖的正下方,伸缩下盖可进行伸缩与旋转,调节伸缩下盖的高度使得旋转上盖与伸缩下盖盖合,继而通过出气机构向旋转上盖中传输热蒸汽对伸缩下盖上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而齿轮传动机构与旋转上盖连接,可使得旋转上盖进行转动,保证了茶叶在进行杀青处理时受热均匀,处理完毕的茶叶从出料斗落出;继而冷却机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处理;再通过传送带传输至揉捻机中,通过设置有升降装置,及升降装置内设有的行程传感器一、行程传感器二和行程传感器三,可对揉捻压力进行合理的控制,并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反馈调节;经揉捻处理后,再经过解块机进行解块处理;继而进入至烘干机中,而进气支管及匀风板的设置,可使得储气筒中出来的风更加均匀,其中一部分风进入到烘干箱中,对烘干桶进行整体间接地加热烘干,而另一部分风通过透气口进入烘干桶中对落至于烘干桶上的茶叶进行直接烘干,而循环管可循环利用进入烘干箱及烘干桶内的风;继而茶叶通过筛分机和提香机分别进行筛分和提香处理,再进入到粉碎机中。茶叶由第二进料斗进入,依次经过第一搅拌箱和第二搅拌箱的搅拌粉碎处理,再经过滤板过滤直至从第二出料口中排出。继而通过传送带传输至包装机,对茶叶进行包装处理。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绿茶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杀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清洁机;2、智能色选机;3、摊青机;4、杀青机;5、冷却机;6、揉捻机;7、解块机;8、烘干机;9、筛分机;10、提香机;11、粉碎机;12、包装机;13、传送带;14、支撑架;15、出气机构;16、旋转上盖;17、齿轮传动机构;18、伸缩装置;19、伸缩下盖;20、第一进料斗;21、散料辊;22、出料斗;23、揉捻盘;24、支撑柱;25、驱动装置;26、曲柄摇杆机构;27、升降装置;28、连接杆;29、揉捻桶;30、压盖;31、压力传感器;32、控制装置;33、行程传感器一;34、行程传感器二;35、行程传感器三;36、出料槽;37、烘干箱;38、烘干桶;39、进料口;40、第一出料口;41、进气支管;42、进气管;43、储气筒;44、循环管;45、输送装置;46、温度控制器;47、匀风板;48、透气口;49、第一搅拌箱;50、通料斗;51、第二搅拌箱;52、搅拌轴;53、第一转轴;54、第一电机;55、第一搅拌片;56、第二搅拌片;57、第二进料斗;58、第二电机;59、第二转轴;60、搅拌叶轮;61、搅拌叶片;62、粉碎刀片;63、过滤板;64、第二出料口;65、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5所示,一种绿茶生产线,包括进料清洁机1、智能色选机2、摊青机3、杀青机4、冷却机5、揉捻机6、解块机7、烘干机8、筛分机9、提香机10、粉碎机11、包装机12和若干传送带13,所述杀青机4包括支撑架14和设于支撑架14上的出气机构15,所述出气机构15的一端连接有旋转上盖16,所述旋转上盖16的上方设有齿轮传动机构17,所述支撑架14的上部右侧设有第一进料斗20,所述支撑架14上还设有伸缩装置18,所述伸缩装置18的一端连接有伸缩下盖19,所述支撑架14的下部右侧设有出料斗22;

所述揉捻机6包括支撑柱24、揉捻盘23、驱动装置25、曲柄摇杆机构26和揉捻桶29,所述揉捻桶29设于揉捻盘23的上方,所述支撑柱24设于揉捻盘23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25设于揉捻盘23的下方并与曲柄摇杆机构26连接,所述曲柄摇杆机构26上设有升降装置27,所述升降装置27上连接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的下端设有压盖30,所述揉捻盘23的下方还设有出料槽36;

所述烘干机8包括烘干箱37及设于烘干箱37内的烘干桶38,所述烘干箱37的一侧设有储气筒43,所述储气筒43的上方连接有进气管42,所述进气管42的一端连接有进气支管41,所述进气支管41与烘干箱37的上部相连,所述烘干箱37的下部通过循环管44与储气筒43相连,所述进气支管41的出口下方设有匀风板47,所述烘干桶38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39和第一出料口40,所述烘干桶38的上方设有若干透气口48,所述烘干桶38内设有输送装置45;

所述粉碎机11包括第一搅拌箱49、通料斗50和第二搅拌箱51,所述第一搅拌箱49的上方设有第二进料斗57,所述第一搅拌箱49内设有搅拌轴52和第一转轴53,所述第一转轴53的右侧设有第一电机54,所述搅拌轴52上设有若干第一搅拌片55和第二搅拌片56,所述第二搅拌箱51内设有第二转轴59、搅拌叶轮60和搅拌叶片61,所述第二转轴59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电机58,所述搅拌叶轮60的下方设有过滤板63,所述第二搅拌箱51的一侧设有第二出料口64,所述第二出料口64上设有出料阀65。

所述第一进料斗20内设有散料辊21。所述揉捻盘23的下方设有控制装置32。所述压盖30上设有压力传感器31。所述输送装置45的下方设有若干温度控制器46。所述第二搅拌箱51内设有若干粉碎刀片62。

生产线生产中,原料茶叶通过传送带传输,依次经过进料清洁机1、智能色选机2、摊青机3、杀青机4、冷却机5、揉捻机6、解块机7、烘干机8、筛分机9、提香机10、粉碎机11和包装机12进行生产加工。茶叶进入进料清洁机1后,对茶叶进行除尘及清洁,通过传送带13运输至智能色选机2并进行色选,可有效将茶叶中的梗、片分离。茶叶进入摊青机3中,可进行初步摊青,继而进入第一电机54中。通过第一进料斗20中的散料辊21进行打散处理,茶叶掉落至伸缩下盖19上,并通过调节伸缩装置18将伸缩下盖19移动至旋转上盖16的正下方,伸缩下盖19可进行伸缩与旋转,调节伸缩下盖19的高度使得旋转上盖16与伸缩下盖19盖合,继而通过出气机构15向旋转上盖16中传输热蒸汽对伸缩下盖19上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而齿轮传动机构17与旋转上盖16连接,可使得旋转上盖16进行转动,保证了茶叶在进行杀青处理时受热均匀,处理完毕的茶叶从出料斗22落出;继而冷却机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冷却处理;再通过传送带13传输至揉捻机6中,通过设置有升降装置27,及升降装置27内设有的行程传感器一33、行程传感器二34和行程传感器三35,可对揉捻压力进行合理的控制,并通过压力传感器31进行反馈调节;经揉捻处理后,再经过解块机7进行解块处理;继而进入至烘干机8中,而进气支管41及匀风板47的设置,可使得储气筒43中出来的风更加均匀,其中一部分风进入到烘干箱37中,对烘干桶38进行整体间接地加热烘干,而另一部分风通过透气口48进入烘干桶38中对落至于烘干桶38上的茶叶进行直接烘干,而循环管44可循环利用进入烘干箱37及烘干桶38内的风;继而茶叶通过筛分机9和提香机10分别进行筛分和提香处理,再进入到粉碎机11中。茶叶由第二进料斗57进入,依次经过第一搅拌箱49和第二搅拌箱51的搅拌粉碎处理,再经过滤板63过滤直至从第二出料口64中排出。继而通过传送带13传输至包装机12,对茶叶进行包装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