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痛风药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0656发布日期:2018-06-30 04:5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痛风药膳。
背景技术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疾病,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肝等。其发病原因有:正气虚弱、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湿、痰浊内蕴;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留注经脉;饮食不节、酗酒、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更生痰浊;局部外伤,经脉痹阻等。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多以西药为主,常用的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丙磺舒等。西药虽然见效快,但大多只能缓解病痛,难以达到根治目的,停药后易复发,且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目前用于痛风治疗的中药有四妙勇安汤、清热利湿除痹方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煎服过程复杂、起效慢、患者依从性差等不足。技术实现要素: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痛风药膳,可用于改变患者体质,特别是对于痛风的缓解期及高尿酸血症期的效果要优于药物治疗,且根据本发明的痛风药膳服用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良好、食药兼用、无毒副作用。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痛风药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茯苓15~20份、山药15~20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茯苓为15份、所述山药为15份。根据本发明的痛风药膳还可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薏苡仁10~15份、大枣5~10份、荷叶3~5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薏苡仁为15份、所述大枣为5份、所述荷叶为5份。根据本发明的痛风药膳例如可以是袋剂的形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袋剂包括茯苓15~20克、山药15~20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袋剂还包括薏苡仁10~15克、大枣5~10克、荷叶3~5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痛风药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上所述的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研磨成粉末,过筛,得到所述痛风药膳。当所述痛风药膳为袋剂形式时,将研磨过筛后得到的痛风药膳粉末进行袋装包装即得。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过筛是指过200~500目筛。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过筛是指过300目筛。根据本发明的痛风药膳的用法和用量为:用50~100ml温水冲服根据本发明得到的痛风药膳袋剂,每日两次,每次1~2袋。本发明中,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山药,味甘、性平、无毒,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脑、益精养颜、抗衰老、抗疲劳、调节代谢、增强免疫机能、调节内分泌、调节心肺功能等功效。薏苡仁,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大枣性温、味甘,具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祛风功效,还能很好地调节口感。荷叶,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有降脂减肥、降血压、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荷叶中生物碱成分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还有抗病毒、抗有丝分裂、抗炎、抗过敏作用。本发明中的茯苓和山药通过补肾护肝,薏苡仁、大枣和荷叶通过健脾利湿,调节嘌呤代谢功能、排酸降酸、溶解尿酸盐、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修复受损关节、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达到解痛风降血尿酸的目的。这几种药食兼用成分的组合协同发挥其功效,相辅相成,使本发明的痛风药膳见效快效果好,服用后即可降低尿酸、减轻疼痛,服用若干次即可解疼痛。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解痛风降血尿酸的效果显著,总有效率可达96.7%,可达到根治痛风使血尿酸正常的良好效果;见效快,一周内即可见效;食药兼用,无毒副作用;原料易得,制备方便,可制作成粉剂;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实施例实施例1将茯苓15g、山药15g、薏苡仁10克、大枣10克、荷叶3克混合,研磨成粉末,过300目筛,制成袋剂。用50ml温水冲服得到的袋剂,每日的早晚餐后各一次,每次一袋。食用后5~8小时,痛风症状明显缓解。实施例2将茯苓15g、山药20g、薏苡仁15克、大枣5克、荷叶5克混合,研磨成粉末,过400目筛,制成袋剂。用60ml温水冲服得到的袋剂,每日的早晚餐后各一次,每次两袋。食用后5~8小时,痛风症状明显缓解。实施例3将茯苓20g和山药15g、薏苡仁15克、大枣5克、荷叶5克混合,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制成袋剂。用80ml温水冲服得到的袋剂,每日的早晚餐后各一次,每次两袋。食用后5~8小时,痛风症状明显缓解。实施例4将茯苓15g、山药15g、薏苡仁15克、大枣5克、荷叶5克混合,研磨成粉末,过300目筛,制成袋剂。用100ml温水冲服得到的袋剂,每日的早晚餐后各一次,每次一袋。食用后5~8小时,痛风症状明显缓解。二、解痛风降血尿酸实验(一)毒副作用实验为验证本发明组合无毒副作用,用以上袋包五倍份量冲调灌喂20只小白鼠,每日3次连喂3个月,小白鼠无异常反应,无一发病或死亡,证明本发明的痛风药膳无毒副作用。(二)动物实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动物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3~5周龄,体重(160±20)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军-2007-004)。1.1.2药物与试剂实施例1的痛风药膳溶液;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20195);TNF-α试剂盒(SUNBIO公司,批号0812271),IL-1试剂盒(SUNBIO公司,批号0903071),IL-6试剂盒(SUN-BIO公司,批号090109);醋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理盐水(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完全弗氏佐剂(sigma公司);牛Ⅱ型胶原(sigma公司)。1.1.3仪器酶标仪(MultiskanSpectrum,Thermo公司),足趾容积肿胀仪(型号YLS-7B,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离心机(上海安亭公司)。1.2方法1.2.1CIA大鼠模型制备与分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芬必得组、痛风药膳溶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痛风药膳溶液中剂量组(简称中剂量组)和痛风药膳溶液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6组,每组各10只。将Ⅱ型胶原溶液与等体积的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使Ⅱ型胶原的终浓度为1mg·mL-1。除空白组外,予各组大鼠右侧足踝注射Ⅱ型胶原混合溶液0.1mL致炎;1周后再行每只大鼠右侧足踝及腹腔加强免疫注射1次,共注射0.15mL致炎。空白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天后各致炎大鼠右后足相继出现继发性关节炎症状。1.2.2给药方法与途径大鼠CIA模型致敏14天后,进行药物干预。痛风药膳溶液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痛风药膳溶液1.8g·kg-1、9g·kg-1、18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等效剂量的5倍和10倍。芬必得组给药量为0.06g·kg-1,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模型组与空白组均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均为灌胃给药,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21天。1.2.3大鼠血清制备给药21天后,麻醉大鼠后经腹主动脉取血,3500r·min-1离心15min,吸取上清用ET管分装,每组选取7管,-70℃保存。1.3观察指标1.3.1大鼠右后足肿胀变化的测定用容积法于造模前,造模后7天、14天,给药后7天、14天、21天,分别测量各组大鼠右后足踝关节以下容积1次,并计算容积的变化。1.3.2关节炎指数的计算大鼠致敏后第14天开始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全身关节病变程度,每3天1次。按5级评分方法评价,根据未注射胶原的其余3只足的病变程度累计积分,计算关节炎指数。0分:正常,1分:小趾红肿,2分:趾关节和足跖肿胀,3分:踝关节以下足爪肿胀,4分:包括踝关节在内的全部足爪肿胀。将各个关节的积分累计得出每只大鼠的关节炎指数。1.3.3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测定:应用ELISA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操作。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以x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痛风药膳溶液对CIA大鼠模型关节炎指数变化的影响空白组关节炎指数为0,其余各组关节炎指数在给药后7天达到最高值,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4天,各药物组关节炎指数均减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给药后21天,各给药组关节炎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与芬必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痛风药膳溶液对CIA大鼠模型关节炎指数变化的影响(分,)组别例数造模后7天造模后14天给药后7天给药后14天给药后21天模型组105.5±0.78.5±0.78.8±0.87.7±0.67.1±0.6芬必得组105.5±0.98.5±0.98.6±0.85.3±0.8**3.6±0.5**高剂量组105.4±0.98.5±0.98.6±0.75.9±0.7**3.9±0.7**中剂量组105.4±0.98.5±0.88.6±0.76.7±0.9*4.7±0.9**低剂量组105.5±0.78.5±0.78.6±0.56.8±0.6*4.9±0.7**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2.2痛风药膳溶液对CIA大鼠模型右后足爪容积的影响造模14天后,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右后足均出现关节肿胀,右后足爪容积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21天后,各给药组大鼠右后足肿胀均有所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后足体积仍大于空白组。高、中、低剂量组与芬必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2痛风药膳溶液对CIA大鼠模型右后足爪容积的影响(mL,)组别例数造模后7天造模后14天给药后7天给药后14天给药后21天空白组101.51±0.061.65±0.061.79±0.051.80±0.061.80±0.06模型组101.48±0.061.67±0.061.99±0.10**2.03±0.082.00±0.06芬必得组101.51±0.081.69±0.072.00±0.06*1.86±0.021.85±0.01△高剂量组101.51±0.041.68±0.071.98±0.06**1.87±0.011.86±0.01△中剂量组101.52±0.051.65±0.081.99±0.07**1.92±0.021.87±0.01△低剂量组101.52±0.051.67±0.042.00±0.09**1.93±0.041.87±0.01△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2.3痛风药膳溶液对CIA大鼠模型血清IL-1、IL-6、TNF-α水平的影响各给药组血清IL-1、IL-6、TNF-α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与芬必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表3痛风药膳溶液对CIA模型大鼠血清IL-1、TNF-α、IL-6水平的影响组别例数IL-1(OD值)TNF-α(pg·mL-1)IL-6(pg·mL-1)空白组72.19±0.1017.09±14.31204.64±33.21模型组73.00±0.1173.60±25.75309.18±56.85芬必得组72.34±0.30**20.49±13.53**211.65±46.03**高剂量组72.38±0.31*22.49±19.21**216.79±46.51**中剂量组72.43±0.31*27.87±16.05**221.50±35.10*低剂量组72.49±0.29*39.07±20.50*224.40±42.67*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痛风药膳溶液由茯苓、山药、薏苡仁、大枣和荷叶组成。临床治疗痛风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压痛等症状,并能降低痛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痛风药膳溶液对CIA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1水平。提示痛风药膳溶液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影响免疫调节有关,为临床应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的症状提供实验室依据。本观察发现给药1周内大鼠的关节肿胀仍继续发展,给药第2周以后出现消肿作用;高、中、低剂量对关节肿胀及关节炎指数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提示痛风药膳溶液起效较慢,治疗作用与用药时间相关,临床应用时需坚持长期治疗,不要急于求效而盲目加大服药剂量。本实验还发现,高、中、低剂量各组与芬必得组间比较,各项观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中药治疗关节炎起效较西药慢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本实验设计阳性对照组药量有关,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三)解痛风降血尿酸效果标准1、显效:服用5次后不痛风,半年后血尿酸值正常。2、有效:服用5次后不痛风,半年后血尿酸值接近正常。3、无效:服用5次后仍有痛风,半年后血尿酸值仍超正常值。(四)使用方法痛风高血尿酸患者在每日的早晚餐前各冲服一次根据本发明的袋剂,每次一袋。治疗期:每天服两次,连饮服半年。巩固期:半年后改为每隔一天冲服一次。巩固期间,如果当天不是饮服日,并且食用了痛风敏感食物,则晚上加服一次。如此坚持长期服食有营养价值的本发明的药膳,能长期有效解痛风并保持血尿酸正常。(五)注意事项1、应餐后服用本发明药膳,避免空腹服用出现口水淡淡的感觉。2、应尽量避免或少食痛风敏感食物,以减轻肝肾代谢负担。3、孕妇忌服。(六)典型案例谭某,男,42岁,有5年痛风病程,服西药治痛风,有依赖性且担心西药有毒副作用。改按上述服食本发明的药膳,服食三次后再未出现过痛风,服食前(2014年2月)验血尿酸707μmol/L,服食半年后(2014年8月)验血尿酸328μmol/L,效果明显。黄某,男,58岁,有6年痛风病程,长期服西药治痛风,停药即反复疼痛,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2014年5月验血尿酸683μmol/L,按上述服食本发明的药膳,服食四次后再未出现过痛风,半年后于2014年11月验血尿酸408μmol/L,效果明显。梁某,男,30岁,有3年痛风病程。按上述服食本发明的药膳,服食四次后再未出现过痛风,服食前(2014年5月)验血尿酸607μmol/L,服食半年后(2014年11月)验血尿酸410μmol/L,效果明显。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