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保鲜剂、保鲜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11261发布日期:2018-08-07 18:03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冷冻保鲜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冻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和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是极易腐产品,不但会氧化变质,而且易受微生物繁殖而腐败,甚至引起人类致命的疾病,因此食品保鲜不仅对食品工业、商业重要,而且对消费者更为重要。采用食品的保质保鲜的技术,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和要求,采用不同的保鲜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肉类食品,由于含有丰富营养物质,水分活性较高,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很容易受微生物污染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味、变色、而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目前肉类保鲜最普遍的方法是冷冻法,但是经过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冷冻法,肉类的新鲜度会大幅度下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冷冻保鲜剂,在冷冻过程对肉类食品进行保鲜。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鲜方法,冷冻和解冻过程中,保鲜效果最好。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保鲜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冻保鲜剂,按质量百分比计,保鲜剂由下述组分组成:磷酸盐为0.1~1.5%;抗坏血酸为0.1~0.5%;杀菌剂为0.1~0.6%;其余组分为水。优选地,磷酸盐为0.2~1.2%;抗坏血酸为0.2~0.4%;杀菌剂为0.2~0.5%。优选地,磷酸盐为0.5~1.0%;抗坏血酸为0.2~0.3%;杀菌剂为0.3~0.4%。优选地,磷酸盐为0.7%;抗坏血酸为0.3%;杀菌剂为0.4%。优选地,杀菌剂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冷冻保鲜剂的保鲜方法,包括:将需保鲜物放入保鲜剂内,进行速冻;保持恒温保存;需取出保鲜物时,启动解冻模式,缓慢回温,均匀解冻。优先地,保鲜剂可重复利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冻保鲜剂的应用,冷冻保鲜剂用于冰箱冷冻室内食物的保鲜。本发明提供的冷冻保鲜剂,含有杀菌剂和抗坏血酸,杀菌剂对细菌具有灭活作用,抗坏血酸是酸性物质,对肉类食品中的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冷冻保鲜剂的保鲜效果明显。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冻保鲜方法,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冷冻法,本发明中在冷冻保鲜过程添加了保鲜剂,一方面冷冻对空气中的氧气起到了隔绝的作用,降低了肉制品中因氧化作用导致的鲜度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的保鲜剂中存在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对于食品中的酶起到抑制作用;杀菌剂对细菌有灭火作用;再一方面,在保鲜过程中,冷冻或者解冻过程中,对温度变化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温度对于食品品质的影响。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冷冻保鲜剂和保鲜方法,安全有效的解决了肉类食品保存过程中变色、干耗、营养流失等问题。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冻保鲜剂的应用,该冷冻保鲜剂可以用于冰箱冷冻室内食物保鲜,且在家用冰箱使用的过程中,过程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额外的装置,可以循环反复使用。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保鲜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提供给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和能量。人们每天必须摄入一定数量的食品用以维持生命和身体健康。但是,食品易受到外来的和内在的因素作用而发生变质腐败。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因素按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学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每类因素中又包含诸多不同的引发食品变质腐败的因子。(一)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中,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自然界的微生物分布及其广泛,几乎无处不在,而且生命力强,生长繁殖速度快。食品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质,如果保藏不当,易被微生物污染,导致食品变质腐败。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三大类。(二)化学因素食品和食品原料是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其中绝大部分为有机物质和水分,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色素等有机物质的稳定性差,在食品的储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其中对食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化学因素主要有酶的作用、非酶褐变、氧化作用等。①酶的作用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具有高度的催化活性。绝大多数的食品来源于生物界,尤其是鲜活食品和生鲜食品,在其体内存在着具有催化活性的多种酶类,因此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特别是由于氧化酶类、水解酶类的催化会发生多种多样的酶促反应,造成食品色、香、味和质地的变化。另外,微生物也能够分泌导致食品发酵、酸败和腐败的酶类,与食品本事的酶类一起作用,加速食品变质腐败的发生。常见的与食品变质有关的酶主要是脂肪酶、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因酶的作用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现象中较为常见的是果蔬的褐变、虾的黑变、脂类的水解和氧化以及鱼类、贝类的自溶作用和果蔬的软烂等。②非酶褐变非酶褐变主要有美拉德反应引起的褐变、焦糖化反应引起的褐变以及抗坏血酸氧化引起的褐变等。这些褐变常常由于加热及长期的贮藏而发生。③氧化作用当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诸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不饱和化合物,而在贮藏、加工及运输等过程中又经常与空气接触时,氧化作用将成为食品变质的重要因素。在因氧化作用引起的食品变质现象中,油脂的自动氧化和维生素、色素的氧化是特别重要的。上述变质现象会导致食品的色泽、风味变差,营养价值下降及生理活性丧失,甚至会生成有害物质。这些变质现象容易出现在干制食品、盐腌食品及长期冷藏而又包装不良的食品中。(三)物理因素①温度温度是影响食品质量变化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它对食品质量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食品中的化学变化、酶促反应、鲜活食品的生理作用、生鲜食品的僵直和软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的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等无不受温度的制约。温度升高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主要表现影响食品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和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速度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程度等。对于冷冻保存的食品来说,温度的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冷冻过程中如果肉类的中心温度能够很快的达到冰点,实现快速冻结,则产生的冰晶比较细小,不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同时在冷冻保存过程中温度的波动范围至关重要,如果波动过大就会造成细胞内和细胞间的水分处于不停的结晶、融化、再结晶、再融化的过程中,会造成细胞的破坏和营养成分的流失。解冻的过程应该缓慢进行,保证结晶融化的水分能够被细胞再吸收,减少汁液损失率。②水分水分不仅影响食品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和外观形态的变化,而且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化学反应,因此,食品的水分含量特别是水分活度与食品质量的关系十分密切。③光光线照射也会促进化学反应,如脂肪的氧化、色素的褪色、蛋白质的凝固等均会因光线的照射而促进反应。在某些研究表明,类似太阳光波长的光线对于果蔬类的保存,有比较积极的效果,可以保证果蔬在采摘后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维持植物活体的特性,保持新鲜。④氧空气中的氧气因为性质非常活泼,能引起食品中多种变质反应和腐败。首先,氧气通过参与氧化反应对食品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色素、风味物质和其它组分产生破坏作用。其次,氧气还是需氧微生物生长的必需调节,在有氧条件下,由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变质反应速度加快,食品储藏期缩短。⑤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许多因素能导致食品变质,包括机械损伤、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滥用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这些因素引起的食品变质现象呈愈来愈严重的趋势。本发明提供的保鲜剂,主要从保持温度稳定,氧气含量减少,微生物杀灭和酶的钝化等方面对储存食物进行保鲜。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对肉制品的保鲜,在贮藏期内肉制品,特别是猪肉制品新鲜度的降低、酸败和风味损失是一种普遍现象。磷酸盐对肉的氧化作用的抑制是由于它作为螯合剂与肉中的铁离子发生螯合作用。磷酸盐等酸性溶液可以防止硫代巴比妥酸(tba)酸值的增加,有效的减少tba活性物质的产生。减少肉类物质脂肪的氧化。抗坏血酸溶液呈弱酸性,能够抑制某些事物中酶的活性,降低酶促反应,保持食物新鲜。杀菌剂能对微生物进行杀灭,尤其在冷冻过程和解冻过程这两个阶段,相对冷冻阶段,温度高,细菌繁殖快,数量多,因此杀菌效果比较明显。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冷冻保鲜剂,按质量百分比计,保鲜剂由下述组分组成:磷酸盐为0.1~1.5%;抗坏血酸为0.1~0.5%;杀菌剂为0.1~0.6%;其余组分为水。其中,杀菌剂采用异硫氰酸烯丙酯,异硫氰酸烯丙酯是一种天然杀菌剂,可以安全使用。磷酸盐是几乎所有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vc),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蔬菜与水果。蔬菜中,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中含量丰富;水果中,酸枣、鲜枣、草莓、柑橘、柠檬等中含量最多;在动物的内脏中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因此,上述组分组成的保鲜剂,可以安全用于食物保鲜,并且可以和食物接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鲜方法,如图1所示为该冷冻保鲜方法的示意图,步骤s102:将需保鲜物放入保鲜剂内,进行速冻;步骤s104:保持恒温保存;步骤s106:需取出保鲜物时,启动解冻模式,缓慢回温,均匀解冻。由于本发明的保鲜方法是冷冻保鲜,本身整个保鲜过程均处于低温状态下,和现有技术中的保鲜方法没有区别。但是本发明中,将需保鲜物和冷冻保鲜剂一起冷冻,不仅有低温保存的优势,而且保鲜剂具有杀菌、抑制酶作用的效果,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保鲜方法,保鲜效果更好。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冷冻保鲜剂,含有杀菌剂和抗坏血酸。杀菌剂采用异硫氰酸烯丙酯,是一种天然杀菌剂;杀菌剂对细菌具有灭活作用,进一步地,抗坏血酸是酸性物质,对肉类食品中的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冷冻保鲜剂的保鲜效果明显。再者,采用上述冷冻保鲜方法,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冷冻法,在冷冻保鲜过程添加了保鲜剂,一方面冷冻对空气中的氧气起到了隔绝的作用,降低了肉制品中因氧化作用导致的鲜度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的保鲜剂中存在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对于食品中的酶起到抑制作用,对细菌有灭火作用;再一方面,在保鲜过程中,冷冻或者解冻过程中,对温度变化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温度对于食品品质的影响。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采用上述保鲜方法对肉类进行保鲜,肉类中含有大量的脂质,脂质过氧化的降解产物之一是丙二醛(mda),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成色,生成有色物在530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这一特性来测试食品的tba值,值越大说明食品越不新鲜。下表为各个实施例中的组分具体含量,除磷酸盐、抗坏血酸和杀菌剂外,其余组分为水,各实施例保鲜肉类保鲜7天后,检测各实施例中肉类中的tba值,具体见下表1。表1各实施例的组分含量和保鲜效果测试*代表未含有。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至7均加入了杀菌剂和磷酸盐以及抗坏血酸,对比于空白例采用现有技术的直接冷冻法,对肉类保鲜7天后进行tba值测试,从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冷冻保鲜剂对与肉类有很好的保鲜效果。进一步地,利用表1中保鲜效果最好的实施例7的组分含量,测试隔天测试保鲜效果,见下表2。表2肉类保鲜期间隔天保鲜效果测试保鲜天数(天)tba值(ugmda/100g肉)02.822.342.463.273.5从表2的结果可知,肉类刚开始冷冻保鲜时,其tba值较低,表明其肉质新鲜,在保鲜2~4天内,tba值更低,说明本发明冷冻保鲜剂内的杀菌剂和酸性物质起作用,酸性物质对于食品中的酶起到抑制作用;杀菌剂对细菌有灭火作用;在保鲜第6天时,tba值逐渐增大,说明肉类新鲜度在下降,需要将肉类尽快食用,这和日常人们的习惯相符,保鲜内物品一般在一周内食用,以防变质扔掉。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