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4596发布日期:2018-10-30 14:57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
背景技术
:饮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一大要素,饮食营养不仅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个人生病之后,机体的代谢机能发生障碍,而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也大,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由于发病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因此,更需要做好饮食的调理,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要有利于消化,吸收,利用。中医认为,甘厚肥腻之物,令人生热,滋生痰浊,影响脾胃及脏腑的机能,导致疾病,而患病之人,脾胃及各脏腑的功能都因疾病受到影响,甘厚肥腻更应禁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才有利于胃气的回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中国专利《桄榔保健面条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5831590a)公开了一种适合体质虚弱、产后病后恢复期、消化不良、神疲乏力之人食用,具有强身健体保健作用的面条,但专利面条添加了中药成分影响了面条的口感;中国专利《一种红豆薏米面条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5309884a)公开了一种适合病后恢复期患者的保健食品,但所含营养成分较少,且不均衡。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通过牛蒡浆、辣木叶粉和辣木叶汁的复配,利用其活性成分及所含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包括如下质量份成分:优选地,所述辣木叶面的配方包括如下质量份成分:进一步地,所述辣木叶面的配方包括如下质量份成分:优选地,所述南瓜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挑选成熟的南瓜去皮、去籽;(2)将果肉切成立方体,再切成2-3mm厚的小片,浸泡在80℃质量分数为0.1%的柠檬酸水溶液中5min进行灭酶;(3)沥水后放置在不锈钢托盘中,于60℃温度进行烘制一晚后备用;(4)将烘制结束,干燥的南瓜片进行打粉,并过80目筛,得到所需南瓜粉。优选地,所述牛蒡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牛蒡洗净削皮后切片,切成φ1~3厘米,厚2~4厘米的片;(2)用清水清洗干净粘液后沥干水分;(3)取沥干的牛蒡送入打浆机中,加入2倍水分后打10~15分钟,确保彻底打碎后得到所需牛蒡浆。优选地,所述的水分使用辣木叶汁替代。优选地,所述辣木叶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取嫩辣木叶,漂洗干净后,甩干至叶片表面无水,并于90~100℃下烘干5~10分钟;称量并加入1~3倍水分打成辣木叶浆,压滤分离;(2)将滤渣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辣木叶粉;(3)往滤液中加入相当于其总量0.02~0.04%的柠檬酸钠进行搅拌,得到辣木叶汁,冷藏备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小麦粉、辣木叶粉和南瓜粉混匀后,加入溶解了食用盐和食用碱的辣木叶汁,和匀后再加入牛蒡浆,进一步和成面团;(2)于20~25℃下静置面团,使其自然发酵10~20分钟,随后送入熟化机进行10~20分钟熟化,得到熟化面团;(3)将熟化面团反复辊压后制成长度粗细均匀的面条,进一步送入烘房以30~45℃进行烘干,直至含水量小于14%,得到所需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本发明所述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理如下:辣木叶具有高达4倍牛奶含量的钙,同时含有堪比大豆的蛋白质与氨基酸,还还有能满足人体所需水平的钾铁锌。通过预处理后,能混入面粉中,制备成面条,从而赋予成品面均衡营养,能帮助提高免疫力,帮助产生消炎抗感染,从而加速人体恢复。南瓜作为高钙、高锌、高铁、低钠食品,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镁等矿物质及硒、铁、锌等微量元素等,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作用,其中锌元素可参与人体内核酸,蛋白质合成,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固有成分,能有效帮助人体的恢复,促进人体损伤的细胞修复再生;南瓜还含有丰富的豆油酸,能滋养细胞,清除血管内壁的沉积物,改善体内循环,从而加快病后恢复的效率。牛蒡是一种二年生草本,具有粗大的肉质直根,其中包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与多糖,一方面能提供抗菌作用,防止病后机体因免疫力低下而再次染病,同时通过清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从而避免细胞衰老死亡,加快病后恢复的速度,此外牛蒡中的牛蒡甙和牛蒡酚能帮助保护肾脏,减少患病期间吃药给肾带来负担。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辣木叶面中以辣木叶汁替代传统面条中使用的水分,由于不添加水分,因此不需要额外添加大量防腐剂即可产生一定的抗菌效果,同时植物汁液能赋予面条独特的植物清香和口感;本发明的辣木叶面中还添加了辣木叶粉成分,能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产生消炎抗感染的效果,进而加速人体恢复效率;(2)本发明的辣木叶面中添加了牛蒡成分,通过将牛蒡打浆后添加,能赋予成品面抗菌功能,一方面降低防腐类添加剂含量,另一方面能帮助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清除体内杂质,从而减少细胞再次患病或死亡的情况,从而帮助人体病后恢复;(3)本发明中添加了南瓜成分,通过磨粉混入小麦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并通过锌、硒、铁、钙等参与人体各生理功能,帮助补充细胞修复所需各类营养成分,同时改善内循环与促进各类细胞生长,进一步加强人体恢复的效率;(4)本发明通过复配辣木叶、南瓜与牛蒡,同时通过以辣木叶汁作为水分和面,能赋予人体均匀而合理、全面的营养成分,综合性的改善人体病后的状态,帮助更好更快的恢复到正常体质与免疫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本发明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实施例1-5配方如表1所示:表1上述南瓜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挑选成熟的南瓜去皮、去籽;(2)将果肉切成立方体,再切成2-3mm厚的小片,浸泡在80℃质量分数为0.1%的柠檬酸水溶液中5min进行灭酶;(3)沥水后放置在不锈钢托盘中,于60℃温度进行烘制一晚后备用;(4)将烘制结束,干燥的南瓜片进行打粉,并过80目筛,得到所需南瓜粉。上述牛蒡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牛蒡洗净削皮后切片,切成φ1~3厘米,厚2~4厘米的片;(2)用清水清洗干净粘液后沥干水分;(3)取沥干的牛蒡送入打浆机中,加入2倍水分后打10~15分钟,确保彻底打碎后得到所需牛蒡浆。上述的水分使用辣木叶汁替代。上述辣木叶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取嫩辣木叶,漂洗干净后,甩干至叶片表面无水,并于90~100℃下烘干5~10分钟;称量并加入1~3倍水分打成辣木叶浆,压滤分离;(2)将滤渣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辣木叶粉;(3)往滤液中加入相当于其总量0.02~0.04%的柠檬酸钠进行搅拌,得到辣木叶汁,冷藏备用。上述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小麦粉、辣木叶粉和南瓜粉混匀后,加入溶解了食用盐和食用碱的辣木叶汁,和匀后再加入牛蒡浆,进一步和成面团;(2)于20~25℃下静置面团,使其自然发酵10~20分钟,随后送入熟化机进行10~20分钟熟化,得到熟化面团;(3)将熟化面团反复辊压后制成长度粗细均匀的面条,进一步送入烘房以30~45℃进行烘干,直至含水量小于14%,得到所需一种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配方中没有添加辣木叶粉。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配方中没有添加牛蒡浆。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配方中没有添加辣木叶汁。功效验证本实施例以急性胰腺炎病例为例子,从市医院中选取90例普通外科住院非手术病人,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在19-64岁,病例均在发病3-24h入院,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影像学,参考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而确诊,将以上病人随机分为实施例1-5组,对比例1-3组,对照组,各组病例发病时间、年龄、性别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临床症状:临床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饱胀、背部酸痛、低热、胃痛、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同时还见有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等症。各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胰腺休息,抑酶治疗,控制感染,改善循环,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痛甚者给与镇痛处理等,治疗一周以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已去除胃管,开始进食。实施例1-5组进食由实施例1-5配方制备的辣木叶面,对比例1-3组进食由对比例1-3方式制备的辣木叶面,对照组正常进食,两周后,观察患者恢复效果,其结果如表2所示: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中上腹压痛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及中上腹压痛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中上腹压痛无减轻。表2各组治疗结果比较组别有效人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实施例110820100实施例210820100实施例310910100实施例410820100实施例510820100对比例1963190对比例2954190对比例3972190对照组853280由表2可知,实施例1-5组患者在饮食恢复期间病情明显改善,食欲增加、低热、上腹饱胀及背部酸痛逐渐消失,舌苔逐渐变为正常,便秘、胃痛消失,再巩固治疗一周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化验淀粉酶指标正常,胰腺b超正常,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比例1-3组和对照组,说明本发明指标的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对帮助病人病后恢复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有助于病后恢复的辣木叶面,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病人清除体内杂质、毒素等,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及能量,从而能帮助病人快速恢复身体健康,适用于病后恢复期病人、体质虚弱等人服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