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5530发布日期:2019-11-15 23:28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橄榄(oleaeuropaea.)是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国家,希腊、意大利、突尼斯、西班牙为集中产地。油橄榄为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色。枝灰色或灰褐色,近圆柱形,散生圆形皮孔,小枝具棱角,密被银灰色鳞片,节处稍压扁。叶片革质,披针形,有时为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形,长1.5-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具小凸尖,基部渐窄或楔形,全缘,叶缘反卷,上面深绿色,稍被银灰色鳞片,下面浅绿色,密被银灰色鳞片,两面无毛,中脉在两面凸起或上面微凹入,侧脉不甚明显,5-11对,在上面微凸起;叶柄长2-5毫米,密被银灰色鳞片,两侧下延于茎上成狭棱,上面具浅沟。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4厘米,较叶为短;花序梗长0.5-2厘米,被银灰色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形,长0.5-2毫米;花梗短,长0-1毫米;花芳香,白色,两性;花萼杯状,长1-1.5毫米,浅裂或几近截形;花冠长3-4毫米,深裂几达基部,裂片长圆形,长2.5-3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边缘内卷;花丝扁平,长约1毫米,花药卵状三角形,长1.8-2毫米;子房球形,无毛,花柱短,长约0.3毫米,柱头头状,2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油橄榄的保健作用不断被开发。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但目前油橄榄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油橄榄嫩尖经脱苦、去碱、漂洗,然后置于水中浸泡12~48h,晾干备用;

b、将晾干后的油橄榄嫩尖进行杀青处理得到物料a;

c、将物料a放入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得到物料b;

d、将物料b经揉捻、烘干、整形得到油橄榄嫩尖茶。

本发明利用油橄榄嫩尖为原料,经脱苦去除苦涩味,再经快速杀青以及低温冷却、低温揉捻和低温烘干系列工序,在保证油橄榄嫩尖的活性成分以及风味的同时,去除苦涩味以提升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无限追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油橄榄嫩尖经脱苦、去碱、漂洗,然后置于水中浸泡12~48h,晾干备用;

b、将晾干后的油橄榄嫩尖进行杀青处理得到物料a;

c、将物料a放入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得到物料b;

d、将物料b经揉捻、烘干、整形得到油橄榄嫩尖茶。

所述的脱苦是采用质量百分浓度3~5%的石灰水浸泡24~48h。

所述的去碱是采用质量百分浓度2~3%的醋酸溶液浸泡15~20h。

所述的漂洗是将经脱苦和去碱后的油橄榄嫩尖置于流动水中漂洗1~3天。

所述的浸泡的温度控制在5~10℃。

所述的晾干的温度控制在10~15℃。

所述的杀青是微波杀青,温度控制在120~150℃,杀青时间为20~40s。

所述的冷却的温度为2~8℃,冷却时间为3~5min。

所述的揉捻是在转速为50~60r/min的揉捻机中揉捻20~30min。

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为20~40℃,烘干的时间为100~120min。

实施例1

将油橄榄嫩尖采用质量百分浓度3%的石灰水浸泡48h脱苦、采用质量百分浓度2%的醋酸溶液浸泡20h去碱、置于流动水中漂洗3天清除遗留的酸碱,然后置于水中浸泡48h,15℃晾干备用;将晾干后的油橄榄嫩尖进行微波杀青处理得到物料a;将物料a放入冷却机中以8℃温度下冷却5min得到物料b;将物料b经转速为60r/min的揉捻机中揉捻20min、置于温度20℃下120min,经整形得到油橄榄嫩尖茶。

实施例2

将油橄榄嫩尖采用质量百分浓度5%的石灰水浸泡24h脱苦、采用质量百分浓度3%的醋酸溶液浸泡15h去碱、置于流动水中漂洗1天清除遗留的酸碱,然后置于水中浸泡12h,10℃晾干备用;将晾干后的油橄榄嫩尖进行微波杀青处理得到物料a;将物料a放入冷却机中以2℃温度下冷却3min得到物料b;将物料b经转速为50r/min的揉捻机中揉捻30min、置于温度40℃下100min,经整形得到油橄榄嫩尖茶。

实施例3

将油橄榄嫩尖采用质量百分浓度4%的石灰水浸泡36h脱苦、采用质量百分浓度2.5%的醋酸溶液浸泡18h去碱、置于流动水中漂洗2天清除遗留的酸碱,然后置于水中浸泡24h,12℃晾干备用;将晾干后的油橄榄嫩尖进行微波杀青处理得到物料a;将物料a放入冷却机中以6℃温度下冷却4min得到物料b;将物料b经转速为55r/min的揉捻机中揉捻25min、置于温度30℃下110min,经整形得到油橄榄嫩尖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油橄榄嫩尖经脱苦、去碱、漂洗,然后置于水中浸泡12~48h,晾干备用;

b、将晾干后的油橄榄嫩尖进行杀青处理得到物料a;

c、将物料a放入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得到物料b;

d、将物料b经揉捻、烘干、整形得到油橄榄嫩尖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苦是采用质量百分浓度3~5%的石灰水浸泡24~4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碱是采用质量百分浓度2~3%的醋酸溶液浸泡15~2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洗是将经脱苦和去碱后的油橄榄嫩尖置于流动水中漂洗1~3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的温度控制在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晾干的温度控制在10~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青是微波杀青,温度控制在120~150℃,杀青时间为20~40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的温度为2~8℃,冷却时间为3~5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是在转速为50~60r/min的揉捻机中揉捻20~3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油橄榄嫩尖制作茶叶的方法,是将将油橄榄嫩尖经脱苦、去碱、漂洗,然后置于水中浸泡12~48h,晾干备用;将晾干后的油橄榄嫩尖进行杀青处理得到物料a;将物料a放入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得到物料b;将物料b经揉捻、烘干、整形得到油橄榄嫩尖茶。本发明利用油橄榄嫩尖为原料,经脱苦去除苦涩味,再经快速杀青以及低温冷却、低温揉捻和低温烘干系列工序,在保证油橄榄嫩尖的活性成分以及风味的同时,去除苦涩味以提升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无限追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雄;李庆华;赵丽芳;丁德品;王洪艳;王坚;李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丽江三全油橄榄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8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