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4598发布日期:2018-10-30 14:5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属于速冻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速冻机是在短时间内,把速冻的物品中心温度冻达到-18°,快速通过冰晶生产带以达到减速少营养成分流失,原汁原味为目的,速冻机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冻结大量产品的高效率的冻结设备。可以有效、经济地冻结放置在速冻机内部的多种多样产品,如各种形状的肉、鱼、虾、丸子、蔬菜以及调理食品,乳制品等。

但现有速冻装置速冻过后容易使产品黏在装置上,需后期人为处理,耗时耗力,且容易损坏产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积冰过多将对装置内部产生挤压,容易损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以解决现有速冻装置速冻过后容易使产品黏在装置上,需后期人为处理,耗时耗力,且容易损坏产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积冰过多将对装置内部产生挤压,容易损坏装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其结构包括速冻装置、指示灯、水桶、垂帘固定板、垂帘、承接输送带、滚筒固定座、固定架、锁具、箱门、铰链、防滑垫、挡板、柳钉、操作按键、显示屏组成,所述指示灯底部与速冻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指示灯底部与速冻装置顶部为垂直连接,所述水桶底部与速冻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垂帘固定板左端与速冻装置右端相焊接,所述垂帘固定板内部与垂帘顶部通过柳钉固定连接,所述承接输送带顶部与垂帘底部相贴合,所述承接输送带外壁与固定架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架侧端与滚筒固定座后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箱门左端与铰链内环相焊接,所述箱门右端与锁具后端通过螺丝相连接,所述柳钉后端与挡板前端相贯通,所述操作按键后端与速冻装置前端为活动连接,所述操作按键内部与显示屏内部为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后端与速冻装置前端为卡槽连接;所述速冻装置由速冻器、过滤装置、防粘装置、除冰装置、动力装置、外框架组成,所述速冻器顶部与外框架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顶部与水桶底部相连接,所述防粘装置右端与外框架内部右端相贴合,所述除冰装置后端与外框架内部后端为机械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左端与外框架内部左端相连接,所述箱门左端与外框架前端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挡板后端与外框架前端通过柳钉固定连接。

相应的,所述速冻器由冷凝仓、阀门、冷冻管、冷凝管、循环管、固定杆、冷冻仓、连接管组成,所述循环管侧端与冷凝仓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冻管上端与冷凝管上端通过阀门相连接,所述冷冻仓侧端与冷凝仓内端相焊接,所述冷冻管顶部与连接管左端相黏合,所述冷冻仓内壁与冷冻管外壁为卡槽连接,所述连接管右端与过滤装置相连接。

相应的,所述过滤装置由承重杆、轴承、过滤箱、过滤滚筒、滚筒齿轮、摇杆、摇杆齿轮、过滤层、漏斗组成,所述承重杆顶部与外框架内部顶端相焊接,所述过滤滚筒左端外壁与承重杆右端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过滤箱底部与漏斗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滤层外壁与过滤箱内壁为卡槽连接,所述过滤滚筒右端与滚筒齿轮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滚筒齿轮底部与摇杆齿轮顶部相啮合,所述摇杆齿轮右端与摇杆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摇杆中端与外框架右端相贯通,所述过滤滚筒底部与过滤层顶部相贴合,所述漏斗左端与速冻器相连接。

相应的,所述速冻器右端与过滤装置左端相连接,所述速冻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端与过滤装置为机械连接,所述过滤装置设有漏斗,所述连接管右端与漏斗底部左端相黏合。

相应的,所述防粘装置由连杆斜齿轮、主齿轮、活动连杆、旋杆、副齿轮、横杆、定位块、滑轮、顶杆、防粘板组成,所述连杆斜齿轮右上端与主齿轮左下端相啮合,所述主齿轮右下端与副齿轮左上端为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旋杆顶部与主齿轮内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旋杆底部与横杆左端通过活动连杆相连接,所述横杆右端与定位块左端相焊接,所述横杆中端与副齿轮内环为机械连接,所述定位块中端与顶杆底部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顶杆上端左侧与防粘板中端右侧通过滑轮相连接,所述顶杆顶部与防粘板中端相贯通,所述连杆斜齿轮左端后侧与除冰装置相连接。

相应的,所述除冰装置由除冰插头、除冰连杆、小连杆、小旋杆、旋转齿轮、齿轮定位座、皮带、齿盘、连杆定位座组成,所述除冰插头底部与除冰连杆顶部为活动连接,所述旋转齿轮中端与除冰连杆左端通过小旋杆相连接,所述旋转齿轮后端与齿轮定位座前端为活动连接,所述旋转齿轮内环与齿盘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连杆定位座顶部与除冰连杆右端通过小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定位座后端与外框架内部后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齿盘右上端与防粘装置相连接。

相应的,所述防粘装置左端与除冰装置右端相连接,所述防粘装置设有连杆斜齿轮,所述连杆斜齿轮左端后侧与除冰装置为机械连接,所述除冰装置设有齿盘,所述连杆斜齿轮左端后侧与齿盘右上端相啮合。

相应的,所述动力装置由转轮连杆、转轮、从动轮、t型连杆、电机齿轮、电机、控制线、控制器、电源、连接杆、旋轮固定座、间歇式输送带、间歇式动力槽组成,所述转轮中端与t型连杆右端通过转轮连杆相连接,所述t型连杆顶部与间歇式动力槽底部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t型连杆左端与连接杆底部为活动连接,所述旋轮固定座中端与连接杆顶部通过旋轮相连接,所述电源左端与电源左端相黏合,所述电源正极与控制器左端通过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右端与电机左端通过控制线相连接,所述电机顶部与电源负极为电连接,所述电机右端与电机齿轮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从动轮内环与转轮外环为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左端与电机齿轮右端后侧相啮合,所述间歇式输送带底部与间歇式动力槽顶部相啮合。

相应的,所述从动轮外环与齿盘外环通过皮带相连接。

相应的,所述间歇式输送带底部与除冰插头顶部相贴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结构上设有速冻装置,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防滑垫底部与地面接触,使用钥匙松动锁具,打开箱门检查内部零件是否受损,将水桶装满水,按动操作按键,显示屏与指示灯亮起,此时通过操作按键启动控制器,电源为电机供能,则电机通过电机齿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同时带动转轮与齿盘转动,此时带动转轮使转轮连杆旋转,t型连杆配合连接杆旋转,使间歇式动力槽由右往左往复推动间歇式输送带,将水产品放置在间歇式输送带,则间歇式输送带断断续续将产品往右送入速冻装置内,此时水进入过滤箱,通过过滤层过滤后依次经过漏斗、连接管进入冷冻仓的冷冻管,再通过阀门进入冷凝仓的冷凝管,开始对水产品进行速冻处理,此时手握摇杆转动,使摇杆齿轮带动滚筒齿轮连同过滤滚筒转动,将残渣往左挤压并由外框架后端排出,速冻好的产品滑至防粘板,此时齿盘通过连杆斜齿轮带动主齿轮连同副齿轮转动,进而使旋杆拉动活动连杆转动,同时横杆作为翘杆配合副齿轮转动,通过定位块使顶杆紧贴滑轮做上下往复运动,防止产品冻在防粘板,同时旋转齿轮通过小旋杆带动除冰连杆左端旋转,则小连杆配合除冰连杆右端旋转,使除冰插头做上下往复运动,将间歇式输送带上的冰块切碎,防止冰块积累影响装置正常运行,速冻产品由承接输送带送出,装置通过过滤使水更为干净安全,提高速冻效果,保证食品安全,再者采用除冰插头,防止冰块在装置内部积累过多,进而保护装置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另有顶杆使速冻后的产品能正常逐个送出,使装置运行更为流畅,解决使用者后期破冰除冰的困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速冻装置的动作图;

图3为本发明防粘装置的动作图;

图4为本发明动力装置的动作图。

图中:速冻装置-1、指示灯-2、水桶-3、垂帘固定板-4、垂帘-5、承接输送带-6、滚筒固定座-7、固定架-8、锁具-9、箱门-10、铰链-11、防滑垫-12、挡板-13、柳钉-14、操作按键-15、显示屏-16、速冻器-101、过滤装置-102、防粘装置-103、除冰装置-104、动力装置-105、外框架-106、冷凝仓-1011、阀门-1012、冷冻管-1013、冷凝管-1014、循环管-1015、固定杆-1016、冷冻仓-1017、连接管-1018、承重杆-1021、轴承-1022、过滤箱-1023、过滤滚筒-1024、滚筒齿轮-1025、摇杆-1026、摇杆齿轮-1027、过滤层-1028、漏斗-1029、连杆斜齿轮-1031、主齿轮-1032、活动连杆-1033、旋杆-1034、副齿轮-1035、横杆-1036、定位块-1037、滑轮-1038、顶杆-1039、防粘板-10310、除冰插头-1041、除冰连杆-1042、小连杆-1043、小旋杆-1044、旋转齿轮-1045、齿轮定位座-1046、皮带-1047、齿盘-1048、连杆定位座-1049、转轮连杆-1051、转轮-1052、从动轮-1053、t型连杆-1054、电机齿轮-1055、电机-1056、控制线-1057、控制器-1058、电源-1059、连接杆-10510、旋轮固定座-10511、间歇式输送带-10512、间歇式动力槽-105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品的速冻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速冻装置1、指示灯2、水桶3、垂帘固定板4、垂帘5、承接输送带6、滚筒固定座7、固定架8、锁具9、箱门10、铰链11、防滑垫12、挡板13、柳钉14、操作按键15、显示屏16组成,所述指示灯2底部与速冻装置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指示灯2底部与速冻装置1顶部为垂直连接,所述水桶3底部与速冻装置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垂帘固定板4左端与速冻装置1右端相焊接,所述垂帘固定板4内部与垂帘5顶部通过柳钉14固定连接,所述承接输送带6顶部与垂帘5底部相贴合,所述承接输送带6外壁与固定架8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架8侧端与滚筒固定座7后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箱门10左端与铰链11内环相焊接,所述箱门10右端与锁具9后端通过螺丝相连接,所述柳钉14后端与挡板13前端相贯通,所述操作按键15后端与速冻装置1前端为活动连接,所述操作按键15内部与显示屏16内部为电连接,所述显示屏16后端与速冻装置1前端为卡槽连接;所述速冻装置1由速冻器101、过滤装置102、防粘装置103、除冰装置104、动力装置105、外框架106组成,所述速冻器101顶部与外框架106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102顶部与水桶3底部相连接,所述防粘装置103右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右端相贴合,所述除冰装置104后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后端为机械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05左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左端相连接,所述箱门10左端与外框架106前端通过铰链11相连接,所述挡板13后端与外框架106前端通过柳钉14固定连接,所述速冻器101由冷凝仓1011、阀门1012、冷冻管1013、冷凝管1014、循环管1015、固定杆1016、冷冻仓1017、连接管1018组成,所述循环管1015侧端与冷凝仓1011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冻管1013上端与冷凝管1014上端通过阀门1012相连接,所述冷冻仓1017侧端与冷凝仓1011内端相焊接,所述冷冻管1013顶部与连接管1018左端相黏合,所述冷冻仓1017内壁与冷冻管1013外壁为卡槽连接,所述连接管1018右端与过滤装置102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102由承重杆1021、轴承1022、过滤箱1023、过滤滚筒1024、滚筒齿轮1025、摇杆1026、摇杆齿轮1027、过滤层1028、漏斗1029组成,所述承重杆1021顶部与外框架106内部顶端相焊接,所述过滤滚筒1024左端外壁与承重杆1021右端通过轴承1022相连接,所述过滤箱1023底部与漏斗1029顶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滤层1028外壁与过滤箱1023内壁为卡槽连接,所述过滤滚筒1024右端与滚筒齿轮1025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滚筒齿轮1025底部与摇杆齿轮1027顶部相啮合,所述摇杆齿轮1027右端与摇杆1026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摇杆1026中端与外框架106右端相贯通,所述过滤滚筒1024底部与过滤层1028顶部相贴合,所述漏斗1029左端与速冻器101相连接,所述速冻器101右端与过滤装置102左端相连接,所述速冻器101设有连接管1018,所述连接管1018右端与过滤装置102为机械连接,所述过滤装置102设有漏斗1029,所述连接管1018右端与漏斗1029底部左端相黏合,所述防粘装置103由连杆斜齿轮1031、主齿轮1032、活动连杆1033、旋杆1034、副齿轮1035、横杆1036、定位块1037、滑轮1038、顶杆1039、防粘板10310组成,所述连杆斜齿轮1031右上端与主齿轮1032左下端相啮合,所述主齿轮1032右下端与副齿轮1035左上端为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旋杆1034顶部与主齿轮1032内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旋杆1034底部与横杆1036左端通过活动连杆1033相连接,所述横杆1036右端与定位块1037左端相焊接,所述横杆1036中端与副齿轮1035内环为机械连接,所述定位块1037中端与顶杆1039底部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顶杆1039上端左侧与防粘板10310中端右侧通过滑轮1038相连接,所述顶杆1039顶部与防粘板10310中端相贯通,所述连杆斜齿轮1031左端后侧与除冰装置104相连接,所述除冰装置104由除冰插头1041、除冰连杆1042、小连杆1043、小旋杆1044、旋转齿轮1045、齿轮定位座1046、皮带1047、齿盘1048、连杆定位座1049组成,所述除冰插头1041底部与除冰连杆1042顶部为活动连接,所述旋转齿轮1045中端与除冰连杆1042左端通过小旋杆1044相连接,所述旋转齿轮1045后端与齿轮定位座1046前端为活动连接,所述旋转齿轮1045内环与齿盘1048内环通过皮带1047相连接,所述连杆定位座1049顶部与除冰连杆1042右端通过小连杆1043相连接,所述连杆定位座1049后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后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齿盘1048右上端与防粘装置103相连接,所述防粘装置103左端与除冰装置104右端相连接,所述防粘装置103设有连杆斜齿轮1031,所述连杆斜齿轮1031左端后侧与除冰装置104为机械连接,所述除冰装置104设有齿盘1048,所述连杆斜齿轮1031左端后侧与齿盘1048右上端相啮合,所述动力装置105由转轮连杆1051、转轮1052、从动轮1053、t型连杆1054、电机齿轮1055、电机1056、控制线1057、控制器1058、电源1059、连接杆10510、旋轮固定座10511、间歇式输送带10512、间歇式动力槽10513组成,所述转轮1052中端与t型连杆1054右端通过转轮连杆1051相连接,所述t型连杆1054顶部与间歇式动力槽10513底部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t型连杆1054左端与连接杆10510底部为活动连接,所述旋轮固定座10511中端与连接杆10510顶部通过旋轮相连接,所述电源1059左端与电源1059左端相黏合,所述电源1059正极与控制器1058左端通过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058右端与电机1056左端通过控制线1057相连接,所述电机1056顶部与电源1059负极为电连接,所述电机1056右端与电机齿轮1055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从动轮1053内环与转轮1052外环为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1053左端与电机齿轮1055右端后侧相啮合,所述间歇式输送带10512底部与间歇式动力槽10513顶部相啮合,所述从动轮1053外环与齿盘1048外环通过皮带1047相连接,所述间歇式输送带10512底部与除冰插头1041顶部相贴合。

本专利所说的控制线1057采用橡胶材质,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

在进行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防滑垫12底部与地面接触,使用钥匙松动锁具9,打开箱门10检查内部零件是否受损,将水桶3装满水,按动操作按键15,显示屏16与指示灯2亮起,此时通过操作按键15启动控制器1058,电源1059为电机1056供能,则电机1056通过电机齿轮1055带动从动轮1053转动,从动轮1053同时带动转轮1052与齿盘1048转动,此时带动转轮1052使转轮连杆1051旋转,t型连杆1054配合连接杆10510旋转,使间歇式动力槽10513由右往左往复推动间歇式输送带10512,将水产品放置在间歇式输送带10512,则间歇式输送带10512断断续续将产品往右送入速冻装置1内,此时水进入过滤箱1023,通过过滤层1028过滤后依次经过漏斗1029、连接管1018进入冷冻仓1017的冷冻管1013,再通过阀门1012进入冷凝仓1011的冷凝管1014,开始对水产品进行速冻处理,此时手握摇杆1026转动,使摇杆齿轮1027带动滚筒齿轮1025连同过滤滚筒1024转动,将残渣往左挤压并由外框架106后端排出,速冻好的产品滑至防粘板10310,此时齿盘1048通过连杆斜齿轮1031带动主齿轮1032连同副齿轮1035转动,进而使旋杆1034拉动活动连杆1033转动,同时横杆1036作为翘杆配合副齿轮1035转动,通过定位块1037使顶杆1039紧贴滑轮1038做上下往复运动,防止产品冻在防粘板10310,同时旋转齿轮1045通过小旋杆1044带动除冰连杆1042左端旋转,则小连杆1043配合除冰连杆1042右端旋转,使除冰插头1041做上下往复运动,将间歇式输送带10512上的冰块切碎,防止冰块积累影响装置正常运行,速冻产品由承接输送带6送出。

本发明解决现有速冻装置速冻过后容易使产品黏在装置上,需后期人为处理,耗时耗力,且容易损坏产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积冰过多将对装置内部产生挤压,容易损坏装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速冻装置,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防滑垫底部与地面接触,使用钥匙松动锁具,打开箱门检查内部零件是否受损,将水桶装满水,按动操作按键,显示屏与指示灯亮起,此时通过操作按键启动控制器,电源为电机供能,则电机通过电机齿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同时带动转轮与齿盘转动,此时带动转轮使转轮连杆旋转,t型连杆配合连接杆旋转,使间歇式动力槽由右往左往复推动间歇式输送带,将水产品放置在间歇式输送带,则间歇式输送带断断续续将产品往右送入速冻装置内,此时水进入过滤箱,通过过滤层过滤后依次经过漏斗、连接管进入冷冻仓的冷冻管,再通过阀门进入冷凝仓的冷凝管,开始对水产品进行速冻处理,此时手握摇杆转动,使摇杆齿轮带动滚筒齿轮连同过滤滚筒转动,将残渣往左挤压并由外框架后端排出,速冻好的产品滑至防粘板,此时齿盘通过连杆斜齿轮带动主齿轮连同副齿轮转动,进而使旋杆拉动活动连杆转动,同时横杆作为翘杆配合副齿轮转动,通过定位块使顶杆紧贴滑轮做上下往复运动,防止产品冻在防粘板,同时旋转齿轮通过小旋杆带动除冰连杆左端旋转,则小连杆配合除冰连杆右端旋转,使除冰插头做上下往复运动,将间歇式输送带上的冰块切碎,防止冰块积累影响装置正常运行,速冻产品由承接输送带送出,装置通过过滤使水更为干净安全,提高速冻效果,保证食品安全,再者采用除冰插头,防止冰块在装置内部积累过多,进而保护装置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另有顶杆使速冻后的产品能正常逐个送出,使装置运行更为流畅,解决使用者后期破冰除冰的困扰。

以上仅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