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松籽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4137发布日期:2018-10-16 19:50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葵花松籽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健康的饮食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松籽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常食松籽,可以强身健体,特别对老年体弱、腰痛、便秘、眩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均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滋补健身的作用。治疗燥咳、吐血、便秘等病。现有的松籽制作大多是直接将松籽加工成五香松籽,通过五香粉炒制所谓五香粉是将超过5种的香料研磨成粉状混合一起,常使用在煎、炸前涂抹在鸡、鸭肉类上,也可与细盐混合做沾料之用。广泛用于东方料理的辛辣口味的菜肴,尤其适合用于烘烤或快炒肉类、炖、炯,蒸、煮菜肴作调味。其名称来自于中国文化对酸、甜、苦、辣、咸五味要求的平衡。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但是在进行松籽的加工过程中,松籽的去壳都是通过人工去壳,松籽壳十分硬,人工去壳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松籽加工时都是通过人工去壳,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葵花松籽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松籽与葵花去壳预处理,使用去壳装置,将松籽和葵花子从两个转盘之间倒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两个齿轮往不同的方向转动,两个转盘也朝着不同的方向转动,随着两个转盘的转动,并且两个转盘之间的凸齿错开设置,对葵花子和松籽进行去皮,破壳之后落下的松籽仁和葵花子仁用3-5%浓度的食盐水浸泡8-10分钟,然后捞起过滤备用;

步骤二:油炸,把食用植物油烧热,用150℃~200℃的火油炸葵花子仁和松籽仁至外表颜色变为金黄色,油炸时用20~30次/min的速度进行翻搅;

步骤三:除油,油炸结束出锅后即放入离心过滤机离心处理3-5分钟;

步骤四:裹粉,将除油后的松籽倒入裹粉机内,加入五香粉并启动裹粉机,至松籽表面完全涂布了五香粉,要求松籽表面不湿润,颗粒间不粘连;

步骤五:包装,待散去热气并完全冷却后即可进行检测并称重包装。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去壳、油炸、除油、裹粉、包装等五个步骤完成对松籽仁和葵花子仁的加工,每个步骤的时间、温度以及火候的控制使得加工出的葵花松籽,香脆可口,品质高。

2.本发明在去壳时通过去壳装置处理,不需要人工操作,去壳效率高,效果好,省时省力。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在步骤三中,离心处理时间为3分钟。该时间下的离心处理效果最佳。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在步骤二中油炸时用22次/min的速度进行翻搅。该翻搅速度下的油炸效果最佳。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在步骤二中用170℃的火进行油炸。该温度下的火进行油炸时,松籽仁和葵花子仁能够保持较好的形态,油炸效果好。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在步骤一中食盐水的浓度为4%。该浓度下的食盐水能够对松籽仁和葵花子仁起到较好的清洁和浸泡作用,又不致松籽仁和葵花子仁过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葵花松籽的制作工艺中去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盘1、凸齿2、齿轮3、支撑臂4、端面凸轮5、气缸6、顶杆7、涡流管8。

实施例一:

葵花松籽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松籽与葵花去壳预处理,使用去壳装置,将松籽和葵花子从两个转盘之间倒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两个齿轮往不同的方向转动,两个转盘也朝着不同的方向转动,随着两个转盘的转动,并且两个转盘之间的凸齿的错开设置,对葵花子和松籽进行去皮,破壳之后落下的松籽仁和葵花子仁用3%浓度的食盐水浸泡8分钟,然后捞起过滤备用;

步骤二:油炸,把食用植物油烧热,用150℃℃的火油炸葵花子仁和松籽仁至外表颜色变为金黄色,油炸时用20次/min的速度进行翻搅;

步骤三:除油,油炸结束出锅后即放入离心过滤机离心处理3分钟;

步骤四:裹粉,将除油后的松籽倒入裹粉机内,加入五香粉并启动裹粉机,至松籽表面完全涂布了五香粉,要求松籽表面不湿润,颗粒间不粘连;

步骤五:包装,待散去热气并完全冷却后即可进行检测并称重包装。

其中步骤一:松籽与葵花去壳预处理,使用去壳装置,如图1所示,去壳装置包括,先设置一个葵花籽通道,通道内设两相对的转盘1,转盘1转动方向相反且内侧均设置凸齿2,两个转盘1上的凸齿2互相交错设置,并且凸齿2呈锥台形,凸齿2周向均设有若干去壳齿,凸齿2之间均可容果仁穿过,凸齿2转动连接转盘1,转盘1上方分别由齿轮3驱动,两个齿轮3均由电机驱动,转盘1背面中部均设置用于支撑转盘1转动的支撑臂4,转盘1背面边缘设置端面凸轮5,还包括与机架滑动连接的顶杆7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气缸6,顶杆7一端与凸轮相抵,另一端与气缸6的活塞固定,活塞与气缸6之间设置弹簧且尾端与涡流管8进气端连通,涡流管8冷气端、热气端分别于与支撑臂4连通且通入到转盘1内,并且凸齿2上开设有气孔,气体通过转盘1从气孔出来。

将松籽和葵花子从两个转盘1之间倒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两个齿轮3往不同的方向转动,两个转盘1也朝着不同的方向转动,由于两个转盘1上的凸齿2相互交错设置,所以,对掉下来的葵花子以及松籽进行去壳处理,在转盘1转动时,由于端面凸轮5的设置,驱动顶杆7往复移动,在顶杆7往复移动时,将气体通过气缸6压入到涡流管8内,然后热气和冷气分别从涡流管8的热气端和冷气端通过支撑臂4进入到两个转盘1内,然后随着两个转盘1的转动再从凸轮上的气孔中出来,冷热同时作用到松籽和葵花子壳上,利用冷热不均实现不同的膨胀和收缩,随着使得松籽壳和葵花子壳破裂,气体从气孔出来不仅能够吹动葵花籽使得外壳脱离更加彻底,还能够使得冷或热的传导均匀,最后还能够带动凸齿2转动,使得凸齿2在公转情况下还可以局部自转,使得破碎更加均匀而且细致。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中破壳之后落下的松籽仁和葵花子仁用5%浓度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步骤二中用200℃的火油炸葵花子仁和松籽仁至外表颜色变为金黄色,油炸时用30次/min的速度进行翻搅;步骤三中离心处理5分钟。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步骤一中破壳之后落下的松籽仁和葵花子仁用4%浓度的食盐水浸泡9分钟;步骤二中用170℃的火油炸葵花子仁和松籽仁至外表颜色变为金黄色,油炸时用22次/min的速度进行翻搅;步骤三中离心处理3分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