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7005发布日期:2018-11-07 07:5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红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解酒保肝等功效的红茶的制备。

背景技术

酒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独特的地位,但醉酒和酒精中毒也越来越成为我国的公共健康问题。急性大量饮酒可引起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而长期的饮酒将导致精神障碍、胃溃疡以及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因此,如何降低酒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目前国际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开发有效的解酒护肝类保健食品,也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副作用小、作用迅速又能保护肝脏的解酒类保健品的市场前景相当乐观。

而以茶来解酒,是人们早已熟识并已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糖类、维生素和酶类等多种成分,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能提高肝脏对药物的代谢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尿作用,可以将人血液中的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从尿中排出,减轻和消除由于酒精带来的毒副作用。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具有香甜味醇的特征,也是日常生活的传统茶饮产品。

酵素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酶,它存在于所有活的动植物体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一种必需物质。酵素参与所有的生命活动,若没有酵素,生化反应将无法进行。现有技术已经发现解酒酵素能通过保护肝细胞、稳定肝细胞膜,从而抑制肝组织内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的升高,抑制alt、ast释放入血,从而有效防治酒精性肝损伤。

食用菌多糖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例如其作为一种生物反应增强剂和调节剂,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食用菌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其提高感染细胞免疫力,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抑制细胞病变,促进细胞修复等功能。同时,食用菌多糖还具有抗逆转录病毒活性。

金针菇多糖是金针菇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许多研究认为,金针菇多糖不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具有保肝、保湿、抗感染、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和缓解体力疲劳等保健作用。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是香菇的主要有效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宿主免疫增强剂,临床与药理研究表明,香菇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作用。

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有大量文献披露了以食用菌为原料的解酒保健食品的制备,但就目前整体技术状况而言,此类保健食品存在诸如以下问题:(1)产品形式上,多为胶囊、颗粒剂、片剂、口服液等通常为药品的传统剂型,产品样式较为单一,缺乏更为接近传统意义上的食品的类型,例如专利cn101156877a等。(2)原料选择上,选用原料多样但较为随意,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有涉及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酵素用于保健品的应用,以及将二者组合进行应用的申请,例如专利cn106578801a、cn106579384a等,但尚未对原料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组合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也无针对特定的解酒的功效应用,更未从原料的组合、食用菌多糖和食用菌酵素的组合的角度入手来解决问题。(3)制备工艺上,虽然公开的食用菌多糖和食用菌酵素的制备方法很多,也对于食用菌的原料处理多有披露,例如专利cn103859538a、cn105707851a等,但多糖和酵素二者多为各自独立地进行制备方法,未充分利用二者原料上的相似点而对工艺步骤进行重组、统一、简化,同时大多制备方法采用的是通用的工艺步骤,而未对于特定组合的食用菌原料而选择有针对性的工艺条件和参数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酒红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多种食用菌的单独及组合实验,最终确定以金针菇和香菇这两种特定组合的食用菌为原料,经超声协同酶解工艺,再分别制备食用菌复合多糖和食用菌复合酵素,并将其融入红茶的制备工艺中,制成消费者广泛接受的茶叶制品形式,冲泡饮用后对于解酒作用而言,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显著延长了醉酒潜伏期、缩短了醒酒时间,还起到保肝减毒的作用,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更佳的解酒保肝功效。

具体而言,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酒红茶,制备步骤为:鲜叶采摘、萎凋、喷洒食用菌复合多糖液、揉捻、一次发酵、喷洒食用菌复合酵素液、再次揉捻、二次发酵、理条、烘干步骤。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酒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选料:采摘茶树鲜叶作为原料;

(2)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于萎凋槽上,萎凋至鲜叶含水率为60-75%;

(3)一次揉捻:将萎凋叶置于揉捻机中,以空压揉捻-轻压揉捻-空压揉捻-重压揉捻的顺序,依次进行揉捻操作,至茶汁开始外溢、初步形成条状;

(4)喷洒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将萎凋叶置于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将复合多糖液按照200-500ml/kg茶叶的比例均匀地喷洒在萎凋叶上,并混合均匀;

(5)二次揉捻:将喷洒均匀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采用轻揉的揉捻方式,轻揉10-20min;

(6)一次发酵:将茶叶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轻发酵,发酵室温25-35℃、发酵时间5-10h;

(7)喷洒食用菌复合酵素液:将一次发酵叶置于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将复合酵素液按照50-100ml/kg茶叶的比例均匀地喷洒在一次发酵叶上,并混合均匀;

(8)三次揉捻:将喷洒均匀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采用轻揉的揉捻方式,轻揉5-10min;

(9)二次发酵:将茶叶再次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轻发酵,发酵室温25-35℃、发酵时间0.5-5h;

(10)烘干:采用低温烘干的方式,将二次发酵叶先50-80℃毛火烘干0.5-3h,再60-90℃足火提香5-30min,即得。

优选的,所述的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和食用菌复合酵素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处理:取金针菇和香菇,按二者量比(1-4):1混合,加水打浆制成食用菌复合浆;

2)超声协同酶解处理:将步骤1)的食用菌复合浆置于超声波提取机中进行超声波处理,在处理后的复合浆中添加复合酶酶解,升温灭酶,得到食用菌酶解液;

3)复合多糖液的制备:取步骤2)的食用菌酶解液,经提取复合多糖后制得食用菌复合多糖液;

4)复合酵素液的制备:取步骤2)的食用菌酶解液,经接种发酵制得食用菌复合酵素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和食用菌复合酵素液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处理:取金针菇和香菇,按二者量比(1-4):1混合,加水打浆制成食用菌复合浆;

2)超声协同酶解处理:将步骤1)的食用菌复合浆置于超声波提取机中进行超声波处理,在300-800w、30-50℃条件下处理30-60min;处理后的复合浆中添加0.05-0.2%(w/w)复合酶,在ph5-7、30-50℃条件下酶解1-3h,升温灭酶,得到食用菌酶解液;

3)复合多糖液的制备:取步骤2)的食用菌酶解液,经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加入乙醇静置,离心收集沉淀,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再加水稀释后制得食用菌复合多糖液;

4)复合酵素液的制备:取步骤2)的食用菌酶解液,加入适量红糖,溶解后高温灭菌,接种复合发酵菌,置于恒温箱中发酵,发酵液经离心、取上清液,加水稀释后制得食用菌复合酵素液。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按金针菇和香菇质量比3:1混合,加水打浆制成食用菌复合浆,其中加水量为混合物的10-15倍。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协同酶解处理,具体操作为:将步骤1)的食用菌复合浆置于超声波提取机中进行超声波处理,在600w、40℃条件下处理45min;处理后的复合浆中添加0.1%(w/w)复合酶,在ph6、35℃条件下酶解2h,升温灭酶,得到食用菌酶解液。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复合酶由风味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质量比(2-5):(2-5):1组成。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复合酶由风味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质量比4:4:1组成。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4)中,取步骤2)的食用菌酶解液,加入适量红糖,溶解后高温灭菌,接种0.5-1%(w/w)复合发酵菌,置于20-30℃恒温箱中发酵20-40d,发酵液经离心、取上清液、浓缩,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得食用菌复合酵素。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4)中,取步骤2)的食用菌酶解液,加入适量红糖,溶解后高温灭菌,接种1%(w/w)复合发酵菌,置于25℃恒温箱中发酵30d,发酵液经离心、取上清液、浓缩,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得食用菌复合酵素。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复合发酵菌由酵母菌和干酪乳杆菌按质量比(3-5):1组成。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复合发酵菌由酵母菌和干酪乳杆菌按质量比4:1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对于原料的选择,本发明优选金针菇和香菇的食用菌原料组合,虽然金针菇、香菇均为市面上非常常见、同时也是消费者通常食用的食用菌种类,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食用菌的组合作为原料制备的先例,虽然现有技术中也不乏以金针菇和香菇二者复配作为主料制备解酒保健品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一技术贡献就是具体确定了以金针菇和香菇这两种食用菌为原料,优势互补,并进一步制定出最为合适的配比,即以原料来源广泛、添加成本较低的金针菇和香菇作为主要占比配方,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不仅解酒护肝功效更佳,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更适合普通消费群体饮用。

(2)对于适配工艺的优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多为将多糖和酵素二者各自独立地进行制备的方式,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贡献点即在于将二者的制备组合起来,根据食用菌细胞壁较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先进行酶解破壁,使有效成分更易溶出,并利用超声波的空穴作用促进其破壁的过程,再将得到的酶解液分别制备多糖和酵素,相比于单独进行这两种成分的提取,充分利用了二者原料上及制备工艺上的相似点,从而使得该过程大大简化了工艺操作步骤,并且根据特定组合的食用菌原料而选择有针对性的工艺条件和参数优化,大大提升了工艺的有效性。

(3)对于产品服用形式,本发明的技术贡献点还在于采用红茶茶饮的饮用形式,并在红茶传统的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工艺基础上,通过喷洒的方式,将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和食用菌复合酵素液喷至茶叶表面,并经搅拌混匀,使得茶叶吸收上述具有解酒保肝功效的成分从而大大提升红茶相应的解酒效果。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在喷洒前先将茶叶进行揉捻操作以适当第破坏叶组织,从而利于复合多糖液/复合酵素液的吸收,再在喷洒后进一步轻揉而使得上述液体能进一步进入茶叶内部组织并分布均匀,并经发酵及烘干而固定于茶叶内部。基于此,本发明制成保健红茶的产品形式,一方面,其产品外观及饮用方式更类似于传统食品,适用人群更无抵触心理;而另一方面,通过将上述单独使用均具有一定的解酒功效的多糖、酵素以特定的配比以形成特定的组合,再加上饮茶本身即具有一定的解酒效果,使得最终制成的红茶产品,解酒护肝功效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其单独使用的解酒效果。

(4)对于应用前景,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以证实,本申请的解酒保健茶不仅具有饮酒/醉酒后解酒的良好效果,同时还具有事前预防醉酒的功效。其不仅显著延长了醉酒潜伏期、缩短了醒酒时间,还起到保肝减毒的作用,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更佳的解酒保肝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解酒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工艺步骤为:(1)鲜叶采摘:采摘茶树鲜叶作为原料;(2)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于萎凋槽上,萎凋至鲜叶含水率为70%;(3)一次揉捻:将萎凋叶置于揉捻机中,以空压揉捻-轻压揉捻-空压揉捻-重压揉捻的顺序,依次进行揉捻操作,至茶汁开始外溢、初步形成条状;(4)喷洒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将萎凋叶置于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将复合多糖液按照300ml/kg茶叶的比例均匀地喷洒在萎凋叶上,并混合均匀;(5)二次揉捻:将喷洒均匀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采用轻揉的揉捻方式,轻揉15min;(6)一次发酵:将茶叶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轻发酵,发酵室温30℃、发酵时间8h;(7)喷洒食用菌复合酵素液:将一次发酵叶置于搅拌机中,在搅拌状态下,将复合酵素液按照100ml/kg茶叶的比例均匀地喷洒在一次发酵叶上,并混合均匀;(8)三次揉捻:将喷洒均匀的茶叶置于揉捻机中,采用轻揉的揉捻方式,轻揉8min;(9)二次发酵:将茶叶再次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轻发酵,发酵室温30℃、发酵时间3h;(10)烘干:采用低温烘干的方式,将二次发酵叶先60℃毛火烘干3h,再80℃足火提香20min,即得;

其中,所述的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和食用菌复合酵素液的制备方法如下:1)原料处理:取金针菇和香菇,按二者量比3:1混合,加水打浆制成食用菌复合浆;2)超声协同酶解处理:将步骤1)的食用菌复合浆置于超声波提取机中进行超声波处理,在600w、40℃条件下处理45min;处理后的复合浆中添加0.1%(w/w)复合酶,在ph6、35℃条件下酶解2h,升温灭酶,得到食用菌酶解液,所述的复合酶由风味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质量比4:4:1组成;3)复合多糖液的制备:取步骤2)的食用菌酶解液,经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加入乙醇静置,离心收集沉淀,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再加水稀释后制得食用菌复合多糖液;4)复合酵素液的制备:取步骤2)的食用菌酶解液,加入适量红糖,溶解后高温灭菌,接种1%(w/w)复合发酵菌,置于25℃恒温箱中发酵30d,发酵液经离心、取上清液、浓缩,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得食用菌复合酵素,所述的复合发酵菌由酵母菌和干酪乳杆菌按质量比3:1组成。

实施例2:

一种解酒红茶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1)至(10)大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和食用菌复合酵素液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原料处理,取金针菇和香菇,按二者量比1:1混合。

实施例3:

一种解酒红茶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1)至(10)大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和食用菌复合酵素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的原料处理,取金针菇和香菇,按二者量比4:1混合.

对比例a1-3:

一种解酒红茶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1)至(10)大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和食用菌复合酵素液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原料处理,金针菇和香菇的原料选择及配比不同(具体配比如表1)。

表1

对比例b1-4:

一种解酒红茶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1)至(10)大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食用菌复合多糖液和食用菌复合酵素液的添加配比不同(具体配比如表2)。

表2

实验设计:

本发明的保健茶所具有的解酒功效,是通过以下的防醉实验证实的。

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体质量在20-28g之间,随机分组。

材料:根据实施例1-3及对比例制备得到的保健红茶,加水冲泡调配成饮品;生理盐水;红星二锅头白酒,酒精含量56%;乙醇脱氢酶(adh)试剂盒、谷草转氨酶(ast)试剂盒、谷丙转氨酶(alt)试剂盒。

方法:

1、实验分组设置:分别取小鼠,随机分为4大组,分别设定为实施例组(实施例1-3)、空白组(生理盐水例)、对比例a组(对比例a1-3)、对比例b组(对比例b1-3),每例5只;制备的红茶均经冲泡配制成统一浓度20g茶叶/kg饮品,及相同浓度的生理盐水;灌服剂量为30g/kg小鼠。

2、醉酒剂量确定:取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禁食12h后各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白酒5-30ml/kg小鼠(5、10、15、20、25、30ml/kg),观察小鼠攀爬消失所需酒量及醉酒后的各种生理变化,例如步态不稳、攀爬反射消失、翻正反射消失、浅睡、腹部呼吸明显、未发生死亡等,从而确定出醉酒剂量。经小鼠醉酒剂量测定,确定15ml白酒/kg小鼠为本实验小鼠的醉酒剂量。

3、实验过程

(1)防醉实验:取小鼠50只并分组,禁食12h后,先分别灌胃给予实施例组、空白组、对比例a组、对比例b组,30min后按醉酒剂量15ml/kg灌胃给予白酒。观察记录各组小鼠醉酒的只数,小鼠从给酒后到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即出现醉酒)的时间,比较各组小鼠醉酒情况。

(2)生化指标测定:取小鼠50只并分组,禁食12h后,先分别灌胃给予实施例组、空白组、对比例a组、对比例b组,30min后按醉酒剂量15ml/kg灌胃给予白酒。给酒1h后取肝脏,测定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

(3)醒酒实验:取小鼠50只并分组,禁食12h后,先按醉酒剂量15ml/kg灌胃给予白酒,出现醉酒反应5min后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实施例组、空白组、对比例a组、对比例b组,并开始计时。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和翻正反射恢复的时间。

实验结果:

将实施例与对比例进行比较验证。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通过以上比对结果,可以发现,首先,相比于空白组,在灌胃白酒前先给予红茶,均可显著降低小鼠的醉酒鼠数,即实施例1-3与对比例a/b的配方均可减少小鼠的酒醉数量,同时也显著延长了醉酒潜伏期,而且可以发现,本发明实施例1-3的醉酒潜伏期的量化数据还要明显优于对比例a1-3和对比例b1-3,具有更佳的防醉功效。其次,通过醒酒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灌胃实施例1-3配方的小鼠在醒酒时间上要短于空白组和对比例组,说明本发明具有更佳的醒酒作用。再者,已知乙醇脱氢酶(adh)是乙醇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其活力的高低决定了乙醇代谢的速度,活力越高则乙醇代谢越快,对于解酒的效果亦越好,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是判断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指标,活性越高则对肝脏损伤越大,而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配方相比于空白组和对比例,能显著提高小鼠adh活力,并降低小鼠肝脏中的alt、ast的活性,表明其可提高乙醇代谢速度、降低乙醇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同时对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综上,通过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证实,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解酒红茶,在饮酒前食用,具有良好的防醉功效,同时相比于采用食用菌原料的单独使用及其他组合配比,以及相比于将制得的多糖、酵素的单独使用及其他组合配比,本发明的配方均产生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其达到的防醉、醒酒以及护肝保肝等效果,均超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预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