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4500发布日期:2018-11-24 10:45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花叶海棠的深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青海藏茶由花叶海棠的嫩叶制成,古时只在活佛阶层流通,属于一种高档饮品。解放后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在藏族人民群众中受到广泛欢迎。花叶海棠茶味甘苦、口感香醇,富含茶多酚、维生素c、类黄酮等大量营养元素,颇受藏族群众喜欢。花叶海棠对现代人的三高:高血脂、高脂肪、高血压以及利尿排毒具有显著疗效,倍受消费者欢迎,销量越来越大。花叶海棠之所以成为众多茶叶中的精品之一,是因为其特有的地理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以及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香气口感愈佳。再加之花叶海棠具有解油脂、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酒等多重功能倍受广大的饮茶人深爱。但花叶海棠的冲泡工艺,使用的器具均有特殊的要求,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按照严格工序冲泡茶,方能充分体现出花叶海棠的特性,因此其及其不适合在宾馆、公共场合及外出旅游时饮用,且其泡茶的繁琐工序严重制约了众多的消费人群。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叶海棠茶膏,该工艺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相结合的方式,将花叶海棠叶中溶解性大的有效成分溶出,得率高,香气物质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且原料的利用率大,。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工艺制得的花叶海棠茶膏,该茶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饮用。冲泡之后无茶渣,且茶汤的色度、亮度、透明度均较高,具有回甘、醇厚、滑润的口感。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花叶海棠茶膏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将经发酵处理后的花叶海棠叶与80~95℃的水混合4~6min后过滤,得水提液;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乙醇含量为1~10vol%的醇溶液按照料液比1:30~70混合,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1~3次,每次8~20min,得到醇提液;再将醇提液与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将粗提液用60~100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干燥粉碎后,压制成块。一种由上述制备工艺所制得的花叶海棠茶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本公开内容提供的这种花叶海棠茶膏的制备工艺,先用热水冲泡花叶海棠叶4~6min,模拟泡茶的过程,使花叶海棠叶中所含的大极性物质快速溶出;随后再采用乙醇含量较低的醇溶液进行醇提,使药材中极性稍低的有效物质陆续溶出,以此提高溶出物的得率和溶解性、以及提高香味物质的存留量。再将所得到的粗提液再次过滤后,浓缩至膏状,制得花叶海棠茶膏。采用这种方法,花叶海棠叶中化学物质的溶出率大、得率高,使得原料的利用率大,适合规模化、批量生产的花叶海棠茶膏。所制得的这种花叶海棠茶膏,体积小、重量轻、溶解性好,方便冲泡饮用;冲泡之后无茶渣,且茶汤的色度、亮度、透明度均较佳,具有回甘、醇厚、滑润的口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实施方式提供提供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其制备工艺包括:步骤s1:将经发酵处理后的花叶海棠叶与80~95℃的水混合4~6min后过滤,得水提液。该步骤用热水冲泡花叶海棠叶,使花叶海棠叶中所含的大极性物质在短时间内快速溶出,有利于提高所得提取物的溶解性、以及后续醇提的效率。热水的温度为80~95℃,或者为82~93℃,或者为85~90℃,或者为87~89℃,或者为88℃。热水冲泡的时间为4~6min,或者为5min。进一步地,在用热水冲泡前,还包括将花叶海棠叶粉碎的步骤,粉碎后的花叶海棠叶为粉末状,其粒度为20~40目,或者为25~35目。这种粒径的花叶海棠叶粉末,在用水或者醇水提取时,花叶海棠叶与提取溶剂的接触面积大,花叶海棠叶所含的化学物质的溶出率高,但其粒度不可太细,以避免后续过滤时间过长。进一步地,花叶海棠叶是经过发酵处理制得,其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的空气湿度为90~99%,发酵时间为0.5~3h。发酵时,发酵室内的温度、湿度需要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较为优选的,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发酵的叶温保持在30℃左右为宜。如叶温超过40℃,要进行翻拌散热,以免发酵过分激烈,使毛茶香低味淡、色暗。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里要采取降温措施,摊叶要薄,以利散热降温;反之,气温较低时,摊叶要厚,必要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发酵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有利于提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茶黄素的形成和积累;反之,发酵时空气湿度过低,不利于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使非酶促氧化加剧,造成汤色和叶底都变暗,滋味淡薄。发酵时,摊叶厚度一般在8~12厘米。嫩叶和叶型小的要薄摊;老叶和叶型大的要厚摊。气温低时要厚摊;气温高时应薄摊。但无论厚摊或薄摊,摊放叶子要保持发酵时通气良好。发酵过程中应翻拌一次,以利散热通气。发酵时间通常为0.5~3h,或者为0.5~2.5h,或者为1~2h。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即为发酵适度。步骤s2: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乙醇含量为1~10vol%的醇溶液按照料液比1:30~70混合,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1~3次,每次8~20min,得到醇提液。采用乙醇含量为1~10vol%(或者为2~8vol%,或者为4~6vol%,或者为5vol%)的醇溶液进行醇提,虽然乙醇的含量较低,却可以使水的极性有所降低,以此来提取极性稍低的药效成分,并使一些香气物质保留。假使完全用纯水进行提取,则不能将绝大部分的香味物质带进茶膏,因此必须在提取液中加入少量的乙醇,才能保证香味物质的存留。而且花叶海棠茶最主要的特点是其汤色呈橘红色,透亮美观。提取时的料液比为1:30~70,或者为1:40~60,或者为1:45~55;或者为1:50。进一步地,将滤渣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1~3次(可选为2次),第1次的提取时间为8~12min,或者为9~11min,或者为10min;第2~3次的提取时间为15~20min,或者为16~19min,或者为17~18min。通过第一次较短时间的提取,能够使花叶海棠叶内极性略低一点的成分快速溶出,降低滤渣中极性物质的含量;随后通过第二、三次较长时间的提取,使得虑渣中的极性稍低一点的成分尽可能多的溶出,从而提高提取的效率、提取物的溶解性以及含量。进一步地,乙醇含量为1~10vol%的醇溶液是用酒精度为45~55度(或者为48~52度,或者为50度)的粮食酒与水混合制得。采用粮食酒与水混合制备醇溶液,不利于增多醇溶液中的香气物质,进而使得最后所制备的花叶海棠的风味和口感较好。粮食酒,例如可以是高粱酒、米酒、青稞酒等。进一步地,溶剂提取法包括加热回流提取法、超声震荡提取法、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进一步地,溶剂提取法为加热回流提取法,加热温度为80~90℃,或者为82~88℃,或者为84~86℃,或者为85℃。进一步地,溶剂提取法为超声震荡提取法,超声频率为500~1000hz,或者为600~900hz,或者为700~800hz,或者为850hz。进一步地,溶剂提取法为煎煮法,煎煮温度为80~95℃,或者为82~92℃,或者为84~90℃,或者为86~88℃,或者为87℃。步骤s3:再将醇提液与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步骤s4:将粗提液用60~100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干燥粉碎后,压制成块。为了提高所制得的茶膏的溶解性,采用60~100μm的滤纸对粗提液进行再次过滤,去除难溶性的物质及混入的滤渣。滤纸的孔径为60~100μm,或者为70~90μm,或者为75~85μm,或者为80μm。进一步地,在将粗提液进行过滤前,还包括:将粗提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0.4~0.6倍后,自然冷却。粗提液的体积减小、以及提取液温度降低后,部分溶解度较小的物质会析出来,此时过滤,能够去除粗提液中溶解度较小的物质,进一步提高所制备的茶膏的溶解性。进一步地,干燥的方法包括真空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将所得到的浸膏在真空下干燥,有助于避免茶叶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在高温干燥过程中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口感以及茶的保健效果。干燥后所得的茶膏中的含水量为10~15%,或者为12~14%,或者为1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处理所得的花叶海棠叶与90℃的水混合5min后过滤,得水提液;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乙醇含量为10vol%的醇溶液按照料液比1:70混合,采用煎煮法提取2次,每次14min,得到醇提液;再将醇提液与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将粗提液用80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干燥粉碎后,压制成块,即得花叶海棠茶膏。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处理所得的花叶海棠叶与95℃的水混合4min后过滤,得水提液;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乙醇含量为10vol%的醇溶液按照料液比1:70混合,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于85℃下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20min,得到醇提液;再将醇提液与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将粗提液用100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干燥粉碎后,压制成块,即得花叶海棠茶膏。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处理所得、且粒度为28~32目的花叶海棠叶与80℃的水混合6min后过滤,得水提液;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乙醇含量为1.0vol%的醇溶液按照料液比1:30混合,采用超声震荡提取法于850hz提取2次,每次8min,得到醇提液;再将醇提液与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将粗提液用60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干燥粉碎后,压制成块,即得花叶海棠茶膏。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处理所得、且粒度为35~40目的花叶海棠叶粉末与88℃的水混合5min后过滤,得水提液;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乙醇含量为7vol%的醇溶液按照料液比1:40混合,采用煎煮法于95℃下提取2次,第1次提取10min,第2次提取18min,得到醇提液;再将醇提液与所述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将粗提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待粗提液的颜色变为酒红色时自然冷却,随后用70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采用真空干燥法进行干燥,并粉碎后,压制成块,即得花叶海棠茶膏。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处理所得、且粒度为20~25目的花叶海棠叶粉末与92℃的水混合5min后过滤,得水提液;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乙醇含量为4vol%的醇溶液按照料液比1:60混合,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于90℃下提取3次,第1次提取8min,第2、3次提取15min,得到醇提液;再将醇提液与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将粗提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0.4倍,待粗提液的颜色变为酒红色时自然冷却,随后用90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采用真空干燥法进行干燥,并粉碎后,压制成块,即得花叶海棠茶膏。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花叶海棠茶膏,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处理所得、且粒度为25~30目的花叶海棠叶粉末与85℃的水混合5min后过滤,得水提液;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乙醇含量为6vol%的醇溶液按照料液比1:80混合,采用超声震荡提取法于1000hz提取2次,第1次提取12min,第2次提取20min,得到醇提液;再将醇提液与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将粗提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0.6倍,待粗提液的颜色变为酒红色时自然冷却,随后用65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在80~100℃下干燥、并粉碎后,压制成块,即得花叶海棠茶膏。实验例不同的提取温度、不同含量的醇溶液对得率和溶解度的影响:提取方法:a.将发酵处理所得的花叶海棠叶(5kg)与90℃的水混合5min后过滤,得水提液;b.再将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与醇-水溶液(乙醇含量不同)按照料液比1:45混合,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在不同温度下提取2次,每次14min,得到醇提液;再将醇提液与水提液混合,得到粗提液;c.将粗提液用80μm的滤纸过滤后,浓缩至稀糖浆状的浸膏,采用真空干燥法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后所得的干膏承重,并于80℃的热水中测试溶解度,结果见在表1。表1.不同试验条件对得率和溶解度的影响工艺编号醇-水溶液中乙醇含量(%)提取温度(℃)得率(%)溶解性10758.37高20858.75高30959.84中457511.71高558512.58高659512.90中7157512.47中8158513.50中9159514.07差由表1可以看出,醇-水溶液中的乙醇含量和提取温度均对干膏的得率和溶解性有影响,具体为,醇-水溶液中的乙醇含量越大,干膏得率越大,但溶解性逐渐变差;提取温度越高,干膏得率越大,但溶解性逐渐变差。同时,工艺编号为5的方法所得的干膏得率大、且溶解性好。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这种花叶海棠茶膏的制备工艺,先用热水冲泡花叶海棠叶4~6min,模拟泡茶的过程,使花叶海棠叶中所含的大极性物质快速溶出;随后再采用乙醇含量较低的醇溶液进行醇提,使药材中极性稍低的有效物质陆续溶出,以此提高溶出物的得率和溶解性、以及提高香味物质的存留量。再将所得到的粗提液再次过滤后,浓缩至膏状,制得花叶海棠茶膏。采用这种方法,花叶海棠叶中化学物质的溶出率大、得率高,使得原料的利用率大,适合规模化、批量生产的花叶海棠茶膏。所制得的这种花叶海棠茶膏,体积小、重量轻、溶解性好,方便冲泡饮用;冲泡之后无茶渣,且茶汤的色度、亮度、透明度均较佳,具有回甘、醇厚、滑润的口感。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