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红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78918发布日期:2018-11-09 17:3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姜红茶的制备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姜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养生保健佳品,为姜科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醒脾开胃,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防治外感风寒、鼻寒流涕、头痛发烧、慢性胃炎、胃疼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等。《本草纲目》记载:“姜辛而不荤,去邪避恶,生啖熟食,醋、酱、糖、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现代研究表明,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挥发油、天门冬素、谷氨酸、淀粉、粗纤维素及钙、铁、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过饮茶达到舒缓紧张、预防保健的目的由来已久,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健康饮品。现有的生姜红茶多是将姜切成细丝或颗粒烘干后与红茶茶叶混合,口感、香气都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品质优、口感佳的生姜红茶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生姜红茶的制备方法,它是将生姜清洗干净后切成2~3cm长的姜丝与红茶茶坯混合通过三窨三烘的方法窨制而得,所述三窨三烘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头窨:将红茶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5~10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10~35℃,窨制时间8h,得头窨茶坯,头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0~14%;

(2)头烘:用抖筛机将头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4~6%时,取出摊平冷却,然后再将其中的姜丝分离出来得头烘茶坯,放入锡箔袋中贮藏3天后进行二次窨制;烘箱温度控制在80~90℃;

(3)二窨:将头烘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5~10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10~35℃,窨制时间8h,得二窨茶坯,二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0~14%;

(4)二烘:用抖筛机将二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4~6%时,取出摊平冷却,然后再将其中的姜丝分离出来得二烘茶坯,放入锡箔袋中贮藏3天后进行三次窨制;烘箱温度控制在80~90℃;

(5)三窨:将二烘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5~10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10~35℃,窨制时间8h,得三窨茶坯,三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0~14%;

(6)三烘:用抖筛机将三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4~6%时,取出摊平冷却即得本发明生姜红茶;烘箱温度控制在80~90℃。

优选的,上述红茶茶坯是采用每年的明前新茶做原料制得的,优选川红工夫红茶。川红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精细,有锋苗、显金毫,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清鲜带橘糖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亮,叶底柔软红匀。

进一步的,头窨前红茶茶坯的含水量应控制在4~5%。

进一步的,三窨前二烘茶坯的含水量应控制在4~5%。

进一步的,控制红茶茶坯或二烘茶坯含水量的方法是复火干燥,具体为采用100~110℃的烘干温度进行低温薄摊慢速干燥,红茶茶坯或二烘茶坯的厚度为2~3cm。不可用高火对茶坯烘干,不然容易产生火焦味,影响姜茶品质。

进一步的,红茶茶坯或二烘茶坯进行复火干燥处理后需通过摊凉冷却工序使其温度降至室温时才能进行窨制。茶坯温度过高进行窨制,会影响生姜味道的散发和茶坯姜味的吸收,降低姜茶品质。

进一步的,控制窨堆温度的方法是通花散热,具体为当窨堆温度高于设定控制温度时,将窨堆扒散摊开,厚度为2~5cm,每隔5min开沟翻动一次,直至窨堆温度下降到25℃以下时,又将其收拢重新窨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花茶的窨制技术,将生姜与茶叶进行了有机融合,通过“三窨三烘”工艺得到的生姜红茶,在保证姜茶品质和口感的前提下,也大大提高了生姜药性的散发;

(2)根据多次实验,最终确定采用“三窨三烘”工艺来窨制生姜红茶,生姜的下姜量控制75%较适中,既使生姜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不浪费原料,也保证了姜茶的品质和口感,不至于感到辛辣,经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生姜红茶,香气好,口感佳,干茶色泽乌润、有生姜独有的姜糖香。汤色浅黄,明亮度颇好,茶汤入口带生姜的姜糖香,细细回味,隐隐茶的甜香气;茶汤入口姜糖香润柔和,鲜度明显,有微辣微涩,回味带姜糖香;

(3)本发明提供的生姜红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消疲、发汗解表、促进脂肪新陈代谢的功效,可治偶感风寒,暖胃去湿,口感佳,品质好,有生姜独有的姜糖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生姜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宜宾本地产的新鲜老姜,清洗干净后,切成2~3cm长的姜丝待用;

(2)制作红茶茶坯:采摘宜宾当地产的明前新茶做原料,按照现有的川红工夫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得红茶茶坯;

(3)红茶茶坯烘干:将红茶茶坯摊平,厚度为2~3cm,用100℃的烘干温度进行低温薄摊慢速干燥至其含水量为4%。

(5)头窨:将红茶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5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10℃,窨制时间8h,得头窨茶坯,头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0%;

(6)头烘:用抖筛机将头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4%时,取出摊平冷却,然后再将其中的姜丝分离出来得头烘茶坯,放入锡箔袋中贮藏3天后进行二次窨制;烘箱温度控制在80℃;

(7)二窨:将头烘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5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10℃,窨制时间8h,得二窨茶坯,二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0%;

(8)二烘:用抖筛机将二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4%时,取出摊平冷却,然后再将其中的姜丝分离出来得二烘茶坯,放入锡箔袋中贮藏3天后进行三次窨制;烘箱温度控制在80℃;

(9)三窨:将二烘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5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10℃,窨制时间8h,得三窨茶坯,三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0%;

(10)三烘:用抖筛机将三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4%时,取出摊平冷却即得本发明生姜红茶;烘箱温度控制在80℃。

本发明所制得的生姜红茶香气好,口感佳,干茶色泽乌润、有生姜独有的姜糖香。汤色浅黄,明亮度颇好,茶汤入口带生姜的姜糖香,细细回味,隐隐茶的甜香气;茶汤入口姜糖香润柔和,鲜度明显,有微辣微涩,回味带姜糖香。

实施例2:

一种生姜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宜宾本地产的新鲜老姜,清洗干净后,切成2~3cm长的姜丝待用;

(2)制作红茶茶坯:采摘宜宾当地产的明前新茶做原料,按照现有的川红功夫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得红茶茶坯;

(3)红茶茶坯烘干:将红茶茶坯摊平,厚度为2~3cm,用105℃的烘干温度进行低温薄摊慢速干燥至其含水量为4.5%。

(5)头窨:将红茶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7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25℃,窨制时间8h,得头窨茶坯,头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2%;

(6)头烘:用抖筛机将头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时,取出摊平冷却,然后再将其中的姜丝分离出来得头烘茶坯,放入锡箔袋中贮藏3天后进行二次窨制;烘箱温度控制在85℃;

(7)二窨:将头烘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7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25℃,窨制时间8h,得二窨茶坯,二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2%;

(8)二烘:用抖筛机将二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时,取出摊平冷却,然后再将其中的姜丝分离出来得二烘茶坯,放入锡箔袋中贮藏3天后进行三次窨制;烘箱温度控制在85℃;

(9)三窨:将二烘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7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25℃,窨制时间8h,得三窨茶坯,三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2%;

(10)三烘:用抖筛机将三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时,取出摊平冷却即得本发明生姜红茶;烘箱温度控制在85℃。

本发明所制得的生姜红茶香气好,口感佳,干茶色泽乌润、有生姜独有的姜糖香。汤色浅黄,明亮度颇好,茶汤入口带生姜的姜糖香,细细回味,隐隐茶的甜香气;茶汤入口姜糖香润柔和,鲜度明显,有微辣微涩,回味带姜糖香。

实施例3:

一种生姜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宜宾本地产的新鲜老姜,清洗干净后,切成2~3cm长的姜丝待用;

(2)制作红茶茶坯:采摘宜宾当地产的明前新茶做原料,按照现有的川红功夫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得红茶茶坯;

(3)红茶茶坯烘干:将红茶茶坯摊平,厚度为2~3cm,用110℃的烘干温度进行低温薄摊慢速干燥至其含水量为5%。

(5)头窨:将红茶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10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35℃,窨制时间8h,得头窨茶坯,头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4%;

(6)头烘:用抖筛机将头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6%时,取出摊平冷却,然后再将其中的姜丝分离出来得头烘茶坯,放入锡箔袋中贮藏3天后进行二次窨制;烘箱温度控制在90℃;

(7)二窨:将头烘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10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35℃,窨制时间8h,得二窨茶坯,二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4%;

(8)二烘:用抖筛机将二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6%时,取出摊平冷却,然后再将其中的姜丝分离出来得二烘茶坯,放入锡箔袋中贮藏3天后进行三次窨制;烘箱温度控制在90℃;

(9)三窨:将二烘茶坯按照重量比9︰1分为打底茶坯和面茶茶坯,将打底茶坯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再将姜丝撒铺在打底茶坯面上,姜丝的下姜量为红茶茶坯重量的15%,然后将其由上至下扒开拌合后,在地上堆成长方形形成窨堆,堆放厚度为10cm,最后将面茶茶坯撒铺在窨堆堆面上进行堆窨,控制窨堆温度在35℃,窨制时间8h,得三窨茶坯,三窨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4%;

(10)三烘:用抖筛机将三窨茶坯中的姜丝筛出后,再加入红茶茶坯重量10%的新鲜姜丝与其混合拌匀上烘箱烘干至水分含量在6%时,取出摊平冷却即得本发明生姜红茶;烘箱温度控制在90℃。

本发明所制得的生姜红茶香气好,口感佳,干茶色泽乌润、有生姜独有的姜糖香。汤色浅黄,明亮度颇好,茶汤入口带生姜的姜糖香,细细回味,隐隐茶的甜香气;茶汤入口姜糖香润柔和,鲜度明显,有微辣微涩,回味带姜糖香。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