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7633发布日期:2018-11-24 11:00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芝麻自古以来就称为长寿不老的高级食品。芝麻有黑、白两种,食用以白芝麻为良。芝麻的茎、叶、荚、壳、花都可以做药。芝麻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b1、亚油酸、蛋白质、麻糖、多缩戊糖、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

芝麻可用作烹饪原料,如作糕点的馅料,点心、烧饼的面料,亦可作菜肴辅料。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吃的芝麻制品有:芝麻粉,芝麻糊,芝麻饼,芝麻酱。常吃芝麻有以下保健效果:

护肤美肤:常吃芝麻,可使皮肤保持柔嫩、细致和光滑。有习惯性便秘的人,肠内存留的毒素会伤害人的肝脏,也会造成皮肤的粗糙。芝麻能滑肠治疗便秘,并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利用节食来减肥的人,由于其营养的摄取量不够,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

减肥塑身:芝麻中含有防止人体发胖的物质蛋黄素、胆碱、肌糖,因此芝麻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在节食减肥的同时,若配合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肤可获得改善。

而炒芝麻属于乌发食疗药膳食谱之一,对改善症状十分有帮助。然而传统的炒芝麻成分单一,不利于营养均衡,其排毒养颜的效果也一般,不能满足广大爱美女士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包括芝麻的筛选、清理、炒制、出锅、装袋,在对芝麻进行炒制之前将其按比例加入营养液中混合浸润3~5h,再连同营养液一起炒制,营养液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如下:盐1~2份、水7~12份、茶叶提取物3~6份、冰糖3~6份、蜂蜜5~10份、花生油5~10份、荔枝汁3~5份、胡萝卜提取物3~5份、绿豆粉3~5份。

优选的,营养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s1、茶叶提取物制备:将茶叶粉碎为茶粉并对其进行加湿预处理,使其含水量为30~50%;将处理过的茶粉在30~55℃条件下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处理8小时;将经过超临界萃取的茶粉进行水浴提取,提取温度为50~75℃;料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40分钟;将提取液抽滤后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茶叶提取物;

s2、胡萝卜提取物制备:将胡萝卜采用清水清洗干净,反复清洗2-3次;将清洗后的胡萝卜自然沥干;将沥干后的胡萝卜切成小块,所述小块的尺寸为1立方厘米;将小块胡萝卜放置在蒸煮容器中,加水蒸煮;将蒸煮后的胡萝卜块进行碎化,形成胡萝卜糊;在胡萝卜糊中滴加2-3滴稀硫酸,然后进行低温搅拌;低温搅拌后胡萝卜糊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是胡萝卜提取液;

s3、鲜榨荔枝汁、绿豆粉碎制粉;

s4、原料混合:按照配方量将盐、水、茶叶提取物、冰糖、蜂蜜、花生油、荔枝汁、胡萝卜提取物、绿豆粉搅拌混合,得到营养液,5~10℃冷藏。

优选的,营养液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如下:盐2份、水10份、茶叶提取物5份、冰糖5份、蜂蜜8份、花生油8份、荔枝汁4份、胡萝卜提取物4份、绿豆粉4份。

优选的,芝麻与营养液混合时重量比为9:2。

优选的,芝麻选用优质黑芝麻。

优选的,炒芝麻成品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度为-0.08mpa。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加入了茶叶提取物、冰糖、蜂蜜、花生油、荔枝汁、胡萝卜提取物、绿豆粉作为营养液,与芝麻一起翻炒,能够丰富炒芝麻的营养价值,增加排毒养颜的的效果,迎合广大爱美女士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包括芝麻的筛选、清理、炒制、出锅、装袋,在对芝麻进行炒制之前将其按比例加入营养液中混合浸润3h,再连同营养液一起炒制,营养液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如下:盐1份、水7份、茶叶提取物3份、冰糖3份、蜂蜜5份、花生油5份、荔枝汁3份、胡萝卜提取物3份、绿豆粉3份。

营养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s1、茶叶提取物制备:将茶叶粉碎为茶粉并对其进行加湿预处理,使其含水量为30%;将处理过的茶粉在30℃条件下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处理8小时;将经过超临界萃取的茶粉进行水浴提取,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40分钟;将提取液抽滤后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茶叶提取物;

s2、胡萝卜提取物制备:将胡萝卜采用清水清洗干净,反复清洗2次;将清洗后的胡萝卜自然沥干;将沥干后的胡萝卜切成小块,所述小块的尺寸为1立方厘米;将小块胡萝卜放置在蒸煮容器中,加水蒸煮;将蒸煮后的胡萝卜块进行碎化,形成胡萝卜糊;在胡萝卜糊中滴加2滴稀硫酸,然后进行低温搅拌;低温搅拌后胡萝卜糊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是胡萝卜提取液;

s3、鲜榨荔枝汁、绿豆粉碎制粉;

s4、原料混合:按照配方量将盐、水、茶叶提取物、冰糖、蜂蜜、花生油、荔枝汁、胡萝卜提取物、绿豆粉搅拌混合,得到营养液,5℃冷藏。

芝麻与营养液混合时重量比为9:2。

芝麻选用优质黑芝麻。

炒芝麻成品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度为-0.08mpa。

实施例2

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包括芝麻的筛选、清理、炒制、出锅、装袋,在对芝麻进行炒制之前将其按比例加入营养液中混合浸润4h,再连同营养液一起炒制,营养液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如下:盐1份、水8份、茶叶提取物4份、冰糖4份、蜂蜜6份、花生油6份、荔枝汁4份、胡萝卜提取物4份、绿豆粉4份。

营养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s1、茶叶提取物制备:将茶叶粉碎为茶粉并对其进行加湿预处理,使其含水量为35%;将处理过的茶粉在40℃条件下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处理8小时;将经过超临界萃取的茶粉进行水浴提取,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40分钟;将提取液抽滤后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茶叶提取物;

s2、胡萝卜提取物制备:将胡萝卜采用清水清洗干净,反复清洗2次;将清洗后的胡萝卜自然沥干;将沥干后的胡萝卜切成小块,所述小块的尺寸为1立方厘米;将小块胡萝卜放置在蒸煮容器中,加水蒸煮;将蒸煮后的胡萝卜块进行碎化,形成胡萝卜糊;在胡萝卜糊中滴加2滴稀硫酸,然后进行低温搅拌;低温搅拌后胡萝卜糊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是胡萝卜提取液;

s3、鲜榨荔枝汁、绿豆粉碎制粉;

s4、原料混合:按照配方量将盐、水、茶叶提取物、冰糖、蜂蜜、花生油、荔枝汁、胡萝卜提取物、绿豆粉搅拌混合,得到营养液,6℃冷藏。

芝麻与营养液混合时重量比为9:2。

芝麻选用优质黑芝麻。

炒芝麻成品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度为-0.08mpa。

实施例3

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包括芝麻的筛选、清理、炒制、出锅、装袋,在对芝麻进行炒制之前将其按比例加入营养液中混合浸润4h,再连同营养液一起炒制,营养液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如下:盐2份、水10份、茶叶提取物5份、冰糖5份、蜂蜜8份、花生油8份、荔枝汁4份、胡萝卜提取物4份、绿豆粉4份。

营养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s1、茶叶提取物制备:将茶叶粉碎为茶粉并对其进行加湿预处理,使其含水量为45%;将处理过的茶粉在50℃条件下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处理8小时;将经过超临界萃取的茶粉进行水浴提取,提取温度为65℃;料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40分钟;将提取液抽滤后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茶叶提取物;

s2、胡萝卜提取物制备:将胡萝卜采用清水清洗干净,反复清洗3次;将清洗后的胡萝卜自然沥干;将沥干后的胡萝卜切成小块,所述小块的尺寸为1立方厘米;将小块胡萝卜放置在蒸煮容器中,加水蒸煮;将蒸煮后的胡萝卜块进行碎化,形成胡萝卜糊;在胡萝卜糊中滴加3滴稀硫酸,然后进行低温搅拌;低温搅拌后胡萝卜糊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是胡萝卜提取液;

s3、鲜榨荔枝汁、绿豆粉碎制粉;

s4、原料混合:按照配方量将盐、水、茶叶提取物、冰糖、蜂蜜、花生油、荔枝汁、胡萝卜提取物、绿豆粉搅拌混合,得到营养液,8℃冷藏。

芝麻与营养液混合时重量比为9:2。

芝麻选用优质黑芝麻。

炒芝麻成品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度为-0.08mpa。

实施例4

一种排毒养颜炒芝麻的制造方法,包括芝麻的筛选、清理、炒制、出锅、装袋,在对芝麻进行炒制之前将其按比例加入营养液中混合浸润5h,再连同营养液一起炒制,营养液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如下:盐2份、水12份、茶叶提取物6份、冰糖6份、蜂蜜10份、花生油10份、荔枝汁5份、胡萝卜提取物5份、绿豆粉5份。

营养液的制备过程如下:

s1、茶叶提取物制备:将茶叶粉碎为茶粉并对其进行加湿预处理,使其含水量为50%;将处理过的茶粉在55℃条件下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处理8小时;将经过超临界萃取的茶粉进行水浴提取,提取温度为75℃;料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40分钟;将提取液抽滤后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茶叶提取物;

s2、胡萝卜提取物制备:将胡萝卜采用清水清洗干净,反复清洗3次;将清洗后的胡萝卜自然沥干;将沥干后的胡萝卜切成小块,所述小块的尺寸为1立方厘米;将小块胡萝卜放置在蒸煮容器中,加水蒸煮;将蒸煮后的胡萝卜块进行碎化,形成胡萝卜糊;在胡萝卜糊中滴加3滴稀硫酸,然后进行低温搅拌;低温搅拌后胡萝卜糊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是胡萝卜提取液;

s3、鲜榨荔枝汁、绿豆粉碎制粉;

s4、原料混合:按照配方量将盐、水、茶叶提取物、冰糖、蜂蜜、花生油、荔枝汁、胡萝卜提取物、绿豆粉搅拌混合,得到营养液,10℃冷藏。

芝麻与营养液混合时重量比为9:2。

芝麻选用优质黑芝麻。

炒芝麻成品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度为-0.08m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