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4308发布日期:2018-12-05 15:51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米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米粉作为大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在国内外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我国的米粉研究体系不是很完善,现有的针对中老年人的米粉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且往往不具有保健功能,中老年人消化功能衰减、代谢功能衰退,心脑血管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功能下降,易疲劳、记忆力衰退,在食用现有米粉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得到的杂粮米粉营养成分均衡,满足中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且同时具有开胃健脾、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大米100份、小米20-35份、荞麦20-35份、玉米5-8份、谷朊粉2-10份、熟蛋黄2-5份、胡萝卜2-5份、莲藕3-9份、鱼肉1-3份、菊花2-3.8份、海藻2-5份、黄粉虫蛋白乳2-5份、大豆寡肽2-6.7份、辣木叶2-8份、蘘荷1-5份、葛根1-5份、玫瑰花2-4.8份、桑叶2-4.8份、三七2-8份、薇菜1-3份、油莎草0.5-1.5份、桑椹2-8份、蓝莓1-5份、臭菜2-5份、苏子1-5份、甜味剂2-8份。

优选地,所述大米为粳米与糯米的混合物,且粳米与糯米的重量比为3-10:1-3。

优选地,所述鱼肉为三文鱼肉、鳕鱼肉、鲅鱼肉、鳗鱼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海藻为圆石藻、小球藻、螺旋藻的混合物。

优选地,圆石藻、小球藻、螺旋藻的重量比为3-10:1-5:1-5。

优选地,所述甜味剂为蔗糖、木糖醇、乳糖醇、d-甘露糖醇、甜蜜素、麦芽糖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甜味剂为木糖醇、乳糖醇的混合物,且木糖醇、乳糖醇的重量比为4-9:1-4。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小米、荞麦和玉米混合均匀,在110-125℃下炒制3-5min,冷却后粉碎,过筛得到混合粉a;

s2、将胡萝卜、莲藕、鱼肉、菊花、海藻、辣木叶、蘘荷、葛根、玫瑰花、桑叶、三七、薇菜、油莎草、桑椹、蓝莓、臭菜、苏子剪碎后与黄粉虫蛋白乳、大豆寡肽和谷朊粉混合均匀,在105-110℃下烘烤30-55min,与熟蛋黄混合,粉碎后过筛得到混合粉b;

s3、将混合粉a、混合粉b和甜味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

本发明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其原料中,以大米为主料,同时加入了小米、荞麦、玉米、谷朊粉配合,保留了杂粮的营养、风味和特性,使所得米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种营养成分,与熟蛋黄、胡萝卜、莲藕、鱼肉、菊花、海藻、黄粉虫蛋白乳、大豆寡肽、辣木叶、蘘荷、葛根、玫瑰花、桑叶、三七、薇菜、油莎草、桑椹、蓝莓、臭菜、苏子、甜味剂科学配伍,使各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协同,得到的米粉营养全面均衡,能满足中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且香味浓郁,风味独特,口感好,同时能健脾益胃,开胃助消化,增强食欲,提高人体免疫力,并能够抗疲劳延缓衰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大米100份、小米35份、荞麦20份、玉米8份、谷朊粉2份、熟蛋黄5份、胡萝卜2份、莲藕9份、鱼肉1份、菊花3.8份、海藻2份、黄粉虫蛋白乳5份、大豆寡肽2份、辣木叶8份、蘘荷1份、葛根5份、玫瑰花2份、桑叶4.8份、三七2份、薇菜3份、油莎草0.5份、桑椹8份、蓝莓1份、臭菜5份、苏子1份、甜味剂8份。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小米、荞麦和玉米混合均匀,在110℃下炒制5min,冷却后粉碎,过筛得到混合粉a;

s2、将胡萝卜、莲藕、鱼肉、菊花、海藻、辣木叶、蘘荷、葛根、玫瑰花、桑叶、三七、薇菜、油莎草、桑椹、蓝莓、臭菜、苏子剪碎后与黄粉虫蛋白乳、大豆寡肽和谷朊粉混合均匀,在105℃下烘烤55min,与熟蛋黄混合,粉碎后过筛得到混合粉b;

s3、将混合粉a、混合粉b和甜味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大米100份、小米20份、荞麦35份、玉米5份、谷朊粉10份、熟蛋黄2份、胡萝卜5份、莲藕3份、鱼肉3份、菊花2份、海藻5份、黄粉虫蛋白乳2份、大豆寡肽6.7份、辣木叶2份、蘘荷5份、葛根1份、玫瑰花4.8份、桑叶2份、三七8份、薇菜1份、油莎草1.5份、桑椹2份、蓝莓5份、臭菜2份、苏子5份、甜味剂2份。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小米、荞麦和玉米混合均匀,在125℃下炒制3min,冷却后粉碎,过筛得到混合粉a;

s2、将胡萝卜、莲藕、鱼肉、菊花、海藻、辣木叶、蘘荷、葛根、玫瑰花、桑叶、三七、薇菜、油莎草、桑椹、蓝莓、臭菜、苏子剪碎后与黄粉虫蛋白乳、大豆寡肽和谷朊粉混合均匀,在110℃下烘烤30min,与熟蛋黄混合,粉碎后过筛得到混合粉b;

s3、将混合粉a、混合粉b和甜味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大米100份、小米32份、荞麦24份、玉米7份、谷朊粉4份、熟蛋黄4份、胡萝卜3份、莲藕8份、鱼肉1.2份、菊花3.5份、海藻2.6份、黄粉虫蛋白乳4.3份、大豆寡肽2.5份、辣木叶7份、蘘荷2份、葛根3.8份、玫瑰花2.5份、桑叶4.5份、三七3份、薇菜2.8份、油莎草0.7份、桑椹7.3份、蓝莓2份、臭菜4.3份、苏子2份、甜味剂7.5份;

其中,所述大米为粳米与糯米的混合物,且粳米与糯米的重量比为3:3;

所述鱼肉为三文鱼肉;

所述海藻为圆石藻、小球藻、螺旋藻的混合物,且圆石藻、小球藻、螺旋藻的重量比为3:5:1;

所述甜味剂为蔗糖。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小米、荞麦和玉米混合均匀,在115℃下炒制4.3min,冷却后粉碎,过筛得到混合粉a;

s2、将胡萝卜、莲藕、鱼肉、菊花、海藻、辣木叶、蘘荷、葛根、玫瑰花、桑叶、三七、薇菜、油莎草、桑椹、蓝莓、臭菜、苏子剪碎后与黄粉虫蛋白乳、大豆寡肽和谷朊粉混合均匀,在106℃下烘烤50min,与熟蛋黄混合,粉碎后过筛得到混合粉b;

s3、将混合粉a、混合粉b和甜味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大米100份、小米23份、荞麦32份、玉米6份、谷朊粉9份、熟蛋黄3份、胡萝卜4.8份、莲藕4.2份、鱼肉2.7份、菊花2.2份、海藻4.7份、黄粉虫蛋白乳2.8份、大豆寡肽6.3份、辣木叶4份、蘘荷4.3份、葛根2份、玫瑰花4.3份、桑叶2.6份、三七7份、薇菜1.2份、油莎草1.4份、桑椹3.8份、蓝莓4.3份、臭菜3.2份、苏子4.3份、甜味剂3.1份;

其中,所述大米为粳米与糯米的混合物,且粳米与糯米的重量比为10:1;

所述鱼肉为鲅鱼肉、鳗鱼肉的混合物,且鲅鱼肉、鳗鱼肉的重量比为3:4;

所述海藻为圆石藻、小球藻、螺旋藻的混合物,且圆石藻、小球藻、螺旋藻的重量比为10:1:5;

所述甜味剂为木糖醇、乳糖醇的混合物,且木糖醇、乳糖醇的重量比为4:1。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小米、荞麦和玉米混合均匀,在121℃下炒制3.5min,冷却后粉碎,过筛得到混合粉a;

s2、将胡萝卜、莲藕、鱼肉、菊花、海藻、辣木叶、蘘荷、葛根、玫瑰花、桑叶、三七、薇菜、油莎草、桑椹、蓝莓、臭菜、苏子剪碎后与黄粉虫蛋白乳、大豆寡肽和谷朊粉混合均匀,在108℃下烘烤35min,与熟蛋黄混合,粉碎后过筛得到混合粉b;

s3、将混合粉a、混合粉b和甜味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大米100份、小米30份、荞麦27份、玉米6.8份、谷朊粉7份、熟蛋黄3.8份、胡萝卜3.2份、莲藕6份、鱼肉2份、菊花2.9份、海藻3.3份、黄粉虫蛋白乳3.8份、大豆寡肽4.7份、辣木叶5.3份、蘘荷3.9份、葛根3.8份、玫瑰花2.7份、桑叶3份、三七5份、薇菜2份、油莎草1份、桑椹6份、蓝莓3.8份、臭菜3.7份、苏子3.5份、甜味剂5份;

其中,所述大米为粳米与糯米的混合物,且粳米与糯米的重量比为7:2;

所述鱼肉为三文鱼肉、鳕鱼肉、鲅鱼肉、鳗鱼肉的混合物,且三文鱼肉、鳕鱼肉、鲅鱼肉、鳗鱼肉的重量比为3:6:2:1;

所述海藻为圆石藻、小球藻、螺旋藻的混合物,且圆石藻、小球藻、螺旋藻的重量比为7:4:2;

所述甜味剂为木糖醇、乳糖醇的混合物,且木糖醇、乳糖醇的重量比为9:4。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小米、荞麦和玉米混合均匀,在120℃下炒制4min,冷却后粉碎,过筛得到混合粉a;

s2、将胡萝卜、莲藕、鱼肉、菊花、海藻、辣木叶、蘘荷、葛根、玫瑰花、桑叶、三七、薇菜、油莎草、桑椹、蓝莓、臭菜、苏子剪碎后与黄粉虫蛋白乳、大豆寡肽和谷朊粉混合均匀,在107℃下烘烤39min,与熟蛋黄混合,粉碎后过筛得到混合粉b;

s3、将混合粉a、混合粉b和甜味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中老年专用杂粮米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