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菊叶保健茶精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5176发布日期:2018-12-22 08:2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精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甜菊叶保健茶精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甜菊属于小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性凉,甜菊的叶子含有名叫“甜菊素”的甜味物质,精制的甜菊素是无色无臭的结晶,其甜度为砂糖的200倍。由于热量低、易溶于水或酒精,也具耐热性,可谓无热量之代糖产品,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或瘦身食品常用的甘味料,长食具有养阴生津、滋养肝脏、消除疲劳、降低血糖等作用。

甜菊叶的保健价值高,而现有的甜菊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原料中的营养成分流失,导致甜菊叶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甜菊叶为主要原料,辅以吊竹梅叶、鹧鸪茶叶,加工成甜菊叶保健茶精,可实现对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为甜菊叶的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甜菊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能利用甜菊叶中的营养成分,导致甜菊叶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原料利用效率高、营养均衡、口感上乘、香气浓郁的甜菊叶保健茶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甜菊叶保健茶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优质、无病虫害的甜菊叶,辅以新鲜优质的吊竹梅叶、鹧鸪茶叶、枇杷嫩叶、葛花,去除杂质,用流水冲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取3kg的甜菊叶、2kg的鹧鸪茶叶、1.5kg的吊竹梅叶、1kg的枇杷嫩叶和0.85kg葛花,混合均匀,制得原料;将原料经手工反复揉搓,待其质地变软,散发淡淡香气时,再采用摇青技术,至香气扑鼻时,即可停止,摊开晾干;

②混合发酵:将晾干后的原料送入发酵室内,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干发酵2次,第一次时间为2h,烘干后,继续发酵3h;烘干后按1:0.1的比例向干发酵后的原料中喷入由65%玫瑰花汁、20%余甘果汁和15%陈皮汁配制的混合溶液,喷洒均匀,进行湿发酵,发酵的温度为42℃,相对湿度为48%,发酵时间为12h;

③微冻干燥:先将发酵后的原料进行微波提香10分钟,设置微波功率为220w;再置于-8℃下进行微冻处理6h后,进行微波干燥,至其含水量达到2%,粉碎成粒径为0.3mm的原料颗粒;

④回流提取:按1:5的比例,向原料颗粒中加入浓度为88%的乙醇,加热,进行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45min,过滤,得提取液和料渣;再将提取液在62℃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浓缩至原体积的30%,制得提取原液;将料渣进行湿法粉碎,制得粒径为120μm的原料泥;

⑤配料:取原料重量20%的提取原液、30%的原料泥,加入10%的甘草液、20%的拐枣果浆、12%的五味子粉和8%的白果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温度为46℃、压力为16mpa的条件下进行均质,均质3次;

⑥浓缩:将均质后的混合液进行真空低温浓缩,在压力0.06mpa、温度5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0.55g/cm3的浓缩液;

⑦固化:采用三段式烘干法,将浓缩液第一次于45℃下烘干55分钟,第二次于58℃下烘干30分钟,第三次于65℃下烘干17分钟,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之间间隔20分钟,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之间间隔40分钟,粉碎后制得甜菊叶保健茶精;

⑧包装:将甜菊叶保健茶精整理后,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甜菊叶为主要原料,辅以吊竹梅叶、鹧鸪茶叶,经揉搓、摇青后能够去除甜菊叶固有的涩味,提升原料的香味;再进行混合发酵,既保留了原料原有香气,又增加了原料发酵后的香味;采用微冻干燥、回流提取技术,避免甜菊叶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甜菊叶的利用效率;使成品茶精具有养阴生津、滋养肝脏等保健功效,提升成品茶精的口感,香气浓郁,营养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甜菊叶保健茶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优质、无病虫害的甜菊叶,辅以新鲜优质的女贞叶、鹧鸪茶叶、菊花脑叶,去除杂质,用流水冲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取5kg的甜菊叶、3kg的鹧鸪茶叶、2kg的女贞叶和1kg的菊花脑叶,混合均匀,制得原料;将原料经手工反复揉搓,待其质地变软,散发淡淡香气时,再采用摇青技术,至香气扑鼻时,即可停止,摊开晾干;

②混合发酵:将晾干后的原料送入发酵室内,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干发酵2次,第一次时间为1.5h,烘干后,继续发酵5h;烘干后按1:0.2的比例向干发酵后的原料中喷入由55%洋槐花汁、25%罗汉果汁和20%枸杞汁配制的混合溶液,喷洒均匀,进行湿发酵,发酵的温度为45℃,相对湿度为50%,发酵时间为8h;

③微冻干燥:先将发酵后的原料进行微波提香7分钟,设置微波功率为220w;再置于-14℃下进行微冻处理3h后,进行微波干燥,至其含水量达到0.5%,粉碎成粒径为0.06mm的原料颗粒;

④回流提取:按1:12的比例,向原料颗粒中加入浓度为78%的乙醇,加热,进行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55min,过滤,得提取液和料渣;再将提取液在54℃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浓缩至原体积的25%,制得提取原液;将料渣进行湿法粉碎,制得粒径为120μm的原料泥;

⑤配料:取原料重量20%的提取原液、35%的原料泥,加入15%的蛋白糖液、25%的栝楼果浆和5%的莲子芯粉,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温度为46℃、压力为32mpa的条件下进行均质,均质2次;

⑥浓缩:将均质后的混合液进行真空低温浓缩,在压力0.18mpa、温度55℃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2g/cm3的浓缩液;

⑦固化:采用三段式烘干法,将浓缩液第一次于88℃下烘干10分钟,第二次于50℃下烘干25分钟,第三次于35℃下烘干50分钟,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之间间隔35分钟,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之间间隔20分钟,粉碎后制得甜菊叶保健茶精;

⑧包装:将甜菊叶保健茶精整理后,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实施例二:

一种甜菊叶保健茶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优质、无病虫害的甜菊叶,辅以新鲜优质的枸骨叶、绿茶叶、刺嫩芽叶,去除杂质,用流水冲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取4kg的甜菊叶、2kg的绿茶叶和2kg的枸骨叶、0.8kg的刺嫩芽叶,混合均匀,制得原料;将原料经手工反复揉搓,待其质地变软,散发淡淡香气时,再采用摇青技术,至香气扑鼻时,即可停止,摊开晾干;

②混合发酵:将晾干后的原料送入发酵室内,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干发酵2次,第一次时间为3h,烘干后,继续发酵8h;烘干后按1:0.5的比例向干发酵后的原料中喷入由80%金银花汁、15%栀子花汁和5%麦芽汁配制的混合溶液,喷洒均匀,进行湿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40%,发酵时间为16h;

③微冻干燥:先将发酵后的原料进行微波提香12分钟,设置微波功率为280w;再置于-16℃下进行微冻处理3.5h后,进行微波干燥,至其含水量达到0.5%,粉碎成粒径为0.5mm的原料颗粒;

④回流提取:按1:6的比例,向原料颗粒中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加热,进行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45min,过滤,得提取液和料渣;再将提取液在45℃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浓缩至原体积的18%,制得提取原液;将料渣进行湿法粉碎,制得粒径为160μm的原料泥;

⑤配料:取原料重量10%的提取原液、40%的原料泥,加入10%的甜菊糖浆、25%的山楂果浆、12%的百香果汁和3%的玉竹汁,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温度为42℃、压力为12mpa的条件下进行均质,均质2次;

⑥浓缩:将均质后的混合液进行真空低温浓缩,在压力0.08mpa、温度6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6g/cm3的浓缩液;

⑦固化:采用三段式烘干法,将浓缩液第一次于90℃下烘干5分钟,第二次于55℃下烘干40分钟,第三次于38℃下烘干80分钟,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之间间隔40分钟,第二次烘干和第三次烘干之间间隔15分钟,粉碎后制得甜菊叶保健茶精;

⑧包装:将甜菊叶保健茶精整理后,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