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6106发布日期:2018-11-07 07:5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面条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面条作为中国的有着悠久历史的美食,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佳肴。目前,大多数面食馆、餐馆、早餐店都采用人工方式制作和烹煮面条,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不够高等特点显而易见。

市面上现有的面条机基本是通过机械结构来效仿人工面条的动作,或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来生产面条。两者都有工作间歇时间长,操作者重复操作次数多,劳动强度大,效率有待提升且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点,制作好的面条还需人为放置到煮面锅内,繁琐费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其解决了现有面条烹饪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其包括:

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所述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用于低温存储成型的面坯并能够将面坯逐一送出;

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所述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用于将面坯制成面条并切割成所需的长度;以及

烹煮组件,所述烹煮组件用于将制作好的面条烹至可食。

其中,所述的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的底部设有传送机构,以及为所述储料仓制冷的制冷模组;其中,所述储料仓上还设有一接料斗,存储于所述储料仓内的面坯由所述传送机构逐一送出至所述接料斗处。

其中,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横向传送面坯至第二传送带上,所述第二传送带纵向将面坯逐一传送带接料斗;其中,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的左侧端部设有用于检测面坯到位的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前端设有用于检测面坯的第二感应器。

其中,所述的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包括:面条制作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面条制作机构包括压面动力缸,所述压面动力缸的自由端连接有一压面头,所述压面动力缸固定于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周缘设有用于支撑上盖板的左盖板、右盖板和前盖板,所述左盖板、右盖板和前盖板下边缘均固定于一承重方通架上,所述承重方通架上还设有一面条模具;当面坯被送入所述面条模具之后,有所述压面动力缸驱动压面头挤压位于面条模具内的面坯以致压出面条。

其中,所述的面条模具包括:设有出面孔的面坯腔体,所述面坯腔体的开口处横向延伸有一滑板;所述承重方通架上设有用于所述滑板滑动的滑轨,面坯腔体的外壁还连接于一推力缸,所述推力缸推动面条模具沿着滑轨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一对连接于承重方通架下方的割面余量调整件,所述割面余量调整件的下端各设有一切刀角度调节件,所述切刀角度调节件之间连接有切刀,所述切刀位于面坯腔体的底部下方,用于将由面坯腔体挤压而出的面条按需切割成指定长度。

其中,所述的烹煮组件包括:煮锅,所述煮锅中部设有一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带动一面篱托板,所述面篱托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悬挂面篱的挂孔;面篱托板由旋转机构驱动旋转,同步带动面篱转动以致接收由所述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制成的面条。

其中,所述面篱托板包括:托板本体,所述托板本体的中部设有一焊接套筒,所述焊接套筒与托板本体连接处还设有若干缺口槽。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贯穿煮锅底部的锅体支撑管,所述锅体支撑管内设有一传动轴,所述传送轴的下端部连接于动力机构;其中,所述锅体支撑管的上端部还套装有一连轴凸台,所述连轴凸台与传动轴的顶部通过传送销柱连接,所述连轴凸台的下端外壁还设有与所述缺口槽对应的传动块,当面篱托板从上方套装于锅体支撑管上时,面篱托板上的传动块伸入缺口槽中,以致面篱托板与连轴凸台同步受控转动。

其中,锅体支撑管的下端外壁还连接于一轴承座,轴承座与锅体支撑管的外壁之间还设有密封圈,锅体支撑管与轴承座上还设有一连通的排水管孔,所述排水管孔用于排出传动轴内的水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其通过自动化控制和制作方式,实现了面坯的存储,上料,制作和烹制智能化,提高了面食制作效率,同时保证了面食的品质和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的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的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部分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的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图4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的烹煮组件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爆炸图。

图10为图7的纵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的旋转机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附图1至图11,本实施例中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其包括:

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1,所述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1用于低温存储成型的面坯并能够将面坯逐一送出;也即该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1具有低温存储和自动上料的两项功能。

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2,所述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2用于将面坯制成面条并切割成所需的长度;以及烹煮组件4,所述烹煮组件用于将制作好的面条烹至可食。

其中,烹煮组件4的上方还设有一蒸汽排出组件3,该蒸汽排出组件3用于将烹煮面食时散发的蒸汽快速排出。

请再次参阅附图2和附图3,所述的存储及自动上料组件1包括:储料仓11,所述储料仓11的底部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底部设有制冷模组18,所述制冷模组18为所述储料仓11送入冷气制冷以保持面坯的口感;其中,所述储料仓11上还设有一接料斗17,存储于所述储料仓11内的面坯由所述传送机构逐一送出至所述接料斗17处,面坯由接料斗17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至面条模具27内。

更具体的,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12和第二传送带14,所述第一传送带12横向传送面坯至第二传送带14上,也即第一传送带12将面坯成组的移送至第二传送带14上,所述第二传送带14纵向将面坯逐一传送带接料斗17;其中,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2的左侧端部设有用于检测面坯到位的第一感应器13,所述第二传送带14的前端设有用于检测面坯的第二感应器15。其中,储料仓11内还设有一用于检测仓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6。储料仓11包括:料仓盒体112以及盖合于料仓盒体112上的料仓上盖111,打开料仓上盖111便于放入成型的面坯。

制冷模组18上设有吸气通道182和送气通道181,所述吸气通道182和送气通道181均连通于储料仓11的仓体内,以便对仓体内进行送气制冷。

请再次参阅附图4至附图6,所述的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2包括:面条制作机构和切割机构215,所述面条制作机构包括压面动力缸21,所述压面动力缸21的自由端连接有一压面头23,所述压面动力缸21固定于上盖板22,所述上盖板22周缘设有用于支撑上盖板22的左盖板24、右盖板217和前盖板212,前盖板212上还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左盖板24、右盖板217和前盖板212下边缘均固定于一承重方通架213上,所述承重方通架213上还设有一面条模具27;当面坯被送入所述面条模具27之后,有所述压面动力缸21驱动压面头23挤压位于面条模具27内的面坯以致压出面条。

进一步的,由于面条模具在压面之前还需要移动至接料斗17处接收面坯,因此,所述的面条模具27包括:设有出面孔的面坯腔体271,所述面坯腔体271的开口处横向延伸有一滑板272;所述承重方通架213上设有用于所述滑板272滑动的滑轨214,滑轨214上方还设有上限位板26和216,面坯腔体271的外壁还连接于一推力缸210,所述推力缸210推动面条模具27沿着滑轨214往复移动,以便在压面头23以及接料斗17之间移动。其中,左侧板24上还设有一第三感应器25,所述第三感应器25用于检测面条模具27是否到达预定位置以便压面头23准确进行压面。上述承重方通架213上还设有一安装推力缸210的固定架29,以及用于检测面条模具27到达接料斗17下方的第四感应器211,所述第四感应器211通过连接件28固定连接于承重方通架213上。

其中,所述的切割机构215包括:一对连接于承重方通架213下方的割面余量调整件2151,该割面余量调整件2151为一可调的伸缩件,其用于调整切刀竖直方向的高度,所述割面余量调整件2151的下端各设有一切刀角度调节件2152,所述切刀角度调节件2152之间连接有切刀2153,所述切刀位于面坯腔体271的底部下方,用于将由面坯腔体271挤压而出的面条按需切割成指定长度。

请再次参阅附图7至附图11,所述的烹煮组件4包括:煮锅42,所述煮锅42中部设有一旋转机构43,所述旋转机构43带动一面篱托板435,所述面篱托板435上设有若干用于悬挂面篱的挂孔;面篱托板435由旋转机构43驱动旋转,同步带动面篱41转动以致接收由所述面条制作及切割组件2制成的面条,其中锅体42的底部设有一加热装置44。

其中,所述面篱托板包435括:托板本体4351,所述托板本体4351的中部设有一焊接套筒4352,所述焊接套筒4352与托板本体4351连接处还设有若干缺口槽43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板本体4351为圆盘状,焊接套筒4352与托板本体4351的转轴同轴连接,挂孔设于所述托板本体4351上,且以转轴为中心对称分布。面篱41上设有若干过水孔,以及方便拿出的手柄。

更具体的,所述旋转机构43包括:贯穿煮锅42底部421的锅体支撑管438,所述锅体支撑管438内设有一传动轴439,所述传送轴439的下端部连接于动力机构,如电机等。其中,所述锅体支撑管438的上端部还套装有一连轴凸台431,所述连轴凸台431与传动轴439的顶部通过传送销柱436连接,所述连轴凸台431的下端外壁还设有与所述缺口槽4353对应的传动块433,当面篱托板435从上方套装于锅体支撑管438上时,面篱托板435上的传动块433伸入缺口槽4353中,以致面篱托板435与连轴凸台431同步受控转动,同时还方便将面篱托板435沿锅体支撑管438上取出方便清洗煮锅42。其中,传动轴439的上端外壁与连轴凸台431之间还设有一第一轴承437,传动块433通过螺钉434固定连接于连轴凸台431上。

请再次参阅附图11,锅体支撑管438的下端外壁还连接于一轴承座4310,轴承座4310与锅体支撑管438的外壁之间还设有密封圈4311,锅体支撑管438与轴承座4310上还设有一连通的排水管孔4381和43101,所述排水管孔4381和43101用于排出传动轴内的水汽。其中,传动轴439与轴承座4310之间还设有一第二轴承4312。

请再次参阅附图7,为了实现自动化烹煮过程,煮锅42的锅底421处还设有排水管45,所述排水管45受控于排水电磁阀46。所述排水管45还连通于一水位检测管47,所述水位检测管47上设有高度不同的第五感应器48和第六感应器49,用于实时检测煮锅42内的水位,保证正常水量以便对面篱41内的面条进行煮制。其中,煮锅42的侧壁上还设有一进水管411,所述进水管411受控于进水电磁阀410,进水管411上方的煮锅42侧壁上还设有一溢水管412,用于在水位过高时,将多余的水自动溢出。

需要说明的是,该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还包括控制器,自动制冷、上料,制面,切割和煮制过程均有控制器控制有序进行。

本实施例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的工作过程如下:

先按下一该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启动按钮(按钮器件图中均未给出,其为机械控制的常用启停控制按钮),制冷模组18开始并持续工作,进水电磁阀自动开启,进水管411开始给锅体42注水。等水位检测管47上的水到设定的感应器49所处水位高度后,控制器得到信号,从而启动加热装置44开始加热,水位到达设定水位后,进水电磁阀410自动关闭。

当制冷模组18得电开始工作后,通过制冷模组18的送气通道181和制冷模组的吸气通道182,与储料仓11形成联通空间,将储料仓11仓内温度降至要求的0~4℃。然后制冷模组18通过内循环的方式以及温度传感器16的温度检测,维持储料仓11内0~4℃。当储料仓11仓内达到温度达到0~4℃后,打开储料仓上盖111,将经过上一工序制作放置好的一批面团放在第一传送带12上,然后合上储料仓上盖111。当用于感应水温的温度感应器(图中未给出)得到煮面锅42内的水的沸腾信号后,即可开始自动喂料的工序。该工序有手动与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当操作者判断为需要间歇煮面时,按下手动模式的开始按钮,第一传送带12就会运作,第一传送带12上的面团经过第一感应器13后,第一感应器13得到信号,第一传送带12停止工作,同时启动第二传送带14;然后面团被第二传送带14运送至接料斗17方向;当第二感应器15检测到有面团经过后,第二传送带14停止工作,而面团在惯性、重力以及接料斗17的导向作用下,滚落至下一个制面工序中的面条模具27。直至该智能机器人涉及的所有工序完成后,再次按下手动模式的开始按钮后,才会进行下一轮的喂料动作。自动模式:当操作者判断为需要连续煮面时,并且已将一批面团放在第一传送带12上和合上储料仓上盖111后,按下自动模式的开始按钮,控制器检测到面条模具27处于可喂料状态后第一传送带12开始工作;当第一感应器13检测到有面团经过后,第一传送带12停止工作,同时启动第二传送带14;然后面团被第二传送带14运送至接料斗17方向;当第二感应器15检测到有面团经过后,第二传送带14停止工作,而面团在惯性、重力以及接料斗17的导向作用下,滚落至下一个制面工序中的面条模具27;当系统检测到面团滚落到处于初始设定位置的面条模具27里后,推力缸210自动将面条模具27推至压面动力缸21的正下方;而当在压面动力缸21正下方的第三感应器25检测到面条模具27到位后,推力缸210停止推进并维持该状态,控制器判断面篱41就位后,压力动力缸21带动压头23开始下压,然后生成面条。根据系统设定的自动出面模式,系统会根据感应器信号及系统数据实时判断压面动力缸工作状态及所处位置,根据出面模式实现压面动力缸与推力机构和切割机构的组合动作实现生成面条的定量切割。系统判断需要实施面条切断时,压面动力缸将21上升,上升完成后,与面条模具27连接在一起的推力缸210开始带着面条模具27返程。返程途中经过面条切割机构215,已成型的面条被切割机构215切割,然后面条在重力的作用下跌落至正下方的捞面器具的面篱41中,而推力缸210上的感应器211检测到面条模具27复位后,推力缸210停止工作。

在感应器211检测到面条模具27复位后,推力缸210停止工作的同时,负责给旋转机构43提供动力的电机(图中未给出)开始工作。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或直接传动,同步带传动、齿轮传动、链轮链条传动、连杆机构传动等多种传动方式中的一种,将动力传递到传动轴439上。而传递到传动轴439上的动力再通过传动轴439、与焊接套筒432连接一体的面篱托板435、传动块433,以及被托板传动销柱436连接到传动轴439的连轴凸台431,将动力传递到面篱托板435上的面篱41,使其绕传动轴439轴心做旋转运动。其中第一轴承437、锅体支撑管438、轴承座4310和第二轴承4312为固定件,使该结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得以实现;而锅体支撑管438是作为主要承重件,将重力透过煮锅42传递到机架(图中未给出)上。锅体支撑管438排水孔4381和轴承座排水孔43101是为了解决“因为金属的导热率比空气的高而使锅体支撑管439在冷却时,其内壁上出现大量水珠而无法排出的现象”而设计的结构。

盛有面条的面篱41根据控制器指令绕传动轴439轴心做旋转运动,以衔接上一生成面条的工序,当固定在锅底的感应器收到信号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会分派未盛有面条的面篱41运动至压面动力缸21正下方接收生成的面条,系统会记录已盛有面条的面篱41烹煮时间,烹煮完成,控制器控制盛有面条的面篱41升高到某一位置,以及采用感应器来判断操作人员取面过程,控制器判断操作人员取面完成并重新放入空面篱41后,将再次控制空的面篱41运行至压面动力缸21的正下方,就位后将再次启动从开始状态的喂料过程到面条取出的整套工艺流程,在此过程中系统会实时分析储料仓内的面团余量,面团余量低至预警下限时,系统提醒操作人员添加面团,系统可不停机实现连续作业。控制系统内的出面模式和煮面模式可定义多种配方实现不同面条及煮制时间的适配,同时系统运行数据可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单元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或管理后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其通过自动化控制和制作方式,实现了面坯的存储,上料,制作和烹制智能化,提高了面食制作效率,同时保证了面食的品质和口感。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