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2984发布日期:2018-12-08 05:5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在进行生产加工时,需要对茶叶进行翻炒,从而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使得茶叶易于保存。在茶叶翻炒时通常要除去茶叶中的碎屑与杂质,避免碎屑与杂质影响茶叶成品的质量;茶叶在翻炒时,还需要使得茶叶各部位受热均匀,从而保证了茶叶翻炒后的质量;同时因茶叶的大小不同,需要的火候有所差别,从而需要针对大小茶叶进行区分,避免茶叶翻炒过度或是翻炒不足。现有的设备无法将大茶叶与小茶叶很好的区分开来,同时现有设备无法保证茶叶各部位受热均匀,从而造成翻炒后的茶叶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通过设置筛选件将茶叶中的碎屑与杂质筛选出,提高了最终制得的茶叶的质量;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滤板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很好的区分开来,再通过一号翻炒机与二号翻炒机分别对小茶叶与大茶叶进行翻炒,避免了茶叶翻炒不足或翻炒过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包括壳体、进料斗、筛选件、隔板、输送管、滤板、一号翻炒机与二号翻炒机;所述进料斗数量为二,进料斗左右对称安装在壳体顶部,进料斗与壳体内部相连通,进料斗用于向壳体内部输送茶叶;所述筛选件位于壳体内部,筛选件位于进料斗下方,筛选件用于将茶叶中的细小的碎屑筛选去除;所述隔板位于筛选件下方,隔板用于将筛选出的碎屑分隔在隔板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碎屑出口,碎屑出口位于隔板上方,碎屑出口用于将落入隔板上的碎屑排出壳体;所述输送管上端与筛选件的末端相连接,输送管下端倾斜设置,输送管的下端出口位于壳体左侧,输送管用于将筛选件上的茶叶输送至隔板下方空间;所述滤板安装在壳体内,滤板位于输送管下方,滤板倾斜设置,滤板左端比右端高,滤板材质为弹性材质,滤板用于对大茶叶与小茶叶进行分选;所述一号翻炒机位于滤板下方,一号翻炒机用于对小茶叶进行翻炒;所述二号翻炒机位于壳体外部,二号翻炒机固定在壳体的右壁上,二号翻炒机用于对大茶叶进行翻炒;所述壳体右侧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滤板末端,出料口用于将隔板上落下的大茶叶导入到二号翻炒机中。工作时,将茶叶从进料斗输送进壳体中,筛选件的存在使得茶叶中的细小的碎屑与杂质被筛选出,隔板将茶叶碎屑阻隔在隔板上,从而避免了碎屑与茶叶重新混合到一起;筛选后的茶叶通过输送管输送到隔板下方的滤板上,使得小茶叶从滤板上落下,最终进入一号翻炒机翻炒,使得大茶叶从壳体右侧的出料口进入二号翻炒机翻炒,从而自动实现了大茶叶与小茶叶的分选与翻炒,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的品质,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输送管的出口位于壳体左侧,滤板左端比右端高,使得茶叶从滤板左端沿着滤板倾斜滑落,从而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分选的更加彻底,避免了小茶叶混入大茶叶中造成浪费,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能。

所述二号翻炒机包括固定架、一号加热块、翻炒筒、安装块、电机、连接轴、翻炒轴与翻炒杆;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壳体的右侧;所述翻炒筒固定在固定架上,翻炒筒为半圆筒形结构,翻炒筒材质为弹性材质,翻炒筒用于翻炒茶叶;所述安装块位于翻炒筒外部,安装块安装在翻炒筒的右壁上;所述一号加热块安装在固定架底部,一号加热块用于对翻炒筒加热;所述电机安装在安装块上;所述连接轴位于翻炒筒内,连接轴右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连接轴左端与翻炒筒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翻炒轴通过连接轴安装在翻炒筒内;所述翻炒杆,通过翻炒轴安装在翻炒筒内,翻炒杆用于对大茶叶进行翻炒;所述筛选件包括一号气缸、固定板与过滤布;所述一号气缸数量不少于三,一号气缸周向均匀的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板数量与一号气缸数量相同,固定板与一号气缸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过滤布为漏斗形结构,过滤布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上,过滤布的下端固定在输送管上端,过滤布上均匀的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仅允许茶叶碎屑通过,过滤布用于将茶叶中的碎屑过滤;所述连接轴上还设有凸轮,凸轮位于翻炒筒的外部;所述翻炒筒外壁上还设有一号气囊,一号气囊位于凸轮的正上方,一号气囊为弹性气囊,一号气囊通过管路与一号气缸相连接,一号气囊用于向一号气缸中供气。工作时,大茶叶进入翻炒筒中,一号加热块对翻炒筒进行加热,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使得翻炒轴与翻炒杆对翻炒筒中的大茶叶进行自动翻炒,使得大茶叶被快速的加工;过程中,连接轴上的凸轮不断地与一号气囊接触并脱离,由于一号气囊为弹性气囊,使得一号气囊受压缩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一号气囊在凸轮的作用下不断地压缩与恢复,因一号气囊与一号气缸相连接,一号气囊与一号气缸中的气体总量恒定,一号气囊的压缩与恢复使得一号气缸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从而使得固定板不断地带动过滤布放松与收紧,使得茶叶在过滤布上抖动,进而更好使得茶叶中的碎屑从过滤布上的过滤孔中落下,使得茶叶更加纯净,提高了最终制得的茶叶的品质;同时,茶叶的抖动下落,提高了茶叶下落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有二号气囊,二号气囊数量为一号气缸的两倍,二号气囊上下对称设置在一号气缸的上下方,二号气囊位于固定板与壳体内壁之间,二号气囊为弹性气囊;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有二号气缸,二号气缸位于滤板下方,二号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弹簧与滤板相连接,二号气缸与一半的二号气囊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二号气缸用于带动滤板抖动。工作时,随着一号气缸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使得固定板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固定板不断地与二号气囊接触与脱离,二号气囊为弹性气囊,使得二号气囊受压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二号气囊不断地收缩与恢复,因一半的二号气囊与二号气缸连通,二号气囊与二号气缸之间的气体总量恒定,二号气囊不断地压缩与恢复使得二号气缸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从而带动活塞杆上的弹簧不断地伸缩,因滤板为弹性材质,进而使得滤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不停的抖动,使得小茶叶更好的从滤板上落入一号翻炒机中,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分选的更加细致,避免了小茶叶混入大茶叶中造成浪费,同时加快了大茶叶与小茶叶的分选速度与下落速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所述一号翻炒机包括导料板、固定框、三号气缸、二号加热块、安装板、翻炒网、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所述导料板为漏斗形结构,导料板安装在滤板下方;所述固定框安装在导料板下端;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在固定框底部,安装板用于将固定框分隔成多个矩形空间;所述翻炒网通过固定框与安装板安装在矩形空间内,翻炒网数量不少于三,翻炒网为钢丝网状结构,翻炒网的材质为弹性材质,翻炒网用于对小茶叶进行翻炒;所述二号加热块位于翻炒网下方,二号加热块固定在固定框底部,二号加热块用于对翻炒网进行加热;所述一号磁铁固定在翻炒网的底部,一号磁铁数量与翻炒网数量相同;所述三号气缸数量与翻炒网数量相同,三号气缸固定在固定框的底部,三号气缸与另外一半的二号气囊通过管路连接,三号气缸用于带动翻炒网抖动;所述二号磁铁固定在三号气缸的活塞杆上,二号磁铁用于带动一号磁铁向下运动。工作时,小茶叶从滤板上下落至翻炒网上,二号加热块对翻炒网上的茶叶进行加热,因剩余的一半的二号气囊与三号气缸相连通,这些二号气囊与三号气缸之间的气体总量不变,二号气囊的压缩与恢复,使得三号气缸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当三号气缸活塞杆上升时带动二号磁铁与一号磁铁吸合在一起,同时三号气缸活塞杆挤压翻炒网,由于翻炒网为具有弹性的钢丝网,使得翻炒网中部在三号气缸活塞杆的作用下向上凸起,使得翻炒网上的茶叶向两边翻滚,当三号气缸活塞杆向下运动时,二号磁铁带动一号磁铁向下运动,使得翻炒网中部向下凹陷,使得翻炒网上的茶叶向中间翻滚,当三号气缸活塞杆继续向下运动,二号磁铁与一号磁铁之间的引力不足以保持二号磁铁与一号磁铁吸合,使得一号磁铁与翻炒网在弹力的作用下瞬间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翻炒网上的茶叶在翻炒网上弹起;三号气缸与一号磁铁、二号磁铁、翻炒网相互配合,使得茶叶不断地在翻炒网上弹起与翻滚,从而使得茶叶受热均匀,提高了翻炒后的茶叶的质量。

所述翻炒网边缘周向设有弹性橡胶,弹性橡胶用于使得翻炒网来回筛动。工作时,翻炒网向上凸起或者向下凹陷时,弹性橡胶被翻炒网拉长,当三号气缸的活塞杆对翻炒网提供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力消失时,弹性橡胶在水平方向上来回抖动,从而实现了翻炒网的筛动,使得茶叶在翻炒网上受热均匀,从而提高了翻炒后的茶叶的质量。

所述固定框分为外框与内框,外框固定在导料板下方,外框与内框之间留有空腔;所述内框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内框与外框之间设有三号气囊,三号气囊为弹性气囊;所述二号翻炒机内还设有四号气缸,四号气缸固定在固定架底部,四号气缸活塞杆通过弹簧与翻炒筒底部连接,四号气缸通过管路与三号气囊连接,四号气缸用于带动翻炒筒抖动。工作时,因内框为弹性材质,翻炒网在被三号气缸活塞杆上下拉动的过程中拉动内框,使得内框在水平方向上凸起并恢复,从而使得内框的框壁与三号气囊接触与脱离,因三号气囊为弹性气囊,使得三号气囊受挤压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内框的框壁不断地与三号气囊接触与脱离时,三号气囊不断地压缩与恢复,三号气囊与四号气缸中的气体的总量恒定,从而使得四号气缸的活塞杆在三号气囊的作用下不断地伸缩,进而使得四号气缸活塞杆上的弹簧不断地伸缩,因翻炒筒为弹性材质,使得翻炒筒在弹簧的作用下不断地抖动,使得翻炒筒中的茶叶不断地翻动,从而使得茶叶受热均匀,提高了制得的茶叶的质量。

所述三号气缸与四号气缸外部涂有隔热层。工作时,隔热层的涂抹使得三号气缸与四号气缸中的气体不会受到一号加热块与二号加热块的热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了三号气缸与四号气缸的活塞的顺利的伸缩,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避免了三号气缸与四号气缸长时间受热造成零部件损坏,提高了三号气缸与四号气缸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通过设置筛选件将茶叶中的碎屑与杂质筛选出,提高了最终制得的茶叶的质量;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滤板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很好的区分开来,再通过一号翻炒机与二号翻炒机分别对小茶叶与大茶叶进行翻炒,避免了茶叶翻炒不足或翻炒过度。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通过利用二号气囊、二号气缸相互配合,带动滤板抖动,从而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在滤板上抖动,使得小茶叶快速的从滤板上落下,进而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被快速的区分开,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通过利用二号气囊带动三号气缸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从而使得三号气缸活塞杆上的二号磁铁与翻炒网上的一号磁铁不断地吸合与分离,进而使得翻炒网在弹力的作用下不断地上下抖动,使得茶叶在翻炒网上不断地翻滚,从而使得茶叶各部分受热均匀,提高了翻炒后的茶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壳体1、进料斗2、筛选件3、隔板4、输送管5、滤板6、一号翻炒机7、二号翻炒机8、四号气缸9、碎屑出口11、出料口12、二号气囊13、二号气缸14、一号气缸31、固定板32、过滤布33、导料板71、固定框72、三号气缸73、安装板74、翻炒网75、一号磁铁76、二号磁铁77、弹性橡胶78、二号加热块79、固定架80、一号加热块81、翻炒筒82、安装块83、电机84、连接轴85、翻炒轴86、翻炒杆87、凸轮88、一号气囊89、外框721、内框722、三号气囊723。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3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茶叶筛选翻炒设备的结构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茶叶筛选翻炒设备,包括壳体1、进料斗2、筛选件3、隔板4、输送管5、滤板6、一号翻炒机7与二号翻炒机8;所述进料斗2数量为二,进料斗2左右对称安装在壳体1顶部,进料斗2与壳体1内部相连通,进料斗2用于向壳体1内部输送茶叶;所述筛选件3位于壳体1内部,筛选件3位于进料斗2下方,筛选件3用于将茶叶中的细小的碎屑筛选去除;所述隔板4位于筛选件3下方,隔板4用于将筛选出的碎屑分隔在隔板4上;所述壳体1上设有碎屑出口11,碎屑出口11位于隔板4上方,碎屑出口11用于将落入隔板4上的碎屑排出壳体1;所述输送管5上端与筛选件3的末端相连接,输送管5下端倾斜设置,输送管5的下端出口位于壳体1左侧,输送管5用于将筛选件3上的茶叶输送至隔板4下方空间;所述滤板6安装在壳体1内,滤板6位于输送管5下方,滤板6倾斜设置,滤板6左端比右端高,滤板6材质为弹性材质,滤板6用于对大茶叶与小茶叶进行分选;所述一号翻炒机7位于滤板6下方,一号翻炒机7用于对小茶叶进行翻炒;所述二号翻炒机8位于壳体1外部,二号翻炒机8固定在壳体1的右壁上,二号翻炒机8用于对大茶叶进行翻炒;所述壳体1右侧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位于滤板6末端,出料口12用于将隔板4上落下的大茶叶导入到二号翻炒机8中。工作时,将茶叶从进料斗2输送进壳体1中,筛选件3的存在使得茶叶中的细小的碎屑与杂质被筛选出,隔板4将茶叶碎屑阻隔在隔板4上,从而避免了碎屑与茶叶重新混合到一起;筛选后的茶叶通过输送管5输送到隔板4下方的滤板6上,使得小茶叶从滤板6上落下,最终进入一号翻炒机7翻炒,使得大茶叶从壳体1右侧的出料口12进入二号翻炒机8翻炒,从而自动实现了大茶叶与小茶叶的分选与翻炒,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的品质,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输送管5的出口位于壳体1左侧,滤板6左端比右端高,使得茶叶从滤板6左端沿着滤板6倾斜滑落,从而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分选的更加彻底,避免了小茶叶混入大茶叶中造成浪费,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能。

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二号翻炒机8包括固定架80、一号加热块81、翻炒筒82、安装块83、电机84、连接轴85、翻炒轴86与翻炒杆87;所述固定架80固定在壳体1的右侧;所述翻炒筒82固定在固定架80上,翻炒筒82为半圆筒形结构,翻炒筒82材质为弹性材质,翻炒筒82用于翻炒茶叶;所述安装块83位于翻炒筒82外部,安装块83安装在翻炒筒82的右壁上;所述一号加热块81安装在固定架80底部,一号加热块81用于对翻炒筒82加热;所述电机84安装在安装块83上;所述连接轴85位于翻炒筒82内,连接轴85右端与电机84输出轴相连接,连接轴85左端与翻炒筒8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翻炒轴86通过连接轴85安装在翻炒筒82内;所述翻炒杆87,通过翻炒轴86安装在翻炒筒82内,翻炒杆87用于对大茶叶进行翻炒;所述筛选件3包括一号气缸31、固定板32与过滤布33;所述一号气缸31数量不少于三,一号气缸31周向均匀的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板32数量与一号气缸31数量相同,固定板32与一号气缸31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过滤布33为漏斗形结构,过滤布33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32上,过滤布33的下端固定在输送管5上端,过滤布33上均匀的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仅允许茶叶碎屑通过,过滤布33用于将茶叶中的碎屑过滤;所述连接轴85上还设有凸轮88,凸轮88位于翻炒筒82的外部;所述翻炒筒82外壁上还设有一号气囊89,一号气囊89位于凸轮88的正上方,一号气囊89为弹性气囊,一号气囊89通过管路与一号气缸31相连接,一号气囊89用于向一号气缸31中供气。工作时,大茶叶进入翻炒筒82中,一号加热块81对翻炒筒82进行加热,电机84带动连接轴85转动,从而使得翻炒轴86与翻炒杆87对翻炒筒82中的大茶叶进行自动翻炒,使得大茶叶被快速的加工;过程中,连接轴85上的凸轮88不断地与一号气囊89接触并脱离,由于一号气囊89为弹性气囊,使得一号气囊89受压缩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一号气囊89在凸轮88的作用下不断地压缩与恢复,因一号气囊89与一号气缸31相连接,一号气囊89与一号气缸31中的气体总量恒定,一号气囊89的压缩与恢复使得一号气缸31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从而使得固定板32不断地带动过滤布33放松与收紧,使得茶叶在过滤布33上抖动,进而更好使得茶叶中的碎屑从过滤布33上的过滤孔中落下,使得茶叶更加纯净,提高了最终制得的茶叶的品质;同时,茶叶的抖动下落,提高了茶叶下落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内壁上还设有二号气囊13,二号气囊13数量为一号气缸31的两倍,二号气囊13上下对称设置在一号气缸31的上下方,二号气囊13位于固定板32与壳体1内壁之间,二号气囊13为弹性气囊;所述壳体1内壁上还设有二号气缸14,二号气缸14位于滤板6下方,二号气缸14的活塞杆通过弹簧与滤板6相连接,二号气缸14与一半的二号气囊13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二号气缸14用于带动滤板6抖动。工作时,随着一号气缸31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使得固定板32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固定板32不断地与二号气囊13接触与脱离,二号气囊13为弹性气囊,使得二号气囊13受压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二号气囊13不断地收缩与恢复,因一半的二号气囊13与二号气缸14连通,二号气囊13与二号气缸14之间的气体总量恒定,二号气囊13不断地压缩与恢复使得二号气缸14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从而带动活塞杆上的弹簧不断地伸缩,因滤板6为弹性材质,进而使得滤板6在弹簧的作用下不停的抖动,使得小茶叶更好的从滤板6上落入一号翻炒机7中,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分选的更加细致,避免了小茶叶混入大茶叶中造成浪费,同时加快了大茶叶与小茶叶的分选速度与下落速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一号翻炒机7包括导料板71、固定框72、三号气缸73、二号加热块79、安装板74、翻炒网75、一号磁铁76与二号磁铁77;所述导料板71为漏斗形结构,导料板71安装在滤板6下方;所述固定框72安装在导料板71下端;所述安装板74下端固定在固定框72底部,安装板74用于将固定框72分隔成多个矩形空间;所述翻炒网75通过固定框72与安装板74安装在矩形空间内,翻炒网75数量不少于三,翻炒网75为钢丝网状结构,翻炒网75的材质为弹性材质,翻炒网75用于对小茶叶进行翻炒;所述二号加热块79位于翻炒网75下方,二号加热块79固定在固定框72底部,二号加热块79用于对翻炒网75进行加热;所述一号磁铁76固定在翻炒网75的底部,一号磁铁76数量与翻炒网75数量相同;所述三号气缸73数量与翻炒网75数量相同,三号气缸73固定在固定框72的底部,三号气缸73与另外一半的二号气囊13通过管路连接,三号气缸73用于带动翻炒网75抖动;所述二号磁铁77固定在三号气缸73的活塞杆上,二号磁铁77用于带动一号磁铁76向下运动。工作时,小茶叶从滤板6上下落至翻炒网75上,二号加热块79对翻炒网75上的茶叶进行加热,因剩余的一半的二号气囊13与三号气缸73相连通,这些二号气囊13与三号气缸73之间的气体总量不变,二号气囊13的压缩与恢复,使得三号气缸73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当三号气缸73活塞杆上升时带动二号磁铁77与一号磁铁76吸合在一起,同时三号气缸73活塞杆挤压翻炒网75,由于翻炒网75为具有弹性的钢丝网,使得翻炒网75中部在三号气缸73活塞杆的作用下向上凸起,使得翻炒网75上的茶叶向两边翻滚,当三号气缸73活塞杆向下运动时,二号磁铁77带动一号磁铁76向下运动,使得翻炒网75中部向下凹陷,使得翻炒网75上的茶叶向中间翻滚,当三号气缸73活塞杆继续向下运动,二号磁铁77与一号磁铁76之间的引力不足以保持二号磁铁77与一号磁铁76吸合,使得一号磁铁76与翻炒网75在弹力的作用下瞬间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翻炒网75上的茶叶在翻炒网75上弹起;三号气缸73与一号磁铁76、二号磁铁77、翻炒网75相互配合,使得茶叶不断地在翻炒网75上弹起与翻滚,从而使得茶叶受热均匀,提高了翻炒后的茶叶的质量。

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翻炒网75边缘周向设有弹性橡胶78,弹性橡胶78用于使得翻炒网75来回筛动。工作时,翻炒网75向上凸起或者向下凹陷时,弹性橡胶78被翻炒网75拉长,当三号气缸73的活塞杆对翻炒网75提供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力消失时,弹性橡胶78在水平方向上来回抖动,从而实现了翻炒网75的筛动,使得茶叶在翻炒网75上受热均匀,从而提高了翻炒后的茶叶的质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固定框72分为外框721与内框722,外框721固定在导料板71下方,外框721与内框722之间留有空腔;所述内框722材质为弹性材质;所述内框722与外框721之间设有三号气囊723,三号气囊723为弹性气囊;所述二号翻炒机8内还设有四号气缸9,四号气缸9固定在固定架80底部,四号气缸9活塞杆通过弹簧与翻炒筒82底部连接,四号气缸9通过管路与三号气囊723连接,四号气缸9用于带动翻炒筒82抖动。工作时,因内框722为弹性材质,翻炒网75在被三号气缸73活塞杆上下拉动的过程中拉动内框722,使得内框722在水平方向上凸起并恢复,从而使得内框722的框壁与三号气囊723接触与脱离,因三号气囊723为弹性气囊,使得三号气囊723受挤压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内框722的框壁不断地与三号气囊723接触与脱离时,三号气囊723不断地压缩与恢复,三号气囊723与四号气缸9中的气体的总量恒定,从而使得四号气缸9的活塞杆在三号气囊723的作用下不断地伸缩,进而使得四号气缸9活塞杆上的弹簧不断地伸缩,因翻炒筒82为弹性材质,使得翻炒筒82在弹簧的作用下不断地抖动,使得翻炒筒82中的茶叶不断地翻动,从而使得茶叶受热均匀,提高了制得的茶叶的质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外部涂有隔热层。工作时,隔热层的涂抹使得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中的气体不会受到一号加热块81与二号加热块79的热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了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的活塞的顺利的伸缩,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避免了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长时间受热造成零部件损坏,提高了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先开启二号翻炒机8的电机84,连接轴85与凸轮88在电机84的作用下转动,凸轮88不断地与一号气囊89接触并脱离,由于一号气囊89为弹性气囊,使得一号气囊89受压缩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一号气囊89在凸轮88的作用下不断地压缩与恢复,因一号气囊89与一号气缸31相连接,一号气囊89与一号气缸31中的气体总量恒定,一号气囊89的压缩与恢复使得一号气缸31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从而使得固定板32不断地带动过滤布33放松与收紧,使得过滤布33抖动,此时将茶叶从进料斗2输送进壳体1中,茶叶落在过滤布33上,茶叶在随着过滤布33抖动,使得茶叶中的碎屑从过滤布33上的过滤孔中落下,使得茶叶更加纯净,提高了最终制得的茶叶的品质;同时,茶叶的抖动下落,提高了茶叶下落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隔板4将茶叶碎屑阻隔在隔板4上,从而使得避免了碎屑与茶叶重新混合到一起;筛选后的茶叶通过输送管5输送到隔板4下方的滤板6上,使得小茶叶从滤板6上落下,最终进入一号翻炒机7翻炒,使得大茶叶从壳体1右侧的出料口12进入二号翻炒机8翻炒,从而自动实现了大茶叶与小茶叶的分选与翻炒,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的品质,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输送管5的出口位于壳体1左侧,滤板6左端比右端高,使得茶叶从滤板6左端沿着滤板6倾斜滑落,从而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分选的更加彻底,避免了小茶叶混入大茶叶中造成浪费,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能。

过程中,随着一号气缸31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使得固定板32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固定板32不断地与二号气囊13接触与脱离,二号气囊13为弹性气囊,使得二号气囊13受压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二号气囊13不断地收缩与恢复,因一半的二号气囊13与二号气缸14连通,二号气囊13与二号气缸14之间的气体总量恒定,二号气囊13不断地压缩与恢复使得二号气缸14活塞杆不断地伸缩,从而带动活塞杆上的弹簧不断地伸缩,因滤板6为弹性材质,进而使得滤板6在弹簧的作用下不停的抖动,使得小茶叶更好的从滤板6上落入一号翻炒机7中,使得大茶叶与小茶叶分选的更加细致,避免了小茶叶混入大茶叶中造成浪费,同时加快了大茶叶与小茶叶的分选速度与下落速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小茶叶从滤板6上下落至翻炒网75上,二号加热块79对翻炒网75上的小茶叶进行加热,因剩余的一半的二号气囊13与三号气缸73相连通,这些二号气囊13与三号气缸73之间的气体总量不变,二号气囊13的压缩与恢复,使得三号气缸73的活塞杆不断地伸缩,当三号气缸73活塞杆上升时带动二号磁铁77与一号磁铁76吸合在一起,同时三号气缸73活塞杆挤压翻炒网75,由于翻炒网75为具有弹性的钢丝网,使得翻炒网75中部在三号气缸73活塞杆的作用下向上凸起,使得翻炒网75上的小茶叶向两边翻滚,当三号气缸73活塞杆向下运动时,二号磁铁77带动一号磁铁76向下运动,使得翻炒网75中部向下凹陷,使得翻炒网75上的小茶叶向中间翻滚,当三号气缸73活塞杆继续向下运动,二号磁铁77与一号磁铁76之间的引力不足以保持二号磁铁77与一号磁铁76吸合,使得一号磁铁76与翻炒网75在弹力的作用下瞬间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翻炒网75上的小茶叶在翻炒网75上弹起;三号气缸73与一号磁铁76、二号磁铁77、翻炒网75相互配合,使得小茶叶不断地在翻炒网75上弹起与翻滚,从而使得小茶叶受热均匀,提高了翻炒后的小茶叶的质量。

翻炒网75向上凸起或者向下凹陷时,弹性橡胶78被翻炒网75拉长,当三号气缸73的活塞杆对翻炒网75提供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力消失时,弹性橡胶78在水平方向上来回抖动,从而实现了翻炒网75的筛动,使得小茶叶在翻炒网75上受热均匀,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翻炒后的小茶叶的质量。

大茶叶进入翻炒筒82中,一号加热块81对翻炒筒82进行加热,电机84带动连接轴85转动,从而使得翻炒轴86与翻炒杆87对翻炒筒82中的大茶叶进行自动翻炒,使得大茶叶被快速的加工;因内框722为弹性材质,翻炒网75在被三号气缸73活塞杆上下拉动的过程中拉动内框722,使得内框722在水平方向上凸起并恢复,从而使得内框722的框壁与三号气囊723接触与脱离,因三号气囊723为弹性气囊,使得三号气囊723受挤压后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使得内框722的框壁不断地与三号气囊723接触与脱离时,三号气囊723不断地压缩与恢复,三号气囊723与四号气缸9中的气体的总量恒定,从而使得四号气缸9的活塞杆在三号气囊723的作用下不断地伸缩,进而使得四号气缸9活塞杆上的弹簧不断地伸缩,因翻炒筒82为弹性材质,使得翻炒筒82在弹簧的作用下不断地抖动,使得翻炒筒82中的大茶叶不断地翻动,从而使得大茶叶受热均匀,提高了制得的大茶叶的质量。

隔热层的涂抹使得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中的气体不会受到一号加热块81与二号加热块79的热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了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的活塞的顺利的伸缩,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避免了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长时间受热造成零部件损坏,提高了三号气缸73与四号气缸9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弹性橡胶使得翻炒网在活塞杆的作用下来回筛动,但不限与此,也可以通过弹性布取代弹性橡胶来实现这一功能。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茶叶能够顺利的在此茶叶筛选翻炒设备中进行分选与翻炒,并且炒出的茶叶质量高,从而此茶叶筛选翻炒设备在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中是有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