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红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2739发布日期:2019-01-05 09:2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酒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英文为black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外形条索紧结匀直,色泽乌润,香气馥郁,滋味甜醇,具有形质兼优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制备工艺直接影响其品质。现有红茶的制备工艺,采摘标准、揉捻、发酵及烘焙工序对成品茶影响较大,其中红茶发酵属红茶制备的最为关键点。

随着应酬的逐渐增多,各类工作者有时需要饮用大量的酒水,造成醉酒现象发生,給饮酒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解酒药或其他解酒饮料,但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解酒药或解酒饮料都不宜在餐桌上出现,而茶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综上上述,解酒药市场急需一种具有解酒效果的茶叶,方便于餐桌上饮用,同时带来强效的解酒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酒红茶的加工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红茶,帮助饮酒者减轻体内酒精含量,提前醒酒,减少酒精给饮酒者带来的身体伤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解酒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叶采摘:清明前采摘一芽二叶半开展的新鲜茶叶,采摘当日剔除受损叶片和病变叶片,鲜叶备用;

b、委凋:茶叶采摘当日将鲜叶摊放于竹筛中,置于25~28℃的室外阳光下晾晒2~3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再于茶叶上方覆盖一层保鲜膜,继续晾晒2~3h,每小时翻动茶叶一次,更换一次保鲜膜;晾晒结束后撤除保鲜膜,转移至温度27~30℃、空气湿度45~50%的通风温室中恒温、恒湿摊放过夜;

c、揉捻:将上述委凋结束的茶叶置于25~28℃的室外阳光下继续摊青2~3h,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抖散冷却至室温,倒入揉捻机中进行空压揉捻6~7min,再轻压揉捻12~14min、重压揉捻3~4min、空压揉捻9~13min,至茶叶边缘破裂,汁液流露但不流淌为止;茶叶投入量为揉捻机容积的2/3,每改变一次揉捻压力前,改至空压揉捻55~65s;

d、窨制:取上述揉捻结束的茶叶摊放于竹筛中,摊放厚度≤2cm,转移至温度26~28℃的密闭室中陈放12~14h,并选用解酒液喷雾加湿密闭室,控制密闭室空气湿度为65~70%;

e、初次干燥:将上述窨制结束的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不停抖散至常温,再转移至28~3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茶叶表层水分完全沥干,或置于空气湿度≤18%的阳光下摊放暴晒至茶叶表层水分完全沥干;

f、一次发酵:取初次干燥结束的茶叶,置于28~32℃的解酒液中浸泡1~2min,捞出快速风干水分,控制表层水分沥干时间≤10min;置于温度27~29℃、空气湿度35~40%室温下渥堆发酵5~8h;选择揉捻干燥后的茶叶第一次与解酒液相融合,此时的茶叶毛孔张开较大,且有很多裂缝,解酒液可有效渗透到茶叶内部;

g、一次烘焙:一次发酵结束后将茶叶转移至孔径3~5mm的烘焙箱中,茶叶摊放厚度2~3cm,每10min翻动1次茶叶,选用解酒液喷雾喷施茶叶2次,至茶叶表面粘敷有少量水珠但不滴水;所述烘焙温度为85~90℃,最后一次喷雾后停止喷雾,烘焙至茶叶含水量为45~50%;

h、二次发酵:取一次烘焙后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抖散摊凉至室温,再摊放于箩筐中,摊放厚度5~8cm,选用解酒液浸润纯棉毛巾,覆盖于茶叶上,于室温下发酵2~3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每翻动一次茶叶更换一次湿润的纯棉毛巾;

i、二次烘干:待茶叶二次发酵结束后将茶叶倒入簸箕中,快速风干水分,控制茶叶表层水分沥干时间≤25min,将风干后茶叶转移至热风式烘干机烘至茶叶含水量≤11%;热风温度95~100℃,茶叶投入量为烘干机容积的2/3;

j、提香贮存:待茶叶二次烘干结束后,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冷却至室温,再置于杀菌室中,茶叶摊放厚度≤1cm,紫外杀菌25~30min,远红外提香10~15min,即得成品解酒红茶真空包装,干燥贮存。

优选的,所述解酒液为葛根花、人参、芦笋按8:5:1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

优选的,所述解酒液的加工方法如下:

取新鲜葛根花、人参、芦笋,洗净后剁碎,混合均匀,加入混合物10倍质量份的无菌饮用水,熬煮至水液沸腾,保持沸腾30~35min,停止加热,降温至35~40℃时恒温密闭3~5h,趁热经325目筛网过滤,再经5层纱布过滤,滤液置于1250~15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2~15min,取上清液,稀释50~60倍,即得成品解酒液。

优选的,在一次烘焙过程中,所述喷雾烘焙方法如下:

于85~90℃的烘焙温度下,烘焙15min,选用解酒液进行第一次喷雾加湿,30min后再次喷雾加湿,继续烘焙至茶叶含水量为45~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研制出解酒效果明显的解酒液,并选用喷雾加湿的方式,在窨制、烘焙和多次发酵过程中,使得解酒液的有效成分与茶叶多次接触,多次融合,让解酒液的有效成分渗透进茶叶内部,长久不消散;成品解酒红茶在饮酒者饮酒前和饮酒后均可饮用,且均能达到有效的解酒效果,绿色健康;不饮酒时也可随时泡茶饮用,香醇可口,还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

同时,本发明还有效地革新了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增加红茶的种类,为红茶加工提供了一条新兴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酒红茶的加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a、茶叶采摘:清明前采摘一芽二叶半开展的新鲜茶叶,采摘当日剔除受损叶片和病变叶片,鲜叶备用;

b、委凋:茶叶采摘当日将鲜叶摊放于竹筛中,置于28℃的室外阳光下晾晒2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再于茶叶上方覆盖一层保鲜膜,继续晾晒2h,每小时翻动茶叶一次,更换一次保鲜膜;晾晒结束后撤除保鲜膜,转移至温度27℃、空气湿度45%的通风温室中恒温、恒湿摊放过夜;

c、揉捻:将上述委凋结束的茶叶置于28℃的室外阳光下继续摊青2h,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抖散冷却至室温,倒入揉捻机中进行空压揉捻6min,再轻压揉捻14min、重压揉捻3min、空压揉捻13min,至茶叶边缘破裂,汁液流露但不流淌为止;茶叶投入量为揉捻机容积的2/3,每改变一次揉捻压力前,改至空压揉捻55s;

d、窨制:取上述揉捻结束的茶叶摊放于竹筛中,摊放厚度2cm,转移至温度28℃的密闭室中陈放12h,并选用解酒液喷雾加湿密闭室,控制密闭室空气湿度为70%;选择揉捻后的茶叶第一次与解酒液相融合,此时的茶叶毛孔张开较大,且有很多裂缝,解酒液可有效渗透到茶叶内部;

e、初次干燥:将上述窨制结束的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不停抖散至常温,再转移至28℃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茶叶表层水分完全沥干;

f、一次发酵:取初次干燥结束的茶叶,置于32℃的解酒液中浸泡1min,进行茶叶与解酒液二次融合;捞出快速风干水分,控制表层水分沥干时间为10min,防止茶叶上水分过多,带走茶叶的营养成分;置于温度27℃、空气湿度40%室温下渥堆发酵5h;

g、一次烘焙:一次发酵结束后将茶叶转移至孔径3mm的烘焙箱中,茶叶摊放厚度2cm,每10min翻动1次茶叶,选用解酒液喷雾喷施茶叶2次,至茶叶表面粘敷有少量水珠但不滴水,第一次喷雾加湿时间为开始烘焙15min后,继续烘焙30min后再次喷雾加湿,直至茶叶含水量为45%;所述烘焙温度为90℃;

h、二次发酵:取一次烘焙后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抖散摊凉至室温,再摊放于箩筐中,摊放厚度5cm,选用解酒液浸润纯棉毛巾,覆盖于茶叶上,于室温下发酵2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每翻动一次茶叶更换一次湿润的纯棉毛巾;

i、二次烘干:待茶叶二次发酵结束后将茶叶倒入簸箕中,快速风干水分,控制茶叶表层水分沥干时间为25min,防止茶叶上水分过多,带走茶叶的营养成分;将风干后茶叶转移至热风式烘干机烘至茶叶含水量为11%;热风温度95℃,茶叶投入量为烘干机容积的2/3;

j、提香贮存:待茶叶二次烘干结束后,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冷却至室温,再置于杀菌室中,茶叶摊放厚度1cm,紫外杀菌25min,远红外提香15min,即得成品解酒红茶真空包装,干燥贮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酒液为葛根花、人参、芦笋按8:5:1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加工方法如下:

取新鲜葛根花、人参、芦笋,洗净后剁碎,混合均匀,加入混合物10倍质量份的无菌饮用水,熬煮至水液沸腾,保持沸腾30min,停止加热,降温至35℃时恒温密闭5h,趁热经325目筛网过滤,再经5层纱布过滤,滤液置于125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5min,取上清液,稀释60倍,即得成品解酒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酒红茶的加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a、茶叶采摘:清明前采摘一芽二叶半开展的新鲜茶叶,采摘当日剔除受损叶片和病变叶片,鲜叶备用;

b、委凋:茶叶采摘当日将鲜叶摊放于竹筛中,置于25℃的室外阳光下晾晒3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再于茶叶上方覆盖一层保鲜膜,继续晾晒3h,每小时翻动茶叶一次,更换一次保鲜膜;晾晒结束后撤除保鲜膜,转移至温度30℃、空气湿度50%的通风温室中恒温、恒湿摊放过夜;

c、揉捻:将上述委凋结束的茶叶置于25℃的室外阳光下继续摊青3h,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抖散冷却至室温,倒入揉捻机中进行空压揉捻7min,再轻压揉捻12min、重压揉捻4min、空压揉捻9min,至茶叶边缘破裂,汁液流露但不流淌为止;茶叶投入量为揉捻机容积的2/3,每改变一次揉捻压力前,改至空压揉捻65s;

d、窨制:取上述揉捻结束的茶叶摊放于竹筛中,摊放厚度为1cm,转移至温度26℃的密闭室中陈放14h,并选用解酒液喷雾加湿密闭室,控制密闭室空气湿度为65%;选择揉捻后的茶叶第一次与解酒液相融合,此时的茶叶毛孔张开较大,且有很多裂缝,解酒液可有效渗透到茶叶内部;

e、初次干燥:将上述窨制结束的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不停抖散至常温,置于空气湿度为18%的阳光下摊放暴晒至茶叶表层水分完全沥干;

f、一次发酵:取初次干燥结束的茶叶,置于28℃的解酒液中浸泡2min,捞出快速风干水分,控制表层水分沥干时间为8min;置于温度29℃、空气湿度35%室温下渥堆发酵8h;

g、一次烘焙:一次发酵结束后将茶叶转移至孔径5mm的烘焙箱中,茶叶摊放厚度3cm,每10min翻动1次茶叶,选用解酒液喷雾喷施茶叶2次,至茶叶表面粘敷有少量水珠但不滴水,第一次喷雾加湿时间为开始烘焙15min后,继续烘焙30min后再次喷雾加湿,直至茶叶含水量为50%;所述烘焙温度为85℃;

h、二次发酵:取一次烘焙后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抖散摊凉至室温,再摊放于箩筐中,摊放厚度8cm,选用解酒液浸润纯棉毛巾,覆盖于茶叶上,于室温下发酵3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每翻动一次茶叶更换一次湿润的纯棉毛巾;

i、二次烘干:待茶叶二次发酵结束后将茶叶倒入簸箕中,快速风干水分,控制茶叶表层水分沥干时间为20min,将风干后茶叶转移至热风式烘干机烘至茶叶含水量9%;热风温度100℃,茶叶投入量为烘干机容积的2/3;

j、提香贮存:待茶叶二次烘干结束后,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冷却至室温,再置于杀菌室中,茶叶摊放厚度1cm,紫外杀菌30min,远红外提香10min,即得成品解酒红茶真空包装,干燥贮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酒液为葛根花、人参、芦笋按8:5:1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加工方法如下:

取新鲜葛根花、人参、芦笋,洗净后剁碎,混合均匀,加入混合物10倍质量份的无菌饮用水,熬煮至水液沸腾,保持沸腾35min,停止加热,降温至40℃时恒温密闭3h,趁热经325目筛网过滤,再经5层纱布过滤,滤液置于15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2min,取上清液,稀释50倍,即得成品解酒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酒红茶的加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a、茶叶采摘:清明前采摘一芽二叶半开展的新鲜茶叶,采摘当日剔除受损叶片和病变叶片,鲜叶备用;

b、委凋:茶叶采摘当日将鲜叶摊放于竹筛中,置于26℃的室外阳光下晾晒3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再于茶叶上方覆盖一层保鲜膜,继续晾晒2,每小时翻动茶叶一次,更换一次保鲜膜;晾晒结束后撤除保鲜膜,转移至温度28℃、空气湿度48%的通风温室中恒温、恒湿摊放过夜;

c、揉捻:将上述委凋结束的茶叶置于26℃的室外阳光下继续摊青2h,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抖散冷却至室温,倒入揉捻机中进行空压揉捻6min,再轻压揉捻12min、重压揉捻4min、空压揉捻13min,至茶叶边缘破裂,汁液流露但不流淌为止;茶叶投入量为揉捻机容积的2/3,每改变一次揉捻压力前,改至空压揉捻60s;

d、窨制:取上述揉捻结束的茶叶摊放于竹筛中,摊放厚度0.8cm,转移至温度27℃的密闭室中陈放13h,并选用解酒液喷雾加湿密闭室,控制密闭室空气湿度为68%;选择揉捻后的茶叶第一次与解酒液相融合,此时的茶叶毛孔张开较大,且有很多裂缝,解酒液可有效渗透到茶叶内部;

e、初次干燥:将上述窨制结束的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不停抖散至常温,再转移至3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茶叶表层水分完全沥干;

f、一次发酵:取初次干燥结束的茶叶,置于30℃的解酒液中浸泡1.5min,捞出快速风干水分,控制表层水分沥干时间为5min;置于温度28℃、空气湿度38%室温下渥堆发酵7h;

g、一次烘焙:一次发酵结束后将茶叶转移至孔径4mm的烘焙箱中,茶叶摊放厚度3cm,每10min翻动1次茶叶,选用解酒液喷雾喷施茶叶2次,至茶叶表面粘敷有少量水珠但不滴水,第一次喷雾加湿时间为开始烘焙15min后,继续烘焙30min后再次喷雾加湿,直至茶叶含水量为48%;所述烘焙温度为85℃;

h、二次发酵:取一次烘焙后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抖散摊凉至室温,再摊放于箩筐中,摊放厚度6cm,选用解酒液浸润纯棉毛巾,覆盖于茶叶上,于室温下发酵2.5h,每30min翻动一次茶叶,每翻动一次茶叶更换一次湿润的纯棉毛巾;

i、二次烘干:待茶叶二次发酵结束后将茶叶倒入簸箕中,快速风干水分,控制茶叶表层水分沥干时间15min,将风干后茶叶转移至热风式烘干机烘至茶叶含水量10%;热风温度98℃,茶叶投入量为烘干机容积的2/3;

j、提香贮存:待茶叶二次烘干结束后,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冷却至室温,再置于杀菌室中,茶叶摊放厚度0.7cm,紫外杀菌30min,远红外提香112min,即得成品解酒红茶真空包装,干燥贮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酒液为葛根花、人参、芦笋按8:5:1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加工方法如下:

取新鲜葛根花、人参、芦笋,洗净后剁碎,混合均匀,加入混合物10倍质量份的无菌饮用水,熬煮至水液沸腾,保持沸腾30min,停止加热,降温至40℃时恒温密闭34h,趁热经325目筛网过滤,再经5层纱布过滤,滤液置于135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3min,取上清液,稀释55倍,即得成品解酒液。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