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78148发布日期:2019-02-01 18:5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草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草鱼常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草鱼在鱼苗和苗种阶段摄食浮游动物、摇蚊幼虫、桡足类和无节幼体等,到幼鱼阶段以后即转为草食性,因其生长迅速,在自然环境中食物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随着饲料业、养殖业的日以发展,对鱼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使得鱼粉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上升。而且由于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竭、环境保护和饲料成本等多方面的原因,鱼粉产量在逐年降低,而养殖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在水产养殖行业中,鱼粉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植物蛋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产量稳定,是较为理想的替代蛋白源。但是植物替代蛋白含有一些败风味物质和抗营养因子,造成适口性差、消化吸收利用率低等问题。适口性差直接导致水产动物摄食不积极或拒食,饲料在水中时间过长,既造成饲料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养殖水体的污染。ddgs(distillersdriedgrainswithsolubles,玉米干酒糟及可溶物)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材料发酵制取乙醇过程中对糟液进行加工处理后而获得的玉米酒精糟及残液干燥物,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发酵蒸馏过程中生成的未知生长因子,还富含有利于动物生长的多种矿物质。因此,ddgs作为一种蛋白质饲料原料,能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然而不单是ddgs,生物饲料在长期贮藏中,如若管理不当,极易被潜在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等污染,或饲喂后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或废弃霉变饲料而造成浪费现象和饲料成本增加,且ddgs和植物蛋白中高含量的纤维和非淀粉多糖会影响磷等矿物质离子的吸收、降低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以及其较差的适口性等限制了饲料的吸收利用。同时动物机体对受到体内及外界环境变化刺激时会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受多种因素刺激而产生,包括内在的遗传因素、生产繁殖因素、外界的环境因素等,这些应激因素“应激原”刺激动物都会给动物机体造成危害,其表现为动物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或极度兴奋,狂躁不安,采食减少;合成代谢减弱,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力减弱,过敏等临床症状。因此,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在饲料中加入促生长、抗应激、抗菌耐菌的活性物质可以直接有效地调节养殖动物的抗应激、抗病能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现有技术如中国发明专利cn1178693c公开了一种蚯蚓抗菌肽的制取方法,通过将蚯蚓体自身水解酶分解成的蚯蚓提取液离心分离,入沸水浴,超滤等步骤得到蚯蚓抗菌肽粗提液;然后将粗提液通过分子筛柱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脱盐等步骤进行纯化而得到蚯蚓抗菌肽,虽然所得抗菌肽制取产品纯度较高,但是生产工艺复杂,单位效价生产成本较高,且经过多次层析分离后,会降低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和消化酶的活性,从而添加进饲料会影响其使用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抗应激、防霉变、分散性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粘膜形态、可长期保存的草鱼饲料。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资源利用率和产率高、保护有益成分高活性的草鱼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中所用酵母为酿酒酵母,购自常州凯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草鱼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蚯蚓抗菌肽、活性酵母代谢物、固体载体、水和添加剂进行二次制粒,获得含肽颗粒;干燥上述含肽颗粒,再用油脂和聚乙二醇涂布,干燥即得饲料颗粒;上述蚯蚓抗菌肽制备用缓冲液体系中含有4-吡啶甲醛和鼠李糖脂。该制备方法将蚯蚓抗菌肽和在极端环境下酵母代谢的活性抗应激产物加入饲料中,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在长期储藏、运输过程中的防霉毒素能力,减少饲料霉变损失,也能提高鱼类的抗病、抗应激、抗菌耐菌能力,并直接减少或替代传统抗生素的使用。作为优选,涂布步骤为:用油脂喷涂含肽颗粒后,再用浓度为55~6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喷涂即可。使用聚乙二醇可以增加饲料颗粒的抗粉尘、抗蒸汽及抗水性能,有助于保存和运输,也有助于饲料在水中快速分散,避免油脂包裹的饲料颗粒因未能快速分散在水中而不能及时被草鱼捕食造成的浪费。进一步优选,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800~4400道尔顿,其用量为饲料颗粒重量的25~30%。该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熔点在50~55℃,因此干燥时采用较低温度干燥,可以保护颗粒中的抗菌肽和活性酵母代谢物的活性不被破坏,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作为优选,二次制粒步骤为:将固体载体先进行105~110℃高温调质10~20min,然后制粒,得到载体颗粒;再将载体颗粒、蚯蚓抗菌肽、活性酵母代谢物、水和添加剂混合后,进行51~55℃低温调质5~10min,即得含肽颗粒。第一次高温调质能使固体载体中含有的淀粉充分熟化,同时破坏载体物质中的生物酶活性,有利于饲料的长期保存,第二次低温调质可以保留抗菌肽、维生素、代谢产生的酶制剂等的生物活性。作为优选,蚯蚓抗菌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蚯蚓吐沙、洗净后,置于2~3倍量的缓冲液中,再通入5~10v的电压刺激蚯蚓5~10min,收集电击后产生的体腔液,然后在2~8℃、1500~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5~35min,收集上清液,并通过超滤截留5~100kda分子量的液体即得。采用物理方法刺激蚯蚓可快速获得大量体腔液,同时也减少了化学方法刺激对所得体腔液中蛋白质的不良影响,所得抗菌肽的水解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是一种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致细菌耐药性的物质,对养殖动物有促生长、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以直接减少或替代传统抗生素的使用。进一步优选,上述缓冲液体系中含有重量占比分别为1~2%的edta、1~1.5%的2-巯基乙醇、0.15~0.23%的4-吡啶甲醛和0.075~0.086%的鼠李糖脂,在缓冲液体系中加入4-吡啶甲醛和鼠李糖脂,可以配合电击促进蚯蚓释放更多的体腔液,并降低不同液相之间的表面张力,使体腔液向缓冲液中快速扩散,从而减小体腔液富集产生的抑制作用,获取更多抗菌蛋白,同时两者还能连同电流一起破坏抗菌蛋白内部与n-h相关的氢键平衡,减少维持抗菌蛋白构象的分子间和分子内缔结氢键,进而松散抗菌蛋白的结构,在分离操作中抗菌肽被快速释放并有效截留,获取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产率。作为优选,活性酵母代谢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先将酵母菌在25~35℃下有氧发酵9~10h,然后置于极端环境下厌氧发酵2~4h,获取应激代谢产物,再加入2.5~3.5wt%的蛋白酶,在40~48℃下促使酵母细胞自溶12~24h后,将自溶液离心,取上清液通过30000分子量的滤膜,最后将滤液浓缩冻干即得。当酵母细胞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时,能快速合成许多具有自我修复性的保护性物质,以抵御这些不良条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e等保护因子,饲料中加入这些物质,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粘膜形态,增加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具有饲喂安全、无残留的特点。进一步优选,极端环境包括极端温度、极端氧化或极端渗透压环境,具体包括4±2℃、cl-浓度1±0.5%、h2o2浓度0.2±0.2mmol/l或40±2℃、cl-浓度1±0.5%、h2o2浓度0.2±0.2mmol/l。酵母在极端环境下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够增加养殖动物在低温、高温、高渗、过氧化等外在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保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产性能,增加抗应激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草鱼饲料,由上述方法制得,该饲料中蚯蚓抗菌肽和水是以蚯蚓抗菌肽水解液的形式提供的,上述蚯蚓抗菌肽水解液占饲料颗粒重量的3.5~5.5%。该饲料对养殖动物有促生长、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粘膜形态,增加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可以直接减少或替代传统抗生素的使用。作为优选,饲料中包括重量占比分别为4.5~6.5%的活性酵母代谢物和2~3%的添加剂,上述添加剂中包括重量占比为5~10%的纳米级稀土化合物,上述稀土化合物为蛋氨酸镧、草酸镧、二氧化铈中的至少一种。稀土能刺激鱼类食欲,增强消化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是一种稳定性好、添加量小、增重效果明显的优良添加剂。进一步优选,添加剂中还包括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氯化胆碱和甜菜碱。作为优选,饲料中的固体载体占饲料颗粒重量的72~79%,其中,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2~15%的鱼粉、35~45%的昆虫粉、13~18%的发酵菜粕、8~12%的米糠、10~15%的淀粉和5~20%的玉米蛋白粉。作为优选,饲料中的油脂包括磷脂油、鱼油、豆油、猪油、羊油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中通过采用物理方法刺激蚯蚓产生抗菌肽,制备周期短,成本低,资源利用率和产率高,不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所制抗菌肽能增强水产动物的机体免疫力,具有广谱抗菌性、无残留、无耐药性,可以直接减少或替代传统抗生素的使用;2)本发明中通过对酵母细胞进行极端环境刺激,获取产量更多和活性更高的酵母应激代谢产物,将这些代谢产物加入饲料中,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粘膜形态,增加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动物在低温、高温、高渗、过氧化等外在环境下的抗应激能力,保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产性能;3)本发明中通过二次制粒保留了饲料中活性肽、酶制剂、维生素等有益成分的高活性,且有利于饲料的防霉变和长期保存,同时相较膨化制粒工艺来说,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4)本发明中使用聚乙二醇涂布饲料颗粒,可以增加其抗粉尘、抗蒸汽及抗水性能,有助于保存和运输,也可以在生产中保护抗菌肽和活性酵母代谢物的活性不被破坏,还有助于饲料在水中快速分散,减少浪费和养殖成本。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草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草鱼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蚯蚓抗菌肽、活性酵母代谢物、固体载体、水和添加剂进行二次制粒,获得含肽颗粒;干燥上述含肽颗粒,再用油脂和聚乙二醇涂布,干燥即得饲料颗粒;上述蚯蚓抗菌肽制备用缓冲液体系中含有4-吡啶甲醛和鼠李糖脂。该制备方法将蚯蚓抗菌肽和在极端环境下酵母代谢的活性抗应激产物加入饲料中,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在长期储藏、运输过程中的防霉毒素能力,减少饲料霉变损失,也能提高鱼类的抗病、抗应激、抗菌耐菌能力,并直接减少或替代传统抗生素的使用。涂布步骤为:用油脂喷涂含肽颗粒后,再用浓度为55%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喷涂即可。使用聚乙二醇可以增加饲料颗粒的抗粉尘、抗蒸汽及抗水性能,有助于保存和运输,也有助于饲料在水中快速分散,避免油脂包裹的饲料颗粒因未能快速分散在水中而不能及时被草鱼捕食造成的浪费。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200道尔顿,其用量为饲料颗粒重量的25%。该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熔点在50~55℃,因此干燥时采用较低温度干燥,可以保护颗粒中的抗菌肽和活性酵母代谢物的活性不被破坏,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次制粒步骤为:将固体载体先进行105℃高温调质20min,然后制粒,得到载体颗粒;再将载体颗粒、蚯蚓抗菌肽、活性酵母代谢物、水和添加剂混合后,进行51℃低温调质10min,即得含肽颗粒。第一次高温调质能使固体载体中含有的淀粉充分熟化,同时破坏载体物质中的生物酶活性,有利于饲料的长期保存,第二次低温调质可以保留抗菌肽、维生素、代谢产生的酶制剂等的生物活性。蚯蚓抗菌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蚯蚓吐沙、洗净后,置于2倍量的缓冲液中,再通入5v的电压刺激蚯蚓10min,收集电击后产生的体腔液,然后在2℃、1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35min,收集上清液,并通过超滤截留5~100kda分子量的液体即得。采用物理方法刺激蚯蚓可快速获得大量体腔液,同时也减少了化学方法刺激对所得体腔液中蛋白质的不良影响,所得抗菌肽的水解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是一种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致细菌耐药性的物质,对养殖动物有促生长、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以直接减少或替代传统抗生素的使用。上述缓冲液体系中含有重量占比分别为1%的edta、1%的2-巯基乙醇、0.16%的4-吡啶甲醛和0.075%的鼠李糖脂,在缓冲液体系中加入4-吡啶甲醛和鼠李糖脂,可以配合电击促进蚯蚓释放更多的体腔液,并降低不同液相之间的表面张力,使体腔液向缓冲液中快速扩散,从而减小体腔液富集产生的抑制作用,获取更多抗菌蛋白,同时两者还能连同电流一起破坏抗菌蛋白内部与n-h相关的氢键平衡,减少维持抗菌蛋白构象的分子间和分子内缔结氢键,进而松散抗菌蛋白的结构,在分离操作中抗菌肽被快速释放并有效截留,获取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产率。活性酵母代谢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先将酵母菌在28℃下有氧发酵10h,然后置于极端环境下厌氧发酵2h,获取应激代谢产物,再加入2.5wt%的蛋白酶,在42℃下促使酵母细胞自溶20h后,将自溶液离心,取上清液通过30000分子量的滤膜,最后将滤液浓缩冻干即得,上述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糖度为5%。当酵母细胞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时,能快速合成许多具有自我修复性的保护性物质,以抵御这些不良条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e等保护因子,饲料中加入这些物质,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粘膜形态,增加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具有饲喂安全、无残留的特点。极端环境包括极端温度、极端氧化或极端渗透压环境,具体包在4℃、cl-浓度1%、h2o2浓度0.2mmol/l的条件下发酵1h,然后置于40℃、cl-浓度1%、h2o2浓度0.2mmol/l的条件下发酵1h。酵母在极端环境下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够增加养殖动物在低温、高温、高渗、过氧化等外在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保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产性能,增加抗应激能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一种草鱼饲料,该饲料中蚯蚓抗菌肽和水是以蚯蚓抗菌肽水解液的形式提供的,蚯蚓抗菌肽水解液占饲料颗粒重量的3.5%。该饲料对养殖动物有促生长、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可以改善动物肠道粘膜形态,增加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可以直接减少或替代传统抗生素的使用。饲料中包括重量占比分别为4.5%的活性酵母代谢物和2%的添加剂,上述添加剂中包括重量占比为5%的纳米级稀土化合物,上述稀土化合物为蛋氨酸镧、草酸镧、二氧化铈的任意比例混合物。稀土能刺激鱼类食欲,增强消化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是一种稳定性好、添加量小、增重效果明显的优良添加剂。添加剂中以重量百分数计,还包括40%的复合维生素、40%的复合矿物质、8%的氯化胆碱和10%的甜菜碱。饲料中的固体载体占饲料颗粒重量的72%,其中,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12%的鱼粉、38%的昆虫粉、17%的发酵菜粕、11%的米糠、15%的淀粉和7%的玉米蛋白粉。饲料中重量占比为18%的油脂为磷脂油、豆油的任意比例混合物。实施例2:一种草鱼饲料,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5.3%的蚯蚓抗菌肽水解液、5.4%的活性酵母代谢物、2.5%的添加剂、78.5%的固体载体和8.3%的油脂;上述添加剂中包括7.5%的蛋氨酸镧、38%的复合维生素、38%的复合矿物质、10.5%的氯化胆碱和6%的甜菜碱;上述固体载体中包括9.5%的鱼粉、40%的昆虫粉、15%的发酵菜粕、8%的米糠、12%的淀粉和15.5%的玉米蛋白粉;上述油脂为磷脂油。一种草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蚯蚓洗净后,置于3倍量的缓冲液中,再通入8v的电压刺激蚯蚓5min,收集电击后产生的体腔液,然后在2℃、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5min,收集上清液,并通过超滤截留5~100kda分子量的液体,即得蚯蚓抗菌肽水解液,上述缓冲液体系中含有重量占比分别为1.5%的edta、1%的2-巯基乙醇、0.21%的4-吡啶甲醛和0.085%的鼠李糖脂;2)先将酵母菌在30℃下有氧发酵9.5h,然后置于极端环境下厌氧发酵4h,获取应激代谢产物,再加入3wt%的蛋白酶,在48℃下促使酵母细胞自溶18h后,将自溶液离心,取上清液通过30000分子量的滤膜,最后将滤液浓缩冻干即得活性酵母代谢物,上述极端环境具体包括在2℃、cl-浓度1.5%、h2o2浓度0.3mmol/l的条件下发酵2h,然后在42℃、cl-浓度1.5%、h2o2浓度0.3mmol/l的条件下发酵2h,上述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糖度为10%;3)将固体载体先进行110℃高温调质15min,然后制粒,得到载体颗粒;再将载体颗粒、蚯蚓抗菌肽、活性酵母代谢物、水和添加剂混合后,进行53℃低温调质8min,即得含肽颗粒;4)用油脂喷涂含肽颗粒后,再用浓度为57%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喷涂即可得饲料颗粒,上述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400道尔顿,其用量为饲料颗粒重量的29%。实施例3:一种草鱼饲料,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4.8%的蚯蚓抗菌肽水解液、6.3%的活性酵母代谢物、3%的添加剂、75.5%的固体载体和10.4%的油脂;上述添加剂中包括3.5%的蛋氨酸镧、4.5%的草酸镧、37%的复合维生素、37%的复合矿物质、9.5%的氯化胆碱和8.5%的甜菜碱;上述固体载体中包括3%的鱼粉、43%的昆虫粉、16%的发酵菜粕、9%的米糠、11%的淀粉和18%的玉米蛋白粉;上述油脂为磷脂油、豆油的任意比例混合物。一种草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蚯蚓洗净后,置于3倍量的缓冲液中,再通入6v的电压刺激蚯蚓8min,收集电击后产生的体腔液,然后在4℃、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并通过超滤截留5~100kda分子量的液体,即得蚯蚓抗菌肽水解液,上述缓冲液体系中含有重量占比分别为1.8%的edta、1.5%的2-巯基乙醇、0.18%的4-吡啶甲醛和0.079%的鼠李糖脂;2)先将酵母菌在33℃下有氧发酵9h,然后置于极端环境下厌氧发酵3h,获取应激代谢产物,再加入3.5wt%的蛋白酶,在44℃下促使酵母细胞自溶14h后,将自溶液离心,取上清液通过30000分子量的滤膜,最后将滤液浓缩冻干即得活性酵母代谢物,上述极端环境具体包括在5℃、cl-浓度1.5%、h2o2浓度0.2mmol/l的条件下发酵1.5h,然后在41℃、cl-浓度1.5%、h2o2浓度0.2mmol/l的条件下发酵1.5h,上述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糖度为8%;3)将固体载体先进行110℃高温调质10min,然后制粒,得到载体颗粒;再将载体颗粒、蚯蚓抗菌肽、活性酵母代谢物、水和添加剂混合后,进行52℃低温调质5min,即得含肽颗粒;4)用油脂喷涂含肽颗粒后,再用浓度为6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喷涂即可得饲料颗粒,上述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3600道尔顿,其用量为饲料颗粒重量的28%。实施例4:一种草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对活性酵母代谢物的制备进行优化,具体优化步骤如下:先将酵母菌在33℃下有氧发酵9h,然后置于极端环境下厌氧发酵3h,获取应激代谢产物,再加入3.5wt%的蛋白酶,在44℃下促使酵母细胞自溶14h后,将自溶液离心,取上清液通过30000分子量的滤膜,最后将滤液浓缩冻干即得活性酵母代谢物,上述极端环境具体包括在5℃、cl-浓度1.5%、h2o2浓度0.2mmol/l的条件下发酵1.5h,然后在41℃、cl-浓度1.5%、h2o2浓度0.2mmol/l的条件下发酵1.5h,上述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糖度为8%,培养基制备时加入0.043wt%的二羟基丙酮和0.084wt%的α-松油醇,二者的加入可促使酵母菌生长对数期的延长,获取更多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更重要的作用是在进行极端环境刺激酵母的应激反应时,尤其在渗透压发生变化时,快速调节细胞膜上离子梯度的变化,加快细胞膜上的膨压平衡,阻止细胞中水分的过度流失或进入,以此增加和延长细胞的生存能力,使酵母能充分释放应激因子和生物酶,进入保护机制,进而使酵母应激代谢产物产率得到提升,并保持较高活性。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制草鱼饲料用原料及其它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制得草鱼饲料。对比例:一种草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中蚯蚓抗菌肽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蚯蚓洗净后,置于3倍量的缓冲液中,再通入6v的电压刺激蚯蚓8min,收集电击后产生的体腔液,然后在4℃、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并通过超滤截留5~100kda分子量的液体,即得蚯蚓抗菌肽水解液,上述缓冲液体系中含有1.8%的edta、1.5%的2-巯基乙醇,即该缓冲液体系制备时,未添加4-吡啶甲醛和鼠李糖脂。本对比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所制草鱼饲料用原料及其它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制得草鱼饲料。实施例5:草鱼饲料性能测定以实施例1~4所制饲料作为试验组1~4,对比例所制饲料作为对照组,取相同量的饲料颗粒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1。表1草鱼饲料基本性能测试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对照组抗菌肽含量/%1.251.281.331.321.03多肽总含量/%8.458.638.7910.227.95有机酸含量/%12.5412.7512.4213.7710.45酶制剂含量/%3.753.843.874.043.54由上表1可得,对照组所得饲料中抗菌肽含量、多肽总含量显著低于各试验组,说明4-吡啶甲醛和鼠李糖脂对抗菌肽的产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也提高了饲料中多肽总含量,同时试验组4的多肽总含量、有机酸含量和酶制剂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是由于试验组4加入了二羟基丙酮和α-松油醇,两者对活性酵母代谢产物的产量和活性有显著地增益效果。实施例6:草鱼饲料饲喂试验在某鱼类养殖生产基地,以实施例1~4所制饲料作为试验组1~4,对比例所制饲料作为对照组,以某市售草鱼用饲料为空白组,随机选择12个塘口,分为2组平行,放养相同数量、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驯化后的草鱼鱼种后,日投喂3~4次,日投饵量为与体重的3~5%,每2周估算1次鱼体增重量,并调整投喂量,期间不施用抗生素。在养殖期间,控制全程温度为35~37℃的热应激条件下,养殖72天后,采集样品分析,结果如下表2、3。表2高温应激下草鱼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对照组空白组初均重/g79.9580.3579.3579.9079.8579.46末均重/g253.15252.64257.36265.04234.52203.96发病率/%6.76.86.75.97.511.5成活率/%98.598.298.199.097.192.8肥满度/%1.761.741.791.761.771.68表3草鱼的肠道形态学指标褶皱数量褶皱长度褶皱宽度肌层厚度试验组144.38293.35115.2277.59试验组244.63287.56116.7278.89试验组344.48318.60118.2478.39试验组446.23341.10122.5782.48对照组42.33273.20104.5776.54空白组42.00275.63105.2372.51由上表2可知,在高温刺激下,空白组草鱼最终末均重低于试验组和对照组,是由于空白组饲料中抗应激因子含量太低,致使草鱼在高温环境下,对饲料的摄取、消化都不如试验组,故而空白组末均重远低于试验组;同时在高温环境且不使用抗生素的条件下,空白组的发病率远高于试验组,且空白组成活率远低于试验组,是由于试验组饲料中添加的抗菌肽及活性酵母代谢物都具有抗菌、抗应激的作用,因此试验组饲养效果明显优于空白组。由上表3可知,对照组和空白组在肠道形态各项指标相差不大,说明所用饲料能达到草鱼正常生长需要的营养需求,但试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当褶皱数量增多、褶皱长度和宽度变大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也越强,肌层越厚,肠道动力越足,也促进了消化吸收能力,所以试验组的草鱼在末均重上明显优于空白组。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