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0375发布日期:2019-02-22 20:13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酸角又称酸豆、罗望子、酸果,属豆科酸角属,热带、亚热带常绿大乔木。酸角果肉中富含糖、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钙、钾和磷为主,较少为镁和锌)、多酚等营养物质,其中,还原糖、总酸、多糖含量分别高达36.8%、14.2%和12.4%,粗蛋白质含量高达6.79%,氨基酸含量高达5.79%,适合加工成系列保健饮品。酸角果肉中的酸主要为酒石酸、枸橼酸、琥珀酸、柠檬酸、醋酸和蚁酸,直接制成饮品酸性较强,需添加大量的糖来弱化酸度,以提高适口性,但高糖饮料不健康,也不适合一些特殊的人群饮用,如糖尿病患者。专利cn201510111987一种酸角汁的加工方法公开了向酸角汁中加入蔗糖调节酸度,使糖酸比例为38:1。可见酸角汁酸度很高,需添加38倍的糖进行调节,使饮品中含糖量极高,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大量饮用。非专利文献“罗汉成品的壳聚糖脱酸工艺研究”(唐峰等,《广西轻工业》1999年03期)公开了壳聚糖可将果肉中的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酸去除,使罗汉成品的ph值由4左右升至6以上,获得接近于中性的成品。但酸角果肉中除了含有酒石酸、柠檬酸等,还含有醋酸和蚁酸,醋酸和蚁酸不但酸性强,还具有刺激性气味,如果不去除,会严重影响饮料的口感,导致适口性差,而壳聚糖对醋酸和蚁酸去除效果差,基本无作用,因此,现阶段没有针对酸酸角汁去除醋酸和蚁酸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酸角果肉中还含有单宁,制成饮料后有涩味,且除酸后,虽然酸度适中,但涩味却增加了,饮料总体口感和品质依然达不到要求,需进一步去除涩味。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以去除酸角汁酸涩味为主要目的,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通过优化制作方法,降低了酸味和涩味,使得到的酸角汁酸味适中,略有咸味,口感柔和,提高了口感和品质,且由于酸度降低,无需加糖调配,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选豆、烘干、去壳、干热处理、自然发酵、提取酸角汁、过滤除杂、调配和灌装的步骤,还包括脱酸和脱涩步骤,所述脱酸为:向过滤除杂后的酸角汁中加入所述酸角汁重量0.5-1.5%的改性壳聚糖,于40-60℃下恒温水浴搅拌20-30min,静置,待酸度降至0.8-1.2%时,离心,过滤,收集滤液,得脱酸酸角汁;所述脱涩为:向上述脱酸酸角汁中加入所述脱酸酸角汁重量1-2%的秋葵提取物混匀,于0-5℃下静置至沉淀析出,过滤,收集滤液,得脱涩酸角汁。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向壳聚糖中加入6-8体积倍的组氨酸溶液,于30-40℃下恒温搅拌1-3h,抽滤,冷冻干燥,即得。进一步地,所述组氨酸溶液中,组氨酸与水的重量配比为20-25:1000。进一步地,所述秋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秋葵荚果洗净,加30-40倍量的蒸馏水打浆,于50-60℃、100-120w下超声处理30-60min,抽滤,取滤液离心,收集上层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即得;秋葵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180-223mg/g。进一步地,所述恒温水浴搅拌转速为90-120r/min。进一步地,所述调配是:按重量百分数计,将60-80%脱涩酸角汁、5-15%木糖醇、0.2-0.5%碳酸氢钠、0-0.4%食盐和20-35%水混合得到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优化制作方法,降低了酸味和涩味,使得到的酸角汁酸味适中,略有咸味,口感柔和,提高了口感和品质,且由于酸度降低,无需加糖调配,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2.本发明改性壳聚糖不但能去除酒石酸、柠檬酸等有机酸,还能去除醋酸和蚁酸,经检验,制得的酸角汁酸度为0.2-0.4%,醋酸含量降低至总酸量的0.2-0.5%,蚁酸含量降低至总酸量的0.4-0.8%,无刺激性气味,进而提高了口感。同时,改性后的壳聚糖还能吸附褐色物质,使得到酸角汁透亮澄清,总体呈浅黄色,改善了成品的色泽,进一步提高了品质。3.本发明秋葵提取物在低温条件下可与酸角汁中的单宁、纤维素和果胶等杂质相结合产生沉淀,实现了单宁、纤维素和果胶等杂质的清除,进而减少了酸角汁的涩味,使口感柔和,提高了适口性。4.本发明调配中添加的碳酸氢钠可与酸角汁中的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使其带有咸味,同时,咸味的增加也弱化了酸味,进而提高了口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荚果饱满、籽粒均匀、色差一致、无病虫害的成熟酸角荚果进行采收。(2)烘干:将采收的酸角荚果于6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13%。(3)去壳:将干燥的荚果放入去壳机中进行脱壳处理,得酸角果肉与种子的混合物。(4)干热处理:将酸角果肉与种子的混合物进行隧道式干热处理3分钟,控制处理温度为90℃,干热处理结束后,自然冷却至38℃。(5)自然发酵:把干热处理后的物料放入底部有通孔的不锈钢托盘中摊平,每个托盘摊放厚度为3cm,置于温度为25℃、空气湿度为75%的环境下自然发酵,发酵后每隔10天检测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待还原糖含量为4%,氨基酸为2%时停止发酵,将发酵料装入符合卫生要求的pvc袋中,于25℃下进行后熟处理5天。(6)提取酸角汁:采用非接触加热方法提取酸角汁,具体方法为:将发酵后的物料放入煮料桶中,并向桶中加入等量的水,煮料桶内的加热装置为非接触蛇管,蒸汽在蛇管内通过,对桶内的水进行加热,蒸汽温度为85℃。(7)过滤除杂:煮料桶可机械滤除固体渣料,把酸角种子和纤维素等固体物料分离去除,得到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硅藻土过滤,得酸角汁。(8)脱酸:向过滤除杂后的酸角汁中加入所述酸角汁重量0.5%的改性壳聚糖,于40℃下恒温水浴搅拌20min,搅拌转速为90r/min,静置,待酸度降至0.8%时,离心,过滤,收集滤液,得脱酸酸角汁;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向壳聚糖中加入6体积倍的组氨酸溶液,于30℃下恒温搅拌1h,抽滤,冷冻干燥,即得。所述组氨酸溶液中,组氨酸与水的重量配比为20:1000。(9)脱涩:向上述脱酸酸角汁中加入所述脱酸酸角汁重量1%的秋葵提取物混匀,于0℃下静置至沉淀析出,过滤,收集滤液,得脱涩酸角汁。所述秋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秋葵荚果洗净,加30倍量的蒸馏水打浆,于50℃、100w下超声处理30min,抽滤,取滤液离心,收集上层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即得;秋葵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180mg/g。(10)调配和灌装:按重量百分数计,将60%脱涩酸角汁、5%木糖醇、0.2%碳酸氢钠、0%食盐和34.8%水混合后,罐装,杀菌,即得成品。实施例2本实施例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与实施例1相同。(8)脱酸:向过滤除杂后的酸角汁中加入所述酸角汁重量1.5%的改性壳聚糖,于60℃下恒温水浴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120r/min,静置,待酸度降至1.2%时,离心,过滤,收集滤液,得脱酸酸角汁;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向壳聚糖中加入8体积倍的组氨酸溶液,于40℃下恒温搅拌3h,抽滤,冷冻干燥,即得。所述组氨酸溶液中,组氨酸与水的重量配比为25:1000。(9)脱涩:向上述脱酸酸角汁中加入所述脱酸酸角汁重量2%的秋葵提取物混匀,于5℃下静置至沉淀析出,过滤,收集滤液,得脱涩酸角汁。所述秋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秋葵荚果洗净,加40倍量的蒸馏水打浆,于60℃、120w下超声处理60min,抽滤,取滤液离心,收集上层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即得;秋葵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223mg/g。(10)调配和灌装:按重量百分数计,将70%脱涩酸角汁、8%木糖醇、0.5%碳酸氢钠、0.2%食盐和21.3%水混合后,罐装,杀菌,即得成品。实施例3本实施例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与实施例1相同。(8)脱酸:向过滤除杂后的酸角汁中加入所述酸角汁重量1%的改性壳聚糖,于50℃下恒温水浴搅拌25min,搅拌转速为100r/min,静置,待酸度降至0.9%时,离心,过滤,收集滤液,得脱酸酸角汁;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向壳聚糖中加入7体积倍的组氨酸溶液,于35℃下恒温搅拌2h,抽滤,冷冻干燥,即得。所述组氨酸溶液中,组氨酸与水的重量配比为22:1000。(9)脱涩:向上述脱酸酸角汁中加入所述脱酸酸角汁重量1.5%的秋葵提取物混匀,于3℃下静置至沉淀析出,过滤,收集滤液,得脱涩酸角汁。所述秋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秋葵荚果洗净,加35倍量的蒸馏水打浆,于55℃、110w下超声处理50min,抽滤,取滤液离心,收集上层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即得;秋葵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205mg/g。(10)调配和灌装:按重量百分数计,将72%脱涩酸角汁、6%木糖醇、0.3%碳酸氢钠、0.1%食盐和21.6%水混合后,罐装,杀菌,即得成品。对照组1: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步骤(9)、步骤(10)与实施例1相同。无步骤(8),即不进行脱酸处理。对照组2: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步骤(9)、步骤(10)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8)用等量的壳聚糖代替改性壳聚糖进行脱酸处理。对照组3: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步骤(8)、步骤(10)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9)不用秋葵提取物进行脱涩处理,但放在0℃下静置处理。对照组4: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步骤(8)、步骤(10)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9)用8℃代替0℃进行处理。对照组5: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步骤(8)、步骤(10)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9)用10℃代替0℃进行处理。对照组6: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步骤(8)、步骤(10)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9)用15℃代替0℃进行处理。对照组7:一种咸味酸角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至步骤(7),步骤(8)、步骤(10)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9)用20℃代替0℃进行处理。实施例1至实施例3、对照组1至对照组7中的各组均设有4个重复;(1)检测并统计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组1、对照组2制得酸角汁的酸度,以及醋酸、蚁酸在总酸中的含量,求平均值,结果见表1;(2)统计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组3至对照组7步骤(9)过滤后的沉淀量和制得酸角汁涩味情况,沉淀量为单位秋葵提取物的沉淀量,结果见表2;表1各组酸度以及醋酸、蚁酸在总酸中的含量项目/组别酸度(%)醋酸含量(%)蚁酸含量(%)成品色泽实施例10.40.50.8透亮浅黄色实施例20.30.40.7透亮浅黄色实施例30.20.20.4透亮浅黄色对照组127.99.5浑浊褐色对照组21.37.69.4浑浊黄色从表1可知,本发明改性壳聚糖不但能去除酒石酸、柠檬酸等有机酸,还能去除醋酸和蚁酸,经检验,制得的酸角汁酸度为0.2-0.4%,醋酸含量降低至总酸量的0.2-0.5%,蚁酸含量降低至总酸量的0.4-0.8%,无刺激性气味,进而提高了口感。同时,改性后的壳聚糖还能吸附褐色物质,使得到酸角汁透亮澄清,总体呈浅黄色,改善了成品的色泽,进一步提高了品质。表2各组酸角汁的沉淀量和涩味情况项目/组别沉淀量(g/g)涩味感官评价实施例1(有秋葵提取物,0℃处理)5.89无涩味实施例2(有秋葵提取物,5℃处理)5.91无涩味实施例3(有秋葵提取物,3℃处理)6.33无涩味对照组3(无秋葵提取物,0℃处理)1.20有明显涩味对照组4(有秋葵提取物,8℃处理)3.15涩味淡对照组5(有秋葵提取物,10℃处理)3.01涩味淡对照组6(有秋葵提取物,15℃处理)2.94涩味淡对照组7(有秋葵提取物,20℃处理)2.62涩味淡(备注:沉淀量越多,单宁、纤维素和果胶等杂质被析出的越多,清除效果越好)从表2可知,本发明秋葵提取物在0-5℃低温条件下可与酸角汁中的单宁、纤维素和果胶等杂质相结合产生沉淀,实现了单宁、纤维素和果胶等杂质的清除,进而减少了酸角汁的涩味,使口感柔和,提高了适口性。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