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青柑绿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5795发布日期:2019-01-14 18:24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小青柑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茶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等多种功效;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它还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达到防辐射的效果,从而保护女性皮肤。传统的茶叶种类很多,包括绿茶、红茶、普洱茶、花茶、黑茶、白茶等。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

柑普茶,它用广东新会大红柑和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普洱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是普洱茶的一种。其特点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这是由于新会柑的果香味特别,普洱茶长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所致。二是保健作用突出,发挥出新会陈皮"理气"的功效。但是柑普茶成分单一,口感和营养成分也很单一,且柑普茶干燥工艺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小青柑绿茶的制备方法,该小青柑绿茶的营养价值高,且具有透气性,易干燥,茶叶的保质期长,柑皮不易霉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小青柑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青柑的前处理:选择直径在3cm-5cm之间的新会小青柑;清洗后放入热水中短时杀青,杀青后进行5-10分钟低温冷却,冷却后移至空旷处晾晒30-60分钟,把表面的水蒸发掉并进行杀菌处理;

2)柑皮预处理:小青柑洗干净后,蒂部所在的区域开一类椭圆形开口,将柑分成盖体和柑主体两部分,将柑内部的果肉清除;

3)柑皮二次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柑皮的脐部和蒂部去除,再用清水将盖体和柑主体清洗干净并杀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果汁,再将柑皮自然晾干;

4)生晒:将经过无菌处理的数个导热体用食品级耐高温薄膜包裹,并将包裹有数个导热体的食品级耐高温薄膜填充于柑皮内,并将柑皮内部填充满,将填充有导热体的柑皮放置于阳光下自然晒干,直至柑皮硬化;

5)装茶:将晒干后的柑皮内的薄膜与钢珠一并取出,将绿茶均匀的填充入柑皮内部,填充时,用手压一压,并盖上盖体,得到成品;

6)陈化:将成品放置于自然通风、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下保存,保存半年以上。

本发明选用新会小青柑,小青柑挥发油最多,微涩带酸,茶中果味较浓,清甜回甘,青皮里的油酮类物质虽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起到扩张上呼吸道的作用,恰当饮用小青柑,能够扩张上呼吸道,改善慢性咽炎,同时润泽肺部。绿茶长期吸附了青柑果皮纯正的清香,口感及保健效果俱佳,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中去除了柑皮的脐部和蒂部,同时在在脐和蒂开设透气孔,由于柑的脐和蒂有苦涩的味道,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在脐和蒂开设透气孔,一方面可以在晒制过程上下透气、易于水份的排出,干品在陈化过程中更自然陈化,越陈越香,品质稳定;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脐和蒂的苦味影响茶的口感。同时,本发明生晒工艺,通过向柑皮内部填充钢珠或者玻璃珠或铁球体这些导热体,放置于太阳下生晒,太阳的热量会传导给传热体,传热体将热量散发给果皮内腔,从而对果皮的内部进行自然干燥,从而达到柑皮内外同时晒干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生晒方法,大大减少了晒干时间,由原来的生晒所需时间为10天以上大大减少到3至4天,避免因天气原因而导致果皮发霉的情况,且柑皮内外受热均匀,果皮药效不会流失,本发明采用传热体对果皮内部晒干,再向晒干后的果皮内部填充茶叶,本发明将钢珠用cpp薄膜包裹再放置于柑皮内,可避免钢珠上热量过高将柑皮内部皮焦化,从而影响其美观和口感。

优选地,所述绿茶为复合绿茶,所述复合绿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0~50份、灵芝1~5份、连翘叶茶5~8份、桂花1~3份。

灵芝:灵芝自古以来就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灵芝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延年益寿的珍贵中草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里记载365种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在上品的120种中药中,灵芝排列高于人参,为上上药,灵芝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用于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高血脂症、冠心病、肝炎、白细胞减少症、肿瘤等多种疾病。其“扶正固本”作用尚可用于久病体虚及中老年保健,可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连翘叶茶: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神农本草经》的记载,连翘叶可治心肺积热、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咽润喉,长期服用令人面悦好、明目清心、轻身耐老,令人焕发青春活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叶有保护肝脏、抗油脂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和增强抗应激能力。制作成连翘叶茶饮用,对气血流通不足造成的血凝气聚、温热、湿热、热毒瘀热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同时,连翘叶中含有多于总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物质,具有减肥作用(不同连翘叶炮制品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比较[j]山西大学学报2018)。

桂花: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且桂花可以散寒破结,化痰止咳。

传统的柑普茶,均采用单一的茶叶,本发明通过添加了灵芝、连翘叶、桂花,增加了茶叶中的功能成分,并通过原料配比过程的配比控制,使得相互组分之间的主要成分发生协同作用,进而增强了绿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了绿茶的品质,使绿茶增加补气清热、减肥、延缓衰老等功效,明显提高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在饮茶的同时对身体进行调节,服用方便,且通过添加桂花具有芳香的成分,可弥补绿茶等苦涩味道不足。

优选地,所述导热体为钢珠、铁球、玻璃珠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导热体的直径为2~4mm。

优选地,所述导热体为3mm的钢珠。

优选地,所述盖体为类似椭圆形,所述薄膜采用蒸煮级cpp薄膜。

优选地,在所述蒂部和脐部开设透气孔。

优选地,柑皮的重量与绿茶的重量比为3:7~3:8。

优选地,所述复合绿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0~48份、灵芝1~3份、连翘叶5~6份、桂花1~1.8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绿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5份、灵芝1.5份、连翘叶茶6份、桂花1份。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当茶叶中各个成分的配比在此重量份,其口感、香气最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选用新会的小青柑,通过本发明的柑皮处理、生晒步骤,且采用的绿茶为多种成分经过一定比例搭配组合的复合绿茶,进而增强了绿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了绿茶的品质,使绿茶增加补气清热、减肥、延缓衰老的功效,明显提高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在饮茶的同时对身体进行调节,服用方便;本发明获得了一种口感好,气味芳香,保质期长、不易发霉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降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小青柑绿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小青柑绿茶的制备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小青柑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青柑的前处理:选择直径在3cm-5cm之间的新会小青柑;清洗后放入热水中短时杀青,杀青后进行5-10分钟低温冷却,冷却后移至空旷处晾晒30-60分钟,把表面的水蒸发掉并进行杀菌处理;

2)柑子预处理:小青柑洗干净后,蒂部所在的区域开一类椭圆形开口,将柑分成盖体和柑主体两部分;盖体为类似椭圆形,将柑内部的果肉清除;

3)柑皮二次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柑皮的脐部和蒂部去除,并在蒂部和脐部开设透气孔,再用清水将盖体和柑主体清洗干净并杀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果汁,再将柑皮自然晾干;

4)生晒:将经过无菌处理的数个3mm钢珠用蒸煮级cpp薄膜包裹,并将包裹有数个钢珠的cpp薄膜填充于柑皮内,并将柑皮内部填充满,将填充有钢珠的柑皮放置于阳光下自然晒干,直至柑皮硬化,所需时间为3-4天;

5)装茶:将晒干后的柑皮内的cpp薄膜与钢珠一并取出,将绿茶均匀的填充入柑皮内部,填充时,用手压一压,控制柑皮的重量与茶叶的重量比为3:7,并盖上盖体,得到成品;

6)陈化:将成品放置于自然通风、无异味、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下保存,保存半年以上。

本实施例的绿茶是一种复合绿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5份、灵芝1.5份、连翘叶茶6份、桂花1份。

本实施例的灵芝为切为0.1-4立方公分的颗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钢珠换成采用4mm的铁球,本实施例的绿茶是一种复合绿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0份、灵芝1份、连翘叶茶5份、桂花1.5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柑皮的重量与茶叶的重量比为3:8。本实施例的绿茶是一种复合绿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8份、灵芝3份、连翘叶茶5份、桂花1.8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钢珠换成采用2mm的塑料球。本实施例的绿茶是一种复合绿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50份、灵芝4份、连翘叶茶6份、桂花2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绿茶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8份、灵芝5份、连翘叶茶8份、桂花3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绿茶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6份、灵芝4份、连翘叶茶5份、桂花2份。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市售的柑普茶。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绿茶成分只有一种,均为绿茶。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绿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茶45份、灵芝1份、连翘叶10份、桂花5份。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小青柑绿茶的制作工艺的不同,本对比例的小青柑绿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青柑的前处理:选择直径在3cm-5cm之间的新会小青柑;清洗后放入热水中短时杀青,杀青后进行5-10分钟低温冷却,冷却后移至空旷处晾晒30-60分钟,把表面的水蒸发掉并进行杀菌处理;

2)柑子预处理:小青柑洗干净后,蒂部所在的区域开一类椭圆形开口,将柑分成盖体和柑主体两部分;盖体为类似椭圆形,将柑内部的果肉清除;

3)柑皮二次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柑皮的脐部和蒂部去除,并在蒂部和脐部开设透气孔,再用清水将盖体和柑主体清洗干净并杀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果汁,再将柑皮自然晾干;

4)生晒:将绿茶均匀的填充入柑皮内部,填充时,用手压一压,控制柑皮的重量与茶叶的重量比为3:7,并盖上盖体,将柑自然晒干,直至柑皮自然硬化,得到成品;

5)陈化:将成品放置于自然通风、无异味、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下保存,保存半年以上。

实施例7小青柑绿茶的感官评价

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6以及对比例1至4制备的茶进行感官评价,经选取有丰富茶品尝经验的60人进行品尝比较实施例1至6和对比例1至4的茶,采用不记名打分制,分别从产品的发霉程度、口感、香气、喜好度进行评分,每项满分为10分,发霉程度以未有霉味,且未见发霉现象为10分;香气以独特的小青柑味和绿茶味和淡淡的香味为10分;口感以不具有苦涩感,香甜、果香、花香、茶香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效果越好,并对是否喜欢产品的程度进行总体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感官评定结果

从表2可看出,本发明所制备的小青柑绿茶,在发霉程度、口感、香气、均得到了认可,其中以实施例1至3的评价为佳,尤其是实施例1的好感度最佳,对比例1采用是市售普通的柑普茶,其评价结果得知,在各个方面略劣于本发明,而对比例2采用的绿茶是单一成分的绿茶,一般绿茶具有苦、涩味道,且单一绿茶成分营养价值不高,而本发明绿茶采用复合绿茶,采用多种成分搭配,不仅营养价值增加,且添加了具有芳香味道的桂花,可掩盖绿茶的苦涩味道;对比例3的连翘叶、桂花含量高于本发明,而从感官评价结果可知,其口感、香气相对于本发明均下降,过高的连翘叶、桂花含量使得其味道过重,影响了口感,对比例4的制备方法相对于本发明其生晒的方法不同,本发明采用数个钢珠用蒸煮级cpp薄膜包裹填充于柑皮内进行晒干,采用钢珠将柑皮内腔填充满,在生晒过程中,热量会传导给钢球,钢球将热量散发给柑皮的内部,从而对柑皮的内部进行自然干燥,从而达到柑皮内外同时晒干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生晒方法,大大减少了烘干时间,且柑皮内外受热均匀,同时,将钢珠用cpp薄膜包裹再放置于柑皮内,可避免钢珠上热量过高将柑皮内部皮焦化,从而影响其美观和口感。本发明的小青柑绿茶可冲泡30~40次,其饮用效果佳,陈化时间越久,其果皮的香味与茶叶彼此陈化交融,口感越好,具有更丰富的营养效果以及更好药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