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5800发布日期:2019-01-14 18:24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枝柑,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果实可食,果皮可做陈皮,有重要的食疗价值。根据其采摘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小青柑和大红柑,其中,小青柑为处于未成熟期的茶枝柑,而大红柑为成熟期的茶枝柑。大红柑果实扁圆,油身而有光泽,果皮色泽鲜红色至大红色,质软、皮厚、性温、味甜,油室大而饱满,内含物质中果香类芳香物质和果糖的含量高,海绵松丝的含量也较多。海绵松丝是一种较好的膳食纤维,能够帮助肠胃蠕动助消化、对于调节膳食平衡有较大的助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大红柑的干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故也称为“陈皮”。陈皮和普洱茶均为养生保健佳品,两者的特点都是以越陈越香、越陈功效愈佳、越陈越有价值而著称于世。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意识的增强,掀起了一股大红柑普洱茶的热潮。大红柑普洱茶是在大红柑去肉的完整果皮里装填普洱茶,然后经过干燥而成的保健饮品。大红柑普洱茶的品质与其鲜果的品质和干制工艺息息相关,晒制是大红柑普洱茶的传统干制方法,晒制能让柑皮的香味与普洱茶充分融合,利于后续柑皮的转化,并可较好地保留柑皮中的营养物质,但晒制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而且晾晒时间长,遇到潮湿天气容易导致产品霉变。采用现代干燥设备进行干制是解决晒制缺陷的可行方法,但若干燥过程的条件控制不当,会导致柑皮的营养物质流失,也会大大影响大红柑普洱茶的品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选取:以10~11月采摘的茶枝柑鲜果和普洱熟茶为原料;(2)鲜果前处理:将茶枝柑鲜果置于臭氧水中浸泡15~20min,然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按照鲜果的个头大小进行筛分,然后在鲜果的果蒂外围开一个圆形小盖,将果肉挖除,保留完整的果皮,然后用水将果皮和小盖清洗干净,风干表面水分;(3)装茶:将普洱熟茶装入果皮内,然后盖上小盖,得到大红柑普洱茶初品;(4)干燥:先将大红柑普洱茶初品在42℃下热风干燥4h,然后在温度为60~65℃、风度为1.5~2m/s的条件下热泵干燥20~25h,常温冷却,检测,包装,即得大红柑普洱茶。发明人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发现,不同采收期的茶枝柑的果皮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差异较大,10~11月采收的茶枝柑果皮中,挥发油、生物碱和多糖含量较高,营养价值高。将茶枝柑鲜果置于臭氧水中浸泡,可有效去除茶枝柑鲜果表面的残留农药。臭氧是一种氧化性比氯还要高的强氧化剂,在水中有极强的氧化分解能力,可选择性地与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发生反应,使化合物最终产生小分子物质。而大部分的农药本身含有杂原子,所以易被臭氧降解。多菌灵等农药为柑橘种植过程中常用的农药,浓度为8~11mg/l的臭氧水对大红柑表皮的多菌灵等农药具有优异的降解作用,降解速率快,浸泡15~20min即可降解完全,且不会影响柑皮的品质。发明人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发现,将大红柑普洱茶在42℃下热风干燥处理的效果与日晒处理的效果接近,茶枝柑果皮中的营养物质都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所述热泵干燥采用的设备为热泵除湿干燥机,热泵除湿干燥机是一种新型节能干燥装置,使用少量清洁能源电能驱动热泵除湿系统,大量吸收环境空气中的热量用于加热干燥介质,干燥能耗低,节能环保,范围产量产品成本低。发明人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发现,在温度为60~65℃、风度为1.5~2m/s的条件下对大红柑普洱茶进行热泵干燥,干燥效率高,20~25h即可使其达到标准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为5%~7%),且大红柑普洱茶的营养物质(橙皮苷、挥发油等)的保持率高,大红柑果皮的收缩率小。本发明采用42℃低温热风干燥与60~65℃低温热泵干燥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大红柑普洱茶进行干燥,使大红柑果皮的干样质构均匀,收缩率小,干燥效率高,使柑皮和普洱茶的含水量得到严格控制,并较好地保留了柑皮的营养物质和活性,同时还使得柑皮的香味能与普洱茶得到充分融合,制得的大红柑普洱茶的品质和口感好,利于存放和转化。优选地,所述热泵干燥的温度为62℃、风度为1.8m/s、时间为23h。发明人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发现,该条件下干燥得到的大红柑普洱茶的品质和口感最好,营养价值最高。优选地,所述茶枝柑为新会大红柑。新会大红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皮薄柔软,具有化痰、止咳、清滞、驱风和祛湿等功效,以其果皮为原料制备所得的大红柑普洱茶保健价值高,口感纯正。优选地,所述普洱熟茶为宫廷熟茶。优选地,所述小盖的直径为茶枝柑鲜果的最大直径的0.4~0.5倍。如此,便于将普洱茶叶填装于大红柑中,且小盖和柑皮都不易破损,大大提高了成品率,大红柑普洱茶的整体外观美感好。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大红柑普洱茶,其由本发明所述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干制时间短,能耗少,成本低,制得的大红柑普洱茶的营养成分的保持率高,收缩率小,品质和口感好,气味芳香,保健价值高。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选取:以10月采摘的新会大红柑鲜果和宫廷普洱熟茶为原料;(2)鲜果前处理:将茶枝柑鲜果置于浓度为8mg/l的臭氧水中浸泡20min,然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按照鲜果的个头大小进行筛分,然后在鲜果的果蒂外围开一个圆形小盖,小盖的直径为茶枝柑鲜果的最大直径的0.4倍,将果肉挖除,保留完整的果皮,然后用水将果皮和小盖清洗干净,风干表面水分;(3)装茶:将普洱熟茶装入果皮内,然后盖上小盖,得到大红柑普洱茶初品;(4)干燥:先将大红柑普洱茶初品在42℃下热风干燥4h,然后在温度为60℃、风度为2m/s的条件下热泵干燥25h,常温冷却,检测,包装,即得大红柑普洱茶。实施例2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选取:以11月采摘的新会大红柑鲜果和宫廷普洱熟茶为原料;(2)鲜果前处理:将茶枝柑鲜果置于浓度为11mg/l的臭氧水中浸泡15min,然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按照鲜果的个头大小进行筛分,然后在鲜果的果蒂外围开一个圆形小盖,小盖的直径为茶枝柑鲜果的最大直径的0.5倍,将果肉挖除,保留完整的果皮,然后用水将果皮和小盖清洗干净,风干表面水分;(3)装茶:将普洱熟茶装入果皮内,然后盖上小盖,得到大红柑普洱茶初品;(4)干燥:先将大红柑普洱茶初品在42℃下热风干燥4h,然后在温度为65℃、风度为1.5m/s的条件下热泵干燥20h,常温冷却,检测,包装,即得大红柑普洱茶。实施例3本实施例3提供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4)中的热泵干燥条件的不同。本实施例中,对大红柑普洱茶初品进行热泵干燥的条件为:温度为62℃、风度为1.8m/s的条件下热泵干燥23h。实施例4对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大红柑普洱茶的挥发油、橙皮苷和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检测。挥发油的检测按《中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产品中挥发油。橙皮苷的检测:橙皮苷的提取采用现有的重结晶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opc型)检测橙皮苷与al(no3)3在蒸馏水体系中形成的黄色络合物的吸光值,制作橙皮苷标准曲线确定相同溶液浓度下,橙皮苷的浓度值。茶多酚的检测按db53/t216-2007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大红柑普洱茶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挥发油(mg/100ml)1.0131.0471.086橙皮苷(mg/100ml)1.6891.6851.752茶多酚/%8.248.318.49从表1的结果可看出,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大红柑普洱茶的营养物质含量高,说明制得的的大红柑普洱茶的营养物质的保持率高,尤其是实施例3制得的大红柑普洱茶的营养物质含量最高。实施例5对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大红柑普洱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2大红柑普洱茶的感官评价从表2的结果可看出,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大红柑普洱茶的品质和口感均较好。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