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5969发布日期:2019-04-17 02:5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调味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



背景技术: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是过量食用将大大增加高血压、肾脏病、骨质疏松等多种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人们的食盐摄入量为营养专家推荐健康建议量的2到3倍,因此,低钠盐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已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国内现有的低钠盐均是以氯化钾和氯化钠为成分,通过机械混合制备而成,由于以部分氯化钾替代了部分氯化钠,而我们所需要的咸味主要是由钠来产生的,同样重量的低钠盐产生的咸度较普通食盐会有所降低,因此,一般人在食用低钠盐时通常会增加用量来获得同样的咸味,进而无法达到低钠、减钠的目的。另外,氯化钾本身的咸度不够的同时,还有苦涩味,导致消费者在食用低钠盐时,存在不适感,从而影响了各种低钠盐制品的使用。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具有与普通食盐咸度相当而又不影响口感的低钠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钠盐中添加氯化钾导致咸度不够、有苦涩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酸水解植物蛋白粉70~80份,酵母抽提物5~10份,陈醋粉3~5份,生姜粉0.1~0.5份,香菜粉0.5~1份,黑胡椒粉0.1~0.2份,白砂糖3~5份,柠檬粉0.5~1份,洋葱粉2~4份,苹果酸钠0.1~0.5份,椰子粉0.1~0.15份,花椒粉0.05~0.1份,八角0.01~0.1份,二氧化硅0.1~0.5份,增鲜剂0.05~0.15份,所述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75份,酵母抽提物7份,陈醋粉4份,生姜粉0.3份,香菜粉0.8份,黑胡椒粉0.1份,白砂糖4份,柠檬粉0.7份,洋葱粉3份,苹果酸钠0.3份,椰子粉0.12份,花椒粉0.07份,八角0.05份,二氧化硅0.2份,增鲜剂0.1份,所述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鲜剂为核苷酸二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上述的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s2、将白砂糖磨粉过60目筛,得到磨粉后的白砂糖;

s3、将生姜粉、香菜粉、黑胡椒粉、柠檬粉、洋葱粉、花椒粉、八角粉碎,混合均匀后加蒸馏水,在压力为0.2mpa,温度为120~140℃的条件下蒸煮20~30分钟,过滤除去杂质,取滤液在40~50℃下浓缩至固含量为50%~60%后喷雾干燥,得到干燥后的粉状混合物;

s4、将步骤s3得到的粉状混合物与酸水解植物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陈醋粉、白砂糖、椰子粉、苹果酸钠,在三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蒸馏水,混合15分钟,得到混合液;

s5、将步骤s4得到的混合液转入均质乳化机中,加入二氧化硅和增鲜剂后在温度为50~65℃,压力为20~30mpa的条件下依次进行第一次均质和第二次均质,得到乳化液;

s6、将步骤s5得到的乳化液冷冻干燥后粉碎过200目筛,紫外杀菌15分钟后分袋包装,得到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所述的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100℃,物料流速2.5kg/h。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4中所述的三维混合机转速为350~400r/min。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5中所述的第一次均质压力为20mpa,温度为50℃,第二次均质压力为30mpa,温度为6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6中所述的分袋包装为用双层塑料袋包装。

本发明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整个配方中的各个组分相互配合,起到了相互增效和协同的作用,特定的制备方法,使配方中各组分发挥最大的功效,使得制备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在氯化钠含量很低的情况下仍然具有与市售普通食盐相当的咸度,而且鲜味比市售普通食盐更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钠盐中添加氯化钾而导致咸度不够、有苦涩味的问题,改善了口感,因此,适合推广使用。

2、本发明中,配方中加入特制的酸水解植物蛋白粉,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与配方中其它组分协同作用,在减少钠盐含量的同时,具有与市售普通食盐相当的咸度,同时,改善了口感,清炒蔬菜时鲜味较普通市售食盐更好,与现有技术中的低钠盐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

3、本发明中,配方中加入陈醋粉、生姜粉、香菜粉、黑胡椒粉、白砂糖、柠檬粉、洋葱粉等,充分利用人对酸、甜、苦、辣、咸、鲜对味道的感觉来模拟出盐的相似味道,显著降低了氯化钠的含量,符合低钠盐的发展趋势,与配方中的花椒粉、八角、椰子粉、苹果酸钠、二氧化硅、增鲜剂复配作用,使得制备的复合调味粉在保证咸度的同时口感更好,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价值更高,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适合推广使用。

4、本发明中,制备方法中先将生姜粉、香菜粉、黑胡椒粉、柠檬粉、洋葱粉、花椒粉、八角蒸煮干燥,使得各风味混合的更均匀,再与酸水解植物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陈醋粉、白砂糖、椰子粉、苹果酸钠混合后均质乳化,使得混合体系更稳定,各组分协同增效,口感更好,采用冷冻干燥,有效避免了陈醋粉的酸味损失,在保证咸味的同时,起到了增鲜作用,与现有技术中低钠盐采用直接干混的制备方法相比,制得的复合调味粉口感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酸水解植物蛋白粉70份,酵母抽提物5份,陈醋粉3份,生姜粉0.1份,香菜粉0.5份,黑胡椒粉0.1份,白砂糖3份,柠檬粉0.5份,洋葱粉2份,苹果酸钠0.5,椰子粉0.1份,花椒粉0.05份,八角0.1份,二氧化硅0.1份,核苷酸二钠0.05份,其中,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上述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s2、将白砂糖磨粉过60目筛,得到磨粉后的白砂糖;

s3、将生姜粉、香菜粉、黑胡椒粉、柠檬粉、洋葱粉、花椒粉、八角粉碎,混合均匀后加蒸馏水,在压力为0.2mpa,温度为120℃的条件下蒸煮30分钟,过滤除去杂质,取滤液在40℃下浓缩至固含量为50%~60%后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100℃,物料流速2.5kg/h,得到干燥后的粉状混合物;

s4、将步骤s3得到的粉状混合物与酸水解植物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陈醋粉、白砂糖、椰子粉、苹果酸钠,在三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蒸馏水,混合15分钟,得到混合液,其中三维混合机转速为350r/min;

s5、将步骤s4得到的混合液转入均质乳化机中,加入二氧化硅和核苷酸二钠后依次进行第一次均质和第二次均质,得到乳化液;第一次均质压力为20mpa,温度为50℃,第二次均质压力为30mpa,温度为65℃。

s6、将步骤s5得到的乳化液冷冻干燥后粉碎过200目筛,紫外杀菌15分钟后用双层塑料袋分袋包装,得到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

实施例2

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75份,酵母抽提物7份,陈醋粉4份,生姜粉0.3份,香菜粉0.8份,黑胡椒粉0.1份,白砂糖4份,柠檬粉0.7份,洋葱粉3份,苹果酸钠0.3份,椰子粉0.12份,花椒粉0.07份,八角0.05份,二氧化硅0.2份,核苷酸二钠0.1份,其中,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酸水解植物蛋白粉80份,酵母抽提物10份,陈醋粉5份,生姜粉0.5份,香菜粉1份,黑胡椒粉0.2份,白砂糖5份,柠檬粉1份,洋葱粉4份,苹果酸钠0.1,椰子粉0.15份,花椒粉0.1份,八角0.01,二氧化硅0.5份,核苷酸二钠0.15份,其中,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配方同实施例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s2、将白砂糖磨粉过60目筛,得到磨粉后的白砂糖;

s3、将生姜粉、香菜粉、黑胡椒粉、柠檬粉、洋葱粉、花椒粉、八角粉碎,混合均匀后加蒸馏水,在压力为0.2mpa,温度为130℃的条件下蒸煮25分钟,过滤除去杂质,取滤液在45℃下浓缩至固含量为50%~60%后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100℃,物料流速2.5kg/h,得到干燥后的粉状混合物;

s4、将步骤s3得到的粉状混合物与酸水解植物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陈醋粉、白砂糖、椰子粉、苹果酸钠,在三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蒸馏水,混合15分钟,得到混合液,其中三维混合机转速为350r/min;

s5、将步骤s4得到的混合液转入均质乳化机中,加入二氧化硅和核苷酸二钠后依次进行第一次均质和第二次均质,第一次均质压力为20mpa,温度为55℃,第二次均质压力为25mpa,温度为65℃,得到乳化液;

s6、将步骤s5得到的乳化液冷冻干燥后粉碎过200目筛,紫外杀菌15分钟后用双层塑料袋分袋包装,得到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

实施例5

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配方同实施例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s2、将白砂糖磨粉过60目筛,得到磨粉后的白砂糖;

s3、将生姜粉、香菜粉、黑胡椒粉、柠檬粉、洋葱粉、花椒粉、八角粉碎,混合均匀后加蒸馏水,在压力为0.2mpa,温度为140℃的条件下蒸煮20分钟,过滤除去杂质,取滤液在50℃下浓缩至固含量为50%~60%后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100℃,物料流速2.5kg/h,得到干燥后的粉状混合物;

s4、将步骤s3得到的粉状混合物与酸水解植物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陈醋粉、白砂糖、椰子粉、苹果酸钠,在三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加蒸馏水,混合15分钟,得到混合液,其中三维混合机转速为400r/min;

s5、将步骤s4得到的混合液转入均质乳化机中,加入二氧化硅和核苷酸二钠后依次进行第一次均质和第二次均质,第一次均质压力为20mpa,温度为50℃,第二次均质压力为30mpa,温度为60℃,得到乳化液;

s6、将步骤s5得到的乳化液冷冻干燥后粉碎过200目筛,紫外杀菌15分钟后用双层塑料袋分袋包装,得到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

对比例1

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75份,酵母抽提物7份,陈醋粉4份,生姜粉0.3份,黑胡椒粉0.1份,白砂糖4份,柠檬粉0.7份,洋葱粉3份,苹果酸钠0.3份,椰子粉0.12份,花椒粉0.07份,八角0.05份,其中,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

对应的将步骤s3中香菜粉删除,将步骤s5中二氧化硅和核苷酸二钠删除,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75份,酵母抽提物7份,陈醋粉4份,生姜粉0.3份,香菜粉0.8份,黑胡椒粉0.1份,白砂糖4份,柠檬粉0.7份,洋葱粉3份,苹果酸钠0.3份,椰子粉0.12份,花椒粉0.07份,八角0.05份,二氧化硅0.2份,核苷酸二钠0.1份,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

对应的将步骤s3中花椒粉、八角、洋葱粉删除,将步骤s4中二陈醋粉删除,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75份,酵母抽提物7份,陈醋粉4份,生姜粉0.3份,香菜粉0.8份,黑胡椒粉0.1份,白砂糖4份,柠檬粉0.7份,洋葱粉3份,苹果酸钠0.3份,椰子粉0.12份,花椒粉0.07份,八角0.05份,二氧化硅0.2份,核苷酸二钠0.1份,酸水解植物蛋白粉中氯化钠含量为33%,氨基酸含量为54%,

对应的将步骤s3中柠檬粉删除,将步骤s4中椰子粉、苹果酸钠删除,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配方同实施例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s2、称取后的各组分在三维混合机中混合,三维混合机转速为350r/min,混合15分钟后粉碎过200目筛,紫外杀菌15分钟后用双层塑料袋分袋包装,得到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

对比例5

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配方同实施例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实施例2的配方,称取各个组分备用;

s2、将白砂糖磨粉过60目筛,得到磨粉后的白砂糖;

s3、将生姜粉、香菜粉、黑胡椒粉、柠檬粉、洋葱粉、花椒粉、八角粉碎,混合均匀后加蒸馏水,在压力为0.2mpa,温度为140℃的条件下蒸煮20分钟,过滤除去杂质,取滤液在50℃下浓缩至固含量为50%~60%后喷雾干燥,控制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100℃,物料流速2.5kg/h,得到干燥后的粉状混合物;

s4、将步骤s3得到的粉状混合物与酸水解植物蛋白粉、酵母抽提物、陈醋粉、白砂糖、椰子粉、苹果酸钠,在三维混合机中混合均匀,混合15分钟后粉碎过200目筛,紫外杀菌15分钟后用双层塑料袋分袋包装,得到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

实施例1~5及对比例1~5配方中各组分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配方中各组分含量

注:—表示无此项,其中,实施例4、实施例5、对比例4、对比例5的配方均同实施例2。

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5制备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咸味测试:分别称取实施例1~5及对比例1~5制备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和市售普通食盐各1g加200ml开水冲泡后供10名评定者品尝。品尝时,评定者先品尝市售普通食盐水,用清水漱口后分别品尝用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冲泡的水,每次品尝完后都需要用清水漱口以排除干扰。以市售普通食盐水咸度为标准,分别对用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冲泡的水打分,根据咸度与市售普通食盐水的区别打分,咸度相同为10分,咸度与市售普通食盐区别越大分数越低,打分区间为1~10分。对10名评定者的评分取平均值,评分结果见下表:

表2咸味测试结果

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5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与市售普通食盐的咸度更接近,评分均在9分以上,说明本发明的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在氯化钠含量很低的情况下仍然具有与市售普通食盐相当的咸度,起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

鲜味测试:以市售芹菜为食材原料,采用清炒的方式,分别添加实施例1~5及对比例1~5制备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和市售普通食盐各2g,炒熟后供10名评定者品尝,对口感进行打分,打分区间为1~10分,口感越鲜,分数越高。对10名评定者的评分取平均值,评分结果见下表:

表3鲜味测试结果

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清炒的芹菜口感更好、鲜味更好,评分均在9分以上,采用市售普通食盐清炒的芹菜口感比本发明实施例略差一些,评分为8.0,而采用对比例1~5制备的钠盐的复合调味粉清炒的芹菜口感较差,评分在5.5~7.6,说明本发明的一种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不仅具有与市售普通食盐相当的咸度,而且清炒蔬菜后鲜味比市售普通食盐更好,起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

对比例1~3与本发明实施例配方中组分不同:对比例1相对于本发明的配方缺少了香菜粉、二氧化硅、核苷酸二钠,对比例2相对于本发明的配方缺少了花椒粉、八角、洋葱粉、陈醋粉,对比例3相对于本发明的配方缺少了柠檬粉、椰子粉、苹果酸钠;对比例4~5与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方法不同:对比例4的制备方法是直接将配方中各原料在三维混合机中干混后杀菌包装,对比例5的制备方法是先将生姜粉、香菜粉、黑胡椒粉、柠檬粉、洋葱粉、花椒粉、八角蒸煮干燥后再与配方中其它组分干混杀菌包装,对比例1~5的咸味和鲜味均不如实施例1~5,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配方、用量及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关键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到的,减少任一种组分或省去任一个步骤,都不会达到本发明的效果,配方中各组分协同增效,以及特定的制备方法,使得到的低钠盐的复合调味粉不仅具有与市售普通食盐相当的咸度,而且鲜味比市售普通食盐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