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蛹虫草红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7014发布日期:2019-01-18 23:20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红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红茶制作过程一般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等,是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幼虫尸体之上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虫草性甘、温平,具有较强的滋补功能,在中医药中常作重要引剂,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和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虫草除了药用外,平常食用也大有裨益。蛹虫草的化学成份:n6-[β-(乙酰胺甲酰)氧乙基]腺苷、虫草环肽a、核苷、麦角甾醇过氧化物。蛹虫草中含有大量的虫草素,虫草素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功能。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虫草多糖是国际医学公认的人体免疫增强剂,中医认为其起扶正固本作用,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有显著疗效,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护肝作用,提高身体抗病毒和抗辐射能力。虫草酸即d-甘露醇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由于蛹虫草中的大量活性成分难以被充分提取出来,所以现有提取工艺往往十分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蛹虫草红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制备工艺的优化,制得的蛹虫草红茶口味好,活性成分高,保健功效明显,且生产成本有明显降低。

一种蛹虫草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子实体粉碎为蛹虫草粉末;

(2)将红茶在揉捻过程中加入所述蛹虫草粉末,并揉捻均匀;

(3)然后发酵、烘干,其中发酵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40~50%(优选45%),通过风扇加大房间空气流动,发酵8~15小时(例如12小时),每三小时翻动一次,用茶叶烘焙机将烘干温度快速升温至105~120℃保持5~30分钟(例如110℃保持15分钟),然后自然降温到45~60℃(例如50℃)后保持在该温度热风干燥,直至完全含水率在8%以内;

(4)然后过筛将多余的蛹虫草粉末分离出去。

进一步地,步骤(1)中蛹虫草粉末的粒径为50~200目。

进一步地,步骤(1)中蛹虫草粉末的粒径为100~150目,例如120目。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蛹虫草粉末占红茶重量分数的3%~8%。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蛹虫草粉末占红茶重量分数的4%~6%,例如5%。

进一步地,所述红茶在揉捻之前经过萎凋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4)中过筛的方式为震动过筛。具体地,40目振动筛震动1~10分钟,例如5分钟,筛去大颗粒杂质,80目振动筛震动10~20分钟,例如15分钟,筛净蛹虫草粉。

进一步地,步骤(4)中分离出来多余的蛹虫草粉末重复使用在步骤(2)中,重复使用的次数不超过4次,例如,重复使用3次,2次或1次。

一种蛹虫草红茶,根据上述蛹虫草红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在揉捻发酵时虫草多糖会融入茶叶中,改善口感,减少苦涩味,茶味甘甜。因为蛹虫草的氨基酸融入到茶叶中,烘干后的红茶更香,香味更醇厚。此外,蛹虫草的大量有效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融入茶叶,在不影响茶叶口味的情况下增加营养,兼具养生作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蛹虫草红茶能明显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具有保肺益肾养肝、止咳平喘祛痰、润肤防皱抗衰老、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疲劳、预防癌症等作用;

(2)本发明的蛹虫草红茶口感好,蛹虫草的天然色素融入茶叶中,茶汤清亮,茶色更好;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相比现有的制备工艺,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蛹虫草红茶,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子实体粉碎为粒径为120目的蛹虫草粉末;

(2)将经过萎凋处理的红茶在揉捻过程中加入所述蛹虫草粉末,所述蛹虫草粉末占红茶重量分数的5%,并揉捻均匀;

(3)然后发酵、烘干,其中发酵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45%,通过风扇加大房间空气流动,发酵12小时,每三小时翻动一次,用茶叶烘焙机将烘干温度快速升温至110℃保持15分钟,然后自然降温到50℃后保持在该温度热风干燥,直至完全含水率在8%以内;

(4)然后40目振动筛震动5分钟,筛去大颗粒杂质,80目振动筛震动15分钟,筛净蛹虫草粉,得到蛹虫草红茶。

实施例2

一种蛹虫草红茶,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子实体粉碎为粒径为100目的蛹虫草粉末;

(2)将经过萎凋处理的红茶在揉捻过程中加入所述蛹虫草粉末,所述蛹虫草粉末占红茶重量分数的4%,并揉捻均匀;

(3)然后发酵、烘干;

(4)然后震动过筛将多余的蛹虫草粉末分离出去,得到蛹虫草红茶。

实施例3

一种蛹虫草红茶,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子实体粉碎为粒径为150目的蛹虫草粉末;

(2)将经过萎凋处理的红茶在揉捻过程中加入所述蛹虫草粉末,所述蛹虫草粉末占红茶重量分数的6%,并揉捻均匀;

(3)然后发酵、烘干;

(4)然后震动过筛将多余的蛹虫草粉末分离出去,得到蛹虫草红茶。

实施例4

一种蛹虫草红茶,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子实体粉碎为粒径为80目的蛹虫草粉末;

(2)将经过萎凋处理的红茶在揉捻过程中加入所述蛹虫草粉末,所述蛹虫草粉末占红茶重量分数的4%,并揉捻均匀;

(3)然后发酵、烘干;

(4)然后震动过筛将多余的蛹虫草粉末分离出去,得到蛹虫草红茶。

实施例5

一种蛹虫草红茶,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子实体粉碎为粒径为200目的蛹虫草粉末;

(2)将经过萎凋处理的红茶在揉捻过程中加入所述蛹虫草粉末,所述蛹虫草粉末占红茶重量分数的7%,并揉捻均匀;

(3)然后发酵、烘干;

(4)然后震动过筛将多余的蛹虫草粉末分离出去,得到蛹虫草红茶。

感官评定:

品评人员由从事食品加工的专业人员10人组成评定小组,要求评定人员评定前不吸烟、不饮酒、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主要针对蛹虫草红茶进行评定,评定完一个产品后,用清水漱口,间隔10min再评定下一个产品。主要评定蛹虫草红茶的色泽、气味、口感、滋味,评定等级为特优、优、中、差。

表1:评定等级。

增强人体免疫力效果试验:

对实施例1的蛹虫草红茶进行统计调查:随机对30人进行调查,未服用蛹虫草红茶前,30人累计一年患感冒疾病约90次。

将实施例1蛹虫草红茶正常冲泡后(每次10g茶叶冲泡300ml),分别按照每人每天1次,服用蛹虫草红茶一年。

一年后,对这组人群再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人群全年累计患感冒疾病18次,且在以前未服用蛹虫草红茶时,每次患感冒最少要5天,多则半个月才能痊愈,服用实施例1的蛹虫草红茶后,患感冒不超过3天治疗就可痊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